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70

第70章 灭蝗之战

大明的空气质量很好,只要你站在高处,就能看到至少二三十里以外的烟火,自从四月初,蝗虫进入滋阳县,到如今已经是第八天了,还没有传来一点蝗虫消散的消息,远处的烟雾也从薄稀变得浓密起来,朱赝很清楚,烟雾每浓密清晰一分,就意味着蝗虫群又朝上溪村逼近了一分。最近的烟雾目测大概也就十五里左右,已经快要接近处于东南位置的下溪村。这也有个好处,就是周围几个村收蝗的村民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送来的蝗虫也越来越多了。

自从滋阳闹起蝗灾,朱赝就密切关注这个事情,他每天睡的时间很少,吃的也不多,明显有些消瘦,眼睛显得更大了,越发黑亮有神,潘夫人爱子心切,每天都是亲自下厨,为儿子准备平时最爱吃的饭菜。朱赝的话也越来越少,每天不是静静的看范二收蝗虫,收幼禽,就是看楚千钧的小保队把晒好的蝗虫堆集的如同小山一样高。

这样又过了两天,前来送蝗虫的大车已经接近四百辆,每天差不多需要支出二百两银子,而最近的烟火已经不足十里。而蝗虫没有一点要消散的迹象。现在所有的人都不淡定了。特别是村里的几个管事。更重要的是,现在晒蝗虫都晒不过来,有些家禽甚至出现吃多了被撑死的现象。这些大小管事都觉得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一定要劝劝这位公子。所以在几位大管事的带头下,大伙都不约而同的来到朱赝这里。

朱赝正在大厅和一位押送番薯和番椒回来的侦缉队员说话。其实这些日子朱赝真的没少操心。侦缉队带回来也多是不好的消息。连朱赝的眼睛里都出了血丝了。面色也有几番憔悴,往日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也打了个折扣。那个侦缉队员见来了这么多大小管事,知道是有重要事情。很知趣的行礼告辞。朱赝招呼大家坐下。

最先开口的是铁大叔,铁大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看起来这些日子为灭蝗的事情没有少操心,工程队已经把建房的事情放下,转而开始准备驱赶蝗虫的柴火和捕捉零星飞来的蝗虫。“公子......”朱赝摇摇手,示意他不用说了;“铁大叔,您的意思我明白,这些天大伙儿确实辛苦了,好多人都累病了,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朱赝感谢大家,可是大家看明白没有,这官府是灭蝗吗,老百姓又能灭多少蝗虫?今天我不收蝗,不作为家禽饲料就不会真正的进行转化,这些蝗虫就不会被消灭,顶多是被驱散,祸害完这里,在祸害那里。到最后受苦的还是兖州府的老百姓。大伙想想,当年太祖皇帝,一介布衣,为何振臂一呼,从者百万。无他,就是因为这蒙元残暴,如同这蝗虫一般,从老百姓口里夺食,复又**掳掠,无所不用其极。导致江山腥膻,生灵涂炭。我乃太祖皇帝后裔,鲁王一系受山东百姓荣养已余二百年。锦衣玉食无一日之缺。思之则深感惭愧,欠山东百姓久矣。今日蝗灾骤起。眼看就要燎原成势,我朱赝如何能够坐看百姓受蝗灾凌虐之苦。如何对的起太祖皇帝,又如何面对以民脂民膏荣养我鲁王一系二百余年的山东百姓。”

众人默默不语,朱赝双目炯炯有神,直盯着远方冲天而起的一股股浓烟一字一顿道:“说什么天灾不可违,今日我朱赝偏要逆天而行,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收蝗。”说完用手狠狠一拍桌子,那桌上的茶杯猛地一跳,摔落地上,朱赝丝毫不为所动。铁大叔一拍胸脯,豪气万丈道:“既然公子为了灭蝗,不惜万金,我小老儿岂有退缩之理,公子怎么说,俺就怎么做,请公子纷纷。”

范二接口道:“公子高义,小人来的路上,已经与楚千钧兄弟商量,这多余晒不过来的蝗虫要如何处理,楚兄弟说如有需要,他便让小保队挖坑深埋。朱赝摇摇头微微一笑:“何必如此麻烦,告诉所有送蝗的百姓,两日后,只收干蝗,我要让他们自己晒蝗。”这样又过了五天,已经是四月十四了,朱赝收了三四天的干蝗,已经累计超过十五万斤,耗费银子三千多两。范二现在嘴里起了两个火泡,一张嘴臭气熏天。看来是严重上火。只是这关键头上既要收家禽,还要收蝗虫,他手下的七八个小管事,忙的连轴转,范二每天也只是打个盹。朱赝有给他临时抽了十个人帮忙,这才好点。

另外有个好消息,熊兆玉终于压着最后三车番薯和番椒种子回来了,并带来沿途蝗灾的第一手讯息。准确的说,这次蝗灾的规模不大,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滕县,滕县抗灾不利,加上邹县的蝗虫有一部分被驱赶到滕县,所以损失最大,庄稼被毁了十之七八。其次就是邹县,估计夏粮差不多要减产一半滕县南边的峰县和邹县东边的泗水县,防灾工作做的很出色。受灾程度不是很重,也就损失两三成。并且成功的蝗虫撵入相邻的沂州府,泰安府和徐州府。这样一来蝗虫就消散了,不能再对一个地方形成毁灭性的灾害。北边的济宁府因为天气原因,受灾也不大。看来大明的灭蝗方式不是以灭为主,而是以驱为主。这也让朱赝很无奈。

四月十五日,下溪村终于浓烟四起,锣鼓梆子敲的震天响。这意味着蝗虫终于要侵入上溪村了。上溪村所有的男女老幼都严阵以待。手握宽大用竹枝做成的扫帚,这种扫帚杀伤力很强,一扫就能扫死一片。是老百姓最犀利的灭蝗神器。又过了一个时辰,河对岸的下溪村烟变得淡了。锣鼓声也不那么强烈了,嘶喊声却大了起来,到底呼喊什么却听不清楚。所有人的的心都提到喉咙。有人摇头叹息,一脸惨痛道:“完了,完了,今年下溪村绝收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楚千钧振臂高呼:“乡亲们,老少爷们,为了咱们口中的吃食,咱们跟这该死的蝗虫拼了。”所有的人都轰然响应。宛如众志成城。上溪村的百姓要跟天灾进行最后你死我活的决战。

铁大叔高举粗壮的手臂,嘶吼道:“听我命令了,准备,点火。”

“等一下!”发声的正是朱赝朱公子。铁大叔跺脚急道:“公子,再不点火就来不极了,您还等什么.......”朱赝虽然面容憔悴,但是神情依然坚定,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违抗的自信。“再等等.......”终于天空中传来翅膀震动的声音,有人往手里吐了口粘腻的唾沫,握紧了手中的扫帚。没有想象中的遮天蔽日,也没有传说中的排山倒海。只有少数几群零星的的蝗虫落下来。其中有一只手指般大小的蝗虫正好摔落在朱赝脚边,这只硕大的蝗虫摔的仰面朝天,一只粗壮有力的后腿也摔掉了,它想努力的翻转身体,嫩绿清香的麦苗近在咫尺。可是这只蝗虫用尽全部的气力,用仅剩下的一只健壮的后腿无力弹了两下,死了。浓烟消散,天空碧蓝如洗。偶然也还有小群的蝗虫降下,但是这已经对庄稼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危害。所有人都知道,蝗虫散了,蝗灾灭了,所有的村民欢呼跳跃,奔走相庆,相拥而泣。

这场肆虐兖州府一个月的蝗灾终于消散。朱赝长久崩紧在心里的那根弦也松了下来。虽然零星的蝗群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只要处置得当,这些蝗虫就会变成家禽口中的美味。收蝗的工作依旧进行,只是数量在慢慢下降,相信要不了多久,又开始收活虫了,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上溪村至少收购了十万只家禽一年的口粮。这也为滋阳县的灭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是朱赝来不及庆贺,也来不及休整。四月二十日要在济南府举行武举的考试。时间紧急,朱赝准备和熊兆玉第二天一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