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细说中国园林
3315500000001

第1章 中国古园林概说(1)

·中国古园林的整体风格

欣赏中国古园林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过程,需要审美者有着较为丰富的园林知识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你不满足于在古园市市中匆匆而过。希望驻足古园林,追寻古人那种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趣,聆听大自然与人交融的天籁之声,以获得高层次的审美经验,那么了解一下中国古园林的整体风格是有帮助的。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无论什么风格的园林,应该说都是来自于自然,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和提炼,但对于中国古园林来说,其整体风格似乎更强调对自然的提炼和概括。中国文化背景中有“得意忘形”的哲学思想,有“写意”重于“写实”的传统,这表现在园林艺术上,也就是重视对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如造园中的筑山,无沦是土山、土石山还是全石山,中国的造园家都非常重视自然山水的真精神。园中的假山往往是模仿自然山林的某些最精彩的局部,把各个精彩的局部提炼出来,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造出来的假山,与真山在似与不似之间,它的艺术特怔类似中国山水画对自然的概括。

又如理水。园林中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的艺术概括,它同样是集中了自然水体的各种精彩的局部。这种理水既是对自然的模仿,又必须遵循一定艺术规律,如池水的有聚有散,才能避免四边方圆的水面的单调和呆板,又如小中见大,池面再小,也要造出弥漫深远之貌。由此可见,强调对自然的概括是中国古园林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中国古园林的建筑基本上是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这种建筑的内墙外墙可有可无,可隔可透,空间可虚可实。这种建筑无论多少,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很容易与周围的山水植物融合在一起,彼此协调,互相补充,成为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如园林中随处可见的亭,不仅具有观景的功能,而且它是风景画面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具有点景的作用,此外还通过其特殊的形象体现了天圆地方、纳宇宙于芥子的哲理。“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苏东坡)。又如模仿江南水乡舟楫往来的旱船或船厅,其外形似船,临水而建,与水体结合在一起,彼此毫无不协调的地方。还如建在水面的曲桥,蜿蜒山际、随势起伏的“爬山廊”等,与山水植物结合一体,都是园林“画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园林与诗画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形象上说,中国古园林是把中国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概括如实地表现出来,它是立体的山水画;从意境上说,中国古园林所追求和所表现的即是诗词中的意境,是对诗词意境的再现,甚至直接借助于诗词、楹联点明风景所蕴含的意境。如园林中的叠山艺术,就非常注重依据山水画理而叠,甚至具体摹拟山水画的技法,如皴法、矾头、点苔等。所以《园冶识语》中说:“画家以笔墨为邱壑,掇山(叠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又如建筑物的外观,如歇山、悬山、攒尖、卷棚等坡式屋顶,有着非常生动的线条,又如石雕、木雕、砖雕、彩绘更是直接把绘画雕塑用于建筑,所以有人认为,西方古典建筑是雕塑性的,中国古典建筑是绘画性的,这是有道理的。还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务求其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树木花卉的选择明显受花鸟画“古、奇、雅”的格调的影响,讲究色香清隽,能够细品玩味、有象征意味的。

意境的蕴涵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审美范畴。园林意境源自诗画的意境,是指内情外景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感受,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由于中国古园林与诗画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就把追求诗画的意境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因此,有没有意境既是中国古园林风格的重要特征,也是品评园林艺术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古园林的意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表现:

第一,通过叠山理水把大自然的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古人有“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的说法。这种缩移并不是在体量上,实际上也不可能把自然的真山真水搬到园林中来,而是指通过巧妙的叠山理水,使具体的石、山、水引起观赏者的联想,把物境化为意境,使物境幻化、衍生出意境,所谓“得意忘象”是也。

第二,预先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把主题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观赏者的主观联想,幻化为意境。这类主题往往与文学艺术形象、神话传说、奇闻轶事、历史典故有紧密的联系,如皇家园林中常有的蓬莱仙山的意境等。

第三,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物境的特征用文字点题,也就是园林中常见的匾额、楹联、诗词、刻石等。其中匾额和楹联是表现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如苏州拙政园有两处赏荷花的地方,一处建筑物上的匾额为“远香堂”,另一处为“听留馆”。前者得之于周敦颐咏莲的“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两处的意境由于点题的不同而有差别。

·中国古园林的构园要素假山

假山

是指以土、石堆叠的山形造景。除了自然山水园林有真山的条件之外,一般城市园林是以假山来模仿真山的形貌和意境。假山又分为土假山、土石假山、全石假山。土假山是园林史上最早出现的假山,山形浑朴自然,有山野趣味,但因为占地过大,且山坡较缓,中小园林很少采用。土石相间的假山以石为骨,在平缓处覆以土壤,或以土堆成基本山形,再缀以石峰。这种假山优点是山上林木花草能够正常生长,有土有石也符合自然山岭中的形象。全石假山要再现自然山景中的悬崖、深壑、挑梁、绝壁、石洞等,有着特殊的审美趣味,是堆叠技艺最难的一种,因此要求设计者和工匠有较高的山水画艺术修养,并且要做到胸中有波澜壮阔、万里江山,才能塑造崇山峻岭、危岩奇峰、层峦险壑、细流飞瀑。宋代的《宣和画谱》中说:“岳镇川灵,海函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咫尺之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而能见之形容者,未必能如此。”

石峰是指单独置立的孤赏石景。其造型透出中国古园林的神韵,是缩地点景、渲染园林山野情趣的重要手段。石峰经常用的石材有:太湖石(色以青黑、白、灰为主,质地细腻,产江浙一带)、黄石(色灰、白、浅黄不一,材质较硬,产江苏常州一带)、英石(色呈青灰、黑灰,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产广东英德一带)、斧劈石(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外型挺拔有力,产江苏常州一带)、石笋石(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形状越长越好看,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点峰(用形态较好的石峰点缀于园林各处)、屏峰(用石峰遮挡部分视线)、引峰(用奇特的石峰引游人入幽境)、补峰(指灵活自由布置石峰,修饰园景的不周之处和空白处)。至于石峰的品评标准,古人一般用透、瘦、皱、漏、清、丑、顽、拙八个字来概括。

水景

水景是园林中的不可缺少的造园因素,园林中因为有水才会有灵性,园林如果缺水,那就会缺少生命的灵动,显得死板而枯燥。除了自然的水景以外,人造的水景也是模拟自然,一般有湖、池、溪、瀑、泉等水体。这些水体根据不同的组景需要,表现出不同的美来:如静态的水有湖水和荷池,水平如明镜,涵映出蓝天流云、翠树秀山、屋宇楼台,表现了园林虚实变幻的迷人之美。动态的水则有小溪、泉水和瀑布等水景,则以流动的线条、美妙的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特别是流动的水发出的声音,它们是园林交响曲的主要演奏者,“何必丝与竹,流水有清音”,这是一种高境界的园林审美趣味。

植物

植物是园林各种要素中的有生命之物,有了植物园林才能生机盎然。植物既是同林景观的主角,又是其他景致不可缺少的陪衬。适宜园林种养的植物有许多,如乔木类的有白皮松、桧柏、垂柳、枫、竹、银杏、梧桐、桂花;灌木类的有南天竹、山茶、海棠、梅花、玉兰、腊梅、石榴、紫薇、牡丹、术香、芍药,等等。植物的种类虽多,但与园林建筑的配置却有一些讲究。如花色深浓的宜植于粉墙旁,花色淡雅的宜于绿丛或空旷处;桂花、白玉兰、腊梅等有香味的植物不宜种在空旷处,要用花墙、庭院稍加围隔,才能使香气随微风“递香幽室”。还有,桃宜小桥溪畔,桃花流水;杏宜屋角墙根,红杏出墙;榴宜粉墙绿窗,花艳果红。有的园墙较高,阴地多阳地少,宜多植耐寒耐阴的植物,如女贞、棕、竹等,以免到秋冬光秃无物。轩廊外、花架下可种些紫藤,入春后满树繁花,一架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