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在哪里转弯
3363100000016

第16章 别让那些“结”缠住了自己(3)

桑德斯夫妇十分惊讶地注意到,昔日经常愁眉不展的凯恩,突然间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每天都昂着头,挺着胸,嘴里吹着快乐的口哨,给人一副命运在握的自信。他学唱歌,虽然依旧常常跑调,可唱得很投入,一副怡然自得模样;他练长跑,虽然速度还是那么慢腾腾的,但他天天坚持,比哥哥姐姐们还有毅力……

一天,凯恩在家里认真地做他的《手工制作》课作业——做一个简易的小板凳。忙活了一整天,弄了满地的刨花、碎木料,他做出了一个很粗糙的小板凳。他的哥哥比特见了,不禁嘲笑道:“凯恩,这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

“不,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说着,凯恩从外面拿来另一个板凳,自豪地告诉哥哥:“这是我做的第一个,连它也不能算是最糟糕的,因为以前我还不会做呢。”

哥哥哑然,他心里承认凯恩说得有道理。父亲桑德斯走过来,第一次赞扬儿子:“孩子,好样的,你确实很棒!告诉我,谁教会这样看问题?”

“是杰西卡,一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凯恩快乐地向家人讲述了有关杰西卡的事情。

“那真是上帝派来的一个好老师啊!”桑德斯由衷地感叹道。

从此以后,全家再没有一个人说凯恩笨了,他们开始经常对凯恩说的,是这样一句充满激励与赞赏的话——“凯恩,你做得的确比以前更好啦!”

奇迹在慢慢地诞生,凯恩的功课不再总是倒数第一,而是在缓缓地提高,虽然不像别的同学那样明显,但他在一点点地进步,却是毋庸置疑的。高中毕业时,他竟接到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几年的刻苦努力,他虽然没有哥哥姐姐们的学业那么优秀,但他在投资和金融方面,却显示出了较为敏感的眼力,更为重要的是他培养了自己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25岁那年,他拥有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此后,他将公司的业务扩展到六个州,建造了上千座高楼大厦,成为身价超亿元的著名的“房产大亨”。最近两年,他又雄心勃勃地进军保险业,并且大有收获。

如今,凯恩耀眼的光环,几乎完全遮住了他那几个很优秀的哥哥姐姐。

一天,桑德斯又在感慨:“真没有想到啊,当初谁都比不过的凯恩,如今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凯恩在一旁认真地纠正道:“不!父亲,我当初也能比过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没错,凯恩虽然天赋不佳,但他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跟自己比赛,不断地追赶和超越自己的人。他的成功,固然与他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密切相关,但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遇到了杰西卡老师,遇到了一个引导他走出成长误区的良师。是杰西卡那“学会跟自己比赛”的睿智的点拨,驱散了他心头因一味追赶他人而所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尽的烦恼,培养了他顽强进取的自信,让他一点点地走向了人生的成功……

“不可能”的后面大路畅通

下面这个故事是文友雨田给我讲的——

那年,我和林、张、赵一同高考落榜,从那个偏远的乡村来到省城打工。

我们的盘缠快花光了,还没找到一份哪怕很苦、报酬很低的工作。我和林、张沮丧极了,开始张罗着回去,叫嚷着就是呆在家里穷死,也不出来打工了。

在繁华的长街上,我们四个人无精打采地朝前走着。

忽然,一阵暴雨袭来,我们四个就近跑到一个极其豪华的大饭店门前的廊柱下躲雨。

望着门前停靠的一辆辆高档的小车,看着一个个进出饭店的衣饰高雅的俊男靓女,我不无羡慕道:“我这辈子怕是不可能了。”

张附和道:“进这样的饭店吃饭,我儿子那一辈也许可能吧?”

林更没底气:“咱们祖祖辈辈是穷苦的乡下人,这样的饭店可能下两辈子也享受不起。”

雨停了,阳光出来了,刚才一直沉默的赵,忽然对我们三个说:“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到这个大饭店吃饭。”

我们三个惊讶地看着赵,认为他简直是在搞天方夜谭,因为他是我们中间最穷的一个,大家凑份子都不敢进的饭店,他一个人怎么可能请得起呢?

他却信誓旦旦地说:“不跟你们开玩笑,晚上见。”说完丢下我们三个愣愣地站在大街上,独自消失在人流中。

晚上,赵回到我们临时住处,一进门便大声喊:“走哇,上饭店。”

“别开玩笑了,那是不可能的。”林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不屑道。

“不是玩笑,我说可能就可能。”说着,赵拍出一沓钱来。

“哪来的?”三个人同时吃惊地问。

“放心吧,这钱是干净的。”赵不容置疑地拉着我们去了那个中午避雨的四星级饭店。

在那间高雅的饭厅里,我们极奢侈地高消费了人生的第一次,吃了从未听说过的佳肴,喝了只在广告中见到的美酒,更悟到了书本中不曾得到的人生真谛。

酒酣时,赵的一句话,让我们几个人一阵热血沸腾:“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们敢想、肯做,什么奇迹都会发生,以后我们还会走进比这高级十倍的饭店。”

“对,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大喊着响亮地撞杯,撞出满怀的豪情,决计一同留在省城里闯出一片天地来。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花掉的400块钱是赵卖血换来的。

那是1989年秋天的事,经过十年的摸翻滚打,如今赵已是拥有千万资产的公司老总,林和张也早已开上了自家的小车,我则成了名字常在报刊上出现的自由撰稿人。

回首往事,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赵,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看似艰难的“不可能”,其实不过是一块拦路的石头而已,有时只是我们逃避困难、畏缩前行的借口,即便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我们只要搬掉眼前或心头“不可能”这块石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可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踩实脚下的土地,呵护好自己的梦想,谁都会握住成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没有谁能够打败你,除非你自己先倒下了。

没有打开爱情的钥匙

那会儿,颖是师大中文系最漂亮的女孩,衣着端庄、高雅,玉颈间挂一枚用红色丝线系着的心状钥匙,天然去雕饰,一派清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颖的男生很多,但我不在其中,因一向自卑的我,除了能写一点儿自我欣赏的诗歌,似乎找不到别的优秀之处。另外,家境甚贫的我需要自己解决学费,在校外兼了四份家教,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思考虑爱情问题。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颖的胸前悠荡的那枚心型钥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漂亮的玻璃坠儿,顿觉少了一份美丽。

周末,颖约我给最近要出的一期黑板报写一首诗,我愉快地答应了,又禁不住随口问她:“你那枚好看的心状钥匙坠怎么不见了?”

“丢了,找了许久许久也没找到。”颖略有些惋惜道。

“其实你戴着它,是非常漂亮的。”我第一次当面由衷地夸赞颖。

“是吗?那你能帮我买一个吗?听说很不好买的。”颖望着我。

“我试试看吧。”我心里猜想那样精致的钥匙坠肯定很难买到。

果然,我问过几家商店,根本就没有颖的那种装饰钥匙。于是,跟她坦言我买不到。

她嗔怪道:“是你没有去找吧,听说哈尔滨市里就有卖的。”

“那你知道哪里有卖的?告诉我,我去给你买来。”我想偷懒。

“我若是知道,就不会劳驾你了。”颖微然一笑,转身走了。

后来,功课和家教一忙碌起来,我早把颖要买钥匙的事忘了。没想到她却一直在心里惦记着,待到期末考试一结束,便追问我再去没找那种钥匙。我不好意思地以实相告——我忘了。颖的眼里就闪过一缕失望,没再说什么。

再开学时,我依然忙着上课、写诗、做家教,跟颖见面也只是礼节性的匆匆打个招呼,完全忘了她曾认真地让我帮她买过一枚心状的钥匙做她的项链坠儿。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摊上,不经意地就发现了颖曾有过的那种心状的钥匙坠,而且价格很便宜。

当我拿着那枚钥匙找到颖时,我惊讶地发现她的胸前已有了一枚和我的一模一样的钥匙,在她的身旁还有一个英俊的护花使者。

当我歉疚而又有些窘迫地拿出那枚钥匙坠时,她的眸子只一亮便黯然了,涩涩道:“这枚钥匙真的很难买,你留着做个纪念吧。”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颖和那个护花使者结婚了,我也步入了波澜不惊的婚姻,依然忙碌的日子让往事渐渐地模糊起来。

没想到,一次大学同窗聚会时,一位昔日的“情场圣手”在随意地谈及颖那并不幸福的现状后,直为我惋惜道:“阿健,你可真傻,听说当初颖只让你为她买过钥匙,那可是人家对你的一片深情啊,你怎么就没抓住机会呢?”

“我,我……”我一时语塞,恍然明白那枚其实很容易得到的爱情钥匙,曾经就放在我的手边,可我竟那样草率地让给了别人。

一扇爱情的门扉已经关闭。灯下,轻轻地抚摸那枚心型钥匙,我能打开的却是无边的懊悔……

绵绵的恨,正是刻骨铭心的爱

快下班的时候,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

拿起话筒,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传来:“阿健,你好么?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啊,我的生日?我都忘了,你是……”

“恨你的洁”,那边一阵沉默后,缓缓地送来四个字,便放下了电话。

啊,洁,你在哪里?你现在好么?十年音信杳无后,你今日突然的一语关切的问询,让我记忆的闸门訇然而开。

记得那是个飘雪的日子,在师大礼堂举行的全省高校诗歌创作朗诵会上,仅有的两个创作一等奖,被你我获得。记得你的那首诗的题目是《永远的爱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你声情并茂的朗诵,使会场掀起了一阵阵如潮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