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我们可以换一个态度和角度来看待成功,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取得学业上的成绩是一种成功,获得事业上的成就也是一种成功。
成功没有上限,人生没有满分。人生的成功应以一生的时间跨度来衡量。我们都为各种成功积极地努力着、奋斗着,正是这种热情和力量促使我们快马扬鞭。我们不断地刷新着成绩,在获得瞩目的成就之后仍不忘低头前行。
成功的秘诀并不难,当我们自身积累了一定的能量,心智走向了成熟,成功就来了。
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
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
——诺贝尔奖得主 莱纳斯·波林
成功不重表象重内涵
人生在世,人们免不了要与功名、财富打交道,但是如何对待功名、财富却大有学问。人的态度不一样,追求不一样,最终结果也必然不一样。
当今社会,我们不少人为了追求功名、财富,可以说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有些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把个人的功名、财富摆在个人的生命之上,为了名利可以牺牲自己的宝贵尊严。这些人能算成功吗?历史和现实中,多少人钻进了名利的迷宫而无法自救。但我们的先人老子早就提出“身重于物”,就是要把功名、财富当做身外之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人生讲得十分透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鉴于当前一些人经不住金钱、权力、地位、美色的诱惑,堕落成为罪人,他大声疾呼“要守身为大”,即坚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节操。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对这些东西不应过分追求。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人追求名利是为了生命,如果生命没了,那功名、财富又有什么价值呢?
蒙牛公司成立仅几年时间就创造了三项“全国记录”:一是以最快的速度跻身于中国乳业五强之列;二是以最短的时间打造出中国驰名商标;三是以最佳的创意首倡“中国乳都”的新概念,公司员工4000多人,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公司创始人牛根生说,人生就是从0到1,又从1到0的过程,问题是自觉归0,还是被动归0。为此,他把自己在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贡献出来,创立了“牛根生基金”,奖励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
现实中,这样事例是很多的。人人都想追求成功,那么人生成功的涵义是什么?所谓人生成功的涵义包括五个方面:(1)结果的预期。就是要通过努力,达成预期目标。(2)过程的创造性。通过创造、探索,享受创造的乐趣。(3)高峰的体验性。就是情绪饱满、高涨,有激情,有一种着迷、忘我并且与事业融为一体的体验。愈成功愈健康的人,就愈有更多的高峰体验,而有更多的高峰体验则会进一步促进事业的成功。一些科学家、研究者、创业者,为什么那么执迷,重要原因在于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4)效应的客观性。通过努力创造的成果,有益于实现自我、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5)整体的平衡性。人生成功,绝非就是名利、财富,而是“一安四康一满”。“一安”,即:生命的安全性,保证成长的安全、生命的安全。“四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健康、人际健康。“一满”,就是心灵圆满,对得起个人,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通过奋斗,在社会上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成功,它有助于增强人的自信,有助于人的潜能开发,有助于自我实现,有助于提升心灵境界。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成功者把自己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一个人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在资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境界一定会得到升华。
一个人要追求成功,就不要在意一时一刻的名利得失,而应着眼于长远,要看得远一些,用一生的时间跨度来衡量。人生的每一种逆境,每一种不幸的遭遇,每一种挫折,每一种身体的痛苦等等,都会随之而带来等量利益的种子。
我们的人生财富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物质财富,一种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人们最容易忽视不是前者,而是后者。人生最大的学问,就是物质财富富有和精神财富富有的和谐平衡。
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为什么就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呢?如果只知道被动地接受世俗化的成功标准,就只能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迷失自我,盲目地选择那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或是像这位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那样,为自己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一个人如果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最终却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他没有能力把事情做成功,而是因为他选择了不太适合自己的职业。
生活中有许多人正在从事与自己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而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往往会徒劳无益。因为这些人总是相信,投身于时下最为热门的行业,就俨然处于社会光环的中心,就会得到权力、地位和财富,实现自我的价值。不过,等他们花尽毕生的力气追求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自己所追求的很多热门根本不适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处在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完成所应该完成的工作,承担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木工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木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医生。如果你没有任何内在的天赋,或者内在的呼声很微弱,那么,你就应该在你最具适应性的方面和最好的机会上慎重地做出选择。
卡耐基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训:“当我由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去的时候,我进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做一名演员。我当时有一个自以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到达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非常简单,也非常完美,所以我不懂得为什么成千上万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终于明白,我一定得维持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我对自己说:‘你一定得维持自己的本色,不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可能变成别人。’于是我不再试着做其他所有人的综合体,而卷起我的袖子来,做了我最先就该做的那件事:我写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说的教科书,完全以我自己的经验、观察,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演说教师的身份来写。”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因为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向,从适合他自己的角度来从事社会活动。
当每一个人都选择了适合他的工作时,这就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至高境界。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时,人们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成功。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它只有在铁轨上才是强有力的,一旦脱离轨道,它就寸步难行。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钢琴。说实话,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认真倾听他的弹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都是这些曲子,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个小伙子面对大家的请求却变得腼腆起来,他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我长年累月地坐在这里弹琴,恐怕会唱得很难听。”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免得他扫了大家的兴。
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
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这个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NatKingCole)。要不是那被逼无奈的开口一唱,纳京高可能永远坐在酒吧里做一个三流的演奏者。
市场经济的运作十分强调把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资源,应该寻找最适合我们的位置,并对自己的兴趣保持一份坚定与执著。
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毕竟,在学校中考得高分的只能是少数人;在工作中晋升为领导或成为亿万富翁的也只能是少数人。那些不善于死记硬背却能在实践中一展身手的学生,那些缺少一些领导才华却能在特定领域深入钻研的技术专家,还有那些不喜欢追名逐利却能在知识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的学者,我们能说他们都是失败者吗?他们同样也是成功人士。
成功没有标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每个人都有可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做出成就。正如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同样也不能用智商的高低、职位的好坏以及地位的差距来衡量。
条条大路通罗马
成功与人的身份和性别没有关系,成功与人的观念、心理因素以及才能有紧密联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路千万条,就看你选择哪条了。
成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属于每一个人,当个体能成功,当小学老师能成功,当一名销售员也能成功。
约翰·梅杰被称为英国的“平民首相”。这位笔锋犀利的政治家是白手起家的一个典型。他是一位杂技师的儿子,16岁时就离开了学校。他曾因算术不及格未能当上公共汽车售票员,饱尝了失业之苦。但这并没有压垮年轻的梅杰,这位能力十足、具有坚强信心的小伙子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困境。经过外交大臣、财政大臣等8个政府职务的锻炼,他终于当上了首相。有趣的是,他也是英国唯一领取过失业救济金的首相。
你是高中生吗?你是中专生吗?也许你认为自己文凭太低而消沉,哀叹生不逢时,这辈子算完了,就这么过吧!不,你错了!要知道大学生是人,你也是人,他有一个大脑,你也有一个大脑,只要你意志不倒,只要你不轻言放弃,你也会成功。
看看那些著名的作家们,看看那些著名的歌唱家们,看看那些体育冠军们,有几个是科班出身?他们的成功是他们自身奋斗的结果。
盖茨不愿继续读完他的大学,他要干自己感兴趣的事。他成功了,他成了世界的首富。当你打开计算机,当你感受到视窗操作系统带给你的无穷的乐趣时,你知道吗?盖茨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没读完大学的人,但他是一个成功者。
高尔基说得好,“社会是一所大学”。当你融入社会,当你积极思考这个社会,当你为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坐标后,你就有成功的可能。
乐团指挥家智障少年舟舟的故事家喻户晓。舟舟先天弱智,他的父母找遍所有附近的学校,磨破了嘴皮子,恳求老师收留这个智障少年,但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收留。舟舟的爸爸只好把舟舟带到他的乐团里去,当乐团的指挥人员练习时,舟舟就在一旁跟着手舞足蹈。歌舞团的人看着舟舟可爱而认真的样子,决定教舟舟学习指挥。舟舟的父母高兴极了,他们想让舟舟在音乐道路上发展。舟舟吃尽了苦,流尽了汗,终于学成了指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舟舟成功地指挥了一场交响音乐会。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每个人都有无比巨大的潜能,而能挖掘金矿和潜能者就是你自己。人生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成功与否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穷人、一个下层人物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和愤愤不平,就不会受自卑困扰,懒得行动而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