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3283100000004

第4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2)

▲ 允许孩子尝试某些活动

孩子要想体验到成就感,就势必要动手;孩子要想成功,总归是要自己去尝试。因此,我们要放开手,多鼓励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鼓励他参与到某些活动中去。而且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更不要给予他过度的保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支持的态度。

如果孩子尝试过后失败了,我们不要在一旁讽刺挖苦。比如,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看吧,我早就说你不行了。”这样的话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沉重的打击。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即便他失败了,也要看得到他的努力,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肯去努力就已经是成功了。不过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太对,也许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项活动,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这样的说法既满足了孩子追求成功的渴望,同时也给他留了退路,他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于沮丧。而且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 根据孩子能力来设定体验的内容

在成功体验的设定上,我们需要多动一番脑筋。要尽量找那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体验,千万不要找一些高难度的,或者完全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来。否则,孩子不但体验不到成功,还会因为任务过难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设定恰当的成功体验,要让他取得不断的进步。当然了,虽然体验内容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会让孩子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他也会由于任务太简单而失去想要继续挑战自我的决心。

▲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看电视时,节目里讲到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小淳问妈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呢?”妈妈想了想说:“嗯……不如你自己找到答案来告诉妈妈吧!”

小淳一听来了精神,他立刻跳下沙发,跑进了屋子。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翻书,一番查找之后,小淳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跑了出来,开始一字一句地念给妈妈听。妈妈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最后她夸奖道:“可以啊!我们的小博士!”小淳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聪明的妈妈抓住了一个巧妙的时机,让小淳轻松地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就感的积累。其实让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在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会有许多疑问,而我们也可以借机给出很多问题,然后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当一个问题被攻破时,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就感。

10. 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

英国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使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分离越早,父母也就越成功。”

说得简单一些,这就是在要求我们要尽早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要硬起心肠来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幼儿园时,小礼也想要自己穿衣、吃饭,也想跟着妈妈后面学着扫地、浇花,可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一把拉住他,然后说:“乖,你太小,这些你做不了。你想做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帮你做。”妈妈的眼睛时刻看着小礼,也从来都不让他动手,她怕他做不好,更怕他伤到自己。

现在小礼已经上5年级了。有一天,妈妈洗好了衣服,对小礼说:“帮妈妈把衣服晾到衣架上去吧。”但小礼却没有任何回应,妈妈最后只得自己动手。她一边晾衣服一边埋怨道:“这么大了,让你帮我干点活也不干。”小礼却说:“这种事您之前都不让我做的,我可不会。”妈妈当即无话可说……

之前妈妈没有和小礼保持距离,所以小礼一直“依附”在妈妈的身上;而后来,当妈妈想要他独立去做什么事情时,他反而不会做了。这样的苦果,只能是小礼的妈妈自己种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对外人,这也是为了要保护我们自身。有的妈妈可能觉得,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有什么必要保持距离呢?和孩子不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吗?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必须要松开我们的手,自己独立行走。

▲ 将注意力平分给所有家人

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儿子上小学前,我和他形影不离,而且我经常会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些事情我也会帮他做好。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儿子更好的保护,可当他上小学之后,他竟然连作业都要我帮他写。我老公也埋怨我说我对他的关心太少了,对儿子又太溺爱了。我这样关心儿子还不是为了他好?怎么这也成了错了呢?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将这有限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妈妈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烦恼。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太多,所以他已经变得懒惰了;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受到的关注太少,所以才会有怨言。

作为妈妈,我们投放到每个家庭成员身上的注意力应该是均等的,不能厚此薄彼。这也是为我们与孩子保持距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一旦之前我们跟孩子太过亲密,之后的分离不仅孩子痛苦,我们也会觉得放不开手。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身心更加疲惫。

▲ 给孩子合适的自我空间

给孩子的自我空间,这里我们加入了一个形容词“合适的”。这个“合适的空间”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为合适的距离。之所以说是“合适的”,首先这个空间不会太小,我们该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自己能做好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其次这个空间也不能太大,我们总还是要和孩子有“互动”的,他不能只在自己的空间中活动。

而我们一旦给了孩子这个自我空间,就要允许他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照顾自己、打理生活,还是努力学习、发展兴趣,这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要将行动的权利交给他。我们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这个私人小空间,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与指导就可以了。

▲ 顺从孩子想要做事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会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好奇,当我们经过判断发现某件事情并不存在危险时,就要顺从孩子这种想要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孩子动手之后的结果,无非是成功与失败。孩子的成功代表了他的成长,我们该对此感到欣慰,并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满足他的成就感,还要鼓励他再接再厉;而对于孩子的失败,我们也不要感觉孩子很没用,其实,失败很正常,毕竟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失败正好能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11. 别替孩子选择,尊重他的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

关于“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这样一个很有深意的故事:

1631年,一位名叫霍布森的英国剑桥商人从事着贩卖马匹的生意。不过,他做生意时却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通常会对顾客说:“你们可以随便买我的马、租我的马,价格都很便宜。只不过,你们挑选马匹时,只能在门口附近的马匹之中挑。”

霍布森的马圈设计得非常奇怪,马圈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那些高头大马是出不去的,只有瘦小的马可以出去。如此一来,人们在门口挑来挑去,以为自己选择了一匹最好的马,可实际上,自己的选择却被霍布森的规定限制住了。

后来,人们将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陷入进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毕竟,如果我们要对比出好与坏、优与劣,都需要广泛的选择,多方比较之后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而且,也只有这种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择判断,才算是比较合理的。假如我们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去作决定,这样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狭隘而不可信的。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就要将这个问题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了,联想到孩子的身上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也给孩子限定了很狭窄的选择空间?有没有不顾孩子的发展,只遵从我们的意愿而让孩子去作决定?

可能有妈妈就会说了:“13岁前的孩子不过就是个小学生,正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如果让他选择,还不是除了玩就是玩啊!”这样的说法就太过片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他会开始独立思考,对某些问题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他自己的事情,学习、兴趣等等方面他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进行选择了。

那么,此时我们就该“提防”自己为孩子布下“霍布森选择效应”。

▲ 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当成主导

我们总是自诩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还以“阅历丰富”为理由,“提醒”孩子我们懂得多,于是我们便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当成是孩子作选择的主导。殊不知,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圈了一个不合适的“马圈”,只让他在一些可能并不在他意愿之内的“马匹”上去选择,我们这样做不恰恰就和霍布森一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