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3263900000019

第19章 治世名臣(2)

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管仲又促使齐桓公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 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齐桓公采纳并实行管仲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名人名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商鞅:勇为变法殉道的改革家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本姓公孙,因后来在秦为政有功被封于商,世称商鞅,又叫公孙鞅或卫鞅。公元前361年,商鞅离开魏国到了秦国。公元前359年实施“变法”,创立中国历史上较有成就的第一次政策“改革”。后来由于得罪权贵被车裂而死。

商鞅的先祖可以上溯到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康叔被周武王分封到朝歌之地,建立了卫国。卫国在春秋时期还有一定的实力,后因大国争霸,越来越衰弱,到战国时已沦为魏国的附庸了。公孙鞅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日渐衰败的王族中,他不是嫡长子,只能以公子的身份生活在魏人与卫人的夹缝里。国运的衰微与家道的沦落使他在少年时代便胸怀大志而发愤读书。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久未见擢的公孙鞅,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桑梓之邦,带着自己经常研读的(法经),赴秦国去了。此时的秦国,献公刚刚去世,新即位的孝公年轻气盛,他目睹一些重臣权贵终日声色犬马无所事事,自己的父亲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变革,虽有效果但没能彻底改变贫穷积弱的状况,而魏、赵、楚等国又一个个虎视眈眈。自己的先祖不也曾立过撼世的霸业吗?今日的秦国为什么不能恢复到穆公时期那种称霸西戎一匡诸侯的气势呢?这位新即位的国君,感到再也不能坐视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了。人才,乃强国之要。因此,孝公下了一道求贤令,广招天下的贤士英才。公孙鞅也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秦国的。

公孙鞅来到秦国后,通过孝公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接见了他,想听听他的治国之策。

通过几次的会见、交谈,孝公决定起用公孙鞅,把振兴秦国富国强兵的重任委托于他。公孙鞅在分析了秦国的形势后,准备推行法家的治国之术来整饬秦国的朝纲,严明法纪,改变当前贫穷积弱的局面。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改变秦国旧有的法令制度、陈规陋习。他把这种想法向孝公陈述,正与孝公不谋而合。

贵族甘龙对孝公说:“臣不以为如此。圣人不改变人民的风俗习惯便能实行教化,智士不改变原有的法规便可达到大治。按旧有的习俗去教化,不用劳神费思便可成功;按原有的法规去治理,官吏们得心应手,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公孙鞅严词反驳道:“甘龙大人所言,未免太流于世俗了。只有寻常之辈才会拘于旧有的习俗,只有亦步亦趋的人才会像书呆子般恪守教条,这两种人去做官守法还可以,却不是可以与之讨论成法之外的道理的人。三代的礼法不同,却依次称王;五霸的令规各异,也先后成霸。贤能之士会适时变更礼法,不足成器之徒才墨守成规拘于旧礼!”

公孙鞅压倒了甘龙的气势,但另一个贵族杜挚却发难了,他在孝公面前说:“没有百倍的好处,不改变旧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改造旧器具。师法古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礼没有什么偏差。”公孙鞅听了这些,对孝公道:“治理天下不能死守一法,欲利国家不能只学古制。因此,商汤周武没有拘于旧礼王道大兴,夏桀殷纣没有更改礼法身败国亡。由此可见,反对古制的人不应该非议,遵循古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赞美!”

公孙鞅的旁征博引,驳得那些旧贵族哑口无言,也深深打动了孝公的心。孝公变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终于在公元前359年,任命公孙鞅制定变法律令,向全国颁布了第一道新法——《垦草令》,并由此拉开了一场大规模变法的序幕。

《垦草令》颁布了。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即如何取得全国百姓对新法的信任。

一天,秦国雍都城市场的南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在围观什么。在人群中竖着一根三丈多长(合今日二丈余)的木头,一位军士大声宣布着:“如果哪一位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将赏给他十金(金是计量单位,每金相当于二十四两)。”话音落了,四周围观的人面面相觑,无人相信。这样垂手可成的事,竟然会重赏十金,会不会有诈?官府以前总是不把答应百姓的事当回事儿。等了良久;没有人出来扛那根“昂贵”的木头。军士马上又宣布:“如果有人把它扛到北门,赏他五十金。”这下更让围观的人惊诧不已了。人们窃窃私语,仍在猜疑,这时,一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从人群中走出,二话没说一口气把那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等候发落。军士立刻取来五十金赏给了他。在众人羡慕与惊异的目光中,那小伙喜不自禁地离去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几日秦国的百姓都相信官府言必信,行必果了。

这一幕原来是公孙鞅设计的。他深深地知晓欲要变法必先取信于民,做到上情下达、令行禁止。看到这个目的已经达到,公孙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法措施,有效地刺激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新法实行了近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国内安定,一派祥和。秦国的力量迅速增强,在诸侯中地位也日渐增高,前343年,周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前来贺喜。孝公恢复穆公霸业的梦想已不再是遥遥无期的神话了。

为了将赏公孙鞅,孝公即封给公孙鞅十五个邑的地方,作为对他的奖赏。这十五个邑包括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于(今河南内乡县东)等地,公孙鞅从此被人称为“商君”,后来人们也就呼其为商鞅了。

几年以后,秦孝公身染重病突然逝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惠王从小受教于公子虔、公孙贾等人,他的执政,无疑在商鞅的头上笼上了一层不祥的乌云。果然,惠王即位不久,公子虔等人便控告商鞅谋反,怂恿惠王说:“如今国内妇孺知道的都是商君之法,却不知道是大王之法。商君做了人主,大王却为人臣。大王难道忘了当年商鞅对您的处罚吗?”惠王本来就与商鞅有隙,经公子虔等人一挑拨,怒从心头起,发了一道诏书,宣布商鞅谋反,派士卒四处追捕,悬赏捉拿。

商鞅闻风逃到边关,一天,他打算在一家客店住下,身上却没带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对他说:“按商君之法,客人没有证件我们是要受连坐的,请您另投他处!”商鞅听了,仰天长叹,逃到魏国边境,要求在那里留下,魏王听说是曾经以诈而胜公子印的公孙鞅,便不愿接纳。无奈之下,商鞅只好另谋出路。魏人得知后,认为他是秦国缉捕的罪犯,如果不把他送回国,会招来麻烦。便派人把他送回去。他一踏上秦地,就感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返秦后,乃逃回自己的封地,聚集封邑内的部属邑兵,北出击郑(今陕西华县),摆出了拼死一搏的姿态。惠王发兵来攻,商鞅寡不敌众,兵败逃至彤地(今华县西南),被秦军捕获。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在彤地,一群秦军士兵将一片地方围了起来,权作刑场。秦惠王下令:车裂商鞅。但见一声令下,五辆马车拉着犯人的头与四肢朝五个不同的方向拉去。刹那间,犯人的尸体被撕裂成五块。为秦国变法图强立下了大功的商鞅,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商鞅虽然死了,但他创立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它早已在秦国扎下了根。他的变法,改变了秦国的社会风俗,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秦国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奠定了日后逐鹿中原一统六国的基础。他的变法思想及变法措施被后人整理成为以他的名号命名的《商君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人名言

不法古,不修今。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苏秦:刺股封相的战国纵横家

苏秦(公元前337-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韩国人,战国时期纵横家。

苏秦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苏秦从鬼谷子学成之后,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他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反而把钱用光了,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狼狈地回到家中。父母和妻子、嫂子都不理他,对他冷嘲热讽。

苏秦受此打击,决心争一口气,混出个样子来给周围的人们看看。他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在有所收获后,他重新出游。

燕王晚年,让位给大臣子之,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发动叛乱。齐国趁机派兵攻燕,占领燕国全境。赵武灵王护送燕公子职回国,立为燕昭王。燕昭王广纳贤士,积极准备对齐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苏秦首先来到秦国游说,不被重用。不久他听说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就离开秦国进入燕国,经过一番游说,燕昭王对他的才华极为赏识。

燕昭王派苏秦到齐国交涉仍被齐占领的燕国土地。苏秦到齐国对齐宣王说:“燕昭王是秦惠文王的外孙,有强秦作后盾。齐占燕地,必然是燕和秦都不满于齐。如果大王能把所占的燕国十城之地交还燕国,那么燕和秦反而会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即可以秦燕为支持,号令天下。天下亦莫敢不从,则齐国霸业可成。”齐宣王大喜,归还燕国旧地。苏秦归燕。受到燕昭王的重用。

燕昭王想攻打齐国以报当年齐国灭燕之耻,苏秦献计道:“我们虽然收回了被齐占的土地。然而当年亡国之恨不可以不报。如果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我们即可趁机发动进攻,一举灭齐。我请求到齐国说宣王攻宋。”燕昭王遂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秦国一向与宋国交好,齐伐宋就必须与秦绝交、恰好秦派人到齐国商议共同称帝的事,苏秦趁机劝说齐王:“齐秦并立为帝,天下人是尊齐还是尊秦?”齐王说:“当然是尊秦了!”“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呢,还是爱秦?”“当然是爱齐了!”“两帝并立,共约伐赵,与齐军独攻宋,哪一个更有利呢?”齐王回答:“当然伐宋有利!”苏秦接着劝齐王道:“如果我们同秦一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齐而称强秦,共约伐赵又不如单独伐宋。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以顺应天下。”齐王听从苏秦的建议,联合赵国在阿地会盟,约定共同抗秦,秦齐关系恶化。苏秦趁机劝齐王攻宋:“宋国国君荒淫无度,天下共愤,如果我们挥师西击宋,正是奉天讨罪的壮举,大王必然贤名震于诸侯,且可得到实际的利益,使齐雄踞东方,成为中原诸侯之长。” 齐于是攻宋。燕国为了取得齐国的信任,派兵协助齐国。宋在联军攻击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

苏秦在齐国,继续从事削弱齐的工作。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齐秦关系恶化,再加上齐攻宋国,秦王非常震怒。苏秦劝齐王先采取军事行动,以打击遏制秦势力的发展,同时也想使齐的力量进一步被消耗。齐王对燕怀有顾虑。苏秦为燕辩解说:“燕国国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强齐,而齐之所以能号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这种友好关系是燕国人心所向,怎么会对齐有异心?”齐王释然。于是,苏秦出使,为齐王合纵攻秦而奔走。苏秦分别游说韩赵魏燕四国国君,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推选赵国宰相奉阳君为合纵长,而齐国实际上却是合纵的真正组织者和指挥者。齐国名义上合纵攻秦,其实不过是借齐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齐好再次攻宋。苏秦极力主张强攻秦国,然而齐既不卖力,赵韩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让而逡巡不进。因此联军始终未与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尽管如此,齐劳师袭远,仍然大损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