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决不放弃:航海英雄启示录
3368000000012

第12章 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哥伦布(11)

无论环球航行,还是寻找黄金,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那么,回顾以前,你会发现成功的机会总是被自己抛弃了,而当时自己却认为是成功的机会抛弃了自己。哥伦布决不放弃的精神使他能够发现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但他为什么没能实现环球航行的志向,不能不说,他还缺乏再坚持一下的决心和信心。

5.与风暴搏斗九天九夜

一心想寻找黄金的哥伦布不但没能找到黄金,而且也因为忽略了自身的安全而倍尝苦果。

在斐拉瓜,哥伦布遭到当地印第安人的袭击。在对抗中,伤亡惨重。

他们于4月下旬驶离斐拉瓜。先沿大陆海岸东行,直至达连湾口,5月1日从这里转而向北行驶。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圣多明各,国王和王后曾允许他们于返航途中在那里暂停。

哥伦布一路之上又碰到了好几次风暴,有一个时期还阴雨连绵。但是他们所乘的两艘船也很不结实,主要问题是漏水,依靠人工排水以维持航行,在王后花园群岛短暂停留时遇大风暴,几乎遭到沉船之祸;风暴平息后转往古巴南部的克鲁斯角。这时船的裂缝已扩大了,人工排水愈感困难,而且从那里东去是与风浪搏斗,缆绳、风帆也破烂不堪,最后船体开始腐烂。这两艘船不可能到达圣多明各是显而易见的了。为了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哥伦布决定调转船的航向,驶往牙买加岛。

不幸途中又碰到了风暴。船像乒乓球一样,在水面上抛上抛下,海水灌进了船舱。哥伦布立即组织船员,把能够盛水的器具统统集中起来,把船员分成几个班,日夜轮流舀水。他自己也拿面盆参加舀水。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手臂肿了,还是舀!眼睛红了,还是舀!经过整整九天九夜,风暴才平息。大家总算平安地活了下来。

在最危机的时候,能够一直积极地行动,决不放弃的人,才能抓住最后一线生机。

原来已经破烂的船这时更加干疮百孔了。有一条船船体已经下沉了一半,再也不能航行了。哥伦布登上这条船,命这条船上的所有人员撤退,集中在主舰和另一艘船上。然后,降下西班牙国旗,他最后一个离开了这条船。最后,哥伦布毫不犹豫地命令把那两艘已不堪使用的船只抛弃。

对于无用的东西,要敢于抛弃。抛弃无用的东西,才能排除无用因素的干扰,轻装前进,以更高的效率到达目标。

让哥伦布焦急的是,剩下的两条船船底也腐烂得很严重。海水透过腐烂的船体不断渗透到舱底,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在全体船员拼死努力下,6月24日,这两艘船驶抵牙买加北岸的一个港口,它是哥伦布第一次来访时所命名的圣格罗里亚港。在船完全破碎前到达了牙买加岛。这时大家已经精疲力尽,两搜船也已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

无奈之下,哥伦布将剩余的两条船停在距岸一箭射程之遥的沙滩上,在船头、船尾搭起简易舱室,分配给大家居住;与当地印第安人保持友好关系,争取他们按时把食物交给船队人员。

在最困难的时候,与周围利益相关的人维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否则,只会使自己面临雪上加霜,毫无援助的死地。

看着船员们一个个悲惨的可怜相,哥伦布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大家所在的孤岛远离欧洲一万公里。怎么和大陆取得联系呢?无可奈何之下,哥伦布决定派自己最信任的助手孟德斯乘座一条印第安人的轻舟,带上金钱,到200公里以外的海地岛去向自己往日的冤家奥凡多求救。

最重要的事只能交给最值得信任的人。轻易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责任心不强的人,后面的苦果只有自己来吞咽。

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孟德斯走了,人们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他回来。一天天过去了,一月月过去了,还是没有音讯。一些人病倒了,一些人开始绝望了,哥伦布也生病了。大家在心里呼唤着:孟德斯,你在那里呀?

一天,哥伦布在懵懵懂懂中听见一个水手在耳边呼唤:“孟德斯回来了!孟德斯回来了!”哥伦布吃力地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看到孟德斯站在自己的床边。

“我……这……这不是……在做梦吧?”哥伦布用颤抖的声音问孟德斯。

“不,您不是在做梦,我孟德斯真的回来了。”孟德斯急忙走上一步,牢牢握住了哥伦布的手。

一接触到孟德斯的手,哥伦布的两眼热泪不由得滚涌而出:“整整一年了!我等得你好苦啊!”

历尽千辛万苦的孟德斯伤心地告诉哥伦布:“我到了海地后,千辛万苦地到达圣多明各,又翻山越岭步行到伊斯巴尼奥拉岛东部的查拉瓜,见到正与印第安人作战的奥凡多总督,递交了您向他求援的信。奥凡多总督本答应派船去支援,但是迟迟不派,一直拖延了8个月!八个月后,他才允许我买船到牙买加来,这样就耽搁了时间。”

“原来如此,这个卑鄙的奥凡多!”

这一次,奥凡多依然未向哥伦布提供帮助。这说明,向一个心胸狭窄的竞争者求助,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极大的风险。不过,如果能够给对方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可以争取到其实质性的支持。要想得到对方的支持,必须先让对方明白他能够从其提供的帮助中得到什么好处。

6. “上帝即将惩罚你们”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哥伦布在牙买加遭受种种磨难。船队的部分人员认为他已走上穷途末路,于是发动一场反对他的叛乱。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但是引起当地印第安人对西班牙人的厌恶。居民停止对船队的食物供应。这对船队人员全体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内部纷争。一个能够不断给成员们提供新的希望的团队,才能保持持续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精通天文运算的哥伦布猛然想起一次月全食即将发生,于是心生一计。他对印第安人酋长们说;“你们不把粮食卖给我们,要使我们挨饿,上帝即将惩罚你们,使你们上空的月亮失去亮光了。”当月食果然发生时,当地印第安人惊慌起来,纷纷带着食品来访哥伦布救救月亮。哥伦布答应代替他们祈祷,使月亮恢复光明。事后,他们非常感激哥伦布,从此食品供应从不中断。哥伦布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食物危机。

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采取恐吓的办法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保险公司、医院、巫师等许多行业和职业都在利用人们的这个心理。

最后,奥凡多调派的两艘船终于来到,哥伦布和全队人员告别了当地的印第安人,上船向东航行,于8月13日抵圣多明各,休息了将近一个月,部分人员就留在那里。9月l 2日,哥伦布等起程返航回西班牙,于11月7日抵圣路卡尔港。

六、死后的光辉

现在,哥伦布带着一身病回到了西班牙,可是,哥伦布的第四次航行,仍然没有给西班牙王室带去更多的东西,这使得非难他的人有增无减。

能够给众人带来利益的人,就会受到众人的赞誉,一个花费巨大,却没能为团队和组织带来利益的人,非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他回国后的第十一天——1905年11月的26日,一贯支持他的航海事业的病在垂危的伊萨贝拉王后逝世了。

伊萨贝拉王后去世以后,再没有什么人支持哥伦布长久不见成效的航行了。加之哥伦布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不好,他的探险生涯至此结束。

当一件事业丧失了能够继续的条件时,一切也就自然中止。

在第四次航行中,哥伦布损失惨重,却没有什么收获,于是,裴迪南国王只好下令没收他的财产,以偿还他的债务。然而,贫病交加的哥伦布,始终坚持说他所到达的那些岛屿就是“印度群岛”,他发现的那片大陆,是和亚洲连在—起的,印度和中国就在大陆的西边。但是,谁也不再相信他的话了,他仍口默默无闻地处在贫病交加之中。

一个陷入困境和绝境的人,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无论其言语讲得多么正确,多么重要,也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1505年的年中,哥伦布总算又获得了谒见国王的机会。裴迪南国王客气地接见了他,他向菲迪南国王申请恢复原来待遇或由他的长子继承,但裴迪南国王什么也没有答应他。

一个受到众人摒弃的人,如果还想为自己争取什么利益的话,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当你能够为对方创造利益时,你才能够得到利益,当你对对方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时,你不大可能凭借自己曾经的贡献而得到什么好处。

哥伦布绝望极了。一年以后,他的病极度恶化。

1506年5月20日,哥他布逝世于西班牙的瓦利阿多里德。

直到临死前,哥伦布还惦记着在牙买加那些与他共患难的水手,断断续续地说:“他们历尽艰险……可如今却仍然一贫如洗……”

一个不能够给自己的追随者带来利益和好处的头领,是不会受到众人的尊崇的。一个能够始终为追随者谋求利益的头领,就能够得到大家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尊敬。

哥伦布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倡导的航行活动却为世界地理学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第一个横渡北大西洋,穿越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域;他第一个进入了“美洲地中海”;他发现了全部的大安第列斯群岛;奠定了发现美洲西方新大陆的基础。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生气勃勃的精神,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哥伦布正是开辟这一“新的活动场所”的一个先驱者。

哥伦布的确是一个殖民者,他不但给西方带来了好处,给东方带来了苦难,同时,他也为东西方文明的融通做出了不比忽略的重大贡献。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当初像哥伦布这样的西方航海探险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更不可能有今天我们广泛应用、渗透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