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在哪里转弯
3363100000003

第3章 人生的玄机,转弯知道(3)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在失败中寻找与把握机会的过程,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没有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人生是不丰富的人生,就像白开水,纯净却没有味道。

当自己陷入生命的低谷时,可以低下头来,看一看周围的风景。这时,你就会惊讶地慨叹:太阳隐去了,还有漫天的星光,即使星光被乌云遮住了,还有萤火虫在暗夜里闪亮。只要你的心灵没有暗淡下去,你终有一天会走出人生的低谷。

一句预言诞生的奇迹

1823年,在英国南部城市威尔士的一个小城镇,一户穷困潦倒的农家,一个瘦小的女婴呱呱坠地。她不合适宜的降临,在愁眉不展父母的看来,只是让本已穷困的家中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更让父母苦恼的是女孩两岁那年,左脸上突然生出一颗指甲大的黑痣,让她那张本来就不大好看的脸,变得更丑陋了。

来自亲人和周围人们更多的歧视的目光,让从小自卑感便很重的女孩变得更加抑郁了,她常常久久地望着远方发呆。父母更加不喜欢她了,只让她念了4年书,便让她去一加农场做工。女孩默默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拼命地干活,一有空闲,她就躲到一个角落里,痴迷地读着能够找到的各种书,似乎只有沉浸书籍的海洋中,她才可以忘却生活中那无尽的烦恼。如果不是因为那突如其来的预言,她十有八九会像许多贫苦农家孩子一样,默默无闻地走过凄苦的一生。

女孩命运的改变是在她13岁那年的春天。一位牛津大学的当时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偶然地在那家农场的草垛旁,看到了正在全神贯注地读书的女孩,他不容置疑地对身旁的人说:“哎呀,这个小女孩双目有神,心智非凡,将来肯定是这个小镇上最有出息的人,她脸上的那颗黑痣,其实是一颗幸运星。”

“真的是那样的吗?”哲学家的预言像一块巨石,砸在了女孩的父母和众人平静的心海里,他们不约而同地打量起平时谁都不愿意多瞧几眼的女孩。

许多事情就从那时突然变得奇怪起来——丑丑的女孩虽然没有一下子美丽多少,但却可爱许多,众人纷纷搜寻了许多的旁证,来附和哲学夹判断,以证明女孩的确与众不同。众口一致的赞赏的评语,深深地鼓舞了女孩的父母,他们像拣到了金子一样兴奋起来,女孩脸上

的那个讨厌的去不掉的黑痣,在父母的眼里也陡然成了一种智慧的象征。接下来,一连串的幸运降临到女孩的头上——本镇最好的学校主动免费邀请她入学,一位大农场主主动登门认她为干女儿,为她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她一家人走出了贫困的阴影。

“女儿是神童”的说法还在不断地向四外传播,女孩陷入了众人羡慕和激励的包围中,一天天地自信、开朗起来,笑容一如阳光般灿烂起来,她的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优异,还成了校园里活跃分子,她的和组织能力在同学中间出类拔萃。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又扩大了一点儿,但这并没有妨碍许多英俊的男士频频向她示爱,她真的由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后来,女孩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了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女教授和一名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再后来,她还做了伦敦市的市长助理。

随着时光的流逝,几乎已没有人记得女孩卑微的出身和她凄惨的童年,人们把更多的敬慕和赞赏投给了一步步迈向更大成功的女孩。

女孩35岁那年突然病逝,许多人不禁扼腕痛惜,因为她即将被提名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后来,一位医生道出了女孩死亡的原因——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发生了癌变,癌细胞侵入了脑组织里。但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一点了,人们到处传颂的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乃是上帝赐予的象征智慧和才干的幸运星,人人都在羡慕女孩,都在渴望自己也拥有一颗那样神奇的黑痣。

灯下,阅读那位名叫圣安·玛丽娅的女子近乎传奇的人生故事,我不禁喟然——本来只是一颗不幸的黑痣,竟然因为或许仅仅是不经意的一语预言,转瞬间便被附着了一股神奇的魔力,人间的不幸,也成了向上登攀的台阶,并由此让卑微的小女孩有了辉煌的一生走向。与其说是命运无常,不如说是奇迹无处不在,平凡如我辈的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一脉储量极其丰富的矿藏,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去挖掘,靠自己,也靠别人。

最可口的咖啡自己调

女孩接连遭遇了几件不如意的事,便对父亲发牢骚,抱怨世事艰难,愤愤不平的语气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深失望。

父亲是一家著名咖啡屋的调配师,他望着女孩那因抱怨而阴郁的脸,没有说什么,而是领着她来到自己工作的咖啡屋。

父亲点了三杯名字好听、颜色漂亮的咖啡,让女儿一一品尝,请她选最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杯。

第一杯特别地苦,女孩只轻轻地抿了一小口,便苦得直皱眉头;第二杯又特别地甜,甜得有些发腻,女孩也不想再喝了;第三杯则有一股奇怪的酸味儿,女孩伸伸舌头,也不想再品尝第二口了。

“都不好喝啊!”女孩咂咂嘴,冲着父亲摇头摆手。

“它们可都是这里的长盛不衰的品牌啊,有不少顾客是专门奔它们而来呢。”父亲平静地抚弄着杯子。

“奔它们而来?真的吗?可它们一点儿也不合我的口味啊。”女孩面带困惑。

“没错,它们之所以成为有名气的品牌咖啡,并非是因为它们合所有人的口味,而是因为它们合部分人的口味。”父亲依然平静道。

“这里最合我口味的咖啡是哪一种呢?”女孩有些急切地问。

“很简单,你可以调配,我先给你做个示范。”父亲拿过一个空杯子,将面前三个杯子里的咖啡按一定比例各倒了一些,轻轻搅拌了一下,便调出一杯新咖啡。

女孩尝了一口,感觉味道还不错,但还有一点儿说不出的遗憾。

“现在,你自己亲自动手,调一杯自己喜欢的咖啡吧。”父亲鼓励已有些许笑容的女孩。

女孩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拿来一个空杯,将三种咖啡各选一些放一起,不断地用舌尖沾一点儿品尝。苦了,就再加一点儿甜的;甜了就再添一点儿苦的,中间再加一点儿酸的。这样,反反复复地尝试着寻找最佳的搭配比例。一个多小时后,女孩终于调出了一杯自己满意的咖啡。

这时,举着自己调好的那杯咖啡的父亲,意味深长地问女孩:“原来并不好喝的咖啡,你是怎么变出一杯自己最满意的咖啡呢?”

“哦,我明白了——最合自己口味的咖啡需要自己去调配,最满意的生活要靠自己去慧心地经营。”慢慢地品着咖啡的女孩茅塞顿开。

“没错,生活中的确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你不能抱怨什么,因为抱怨除了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并不能改变事情本身,就像你不喜欢前面这三杯别人喜欢的咖啡,完全可以去调一杯自己喜欢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进一步启发道。

是啊,生活是一门艺术,只有懂得用心调配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有一种花叫不谢

那是炎炎的夏日,她却正经历着生命中奇寒的严冬。在那个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她,尚未走出因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年轻丈夫的悲痛,一纸冰冷的诊断书,又让她欲哭无泪——肆虐的癌细胞正无情地吞噬着她美丽的左乳,她必须立刻接受身心俱痛的手术。

第一次并不彻底的手术过后,接着便是备受折磨的痛苦无边的化疗。短短的20多天,她便仿佛一下子苍老了10多年,那一头乌黑的秀发已脱落得不成样子,最后只得干脆剪成秃秃的光头,虽用一顶漂亮的凉帽遮住了,却掩不住心中难言的苦涩。

也曾呆呆地伫立窗前,抚着平平的前胸,羡慕地望着阳光下来来往往的幸福的人流。潜滋暗长的绝望袭来时,她不禁闭上了眼睛,想象着怎样从住院的高楼上突然纵身跃下,让年轻的生命如一朵白云飘然散去。

是同病房那个更加不幸的小女孩,让她平静地接纳了眼前的现实。那个女孩只有16岁,已接受过大小数十次手术和无数次的化疗、放疗,有着3年带癌生存的经历,但在她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苦痛悲伤的影子,女孩每天都是一脸的阳光,比许多健康人都生活得有滋有味——她摇头晃脑地唱歌,唱那些最新流行的爱情歌曲;她贪婪地读书,读梭罗的《瓦尔登湖》,读史铁生的《病隙随笔》,读毕淑敏的《红处方》……她床头换得最频的是书籍;她还喜欢绘画,画一些可爱的花花草草,画完了,就骄傲地举着自己的作品接受病友们的夸奖。

那天,她拿过女孩的一幅简笔画,指着那上面陡峭的崖壁间那些星星点点细碎的小花,问女孩那是一种什么花。女孩告诉她:“哦,这种花,名字叫不谢。”

“不谢?有这样的一种花?”她的心猛地一颤。

“是的,在美丽的科多拉大峡谷险峻的岩壁上,不谢花的种子将根系深扎下去,吸收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长至百年,便灿若星辰地绚烂地绽放,千年不谢……”小女孩很认真地给她讲着不谢花的神奇。

仿佛惊雷般的一瞬,盯着那画和笑容可掬的女孩,她恍然明白了——小女孩之所以从来不带头套,总是坦然地以光头示人,总是以甜甜的笑迎对一次次的吃药、注射、化疗、手术……原来,在小女孩的心里,已开满了不谢的花朵。

就在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到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些想法是多么地傻。

第二次手术后,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化疗。身体柔弱的她,毅然放弃了本可以就此回到城市里休养的调动机会,在许多人不解的惊讶之中,她再次走进山区那间破烂的教室,又一脸幸福地举起了心爱的教鞭,让朗朗的书声回荡在那山山峁峁之间。

很多的时候,她都会对着镜子,细心地梳理朋友赠送的那些漂亮的假发,还会在那干瘪的胸前垫上一块蓬松的海绵,让自己比过去还要美丽地站在学生们中间。

一次作文讲评课上,她讲到了关于美丽的话题,讲到尽兴处,她坦然地摘下假发,亮出她那缀着少许发丝的荒芜的光头,微笑着告诉学生们——有些美丽需要精心地装扮,有些美丽则无需任何润饰,有些美丽一览无余,有些美丽则要苦苦寻觅……

那天,她又去医院复查。医生看着化验单,兴奋地告诉她:“真没有想到,你恢复的效果这么好,简直创造了医学奇迹啊。你不知道,当初你住院时病情有多么严重,好几个专家看了都直摇头。而现在你好得让人吃惊,以后除了定期来复查一下,你什么药物都不需要了。”她灿灿地笑了,慢慢地向医生讲述了自己从痛苦的深渊走到幸福的高地上所经历的那些琐琐屑屑……

当她再次走进那个小女孩的病房时,得知小女孩已在3个月前永远地走了。

小女孩临走前将那幅画满了不谢花的简笔画托病友转给她,那上面还有几行用铅笔写的留言——“好姐姐,真羡慕你,能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能够经常站在那些朝气蓬勃的花朵中间,感受生活的美好,体味生命的富足。我相信:你现在就是一朵幸福无比的不谢花……”

大滴的泪珠滚落下来,她的心暖暖的,她懂得小女孩的心思,懂得让简单的生命开成一朵绚丽的不谢花,其实是很容易的——只需让心灵时时充盈着爱意,先好好地爱自己,然后再去爱更多更多的人,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