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没有,应天城里只有绿杨新柳。昏鸦?小狗两三只倒是很常见。小桥流水?玉河如同美人缠腰一般婉转在这座国都身上。人家倒是有,无论是民居还是达官贵人,乃至清雅小阁两岸的风雅场所都是极其热闹的。至于断肠人,也有一个。虽然称不上断肠,但估计相去也不远了。
距离大庆皇宫外不远,就是颂天楼。景言一行人则会在此休息一晚,以便第二天可以以最好的状态面圣。无论再次之前他们的名字在女帝的耳边响起多少次,在女帝面前的第一印象是决定他们能在南宫里孤老终死,还是位列高位,甚至南宫之主。
“别动,叫你别动!你再动小心眉毛修坏了,面圣印象不佳,到时候你就准备被陛下杖毙吧你。”
许长使的玉手如同铁腕一般牢牢的按住景言的脑袋,还有一只手拿着小刀片正在聚精会神的修整着景言的双眉。
“许长使,你在皇宫那么久见过女帝陛下吗?疼疼疼,你轻一点。”景言吃痛的说道。
“没有,女帝陛下的面哪里是那么容易见的?我才是一长使,伺候各殿公子就已经是无上光荣了。面圣?估计这辈子都没希望。”
许长使收回小刀片,朝着景言的脑门吹了吹。看着景言原本平淡无奇的双眉变作宛如利剑一般的剑眉,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没想到景家小郎君的侍...啊呸,没想到你长的还挺俊俏的。这下好了,眉毛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气质的地方。现在虽然感觉还差那么一点,但是这气质却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过来的。”
景言无所谓的耸耸肩,拿起一旁的铜镜一看。顿时整个人都惊呆了,镜子的那翩翩佳公子是谁?好帅!只是那痴笑好像感觉像是脑子有点问题。
“别笑了,你这姿色在南宫充其量只能算中下。赶紧的把这套衣服换上,半个时辰后宫里就要派人来安排你们面圣了。之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记住现在你就是景家小郎君景言,文昌伯的儿子。”
许长使将挑选好的衣物塞到景言怀里,满是凝重的看着其。一字一句的说道:
“欺君之罪,斩!”
怀里抱着许长使挑选的衣物,看着许长使离去的背影,景言耳中还在回荡着方才许长使所说的话。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没有成为一方霸主,也没有名震天下。靠着一身学了多年的厨艺,成功混成了一名...侍童。没有被进行什么肮脏的交易,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可描述的悲剧。平平安安的伺候原本的少爷直到昨天,结果全都变了。
本以为伺候少爷到入宫之时,自己就能脱离侍童这份差事。当初都和少爷说好了,到应天城的时候少爷就能放自己走了。
少爷很有风骨,极其有风骨。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天下无处不可去。还认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在大庆居然还能平安长大不得不说真的是一个奇迹。
景言对于自家少爷会跳江一点也不惊讶,毕竟在前来应天城的路上自家少爷就说过不下一万遍以死明志之类的话了。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主,景言也没少跳江下去救人过。
本以为自家少爷要么是嘴上说说,要是实际行动了的话,两位长使也不是吃干饭的。谁知道自家少爷居然真的藐视君令,竟然还能从两位长使手中成功逃出,一言不合就开始跳江。
“少爷啊少爷,真是快被你害死了!没泡到女帝,反而要成为女帝的男宠,这真是没谁了。早知道就多看几集甄嬛传了,希望自己能在宫里多活几个回合。”
絮絮叨叨得景言现在也只好面对现实,自己可做不出来少爷那一言不合的跳江架势。况且这附近也没江可以让他跳,就算跳进玉河不出几分钟就能被环城卫捞上来,然后暴打十几板子。
“景兄,好了吗?宫里已经派人来了,准备好了的话我们就要入宫了。”
景言单手撑着脑袋正在努力搜寻脑海中关于宫斗的秘籍的,听到这话突然吓了一跳。自己少爷在这群人中可没有什么熟人,一句君子不与懦夫言,就彻底摆起了不屑与你们说话的架势。从景家到应天城,自家少爷愣是没有在其他人面前露过面。
“额,啊?这么快就来人了?好了好了,我马上就来。”
刚准备打开房门,景言突然想起了许长使的话。自家少爷可没自己这么....活泼,想起自家少爷平日里的做派。景言捏了捏嗓子,轻轻打开房门。
“额?程家小郎君?”
景言一愣,还记得楚长使说过就是面前这人将他认作自家少爷。这才导致两位长使铤而走险,拿一个侍童当做即将入宫的小郎君。
“正是,景兄真是好记性。景兄这身衣物看样子虽是极好,但好像差了点什么。哦,想到了!”
说着,程家小郎君将自己腰间的游鱼佩解了下来,亲手绑到景言的腰间。
“人靠衣装,衣靠玉配。现在看起来景兄更是潇洒非凡,定能在陛下面前留下大好印象。”
景言很是尴尬的退后两步,连忙准备去解下腰间的玉佩。谁知一只修长的如同白玉般手按住了景言,玉手的主人摇了摇头。
“景兄不必如此,一块玉佩而已。我那里还有几块,这块就当做是我与景兄之间的见面礼了。”
“这...这可如何使得,程兄还是拿回去的为好。”
“无事,时辰不多了,我们下去吧。程琛,家父文鼎侯程远。”
“额,景言,家父文昌伯景天南。”
待到二人下楼,一干众人已经在大堂围齐。许长使和楚长使站在两位年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官两侧,两位年长的女官正在一一点看人数。
“楚长使,人齐了吗?”
“回安常侍的话,人已经到齐,可以了。”
“那好,本官就此接手。辛苦了,楚长使,许长使。”
“下官先行回宫,两位常侍幸苦。”
楚长使和许长使朝着两位常侍恭敬行礼,再转身朝着诸位小郎君行礼之后先行离去。
“二人并行,一字长列。诸位小郎君,随下官来吧。”
说完两位常侍并排走出,其他人也两两成队整整齐齐的跟在身后。随着长队的前行,城墙的阴影很快笼罩在了这群年轻的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