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瞬间的幽默
3304600000006

第6章 撷花小品(1)

诗意地栖居

现在许多人很像茹毛饮血、大嚼腥膻的穴居动物,每日家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另外就是狗苟蝇营、锱铢必较。现在人应该怎么活着?中国人应该怎么活着?真是个大问题。

我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日诵圣贤书,举慈善、办学堂,个个都成了圣人,但是我觉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文明一点,文化一点,读本书,谈谈戏,“做做秀”,多和自然亲近亲近,多和文化沾染沾染,饮食男女阿堵物(也就是酒色财气)外,再想点别的。

这样的例子有没有,当然有,死了的王小波算一个,活着的莫言、张悦然各算一个,街坊戏迷赵四也算一个,邻居花痴吴二也算一个,看门的棋迷王大爷也算一个,看人家是怎么活着──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活在金钱物欲之外,活在灯红酒绿之外,活在诗风花雨之中,活在琴棋书画之中。

琴棋书画诗酒花,酒也排在其中,但那个酒和现在俗人酒徒的酒不一样,那个酒带着诗味,酒后是要赋诗的,酒后是要“发疯”的,怎么“发疯”?──发时弊之疯,发物议之疯,发阔论高谈、针贬讽喻之疯,,总之那也是文化,酒嗝也是香的呢,比不得满地打滚、撒泼骂街的一些酒疯子。

? 诗意地栖居,需要的是大气,需要的是雅气,需要的是和气,需要的是不争

闲气,“室雅何须大,茶香不在多”,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把木椅一盆花,默坐椅子上,读到夕阳斜。书迷如此,棋迷大可“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戏痴当可一把胡弦一个茶缸几方板凳,围聚公园亭台间,轩眉处小寡妇声高、老鳏夫腔圆;花迷自可在花圃间施肥松土,花香轻嗅时,背手举头学那山居陶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末句可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家的“疯狂”

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为什么会神经变态,甚至自杀呢?经过一番思考,我找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全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自己笔下完美瑰丽不染纤尘的诗章和肮脏俗气的红尘俗世格格不入,艺术上的完美追求正是俗人凡人所谓的“偏执”,再加上他们又全是些极敏感、易伤感的人,神经相当脆弱,精神崩溃、发疯发狂就不足为奇了。

而他们在爱情情感方面也是追求完美,追求浪漫,但尘世的人(红颜、俗子)绝大多数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失恋对他们的神经无疑也是一大打击。

再说艺术家们大都有天生的偏执心理、叛逆性格,难以与社会协调,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些另加上他们常常患有的与生具来的难愈隐疾,他们不发疯、精神不瓦解崩溃,不去自杀才怪。

上天对他们的痛苦折磨塑造出他们伟大的心灵,再由他们伟大的心灵塑造出伟大的作品,而这不堪忍受的痛苦折磨又会早早夺去他们年轻的生命,或者摧残得他们精神变态、发疯发狂乃至自杀──他们所要的一种解脱或者说是另一种意义上对完美的追求。

橱窗里的假人

橱窗里有一对假人,面无表情、目不斜视,一动不动地站着,后面是一幅画,两男一女穿着时装。一个平面,一个立体,假人和画都在演示着时装的魅力。

看了一阵,我看着这对假人,眼出了神。是啊,我们说他们是假人,因为他们不会说话,更不会动,他们太假了,不真,不是活生生的,甚至还不如画上的人呢。可我觉出来一种奇异,他们不假,我们倒假,一点也不真。

不要笑,我说实话呢,不是假大空,不是胡说八道,不是信口开河,在这个世界里,你真觉得自己很真实吗?难道一点也觉不出自己虚无缥缈,很是无趣吗?我觉得我是在另一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异化的世界,我并不真实,一点也不,我和他们一样。

我们的世界是个什么世界,没有人真正清楚,我们又是什么人,怎么来的,怎么去的,都不清楚。生是什么?死是什么?活着为什么?一样不清楚。我们看着那假人是假的,不会动,我们会动,可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真人,真人又怎么了,这世界还不一样拿你做玩偶,只不过你看不到那一根根线罢了。

我看着这个世界,这个不属于我,不属于你,不属于任何人的世界,没人真正明白的世界,我觉得我也不属于它,只是那样游离着,只是那样远远地望着,无所谓地望着。那对假人也在望着,望着这个世界,望着这个世界里的虫子们,你,还有我,他们并不虚假,起码并不比你我虚假,他们一样游离在世界以外,望着,望着。

这个世界是那么庞大,我们摸不到边,那么遥远,找不到界,这个世界是那

么深奥,海洋、天空在它那里一样只是一个蓝色的珠子,甚至连一颗珠子也算不上,这个世界是那么伟岸,包容了我们和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把生命酝酿得那么五彩缤纷,身处其中的我们梦游在这里,每一个梦都只是汗牛充栋的世界一根牛毛的截面的亿万分之一,幻想里我们才能游到你的彼岸,那光明的彼岸光滑明亮是一面陡壁之镜,照出了一个又一个树脂做的虫子,你,还有我!

幸福:平常、平凡而不俗

话好像说得不对,平常、平凡,一个凡人、普罗大众怎么还不俗?

就是不俗。因为他追求得就是平常、平凡,做一个普通人。名和利与他无关,借用《十全九美》上一句出彩的话──淡定!

平常、平凡而不俗前面还有两个最不相关的字:“幸福”。这就更加没头没脑,荒唐至极了。

就是幸福。平凡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无法剥夺的幸福。20世纪十大童话《青鸟》的主旨就是寻找幸福,可是最后幸福就在寻常日子中,就在寻常生活中,这是真正的幸福。国王的儿子病了,医生让他去找一件快乐人的衬衫,宫里的人都出动了,可是他们找到的所有人都不幸福,最后一个唯一快乐的人却是一个乞丐,他没有衬衫。

没有衬衫的人幸福快乐,寻常的生活、寻常的日子里充满了幸福,这就是真理所在。

一篇小说《悠哉悠哉》中讲一个有钱的观光客到一个地方旅游,看到当地一个穿着破旧的渔夫正坐在岸边晒太阳,就过去教导他多打些鱼,多卖点钱,弄一条像样点的船,用上更好的网,那样一天打的鱼就够几天吃用的,就可以“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两头清闲地呆着,可那个渔夫笑了笑说,我现在就清闲地呆着呢。观光客呆住了,他离开的时候,用半是嫉妒的眼光看了看这个清闲的渔夫,他明白人家优哉游哉正过着好日子呢。

平常的生活中充满了乐趣,只要你不幻想着去成为大人物、大款、“人尖子”,那你就会快乐。幸福的定义是自己定的,快乐的时光是自己过的,事情就这么简单。追求无用的虚名、浮利只会让一个人痛苦,人的痛苦都是自己找的,自己搬

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己吹起一个虚幻的大肥皂泡又自己戳破。

富有的人、出名的人就幸福吗?否,他们为了更富有、更出名正耗尽了所有的心血,抛弃了平凡的快乐、幸福的时光,他们走在一条一头系上名、一头系上利的钢丝上,左摇右摆,艰难地蹒跚,那样子纯粹就是个学步的“顽童”,摔倒并不是最可怕的,但那却是条不归路,真正的不归路!

幸福的人平凡,幸福的人平常,能够在平凡的日子里享受快乐的人,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欢欢喜喜的人,却是真正不俗的人──你说他俗,正因为你俗,你俗他不俗,他不俗是因为他懂得自己俗得平常、俗得可爱、俗得快乐。

六块面包如何变六十块面包

六块面包如何变六十块面包?──买了六块面包,小伙伴却走了三个,面包已经烤上了,只好付钱。我们三个穷苦的小男孩想把这富余的三个卖掉,就到大街上卖,一个小男孩拿走了我们一个面包,我们三个急得要哭,但是忍住了,我们觉得那个小男孩可能比我们还穷,后面跟来的一些大高个子每人买了个面包给我们。我们现在有六十个面包。

答案一:那是小王子巡游,拿走了我们的面包,他的仆人每人还了我们一个。

答案二:我们给一个穷苦小男孩一个面包,他的父母感谢我们,他们说:你们这些天使会得到报答的,我们眼前的面包马上堆成山变成了六十个。我们只付出了一个面包,但那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产”的一部分,天上每个飞过的天使都送了一个面包给我们。

“安得千里裘,裹盖周四垠,饱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六块面包变六十块的答案一就好比白居易诗的境界,小王子富可敌国、衣食无忧却拿走了别人的一个面包,他的仆人还了人家六十个,这并没什么稀奇的,他们没有“饱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的境界。六块面包变六十块的答案二就是杜甫诗的境界,自己穷困却要济人穷困,使天下无寒人、无饥人,所以得到天使的回报。

人的程序和“楚门的世界”

看了《楚门的世界》,感触颇多,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工作,从交友到婚恋,一切的生活全在一个大摄影棚里,5000多个摄影机围绕着他,他成了一个真正的“透明人”,多可悲呀!这就是大明星的生活,这就是玩偶的生活,这就是宠物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以此类推,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在这样的怪圈中,从出生到上学到工作,从交友到婚恋,都被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只不过我们的那双手不像控制楚门的手抓得那样紧。这就是人的生活,从生到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人其实就是被编制好的一个程序,天衣无缝,或者说是“天网恢恢”吧。

人的程序:?

第一行:无尾(除去在母肚子中时),直立行走。

第二行:分两性,一曰男,一曰女。

第三行:杂食动物。

第四行:有思想能力,可创新。

第五行:有爱之能力──亲情之爱,爱情(男欢女爱),友爱,自爱(恋)[较一般动物更为复杂,爱之持久性从亲情之爱到自爱递减]

……

第十行:DNA呈双螺旋结构,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人的遗传,一代传一代。

……

第一千行:劣根性更强,自私自利,最为狡猾。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行:会哭会笑,表情复杂。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行:恐惧他人[大型、爪牙锋利、有毒的动物(尤其是靠肚子滑行的蛇,女人尤甚)、有毒或食人的植物],也会耍假面恐吓他人。

……

……

第二千行:最终会死亡。

上面还有Go to,End,Go等许多莫名字样。

原来人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任何人都在这个程序之中。

心灵的富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视角独特,情节巧妙,曲折生动,思想纯洁若不着尘的花,清香远播,沁人心脾。同样是关于金钱与爱的主题,这部片子却表现得生动、真实,令人由衷感动,一部小成本的片子得了大奖决不是偶然的。

被捕的青年,贫民窟,游荡的两少年,种族冲突,痛失母亲,逃亡,雨中的家,收纳流浪女孩,人蛇的骗局,熏瞎眼睛,逃出人蛇的魔掌,泰姬陵“野导”,一百美元小费,舞蹈的少女,找到流浪女孩,杀死人蛇,左轮手枪,闯关得大奖节目,牵线的电话,兄弟再会面,顺藤摸瓜找到爱人,美丽的姑娘,赶走“假厨师”,傍晚五点钟的车站,爱人露面,被抓走的姑娘,划伤的俏脸,1000万富翁,向2000万迈进,哥哥的良心,飙车的女郎,电话求助,三个火枪手,成功登顶,重逢,疤痕一吻,胜利的舞蹈……

该片情节变幻多姿、无以伦比,用蒙太奇手法非常巧妙地结合在青年被捕后,对自己未作弊,预知所有答案的解释中:宝贵的一百美元,他给了被熏瞎眼睛的小兄弟,却从小兄弟嘴中听到了重要的答案,一百美元上的人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一个答案全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全是他心灵上的疤痕、面颊上的眼泪、捆缚灵与肉的痛与爱!曾经满身肮脏的少年钻过拥挤的人丛得到大明星的亲笔签名,那张签名照片被贪图金钱的哥哥卖掉了,喝醉的哥哥强行占有了弟弟最心爱的人,在最后的时刻他却良心发现,放走了弟弟的爱人(他在去杀人前总要祈祷神饶恕自己的罪愆,他毕竟也是个贫民窟中走出来的有良心的人),把自己的电话给了女孩,电话求助答题却暴露了自己,躺在一堆钱旁他枪杀了委身效命的黑

老大,在一阵乱枪中死去……

一个端茶的服务生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灵,不屈不挠的信念,在拷打、屈辱面前不低头,在逃亡、流浪中不气馁,永远追寻着“童话世界”里的美丽爱人,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朋友,永远用自己的努力打开黑暗、沉重、沾满血渍和粪便的大门,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神奇的印度少年,18岁的杰玛,他的无畏和勇气可以刺穿黑暗的眼睛,把光明与爱从悠远的梦境中呼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