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细说中国园林
3315500000017

第17章 北方园林(3)

名震天下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的腹地,为禅宗祖庭,也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因其所在的少室山五乳峰下丛林茂密,故名“少林寺”。清代景日《说嵩》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少林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当时有西域沙门跋陀,在少林寺传小乘佛教,在寺内建筑了塔殿及翻经台,译经传教,慕名求法之徒达数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道房和僧稠等。

真正让少林寺名扬天下的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海东至广州,经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嵩山少林寺,在嵩山面壁九年,终成大道,并传禅宗于慧可、道育等,少林寺也因此被奉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隋朝时,少林寺在隋文帝杨坚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杨坚曾诏赐少林寺西北25公里的柏谷坞100顷田地作为寺产,使少林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寺庙庄园。

隋朝末年,少林寺由于派僧兵帮助唐太宗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又得到唐代朝廷的赐封和表彰,进入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贞观年间,少林寺大加修建,规模在原在的基础上扩大数倍,建筑林立,古木森森,一派禅宗祖庭的气象。据寺志记载,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曾数次游寺,并题额以赠。

自此以降,少林寺一直与历代封建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清代,少林寺仍保持着中土第一古刹的规模,清政府通过建立僧会司和钦名住持僧的办法来管理与控制少林,并多次拨款,重建和修缮了不少殿宇和僧房。

1928年,军阀混战,国民军石友三纵火少林寺,法堂及其贮藏悉毁于火厄,此为少林寺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1949年以后,寺院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得到整修,恢复了全部围墙,翻修了山门、达摩殿、千佛殿、地藏殿、白衣殿、东西寮房和大部分古塔。1981年,又根据有关资料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等殿堂,少林寺基本上恢复了历史上的风姿。塔殿巍峨是祖庭

少林寺的建筑群大约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寺院主体建筑——常住院,是寺僧礼佛育经的主要场所;二是寺西不远的塔林,是历代高僧的墓地;三是初祖庵,是达摩面壁的纪念地;四是钵盂峰顶的二祖庵,传为二祖慧可修性养伤之所。

常住院依中轴线建筑,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两厢有碑廊、拳谱堂、钟鼓楼遗址、禅堂、僧院、白衣殿和地藏殿等。院内还有宋代的砖塔两座,古碑数百通。庭园深几许

走近少林寺,首先见到的是古朴厚重的山门。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有康熙御书“少林寺”三字。山门殿内神龛供奉弥勒坐像,神龛后面为韦驮立像。山门前有石狮一对,竖眉鼓目,纯真威武,雕工精致,大约为元明旧物。山门的八字墙外,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坊两座,东西对称,形制相同。

穿过山门即为天王殿,此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瓦。天王殿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原建筑已毁于1928年的大火,1982年按旧制重建。天王殿外塑两执金刚像,内塑四天王像。

在天王殿东北角的碑楼内有大唐碑一通,为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建。此碑正面刻有唐太宗武德四年(621年)为表彰寺僧助唐攻王世充的战功而写给少林寺主的敕书,敕书之下刻有裴漼撰文并书写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记述了自北魏孝文帝开创少林寺,直到唐玄宗开元之世200多年的重要事件,是寺内珍贵的文物。

过天王殿再往前即为大雄宝殿,此殿也是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瓦。虽为1981年重修,但建筑宏丽,金碧辉煌,是全寺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上悬挂清康熙御书“宝树芳莲”。屏墙后壁悬塑观音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

法堂位于大雄宝殿后,为高僧讲经说法处。法堂藏有元、明、清三代大藏经,及少林拳谱秘笈、明大藏经铜版、清《少林寺志》木版、达摩面壁影石等。1928年,军阀混战,国民军石友三纵火少林寺,法堂及其贮藏悉毁于火厄,殊为痛心。1992年,法堂按旧制重建,内供汉白玉大卧佛,长7米,重16.5吨。东西两壁经柜,贮《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及佛教、少林武术等典籍。

过方丈室即到立雪亭,这是为纪念慧可立雪求法的事迹而建。殿内供奉初祖达摩。神龛上方悬挂“雪印心珠”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游幸少林时御题,匾额正中钤“乾隆御笔之宝”印鉴。神龛后供奉紧那罗菩萨,铁铸,造型古朴有力。

千佛殿为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

塔林内建有唐、宋、金、元、明、清古塔230座,是我国最大的塔林,有着重要的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也是人们参观的重要场所。

初祖庵是建于北宋的大殿,在建筑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与艺术价值。其石柱、护脚石上的精美石刻,更是北宋石雕中的杰出之作。二祖庵只存小殿三间,但唐塔、元塔却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森森柏树续道统

——登封嵩阳书院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书院之说,这就是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还有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嵩阳书皖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这里山峦环拱,有逍遥谷溪水由北往南,嵩岳寺溪水由东往西。汇于嵩阳书院前面.美其名日“双溪河”。站在嵩阳书院门口眺望.仰则可见嵩岳诸峰。俯则可瞰登封城全景,环境幽美。不愧为读书胜地。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曾留下“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的诗句。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又以文化赡富。文物众多名扬古今。古园话沧桑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离登封县城约三公里。嵩阳书院原为嵩阳寺,最早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时僧众多达数百人,香火极盛。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此寺又更名为嵩阳观,成为道教的活动场所。

进入唐代后,唐朝皇帝以道教为国教,唐高宗李治游幸嵩山时,曾以嵩阳观为行宫。后又于麟德元年(664年)移嵩山寺碑于会善寺,正式在此地建奉天行宫。五代后周时,改宫为太乙书院,成为当时的著名学府。

宋初时,太乙书院又改名为大室书院,并钦赐九经子史,置校官,时学生有数百人,一时盛况空前。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又更名为嵩阳书院,并加以扩建。宋仁宗还赐学田一顷,又设院县掌理事务。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十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讲学通俗易懂,循循善诱,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

其后,嵩阳书院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有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

清康熙年问,书院规模又加扩大,先后增建了先圣殿、先贤祠、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三盖斋、四勿斋等。从大门到藏书楼,共五进,廊庑俱全,蔚然壮观。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最后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吏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有着极高的文化旅游价值。2001年,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又对书院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清理和修整,目前嵩阳书院连同即将开放的古考场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焕发出勃勃生机。森森柏树续道统

嵩阳书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目前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线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有配房相连,有程朱祠、丽泽堂、书舍、学斋等古建筑106间。

从整体风格上看,嵩阳书院的建筑为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多为滚脊硬山房,覆以灰色筒瓦,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庭园深几许

走近嵩阳书院即能看见高高耸立的大唐感应碑。此碑由站块巨石组成,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碑文通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书碑文。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道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嵩阳书院的大门阔三间,卷棚顶,外形凝重而古朴。门两旁有对联,上联曰:“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下联曰:“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此联概括了嵩阳书院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

进入大门过一小庭院即为先师祠。先师祠为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方,祠内塑有孔子与四大弟子像。此祠面阔三间,卷棚顶,置有前廊,整体风格似一般的民居,朴素而简洁,有平易近人的感觉。

过先师祠就到了讲堂。讲堂在古代是大师讲学的地方,堂内设有讲台,周围设木制栏杆。堂内气氛肃穆,可见当年学子研读宋明理学的认真劲。

出讲堂可见院内有一水池,这就是泮池。泮池周围设石栏杆,上架一石拱桥,造型优美,石雕尤精。过桥池北即为道统祠。此祠面阔五间,硬山式卷棚顶,门窗柱均为红色,十分耀眼。祠内立多尊圣像,由尧舜禹,而汤,而文武周公,而孔孟。祠内的壁画图解道统之传承:尧帝巡狩、夏禹劈嵩岳而导洪水、周公立圭表而正日影,等等。

道统祠后是藏书楼,楼高两层,硬山式卷棚屋顶。藏书楼前的院内有一古柏,这就是著名的二将军柏。此柏已逾4000年,树皮斑驳,虬枝挺拔,老态龙钟,却生机勃勃。明代的陈斐有一首《三将军古柏歌》:“扶疏掩映嵩阳宫,仙跸曾经汉武封。溜雨霜皮合六抱,凌霄秀色辞群峰。”

二将军柏边上有一八角经幢,上有唐韩愈于元和四年(809年)所作的题记,记述了韩愈与著作郎樊宗师、李渤、处士卢仝、道士韦濛、僧荣等同游少室、太室的经过;还刻有宋代欧阳修的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