书城励志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3369400000059

第59章 不要靠你一个人奋斗,成功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2)

有一天,一个长发的白种女人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让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黄金法则作为人际交往的原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它被称为一种原则,一种行为的原则,一种道德原则,一种伦理原则,一种一般性的原则,一种人类关系的普遍性原则,理性伦理的最高法则,一种重要的道德真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违背了黄金法则,就会导致各种矛盾的发生。

朋友之间,如果没有黄金法则,我们就会更加注重利益交换的对等或索取。今天我为你办了事,你就欠了我一份人情,明天你必须回报我,甚至比我给你的更多。

这样所谓的友谊几乎成了成人世界的常态,我们忘记了孩童时单纯,甚至不求回报的义气,我们更注重的是究竟可以从对方身上索取什么、得到什么!可是,即便付出与回报是平等的,你没有付出,尤其是没有真心的付出,又怎能得到回报,更不用说运用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于是,人与人之间实际成了物与物的交换关系,甚至是不依市场规则进行交换的关系。

恋人之间,如果没有黄金法则,当我们用尽全身力气、用尽心思去爱对方,付出了很多而没有得到所要的爱时,我们就会变得歇斯底里。我们指责对方为什么我这样爱你,你却不爱我?我们指控对方的无情无义,看不到自己辛苦的付出,让我们忍受不被爱的痛苦。我们甚至开始报复,用尽一切办法折磨对方,想得到所谓的平等的爱……回头想想,对方爱不爱自己,是我们本身能左右的吗?他(她)又要求我们这样为她(他)付出了吗?试想想,你难道没有被人喜欢过而你无论如何也无法喜欢别人的经历吗?如果是按照我们要求对方的原则,难道要自己去喜欢一个并不喜欢的人吗?如果爱,用心就好了,爱本身就是付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权要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我们所想所愿去做,因为我们本身也是独立的,不是吗?

夫妻之间,如果没有黄金法则,就会有不断的抱怨,每个人都认为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却得不到对方的体贴和赞扬。是的,一个家需要家里每一个成员的付出,甚至为对方的牺牲,而每一个人也都在付出着并为了不同个体的另一种生活做出了让步和牺牲。任何一方都希望得到认同、肯定、体贴甚至赞扬,可是,自己若从来没有赞扬过对方又凭何要求对方这样做呢?又或者,我们总是抱怨对方不够温柔,如果我们自己都是暴怒的老虎或狮子,又怎能让对方心平气和温柔地对待自己。

太多的问题都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会变得太自我,总是认为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应该体会到我的心情,应该明白我的心意。而事实上,在我们无法体会别人的心情、心意时,在我们无法做到与别人共享时,我们又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呢?

所以,学会换位思考吧,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别人真诚地对待自己,爱自己,体会自己的心情的。如果你能够理解别人的这种心理,并利用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你的人际交往就会顺利很多,做起事来当然也会方便得多。

把“关系”变成资本

《三国演义》中,个人能力最差的刘备之所以成功,与他的善于利用“关系”的本领密不可分,可以讲刘备正是凭借其这一强大的本领而成就了一生的,即以一方霸主的身份,三分天下。

15岁那年,他母亲让他出去读书,老师是曾当过九江太守的卢植,同学中有刘德然、公孙瓒等。刘备到了新的地方,很快就和同学打成一片,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刘德然的父亲常给刘备以帮助。公孙瓒与刘备关系很好,刘备拜他为兄,通过与同学良好的关系,刘备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为以后的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备不太喜欢读书,他所喜好的是犬马、音乐,他还喜欢好看的衣服。他对比他地位更低的人很和善,喜好结交豪侠这类人物,所以不少年轻人都和他结交,刘备也就有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圈,渐渐地有了名气。

中山(今河北定州)的富商张世平和苏双,这两人是做贩马生意的,他们见了刘备,都感觉他气质不凡,于是给了他很多金钱。这样,刘备才有了经济条件,用来广招徒众,形成自己的一个团体。从此以后,刘备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东汉王朝气息奄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终于爆发了震动天下的黄巾军大起义。依靠老同学、老朋友公孙瓒(此时已经当了中郎将)的帮助,刘备做了平原(平原,郡名,即今山东平原县)相。凭借着这种同学关系,刘备就官居要职,如果没有他在求学时所付出的努力打造的良好关系,刘备也当不了官。这只是刘备初次运用“关系”,其显现的力量就可见一斑。可见,在古代要想出人头地,没有关系也是不能成事的。

谈到刘备,自然也就要说到曹操。曹操在三国里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对于刘备的成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刘备充分认识了这一点,因为曹操位高权重,因此刘备就刻意地去逢迎他、巴结他,与曹操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期得到曹操的提拔和重用。事实证明,刘备充分地利用了这种“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

196年,曹操采取了一个有巨大影响的举措,即把无家可归的汉献帝迎到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曹操名为汉相,实为太上皇。这一年,曹操上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为宜城亭侯,刘备从此成为天下群雄中的一员。

刘备所占据的徐州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吕布、袁术等都向这里派兵,刘备受到严重威胁。吕布是一员虎将,刘备被吕布打败后,逃到曹操那里,曹操让他当了豫州牧(牧是州的最高长官)。

曹操亲自出征,和刘备一起打败了吕布。之后,刘备随曹操回到许都,仍然受到曹操的厚待。

建立好“关系”以后,还要牢记一点,利用“关系”要审时度势,切不可盲目跟从,以免适得其反。有的人常常以为“关系”建立好以后就可以随时为自己所用,却往往忽略了这种“关系”是以别人为中心的,你不能损害到别人的根本利益,一旦触及到别人的根本利益,“关系”再好,别人也不会再买你的账了。

汉献帝在曹操的控制之下,并不甘心,他的舅舅(实际上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儿,汉献帝称呼为舅)董承以他受了汉献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设法杀掉曹操为由,暗中进行联络,刘备也知道此事,但他没有向曹操揭发。一天,曹操宴请刘备,对他说:“天下英雄,就是你和我曹操两个,像袁本初(袁绍字本初)这种人,都是不足道的。”心中有鬼的刘备闻此大惊,以为曹操知道了什么,一时过于紧张,连手上的筷子都掉了,幸好当时打了一个响雷,刘备才借机掩饰过去。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样一来,刘备知道曹操并未小看自己,早晚会有危险,反倒更积极地参与了董承一伙的密谋,但当他们准备动手时,刘备正好到外地“出差”。结果,董承一伙未能成功,反倒被曹操发觉,曹操将他们一网打尽,只有刘备幸得不死。

建安五年(21年),曹操亲自出征,打败刘备,俘获了他的妻子,连刘备的猛将关羽也当了曹操的俘虏。刘备无奈,只好归附袁绍,袁绍亲自从邺城跑出20里地迎接他,他那些失散的部下也逐渐归集。这时,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在今河南中牟),关羽也乘机逃脱,回到了刘备身边。曹操打败袁绍,又攻刘备,刘备招架不住,只好逃到荆州刘表那里。

好在刘备以前就与刘表的“关系”好,平时做好了人情,在关键的时候,刘表收留了他,并给了刘备一定的发展空间,倘若刘备平时没有建立与刘表的人际关系,恐怕他连立足之地都难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