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3364900000009

第9章 珠穆朗玛之梦——科莱考尔和他的队友们(3)

霍尔喜欢这样的挑战,他把各种后勤保障详细地列出条目,并打印出来,包括:菜单、药品、工具、零件、通讯设备、运送物品时间表,还有牦牛的状况等。全然一个军需官的作风。

如果你要想成为大家的拥戴的领导,你就要为大家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需要着想。

夏尔巴人要在前面做建立营地、运送物品等基础工作。从大本营到南山口,每高出大约2000英尺,就要建立一个营地,共需建4个营地。他们还要在营地之间往返运送食物、燃料、氧气罐等必物品,直到海拔26000英尺的南山口也储存上充足的必需品。

对于任何站在前台的露脸人物,不要忘记那些与自己配合的做大量的平凡、基础工作的人们,以及那些后方的支援者。离开了基层员工,离开了为我们服务的伙伴,我们的风光和成就将无从谈起。

霍尔的宏伟计划如果能一步步地顺利进行的话,一个月后,探险队将从最高的营地——4号营地突击顶峰。

霍尔把4月13日前往1号营地的一天往返路程作为适应气候的训练。虽然运送物资的任务不用像科莱考尔这些顾客去做,但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他们也要在登顶之前进行反复的演习。

工作前的培训好比运动前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那些缺乏经验的生手。事实上,在快节奏的工作中,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热身的思维,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处理得更加稳妥,更加完美。

4月12日下午,大本营看上去像个露天拍卖会。队员们都纷纷摊开行李,挑选服装、往靴子上安装攀登冰爪、整理安全带、装配安全绳,好热闹。他们都在为攀登做准备。

当科莱考尔看到哈钦森、贝克、和洛打开他们崭新的登山靴时感到很吃惊。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用从未穿过的登山靴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件非常危险的事。他担心他的这几个队友不知道这些,科莱考尔向他们提到这些时,他们也都承认以前很少用这些登山靴。

科莱考尔不禁想起20多年前,他穿着崭新的登山靴攀登时的情景。痛苦的经历让他知道坚硬而沉重的新靴子在没有被穿得跟脚以前,会在脚上磨出累累伤痕。

崭新的工具并不一定是最好用的工具,用惯了的工具往往会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人与工具之间需要磨合,正如人与人之间需要磨合一样。

哈钦森(年轻的加拿大心脏病专家)在安装冰爪时,发现他的冰爪和靴子不配套。霍尔知道开始在他的百宝箱(工具盒)里搜寻,在试用了各种办法后,最终用铆钉把一条特殊的皮带固定住,这样鞋底钉才发挥了它本身的作用。

科莱考尔也在为明天的旅程做准备,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他了解到,他的这些登山伙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前一年进行过一到两次的攀登训练。其他的大部分人由于家庭和工作的需要,只能在跑步器或脚踏车上进行训练。虽然每个人的体格看上去都很健壮,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在真正的山峰上进行足够的训练。

这使科莱考尔很担忧。他知道,在攀登中身体素质是个关键因素,但还有许多其他的关键因素在健身房里是训练不出来的。

模拟训练也会有一定的成效,但它不可能达到实际操作所得到的效果,因为实际操作中常会有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后来,科莱考尔又有点自责,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考虑那么多,有点假内行了。不过他相信,不管怎样,他的队友和他一样兴奋,他们都对明天早上能穿上登山靴踏上真正的山峰充满了憧憬。

2.生命系于谁手?

4月13日凌晨4时45分,科莱考尔捆好了冰爪。在黎明前的寒冷幽光中,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梦幻般的冰瀑脚下。

在海拔大约20000英尺的地方,也就是冰河从西谷底部边缘出现的地方,冰河陡然坠落,这就是库巴冰瀑。这里是南山口的整条路线中让攀登者感到最恐怖地路段。

冰瀑段的冰河不停地运动着,在冰河滑落时大团的冰雪碎片混合成巨大的冰块,这些摇摇欲坠的冰块被称为冰塔。穿越冰瀑时,任何一个冰塔随时都可能崩塌下来,在它崩塌之前是不会给你任何警告的。因此,在冰塔崩塌的瞬间,你只能祈求不被压在它那坚硬而冰冷的身躯下面。

从1953年安索德和霍恩宾的一个名为杰克·布赖滕巴赫的队友葬身于崩塌的冰塔下起,到现在,已经有18人相继在这里丧命。

历经无数磨难的老登山者总是这样劝告他们的年轻门徒:“为了逃生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的确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的登山者因为觉察到大气中的某种不祥征兆,而执意要留在自己的睡袋里,当那些没有注意到征兆的人们在途中遇难时,他们却躲过了这场大劫难。

要善于观察身边的环境,留意它的微妙变化,从中发现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开将要降临的灾难。

科莱考尔对预感的潜在价值也深有感触。他每次系好登山靴,等待霍尔领路时,都会听到脚下的冰雪发出一串响亮的噼啪声。这时就会感到自己像在随着一声声断裂和冰河移动所发出的隆隆声往下陷。耳边仿佛传来心灵的哀嚎:“我就要死去。”这时,科莱考尔只能尽可能地不去理会自己那戏剧般的想像力,而冷酷地跟随霍尔向变幻莫测的蓝色迷宫走去。

科莱考尔曾经攀登过许多冰瀑,那些冰瀑大部分都是垂直路段,有的甚至是垂挂的。在那样的路段上攀登,对冰爪和冰镐的使用技巧要求有很高。

但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库巴冰瀑,却是另一番景象。传统的攀冰工具和技巧在这里就无用武之地了。这里的冰面上都装备了绳索或梯子,有的路段二者都有。就连造就登山者的精髓之物——绳索,在这里也都不是按常规的方法使用。

通常情况下,一个登山者总是用一条长150英尺的绳索把自己和另一名或者另外两名队友系在一起。这样几个人的命运就被系在了一条绳子上,每个人的每一次提拉绳索都是件非常严肃的举动,因为每个人都要对别人的生命直接负责。

然而,在库巴冰瀑,登山者们可以独立攀登,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由的,不以任何方式受制于他人。冰瀑从顶端到底端系着一条固定的绳索。当时,科莱考尔的腰间挂着一个末端带弹簧扣、长3英尺的安全链,安全链系在固定绳索上。

这样,安全感就不再是从与自己同系一条绳索的另一名队友那里获得,而是来自与身体相连的固定绳索,并以最快的速度在上面滑动攀登,跨越冰瀑上最危险的地段。因此,也就不需要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经验和技巧都是未知数的队友。

事实上,在整个攀登过程中,队员们都不曾把自己的生命系在另一名队友手中。

那种认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上司手中的想法是不正确的,那种认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同事和客户手中的想法更是不足取,如果你非要这么看,那么你只是看到了一种表象而已。事实上,任何时候,任何人的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上司、同事和客户,只是根据你的表现,对你采取相应的态度而已。

虽然在库巴冰瀑,不需要任何一种传统的攀登技能,但却必须使用另外一整套崭新的技巧。例如,穿着绑着冰爪的登山靴,从摇摇摆摆的梯子的一端冲到另一端,经常还要跨越深沟。科莱考尔一直无法适应这些新的攀登方式。

有一次,科莱考尔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弯曲的脚蹬横木上挪向下一个。他正试着使摇摆的梯子保持平衡,突然,两边支撑梯子的冰雪猛烈地抖动起来,像是在地震。随后,伴着震耳欲聋的吼声,附近高处的一个大冰塔崩塌下来。

科莱考尔的心忽地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整个人都被吓呆了。好在有惊无险,崩落的冰塔在他左侧滚落了50码就不见了,并没有造成危害。

几分钟后,他终于恢复镇静,快速向梯子的另一端逃去。

冰河在持续不断地流动着,有时还会汹涌前进,这使梯子变得更加不稳定,想要跨越梯子就更为困难。由于冰河的运动,有时裂缝会压缩,这时梯子像夹牙签一样被夹弯;有时裂缝扩大,梯子就会悬在空中,只剩下两端虚虚地搭在冰面上。

当下午的阳光晒得冰雪开始融化时,插在冰雪中做固定用的工具变得更加不稳固。虽然每天都有人维修,但在队员们体重的作用下,任何一条固定绳索随时都有松动的危险。

每个人只能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的人或事物都可能是不可靠的。只有经过自己检查的可利用条件,才真正安全、有效。

3.实力与弱点完全暴露

再走四分之一路程就要到1号营地了,霍尔在一个休息处说,此时的库巴冰瀑是他见过的最好状态:“这一季的路线简直就像高速路。”但海拔19000英尺的位置实在有些高。

他们顺着绳索向上攀登,来到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巨大冰塔的底部。冰塔呈30度角倾斜着,有13层楼那么高大。一条天然小小径陡然爬上悬垂的冰面。为了避开冰塔的巨大重量,他们必需尽快越过这里。

科莱考尔慢慢的开始明白:安全是以速度为转移的。于是他便以最快速度冲向相对较为安全的冰塔顶部。但是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他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也只是比爬行快那么一点点。每攀登四五步,他就得休息一下,他把整个身体靠在绳索上,在稀薄而苦涩的空气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在危急时刻,只要确定了正确的方案,处理事情的速度与获得的安全是成正比的。

还好,科莱考尔在冰塔尚未倒塌之前安全到达了它的顶部,当他沉重的脚步落在平坦的最高处时,他的心脏像手提电钻般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而他的呼吸却几乎要停止了。

没过多长时间,他终于跨越最后一个冰塔,大约在早上8点半,到达冰瀑顶端,来到1号营地。

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已经安全了,但科莱考尔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刚刚越过的就在脚下不远处的那些倾斜的冰塔不停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要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至少要从那虎视眈眈的怪物眼皮下经过7次。

这时,科莱考尔不禁想起“牦牛之路”的说法。现在他相信那些把南山脊路线贬为“牦牛之路”的登山者显然是没有真正攀登过珠穆朗玛峰,没有亲身体验过库巴冰瀑的恐怖。

不经过实地考察是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和结论的。

在离开大本营之前,霍尔已经强调过,必须在上午10点整返回,即使有的人还未能到达1号营地,也必须在冰瀑被中午的阳光照射得更加不稳定之前返回大本营。

要到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工作,一定要掌握危险的变化规律,抓紧时间,在条件最有利时完成工作。即使未能完成计划,也要在危险发生前安全返回。

结果,只有霍尔、科莱考尔、约翰、福兰克、道格在指定的时间里到达1号营地。当霍尔通过无线电宣布开始返回的时候,哈钦森、南比、洛、贝克由向导麦克和安迪带领着还没有走出距大本营垂直距离为200英尺的范围。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回到了大本营。

在返回路上,距大本营仅剩100码时,太阳的照射已经很强,科莱考尔感到脑门上像是被烧出了一个洞。几分钟后,他在大帐蓬里和海伦聊天时,头痛越来越厉害。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中风病。最后在无法连贯地与海伦交谈时,他蹒跚着出了帐篷,钻进睡袋里。

科莱考尔的头痛得让他感到一阵阵眩晕,他用把帽子盖在眼睛上。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头会这么痛,但头痛是在返回大本营才发作的,这一点让他怀疑可能是海拔的缘故。他又觉得可能是由于强烈的紫外线对他的视网膜和脑壳的灼烧。现在对他来说头痛的原因并不重要,因为那剧烈的痛苦已经让他无法思考。

科莱考尔躺在睡袋里,尽量不让任何感官再受刺激。他描述说:“如果我睁开眼,或者只是将紧闭的眼皮后的眼球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我就感到毁灭般的剧痛。”

科莱考尔就这样在睡袋里躺了5个小时,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再也忍受不住这要命的疼痛。便蹒跚着走进医疗帐篷去向队医卡罗琳寻求帮助。

卡罗琳让他服下一剂强效止痛剂,并让他喝些水。他刚咽下几口水,一阵呕吐感让他把肚里残余的午饭及刚服下的药片全吐了出来。

卡罗琳仔细观察了他靴子上的呕吐物说:“我想我们得试试别的。”

接着,卡罗琳让科莱考尔把一粒止吐的小药片放在舌头下面含化,之后又让他吞服了两粒******药片。

过了1个小时,科莱考尔的疼痛渐渐消退。在终于摆脱折磨了他几个小时的剧烈疼痛后,他几乎是哭泣着向卡罗琳医生表示谢意。然后,他便慢慢地进入了梦境。

第一次训练,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彼此攀登的样子,从这里也就可以很好地估量出每个人的实力和弱点。

队里最年长的道格和约翰已经56岁了,他们的坚定丝毫不输给那些年轻人。

来自香港的出版商福兰克,平时说话轻声细语,满身浓厚的绅士风度。但登山时他却让人们大吃一惊。从出发时他就表现得很沉稳,行程中一直保持匀速前进。登上冰瀑顶部时,不知不觉的他已经超过了所有的人,走在了最前面,而且他的呼吸仍显得很均匀。他的这种攀登方式是他在以前的3次攀登中所悟出来的。

队伍里看上去最强壮而且最年轻的哈钦森,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队伍一出发,哈钦森便冲在了最前面,然而,没多久他便筋疲力尽。

到临近冰瀑顶端的时候,哈钦森的样子看上去痛苦不堪,而且已经落在队伍的最后。洛由于腿部肌肉拉伤,因此攀登的速度很慢,但他看上去仍有实力。贝克则已力不从心,南比看上去更加疲惫。他俩有几次差点从梯子上跌下去坠入裂缝。

在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候,如果能够积极地坚持下去,就能够最终获胜。如果不能坚持,最可能半途而废,甚至永远失去最好的机会。

安迪负责照顾队伍里那些速度最慢的顾客。南比对冰爪的使用一无所知,安迪便认真地教南比各种基本技巧,花去了整整一个早晨的时间。安迪不愧为一个有耐心、有天分的老师。

霍尔曾在冰瀑顶端,像一位骄傲的父亲一样对他的顾客称赞道:“作为在大本营以上进行的第一次尝试,你们干得都很出色。我想今年我们是一个很强的组合。”

作为领导者,不能一味地苛求完美而一味指责下属。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远胜于一味的鞭策和指摘。

尽管霍尔队伍的一些成员存着不足,但他对每个人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4.接连遭遇僵尸

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探险队在大本营休整了2天。4月16日黎明前,队伍从大本营出发,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训练。

第一次训练时,他们只在1号营地停留了不到1个小时。这次,霍尔计划让他们在1号营地度过两个晚上。然后,4月18日继续向2号营地攀登,并在那里再过3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