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决不放弃:航海英雄启示录
3368000000011

第11章 大航海时代的开拓者——哥伦布(10)

奥凡多的船队刚刚转向,开入莫纳海峡,飓风就突然从东北方刮来。伊斯帕尼奥拉岛东南岸并无港湾或其他避风的地方。奥凡多的船队一部分沉入海底,另一部分被风刮到背风岸打得破烂不堪。人船俱亡的船有十九条,其中一条是安东尼奥·德·托雷斯指挥的指挥船,船上乘客包括前总督波巴迪拉,船舱里所载货物价值越过十万英镑。另有六条船也沉入海底,只有几名船员获救。最后,只有四条船平安地绕过绍纳岛,返回圣多明各,但情况也是狼狈不堪。仅仅有一条小船侥幸脱险回到了西班牙。波巴蒂拉、罗尔丹等反对哥伦布的人,带着他们的大量黄金全都葬身海底了。不幸的维加酋长瓜里俄奈克斯也同时遇难。

不听劝告,固执己见,必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排除奥凡多有意利用风暴除去波巴蒂拉、罗尔丹等人的意图。

哥伦布在奥萨马河避难的请求遭到拒绝后,他在哈伊纳河口找到了避难所。这儿离圣多明各西面不远。他准确无误地预见飓风将刮到莫纳海峡,沿伊斯帕尼奥拉岛北岸前进,岛南岸处于背风面可以掩护船只。入夜,北风猛吹。这样的飓风是任何风帆都抵挡不住的。飓风把三条较小的帆船弄断了锚索,刮到海里,幸而哥伦布处置得法,结果它们都幸免于难,只有帆樯索具略受损失。哥伦布待在甲必丹号上。他把船上找得到的一切铁件都系紧在锚链上。由于临时加强了船锚的力量,使船只安然抵住了飓风。哥伦布在寄回西班牙的一封信中说过:“碰到这种天气,人人都要为儿女、兄弟、同事和自己寻找避难所,甚至连约伯也不例外;可是,这时候却有人禁止我们进港口,禁止我们上岸,试问谁个不因此绝望得要命呢?靠上帝的意旨,靠自己的血汗我毕竟为西班牙赢得了胜利。”

依靠哥伦布的指挥,依靠水手们的坚强意志和艰苦努力,四条船都经住了飓风的袭击,走到了约定的会合地点阿苏阿附近。船队这次全部损失只有一条小艇和三只锚——真是微不足道。

同样经历了一场飓风,哥伦布的船队在被拒绝避难的情况下几乎能够安然无恙,而奥凡多的船队却几乎全部沉没。这说明责任心、经验、智慧和意志力对于化解危机是多么重要。

4. 驳船上的人都遇难了

可怕的飓风终于过去了,哥伦布修好船后,开始沿中美洲海岸行驶。哥伦布率船继续西行,想要在大西洋彼岸寻找一条海峡,以便穿过这条海峡,作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因为他想,大地如果的确是球形,那就一定能够达到环球航行的目的。

船队于7月14日继续向西航行经过牙买加和古巴南边的王后花园群岛,向西南前进,于7月30日发现洪都拉斯湾的瓜纳哈岛,那里距离洪都拉斯海岸仅数几十公里之遥了。

哥伦布在瓜纳哈岛登陆后,登高远望,瞧见南方隐约有山脉,便断定那是大陆。这次哥伦布没有搞错,那的确是大陆,是现在中美洲洪都拉斯海岸。

这样,哥伦布在洪都拉斯角东南一百公里的地方,第一次登上了美洲大陆。

登上大陆以后,哥伦布见到一只用整棵大树造成为独木船,非常大,里面坐着25个人,身上全都穿着围裙。树叶搭成的遮篷下放着许多物品:各种颜色的布、衣服、铜器、木器以及一大堆可可豆。人们对可可豆极为爱惜,掉了一颗,就有人小心地拾起来。因为这是他们交换的媒介,有类似货币的作用,所以特别珍贵。对于这些,哥伦布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黄金。他把黄金给独木舟里的人看,做手势要他们告诉他,什么地方有黄金。舟中人不约而同地把手指向东南方。哥伦布见有希望弄到黄金,寻找海峡和环球航行的念头也就暂时抛到脑后去了。

这时,有一艘从西北方开来的船,停泊于船队近旁,船上的男人用棉毡围腰,妇女穿着斗篷,他们的器皿是铜制的,并有铜斧和木剑,饮食也很精细。他们用手势和哥伦布攀谈,自我介绍来自西北方的一个富庶的国家,那里的贸易是发达的;他们希望船队到那里去。他们所说的那个国家就是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墨西哥;如果哥伦布率领船队前往,他就有可能很快地发现这个国家西部所面临的太平洋,而为他的环球航行开辟新的前景了。

更为可惜的是,哥伦布同样没能深入美洲大陆,他们只行进了几天,就又率船队启程了。他们迎着烈风和海流,沿海岸向东航行,梦想能找到出产黄金的土地。可是,在狂风巨浪的吹打下,船很快就漏水了,帆索残破了,船员们也一个个精疲力尽。但哥伦布仍估命令大家继续向前航行。

哥伦布认为,他所寻求的海峡不会很远了,遂决定沿洪都拉斯海岸继续前进。在40多天里经受暴风雨和巨浪的袭击,东行异常缓慢,人们困苦不堪;哥伦布在日记里写道:“我经历过很多的风浪,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凶猛和旷日持久的。”但是一过东端的海角,转而往南,忽然进入一个舒适境界,一路顺风而行。哥伦布遂为这个海角命名为“谢上帝恩角”。

沿着这条海岸(莫斯基托海岸)行驶两天底船队停泊于一个河口附近,随即派遣两只驳船载人上岸,伐取木材及取水。驳船回来时适值海水高涨,与湍急的河流遭遇,冲翻了一只驳船,船上的人都遇难了。

在危险面前,不能认真判断形势,盲目行动,只能自取灭亡。

越过洪都拉斯角,海岸突然转向南北方向。风向和流向都变得有利了,他们便以比较快的速度沿尼加拉瓜海岸南下。

10月5日,船队驶至哥斯达黎加海岸。在这里,他们看到居民中不少人佩带着纯金制成的装饰品,这可使他们感兴趣了。印第安人向导告诉他们,产金最多的矿区在斐拉瓜(今属巴拿马)。

进入巴拿马西部沿海后,船队转向东南方向。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印第安人的独木船,和饰着许多金片的印第安人,所以,哥伦布就把现在的哥斯达黎加一带海岸称为“黄金”海岸。

船队向东南行驶了大约300公里,海岸又开始转为东北、西南方向。他们进入了巴拿马中部沿海一带。由于天气恶劣,风大浪高,航行十分困难,船队只好在巴拿马海峡西面的一个湾口抛锚。

这一天是1502年12月23日,船队到达了现在的巴拿马运河区、克里斯托巴尔港,在现在的科科·索洛海军基地附近停泊。哥伦布和他的部下在这儿没精打采纳度过圣诞节。

接着,他们航行到今巴拿马运河北端科隆以东数十英里处,并在科隆附近的可可梭罗度过了1503年的新年。

海峡之谜一直在折磨他。其实他此刻停泊的地点离开可以揭开谜语的地方总共不过几十英里远!如果他知道这一点,他就可以乘自己的小艇溯恰格雷斯河而上,再改乘印第安人的独木船上驶,然后舍船登岸,从上岸地点前进只要走十二英里就能到达太平洋岸。可是,此刻哥伦布和他的部下已被长期的风浪搞得筋疲力尽、垂头丧气,他们已没有精力去考察他们想要考察的地方了。何况他们和本地(未来的运河区)印第安人很少来往,或者说,他们互不了解,无从揭开这个谜语。这样一来,哥伦布只因为没有走这短短的一段路程,就失去了做出这次远航中最重要的一次地理发现的机会。从这里向南,穿过60公里的狭窄地区,就是另一个大洋——太平洋的巴拿马湾了。但哥伦布对此毫无所知,因为仍然没有发现他想像中的海峡,哥伦布自己对这条海峡的存在的信心也动摇了。他不再为寻找它而操心。如果他清楚地了解到他们欢度新年的地方距离通往亚洲的另一个大洋只不过60公里,他是会为他自己或后人制定一项新的航行计划的,因为他一贯的奋斗目标是“往西航行到东方去”。

但因不知道这一大洋的边缘近在咫尺,并已放弃寻找海峡的计划,这位从不退却的探险家现在决定停止前进,表示赞成众人的意见,去寻找黄金。

哥伦布这次没能抗拒住黄金的诱惑,使他错过了实现环球航行的美好的机会。假如他不是为寻找黄金而浪费时间,而遮盖了自己的耳目,那么,他完全能够从当地人那里了解到不远处就是太平洋。如果他又勇敢地穿过了太平洋,他就能够发现真正的中国、日本和印度。他将最终实现环球航行的壮举。

看来,钱财虽然好,但却使人心智迷乱,自掩耳目,轻易改变目标,变得智商低下。

当地的印第安人告诉哥伦布:“离开这里航行大约九天的路程,有一个富裕的国家,那里的人吃饭、喝水用的都是金碗。许多人从事海上香料贸易。人们外出时,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贵重的宝石。”听到这样的诱人的描绘,哥伦布真好像绝路逢生一样的高兴。他说:“只要给我所叙述的十分之一就感到满足了。”

诱惑往往迷乱人的心智。在巨大的诱惑之下,危机往往不期而至。

可是,强大的海流阻碍着船队的航行。天又不停地下雨,风也越刮越大。船只都开始霉烂了。船员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纷纷要求返航。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航行下去,是很困难的,哥伦布不得不决定返航。

激流勇退,有时,不仅仅是不得已的事,而且也需要极大的勇气。逆着形势和众人意愿而动,只会遭到悲惨的下场。

实际上,出产黄金和白银的地方就在哥伦布眼前。他没有能够在这一带仔细寻找,结果错过了机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等地,不都有着丰富的金矿和银矿吗?现在,洪都拉斯每年开采一百多吨白银,居中美洲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