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晋云评史学
32672900000007

第7章 残菊,误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1]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2],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黄昏时候风雨下在园林里,把残落的菊花吹的满地都是,象黄金一样,拾起一枝好的,只可惜公子却花心.

我曾经读过很多关于菊花的书籍,了解菊花素有君子之誉称,傲霜斗雪,不合流俗,以屈原、陶渊明为友,故赋之以凛凛人格。自此,文人诗赋题咏,画家泼墨挥毫,都要表现菊的孤高标举。历代文学大家,没有咏过菊的几乎没有。菊有共性,人有个性,于是就有了菊官司,姑且称之“菊花误”。《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这首《残菊》诗:“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道:“菊花是不落的。”戏续道:“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于是,提笔续写道:“秋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就是因为这两句诗,”王安石回说:“你难道没听说过《楚辞》‘餐秋菊之落英’吗?”菊花落么?有,但不多。欧阳修王荆公会为这件事争执吗?但是我看是绝对是文人臆造而已。这还没完,到冯梦龙手里,欧阳修换成了苏东坡,前面过程一样,后面是王安石很生气,借故把苏东坡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恰逢重阳节,黄州菊花开,一夜风过,菊花满地,东坡傻了,原来贬官至此,就是为了让他看一下凋落的菊花。民间关于东坡的传说太多,也不在乎多一个。但冯梦龙境界显然无法比拟苏王,这只是一个菊花误。且不说苏轼被贬黄州时,王安石已辞官归田,便是时间吻合,大政治家王安石又岂会为一首菊花诗而计较?王改革动摇了很多既得利益者,传说中的“波是水之皮”,显然也是不满王安石的文人杜撰。说句题外话,我也看林语堂的《王安石传》,林先生以当时的政治思潮和己身遭遇代入,对王安石的评说是不公正的。王安石虽然与苏轼政见上相左,却他却是襟怀坦荡之人。真实的情况是,王安石虽然与苏轼政见上时有相左,但也是颇有胸襟之人,在得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王安石心急如焚,急忙上书皇上,说苏轼是人才、是名士,岂有圣君诛杀人才名士的?这个高帽子给皇上一戴,才救了苏轼,才有了苏轼发配黄州这段故事。朝云说“先生一肚子不合时宜”,王安石人称“拗相公”,东坡豁达,荆公果决,即使表面入世,心里却是落落寡欢,冷眼看世,都是菊性格。他们相左又相知,怎会上演菊花误。所以我认为,冯梦龙警世通言著安石三难苏学士,实属不恰当之举。野史总让人迷惑,很多文学作评也类似小说演义,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也许只有完全用客观的角度去观察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