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3364900000001

第1章 前言:为什么登山?

为什么登山?

“登山之前,我认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已很不容易,人生简短几十年,能把万科做好已很不简单。但在登山之后,我感觉到人无限的潜力,仅把万科做好是不够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将要离开世界时,才遗憾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体验人生更多的乐趣。……这复杂而简单的攀登开始关乎人性、自我、勇气和尊严,并直指生命的源头和内涵。”被誉为最受尊敬的顶级企业家、“中国房地产商中站得最高的人”、万科董事长、探险家王石这样谈到自己登山的动机。

“我是怀着一种野心和决心成长起来的。没有它们,我可能会更快乐一些。我思考得很多,并形成了梦想者的神思。远方的高山总是使我着迷,吸引着我的灵魂。我无法肯定不屈不挠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但我目标远大,而每一次碰壁使我更加坚定实现梦想的决心。”厄尔·登曼在《独上珠穆朗玛峰》一文中写道。

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张志坚1991年在希夏邦马峰从死亡线上回来后,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经常有人问他,“你研究生也毕业了,又提了讲师,干吗非要去干这玩命的事呢?”他回答:“是为了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对于生活的感觉。”

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李致新回答说:“对于登山家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我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全力以赴。”

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欧文在队友放弃登顶之后,离开6号营地向珠穆朗玛峰顶峰进发。直到第二天,这两位优秀的登山家依然没有回来。此前,曾有人问马洛里为什么要攀登世界最高峰,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

“登山是一种甜美的苦役,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山就是为了等待我,而在那里历尽沧桑几千万年。”刘文彪这样回答。

是啊,仅仅因为山在那里。它存在着,沉默着,沉默地呼唤着。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我只不过是个唐·吉诃德,但我总想知道人类耐受力的极限,或者说我自己潜力的极限。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去探险的原因。”著名的登山家植村直己这样回答。

登山既然具有这么神秘的魅力,这也就注定当一个人与山相逢时,必然发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在本书的这些故事中,深刻揭示了这些登山英雄们内在的心态。

这些登山英雄用他们超人的忍耐力完成了登顶。他们在充满危险的旅途上身体力行地垂直丈量了世界高峰的身高,在危险的地带中留下了坚强的生命之歌。

登山的确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震撼人心的美感,同时还展示了成功所必须的各种素质。

陈骏池:“一个很弱的人也可以做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情。登山对心智的考验是残忍的。在登山中,人的体能因素只占30%,心理因素却占70%。关于登珠穆朗玛峰的感觉,我们打过一个比方———好比你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跑完了42公里后正准备回家,组委会却告诉你:对不起,你跑错了,还要再跑42公里!这就是登珠穆朗玛峰,往往在你精疲力竭的时候还要继续走20多小时的路。这样的挫折可能会彻底摧毁一个人的信心,这时全靠一种意志力在支撑。在这一次次的挫折中,我的性格磨砺得更加坚忍。每次痛苦过后,抹完眼泪继续一步步往上走,在痛苦中我感觉到了灵魂的升华,感受到人生快乐与苦难的奇妙结合。”

攀登上美国屋脊麦金利山的独脚姑娘多尔蒂喜爱引用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一句话:“我们大家都面对着这么一种巨大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往往是隐藏在看来不可能的情况中的。”

一个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33岁的盲人——埃里克·魏亨麦尔,于2001年5月25日10时登顶珠穆朗玛峰,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者之一。他有两句名言“就是失败了,也比没有尝试过好。”“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未必做不到。”

身患癌症的英国人罗伯·甘姆:“我们想做一些事情,能让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攀登珠穆朗玛峰正合我心意。”

“从珠穆朗玛峰下来后,有无数个人问我,登上顶峰的那一刻有何感受。其实在每次登山结束后,我都会思考这个问题。真实的情况是,每次登山最快乐的时候是我一步步走向顶峰的时候,真的到了顶峰可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了。登山存在的固有危险才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妇女潘多说:“我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显示了我们妇女在新中国的地位,男性能做到的事,我们女士也一样能做到!……山给我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使我的生活更充实!”

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李致新说:“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名利与奉献的选择,因而对生活中的名利看得很淡泊。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名利还算什么?这么艰难的条件我都挺过来了,人生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

“一个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但由人组成的集体能能够克服人们想象不到的困难。人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

“每次登山,我的亲人们都为我牵挂,我也牵挂他们,这种牵挂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我的亲人朋友们为我担惊受怕,为我付出了很多,但同时也分享到我的喜悦。我只有把每次的探险活动做得更好,来报答他们的关心支持与牵挂。

“登山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查询许多相关资料,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对攀登的山峰有一定把握,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不作无畏的牺牲。登山是一种探险,但不是盲目的冒险。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面对各种死亡的危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每次攀登都充满信心,我始终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能战胜这些困难。”

曾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出任过中国登山队队长的王勇峰:“目测不准,怎么向上攀登﹖一步要是迈错了,就会出事。

“登山运动,是人类亲近自然、征服自然、超越自然的探索。

“登山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所有的登山活动安全是第一位的;登山又是一项非常系统的运动,登山之前需要充分的准备,登珠穆朗玛峰通常需要两年乃至更长的准备时间。尤其是业余登山队员需要懂得登山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征服世界三大高峰的于露说:“没有一种运动能让你如此专注到什么琐事都不能想,因为行走在雪山之上,一旦精神不集中,就有滑倒掉下山崖的危险。

“我是在工作七八年后开始明白工作的极限在哪儿,在登山之后,知道了自己体能和意志的极限在哪儿。”

对于登山者来说,环境越令人难以置信,要求越苛刻,当他们稍后享受压力过后的轻松时,他们的血液就会流动得更加酣畅。危险只能锻炼登山者的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也许这就是所有冒险运动的理性所在:为了清除你脑海中的凡人琐事,你有意识地增大努力工作和集中精力的赌注。这是生活的翻版,但有一点不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妥协可以弥补过失,但在这个特定时间里,你的行为将生死攸关。

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你训练有素,你将生还;若非如此,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为什么登山?

那是因为山的高度是固定了的,而人能够跨越的高度却是可变的,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超越所面临的高度。

徐文钦沈凤霞

200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