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疯狂谈判
3287900000006

第6章 疯狂谈判筹码(6)

鲁冠球迎难而上,这一年,他开发出60多个新品种,打开了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联邦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市场,一批批外商纷纷找上门来。意大利考曼跨国公司总裁在参观了杭州万向节厂后说:“环境整洁,管理有序,产品信誉高,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一次就签订了17万套的万向节合同。

1987年,杭州万向节厂打破了美商的垄断,产品出口到8个国家和地区,创汇140万美元。在1987年下半年上海举办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上,美商竟将该厂产品作为本国名牌产品来展销。

1987年圣诞节前夜,一辆豪华型轿车驶入杭州万向节厂,多伊尔、莱尔携带礼品,笑容可掬地走下车来。

在外宾接待室里,两位美商向鲁冠球表示歉意。他们捧出一只,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的铜鹰赠给鲁冠球。

多伊尔致辞道:“鹰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象征。我们敬佩鲁先生勇敢、精明、坚强的性格。愿我们的事业像雄鹰一样腾飞全球!”

铜鹰伫立在鲁冠球的写字台上,雄视远方。从此,杭州万向节厂与美方的合作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鲁冠球的强硬态度奏效了。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不乏波折,甚至导致了谈判的暂时破裂。然而,如果将整个过程作为一个较长谈判来看,鲁冠球又是如愿以偿的。

这里我们见识了怎么样消除谈判障碍。在谈判中的应用,那么要怎么样做呢?

2选择答案,测试自己的谈判能力。

1) 商务谈判的基本要素有()

A、 谈判当事人

B、 谈判议题

C、 谈判目的

D、 谈判地点

2) 所有谈判标的共同谈判目标是( )。

A 要求谈清楚

B 谈出结果

C 划分责权利

3)在谈判的内部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谈判氛围

B. 谈判双方的实力对比

C. 谈判双方的谈判作风

D. 谈判双方的关系

4).你洞察谈判真正问题的能力如何?

A我通常会知道

B大部分时间我能够了解

C我能够猜得相当正确

D对方常常会令我惊奇

E我发现很难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

5).谈判时你对于自己目标的执著程度如何?

A非常执著

B相当执著

C有点执著

D不太执著

E相当有弹性

注:这些题目很简单,你自己不妨一答,但却能认识自己是否具有谈判潜力。

3行动建议

关于商业经营中的诚信原则,中国自古就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八字经典,有趣的是,在英文中也有一个八字真言:NO TRICKS,从字面看来,与中文的意义非常相近。不过“NO TRICKS”并不仅仅代表字面的意思,每一个字母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谈判中的八种力。

谈判能力在每种谈判种都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商务谈判、外交谈判,还是劳务谈判,在买卖谈判中,双方谈判能力的强弱差异决定了谈判结果的差别。 对于谈判中的每一方来说,谈判能力都来源于八个方面,就是 NO TRICKS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八个单词——need, options, time, relationships, investment, credibility, knowledge, skills

NO TRICKS中的“N”代表需求(need)。对于买卖双方来说,谁的需求更强烈一些?如果买方的需要较多,卖方就拥有相对较强的谈判力,你越希望卖出你的产品,买方就拥有较强的谈判力。

NO TRICKS中的“O”代表选择(options)。如果谈判不能最后达成协议,那么双方会有什么选择?如果你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对方认为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唯一的或者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你就拥有较强的谈判资本。

T代表时间(time)。是指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有时间限制的紧急事件,如果买方受时间的压力,自然会增强卖方的的谈判力。

NO TRICKS中的“R”代表关系(relationship)。如果与顾客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关系,在同潜在顾客谈判时就会拥有关系力。但是,也许有的顾客觉得卖方只是为了推销,因而不愿建立深入的关系,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将会比较吃力。

I代表投资(investment)。在谈判过程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为此投入越多、对达成协议承诺越多的一方往往拥有较少的谈判力。

C代表可信性(credibility)。如果潜在顾客对产品可信性也是谈判力的一种,如果推销人员知道你曾经使用过某种产品,而他的产品具有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时,无疑会增强卖方的可信性,但这一点并不能决定最后是否能成交。

K代表知识(knowledge)。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你充分了解顾客的问题和需求,并预测到你的产品能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你的知识无疑增强了对顾客的谈判力。反之,如果顾客对产品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顾客就有较强的谈判力。

S代表的是技能(skill)。这可能是增强谈判力最重要的内容了,不过,谈判技巧是综合的学问,需要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灵敏的思维……

总之,在商业谈判中,应该善于利用“NO TRICKS”中的每中力,再加上NO TRICKS。

试分析,上述这么做与消除谈判是否矛盾?

5提升训练

某城纺织厂欲改造其纺纱车间,经过询价后,意大利某公司报了其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价,并约定二个月在罗马谈判,同时,请中方考察其运行的设备和技术。

中方工厂委托了该城的A进出口公司,在赴罗马时,恰逢A公司的主管业务人员也有其它出访业务。双方约定某日在罗马会面,为工厂的代表团抵达罗马后,A公司代表因其它出访业务结束比计划时间晚。在工厂已与意开始了接触后才赶到。原计划,中意双方在罗马意方本部就其报价进行解释前,先去参观现场(车间在外地),以便有感性认识,再讨论会时方便理解。由于A公司代表迟到,只好把日程倒过来。在意方解释过程中,工厂无法把问题搞透,表态均遇到困难。双方彼此一听一说,难以深入。A公司代表到后,看到日程已改,只好跟随,觉得很被动,也使不上劲。

待实地考察后,工厂代表发现报价中的技术与设备配置问题较多,但理起很困难。由于白天参观,晚上A公司与工厂代表再分析讨论,就觉得很疲备,加上A公司代表于工厂出国去执行另一任务,两家对意方报价改做预分析,时间压力很大――工用量太大,无法细致工作。为了安全起见,谈判组织好改变出国的谈判目标:权停在考察,不轻易表态,以免失误。

问题:

中方谈判组的出口谈判效果如何? 为什么这样?

议题安排:优先序列法则

某种谈判的议题议程实际上决定了谈判的进程、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控制谈判、左右局势的重要手段。所以,议题安排非常重要,要事先心中有数,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情景思考】

“俄罗斯军服上的鹰头(双头鹰标志)始终是既朝着大西洋,又向着太平洋的”——这是俄前总统叶利钦常说的一句话,意为俄奉行“双头鹰外交”,既重视欧洲也重视亚洲。

但在过去的许多世纪里,亚洲从来都不是俄罗斯的外交重点,即使在冷战时期,亚太地区仍扮演着“辅助进攻”的角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亚洲外交越来越重视,可无论是叶利钦时代还是****的第一任期,俄亚洲外交主要是出于平衡对西方关系的现实需要,在俄外交优先序列里。

【主题解说】

谈判的议程包括谈判的议题和程序。通俗地说,就是要确定谈什么,以及先谈什么,后谈什么等问题。外交谈判中,外交官们都十分重视谈判议程,往往为其绞尽脑汁。可企业家们往往不重视议程,结果往往在谈判中失去主动权。

某种谈判的议程实际上决定了谈判的进程、发展的方向,是控制谈判、左右局势的重要手段。

①不同的议程可以阐明或隐藏谈判者的动机。

②可以建立一个公平的原则,也可以使之对一方形势有利。

③可以使谈判直接切入主题,富有效率,也可以使谈判变得冗长,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

例如,几年前《哈佛商业评论》上曾经刊登了题为《“强制达成”一致的程序》,介绍了发生在某跨国公司内部的一次谈判。

有一次,其经理班子就某一决策产生了两种对立意见,大多数人反对,少数人支持,问题是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主席按照常例主持会议,不久由于意见尖锐冲突,会议出现僵局。主席不得不宣布中止会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支持少数人意见的主席再开会时,宣布一种“特别的程序”:在得到特别允许之前,必须尊重别人的发言,不得打断或插入反对意见,不得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但允许反对方提出旨在“澄清事实”的问题,诸如“你提出的方案好在哪里?”“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等等。

接着,主席请少数派的人发言。由于执行了这种特别的程序,少数派得以从容地从各方面详细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而不至于尚未把道理讲清楚就被压了下去。事实上,只要让多数人清楚地了解了少数人的意见,并且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了少数人的观点,就为打破僵局、消除分歧、统一思想打下了基础。结果这一特别的程序非常有效,“迫使”经理班子统一了思想,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内部谈判获得了成功。所以,制定了某种议程,实际上也就控制了谈判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开自己不愿意、对自己不利的谈判内容

另外,谈判中也有所谓“换档”一说,就是为了议题安排优先。

谈判中的所谓“换档”,就是在谈判进行时设法改变中心议题。而“换档”的技术如能象那位卡车司机那般的娴熟,那么,不管任何谈判,主导权都将操纵在你手中。

苏联的谈判专家便是“换档”的能手。在限制武器的谈判中,他们便一再使出以改变、转移论点的“换档”技术,纵横全场。

以限制武器谈判来说,美、苏双方都急欲达成限制武器的协议,也就是说,不管谈判遭遇到何种困难,还是必须坐在谈判桌前,继续讨论,直到有了结果为止。事实上,许多谈判,如公司、政府、自治团体以及各种工会间的谈判也是如此。即使谈判无法获得一致协议,因而演变到怠工、罢工等最坏的状况,双方仍须继续努力,寻求一合理的解决方式。总之,就算是谈判一度中止了,双方还得再坐上谈判桌。假设你代表资方,那么,对于劳方接二连三提出工资问题、医疗问题,乃至休假问题——这就是一种“换档”,随时改变议题的技术。为了顾全大局,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做到“使谈判继续下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