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3282400000015

第15章 你要做一下计划哦!--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1)

我们有的妈妈很疑惑,每个孩子都有同样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却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不会利用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此,我们做妈妈的要教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帮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38. 我为什么要学习?--教孩子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

人们常说:“一个确定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的确,一个人只有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才有一个努力奋斗的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才不会迷失自己。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好比没有人驾驶的船,船只会在大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泊,永远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一个人树立的目标越高,他的成就也就越大;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满足于现状,没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就会止步不前。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学习好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大多是没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孩子树立了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就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如果他没有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就会失去积极上进的动力,做事拖拖拉拉,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反而只会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因此,我们做妈妈的要教孩子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这样他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知道今天需要做什么,明天需要做什么,他自然就懂得珍惜时间,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 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让他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估计。然后,孩子就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我们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要切实可行,学习目标不要过低,那样无需付出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同时也不要过高,不仅难以执行,而且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失去前进的动力,产生自卑感。

另外,孩子制订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如果孩子最近一个月要提高英语成绩,那么目标里就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每天读诵10分钟的英语课文,记10个单词或短语,抄写5句日常用语,等等。

▲ 告诉孩子“目标不能游离不定”

生活中,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今天树立了一个目标,执行了几天之后,觉得没意思,就又重新树立另外一个目标。这样一来,孩子的目标总是游离不定,他终究一事无成。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固定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为之努力奋斗,尽量不作大的调整,直至最终实现目标。

▲ 教给孩子分解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位日本矮个子选手山田本一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是凭借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人们对于这个答案,一直迷惑不解。

几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提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进速度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他就会自觉地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从山田本一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学会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实现的小目标,是取得最终成功的有效方法。

因此,当孩子树立了自己追求的目标之后,我们要教给他分解目标,就是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鼓励他分阶段实现小目标。孩子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都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份成就感将推动他去实现下一个目标,直至最后的成功。

▲ 不要为了让孩子实现目标而使用物质奖励

有时候,为了提高孩子实现目标的积极性,我们有的妈妈就会说:“如果你这次实现目标,能考进班级前5名,你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结果,孩子努力去实现目标,为的却是得到物质奖励。

那么,物质奖励将会扭曲孩子努力实现目标的动机,变成了单纯为了奖励而实现目标。当孩子实现了目标后,他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为了让孩子实现目标而使用物质奖励,只是在增加孩子的物质欲望,对激发他实现目标的积极性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们不要为了让孩子实现目标而使用物质奖励。

39. 学习,我不知道怎么学啊!--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

儒家经典《中庸》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可见,制订计划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有规律地生活,有规律地学习。

在学习上,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树立自己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就需要制订与之相应的学习计划。当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就不用去想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也不用为了决定下一步做什么而游移不定,自然也不会出现学习拖拖拉拉的现象。

孩子按照计划行事,可以使他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分明,该什么时候学习就能安心地学习,该什么时候休息就能放松地休息。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更有效地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有时候,孩子虽然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是他的学习计划总会受到各方面的冲击。这时,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会努力排除一切干扰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磨练孩子的毅力。

调查研究表明:成绩优异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可见,学习计划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会对他的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做妈妈的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明白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学习没有计划,缺乏条理性,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映。于是,我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计划好一切,这就造成了没有计划性的孩子更加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学习。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看起来每天忙忙碌碌,一学就是好几个小时,但是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忙碌了几个小时,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明天就要开学了,可上3年级的曼曼却犯了愁。因为,她的暑假作业还没做完呢。曼曼从一大早就起床开始写作业,连中午饭都没好好吃,妈妈尽管有些心疼女儿,但是妈妈知道,这是她事先没有计划好的结果。

其实,在暑假一开始,妈妈就多次提醒曼曼,让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制订一个学习计划,让暑期过得轻松而有意义。但是,曼曼毕竟还是个10岁的孩子,爱玩是她的天性,放假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痛痛快快地玩。

因此,曼曼虽然口头上答应了妈妈,但是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于是,妈妈决定不再提醒曼曼,而是让她记住这个教训,进而认识到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经过一天的“奋战”,曼曼终于完成了暑假作业,她疲倦地上床睡觉了。妈妈走进曼曼的房间,意外地在她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下次一定要制订学习计划!”妈妈欣慰地笑了。

有时候,我们和孩子讲 “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的道理,或者干脆强迫他去做,都有可能会使他产生厌烦、叛逆的心理。而曼曼妈妈的这种做法却让孩子通过亲身的经历,真正体会到了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当然,让孩子懂得“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亲身做出榜样,用成功事例启发激励,等等。当孩子有了“制订学习计划很重要”的认知,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鼓励和引导他制订出合理的学习计划。

40. 我知道该做什么了!--教孩子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

当我们做妈妈的教给孩子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时,首先要和孩子算一下他有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并把这些学习任务一一列出来,然后再计算一下每天有多少学习时间可供孩子支配,每项学习任务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最后把这些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周当中去。这样,一份学习计划就算是做好了。

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否合理,还要看一下列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具体。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列出的学习任务很笼统,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他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调整,让学习任务具体化,让他有据可循。

李昊刚刚升入6年级,妈妈为了他能顺利考进重点初中,于是要求他制订一份学习计划。李昊很快就制订出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的内容是这样的:

周一:复习数学

周二:复习语文

周三:复习英语

……

然后,李昊拿给妈妈看,妈妈觉得这个计划太不具体了,如果学习任务不具体,孩子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妈妈耐心地说:“儿子,你列的计划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还需要具体一些。把纸和笔拿来,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份具体的学习计划。”

在母子俩的合作下,李昊一周的学习计划制订好了,每天的安排都很具体、明了,其中一天的学习计划内容是这样的:

早上6:30-7:00:朗读英语第二单元“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课文,记忆hospital、cinema、post office等单词;

晚上7:00-8:00:写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晚上8:00-8:30:休息,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晚上8:30-9:30:复习数学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的运算,做一做配套练习册的题目;

晚上9:30-10:00:预习语文第5课《詹天佑》,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画出生僻字,把一些重点字词、关键语句、疑难处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有了如此具体的学习任务,李昊每天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目标很明确,学习也有了动力和积极性。慢慢地,李昊不需要妈妈的帮助,自己就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而且,李昊还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可见,如果学习计划里的学习任务不具体,那么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就没有针对性,就容易拖延时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如果学习计划里的学习任务具体明确,那么就更便于孩子实际操作,也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还有利于孩子自己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

我们在教孩子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时,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

▲ 了解孩子学习的科目及不同科目的分量

我们要想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一定要了解孩子学习的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科学、美术,等等。然后分清楚不同科目的分量,也就是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要科目,我们就可以针对主要科目列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对于其余的科目,比如美术、科学等,就可以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 列出各个科目的学习任务

我们了解了孩子学习的主要科目之后,还要根据每个科目列出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一定要具体,否则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比如,数学学到了哪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公式、定理,有哪些典型的习题,需要着重做哪方面的练习,等等。

▲ 针对不同科目,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我们把每个科目的学习任务列出来之后,还要计算一下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学习,不同科目的学习任务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另外,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学习任务的安排也需要突出重点。所谓的重点,一是指不同科目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二是指孩子自己学习中的弱项。我们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比例,让他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孩子不仅要集中学习重点内容,同时也不能忽视非重点内容的学习,这样他的学习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41. 不做“突击队员”了!--确定孩子每天学习的量

在学习中,相信很多孩子都做过“突击队员”。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常常不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周末的作业,有的孩子会全部挪到周五晚上做完,为了周末可以痛痛快快地玩;有的孩子是先痛痛快快地玩,等到周日下午或晚上的时候,才去突击写作业。

孩子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写作业,一定无法真正静下心来,作业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孩子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因此,我们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给他合理利用时间,尽量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耽误。

小杰今年上4年级,暑假的时候,妈妈担心他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于是就给他布置了一些相应的作业。因为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就安排在每周末的时候检查小杰一周的学习情况,主要是看他作业完成了没有。

几周过去了,每次妈妈检查小杰作业的情况时,他都能完成,妈妈感到很欣慰。一天,妈妈在和邻居家的阿姨聊天中得知,小杰几乎每天都在外面玩。妈妈听了很生气,同时也很疑惑,每次检查作业的时候,他都能很好地完成,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原来,小杰从周一到周四都在外面和小朋友玩,一点儿也不学习,到了周五的时候,他就花一天的时间拼命赶一周的作业,这样就可以应付妈妈的检查了。

妈妈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随之改变了策略,她不再每周末检查小杰的作业,而是每天下班之后,先检查小杰一天的作业情况。这样一来,小杰再也不能搞“突击战”来应付妈妈的检查了。

小杰之前的问题是没有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一开始就知道疯玩,眼看妈妈要检查作业了,他才开始突击完成作业。面对小杰的这种情况,妈妈很有智慧,及时改变了策略,确定他每天学习的量,并及时检查他的完成情况。慢慢地,小杰就不再搞“突击”了。因此,我们做妈妈的为了不让孩子做“突击队员”,就要确定他每天学习的量。

▲ 帮孩子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