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46

第46章 腊八节

众人正吃的兴起,忽然一声梆子响,接着鼓点咚咚,好戏开台,戏台是几张方桌并在一起。唱戏的几个都是铁大叔组织的,没什么道具,乐器也仅仅是两个梆子和几个小鼓,唱的也是祖辈流传的《金沙滩》金沙滩是杨家将中的一场戏,梆子时而一阵紧,锣声时而一阵密,几个唱戏的抑扬顿挫的配合,在加上一阵阵呼和仿佛又吧人带入那场几百年前的战场。刀光剑影,生死缠绵。血战金沙滩”只听得那扮演老令公杨业的戏子唱的荡气回肠:“想起我杨家痛断肝肠,好比那雕梁画栋一个一个俱遭殃,臣好比那牛吃草来,蚕吃桑,老牛尽力刀尖死,蚕丝吐尽滚锅亡,最可恨朝朝代代无道的昏君先杀忠臣良将.........”金沙滩是杨家将传说故事中,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金沙滩演的就是这件英勇悲壮的事迹。

朱赝听的心中感触良多,历史总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些遗憾,要不了多少年,恐怕这一幕又会重演,华夏民族又会面临一场浩劫。看着身边一张张笑逐颜开的脸,朱赝觉得仿佛有一座山,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

前来向潘夫人和朱赝敬酒的越来越多,从他们的眼神里,就可以感到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切。期间有个流民小娃娃特别让朱赝印象深刻,五六岁衣衫褴褛。小娃娃给潘夫人磕了个头,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潘夫人觉得有趣便问到:“小娃娃,你叫什么?”那小娃儿道::“回潘奶奶话我叫大肉。”“大肉?”想必是父母亲想孩子一杯子都能吃上大鱼大肉所以才起了这么个名字。看着孩子天真烂漫的眼神,朱赝暗暗发誓,绝不让后金的铁骑从孩子的身上踏过。

那一夜,久久才散场。

腌好腊肉就是腊八节。《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腊八节就是这天将腌制好的腊肉祭献诸神和祖宗,民间有熬腊八粥的习俗。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除了东方继的钱庄意外,所有的人都放假一天,朱赝早早就让人煮好了腊八粥,人人有份。同时楚千均抓住偷腊肉的流民也反映了一件事情,流民日渐增多,却是缺乏管理。实在是应该好好的管理一下。于是朱赝借着请大伙儿喝粥的机会,也和大家商议一下看看到底搞个什么杨的管理架构。

等到人都到齐了,大小管事足足坐了一大桌。经过商量,还是东方继拿出一个章程,大管事总共分为五个,其中东方继管理钱庄和财务,包括铸造银元宝等。范二管民生,也就是主要管理流民这一摊。铁大叔主要负责工程,凡是各种田庄工程,包括铁匠铺,都归铁大叔。楚千钧负责整个田庄的安全。熊兆玉还是负责情报工作。每个大管事的月奉为三两银子,这个水平在兖州算是不错的月奉了,要知道一把的账房先生或是财主家的月奉也才一两五钱银子,虽然比起很多豪门大宅还有所不如,但是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范进还是负责教育,本来朱赝想将教育也列为大管事,经大家一致讨论,目前确实有很多火烧眉毛的事情要办,只好先把教育放一放,原本最为看重的教育居然变的不那么重要。朱赝也只好从谏如流。范进依然是几个比较老的管事之一,除了范进意外,几个重要的管事,孙阳负责铸造元宝,铁武的铁匠铺,许用协助范二管理流民,李菜最近升为工程二队管事。其中管事增加最多的还是范二负责的流民。从目前来看,流民已经六百多人,范二和许用两人根本忙不过来,为了便于管理,于是就把流民分为六个组,每个组管理一百人,好嘛,光这一下就增加了六个管事。又增加了一大笔开销。虽然心痛,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管事的月奉定为二两银子,比大管事少一两银子,这个薪水目前在兖州算是白领中中等偏上的水平。

除了大小管事,其余就是在朱赝手下干活领薪水的人了,这些人每月一两银子,算是中等水平,但是朱赝从不拖欠月奉,朱赝知道大多数人都一贫如洗,故而月奉分两次发放,初一和十五个各一次。东方继递过来一个统计单子,干活人最多的还是工程队,目前有一百二十人,其次是小保队二十人,铁匠铺二十人,钱庄十人,侦稽队五人,学堂三人。流民管理八人,合计一百八十六人,光是每个月就要支出二百四五十两银子的月奉。这还不算给工程队和学堂煮饭的婆子和媳妇,给工程队煮饭的婆子不算正式的民工,不过每个月也有五钱银子,不足一月的,按天数计算。平时庄上有事情前来帮闲的都按临时工算。

不管怎样,整个田庄的管理架构算是搭起来了,为了便于明年开春以后,朱赝的养殖场能够顺利走上正轨,只能在年内就开始着手。至于养殖场的事情,朱赝并没有和大家商量,因为如果说朱赝穿越后对一件事有把握的话,恐怕还是对办养殖场这件事最有把握,因为后世朱赝的舅舅就是开养殖场的,每到寒暑两假,朱赝就象被抓壮丁一样,被舅舅抓到养殖场义务劳动,美其名曰体验生活。

第二个事情就是楚千钧和熊兆玉负责招募的一百名准备协助兖州卫剿匪的壮丁,当初说好这些壮丁只从没有干活的流民中招募,免得影响工程的进度。谁知道得到这个消息后,流民们踊跃报名,本来只招募一百人,没想到却来了二百多人,整整多出一倍来,没办法只好择优录取,只挑那些相对比较强壮的,没有雀蒙眼的流民,并每天进行体力训练。万一到时候连刀枪都拿不稳,连路都走不动那可教人笑话了。毕竟这些人从来都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目前还在练习听口令,和列队,要说打仗那简直货真价实的乌合之众,妥妥的笑话。唯一能够胜任恐怕就是摇旗呐喊。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也算有些眉目了。

最后一件事就是过年的福利。当朱赝提出这个事情以后,大伙儿都以为听错了,其实朱赝的想法是,开了春以后,这些流民估计绝大多数都愿意留在养殖场干活,朱赝也实在是不忍心看到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样子,毕竟每天看到流民惨状的那种视觉冲击也让他极为不习惯。因为朱赝从心里来说还是个现代人。但是冻死饿死这种事情在大家看来已经习以为常。包括抓住的两个偷腊肉的流民,其实在大家心里哪怕就是打死也是活该,因为从道义上来说,朱赝能收留他们就是天高地厚的恩情了,没想到朱赝并没有责罚,而是轻描淡写的就放了,而朱赝心里想法就是基于人权,人有生存权,流民饿的要死,当然要想办法弄东西吃,就算偷也没有什么不对求生本能而已。所以这种现代人的意识,也让别人对朱赝有了另一种看法。

而这种印象将成为朱赝在乱世中和别人最大的区别,那就“仁”而这个字将成为朱赝一生的烙印。

仁者无敌......难道真的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