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44

第44章 动员

一场轰轰烈烈的比武招亲就这落下帷幕。媳妇没娶成,反而让让岳姑娘教训一番,这让朱赝心里很觉得不爽。好!今天的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不是让我十年寒窗吗,难道你还能等的了十年?十年后你不就成了老姑娘,老剩女,“齐天大剩”。比武招亲结束后,岳荣在府上举行家宴,可是朱哪有心思吃饭,如同嚼蜡。好不容易等到酒宴散场。泰兴王倒是想留儿子在府里住几天,朱赝兴致缺缺,只要由他带着东方继回上溪村。

回到上溪村后,朱赝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田庄里面所有的沟渠和池塘已经清理干净,工程队现在开始阔宽道路,初略估计,把田庄所有的道路都扩宽起码也要过了年以后。放眼望去,田庄慢慢有了养殖农场的雏形。这让朱赝大感欣慰。大把的银子花的如同流水。范二是个好管家,一文钱恨不得当两文钱用,饶是如此,每个月也至少开销三四百两银子。范二曾多次向朱赝建议,在他看来毫无用处的扩路,和建设简易流民安居房。不过朱赝有朱赝的想法,有些东西很难跟范二讲明白。就比喻说这简易流民安居房,只是四面打下木桩,上面搭个房顶,四周钉上草帘就可以拱流民居住。到了明年一开春,只需要稍微改改就成了猪圈,羊圈,鸡栏。所以范二不明白,明明所有的流民都已经安置完毕,为何,这位朱公子依然加班加点的盖简易流民安居房。一想起,这么多的简易房里都挤满了流民,范二就忍不住头皮发炸。看着范二一副如丧考批的样子,朱赝总是忍不住开导他,让他放宽心,自己自有安排。这话不说还好,越说范二越是心急,心想你个十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安排。

一晃就进入腊月,眼看过几天就腊八节,曹勇陪着东方继从城里回来,主要有两件事情,一件好事一件坏事,好事是年关将近,东方继主持的钱庄慢慢有了起色。坏的事情是丁知府和岳指挥准备在年内清剿土匪一担粮。其实这也不怪丁知府,这位知府大人和阉党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挂噶。为了抱住自己的乌纱帽,总要拿点政绩出来,想来想去能下手的就是剿平土匪了。按说以岳荣手下兖州卫所得兵,剿灭土匪绰绰有余,可是本来登记在册的五千多人,大部分都不存在,能凑到一起还不到三千人,而且很多一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跟本不能打仗,真正能打仗的充其量也就一千人。一担粮一个月前抢劫裴家祠堂损失惨重,不但折了二寨主。而且这百十人还是寨子中的精锐。现在一担粮寨子里面也就六七百人,真正能提刀砍人,满打满算不到两百。以岳荣兖州卫的兵力是绝对能剿平土匪山寨,可是丁知府为了立功,却搞的大张旗鼓,不但要兖州卫出兵两千,而且还要滋阳县出动壮丁五千配合剿匪。滋阳县令金一凤极为生气,这滋阳县是个中等县,总共也才两万多人口,这就要出动五千人,这是大大的扰民,作为滋阳的父母官,金一凤是据理力争。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好说歹说,最后两人商定,由滋阳县出动三千五百人。配合兖州卫进行这个剿匪的形象工程。号称兖州万人剿匪行动。这人员分配下来,上溪村作为一个大村子,也分配了一百人的配额。而且食物兵器自备。这一点让朱赝尤为反感。

俗话说皇上还不差饿兵呢,这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配合官军剿匪,居然连工钱都不给。不管怎么说,反感归反感,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朱赝也只好乖乖听命。用一句套话来说,共创和谐社会,维护大明朝的治安人人有责。

朱赝就把这件事情交给楚千钧,招募一百名义务民兵,主要还是以自愿为主。但是为首的还是楚千钧和熊兆玉,毕竟楚千钧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熊兆玉武功高强。这两个人做正副领队。也是再合适不过的安排了。这一百人随时听从知府的指派。

烦心的事处理完了,剩下钱庄的事情也不让人省心。通过这段时间的试营业,东方继发现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个相当难处理的问题,那就是来钱庄借钱大部分都是穷人,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没钱所以才借钱嘛,可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哪怕是月息一分五,已经低于兖州的所有钱庄的利息,但是这些人也不一定能按时还本付息。如果不贷款给他们,这些人很可能就会去找其他的钱庄,最后很可能就是一个结果,卖田,卖房卖儿女,被高利贷榨干最后一点价值。但是信用社如果一直不盈利或是收不回贷款,那么朱赝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快就会变成大明朝一平如洗的穷光蛋。这个问题很严重,东方继不敢擅自主张。朱赝听后沉默良久。他发现大明朝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每一条都让人对这个社会有一种无力感。原以为穿越以后就能无往而不利。当真正融入进这个社会或是了解这个社会才发现,自己从来就是被后世的穿越小说骗了,而且骗的很惨。比喻说在这个问题上,朱赝就面临着盈利和良心上的纠结。考虑再三,朱赝对东方继道:“我们开钱庄又不是开善堂的,俗话说的好,慈不掌兵,义不理才,这个道理想必东方大哥是明白的吧。”东方继默默点点头道:“公子的意思我明白。”正当东方继转身将要离去,朱赝忽然道:“东方大哥,小弟有一事不明。”“公子请说。”“我爹娘一直劝我要读圣贤书,湛老夫子也劝我读书考功名,岳家小姐也让我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什么?仅仅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光宗耀祖吗?”东方继一字一顿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朱赝早就听过,可是从没有细细品味,或者是在遇见两难之事事细细品味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赝喃喃的念过几遍,忽然对东方继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东方大哥,谢谢.......”东方继微微一笑道:“要知行合一就难了。”朱赝和东方继两人双手紧紧相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信用社的事情怎么办?”朱赝笑道:“能怎么办,只能想办法把损失减少到最多程度,第一,那种家无隔夜之粮的就算了,毕竟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种买卖是干不得的。第二增加保人,叫花子不还有几个知心朋友吗,你看能不能三户连保。”东方继笑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却能如此变通,他日成就必定不可限量1”“东方大哥就不必夸我了,就算如此,肯定还是有很多还不起本息的平民,到时候在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毕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东方继点头道:“其实有些事情也不是你想的那么悲观,通过这几日的经营,又接了一千多两银子的元宝兑换,另外,年关将至,也有家富裕人家准备卖官粜爵,准备贷款,目前还在接洽中,估计信用社的银根未必能够。”朱赝笑道:“这好办,我立刻召集村中有事情做的,有余财的能不能把银子都存在信用社。”不一会功夫,足足来了一百多人,挤在院子里人头攒动。东方继把事情远远本本的讲了一遍,但是大伙都没有把钱存进钱庄的打算。大多数人都抱着这样一种想法,这位朱小公子前手发的钱,后手就想办法给捞回去。就来楚千钧和熊兆玉都没有表示。无奈朱赝只好又把政策讲了一边,把钱存在信用社,不但随时可以取还能赚利息钱。终于有个庄丁道:“朱公子,如果不是你,我早就饿死荒野了,如今不但有吃有喝有住,还能在铁匠铺谋个活计,还有月钱发,做人不能忘本。这钱就当再还给公子好了。”朱赝气的想自杀的心都有了,合着讲了半天直接是浪费口水。没办法,有些东西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朱赝也懒的解释,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二个是老范进,第三个是楚千钧,楚千钧道:“我一直寻思把银子埋起来,可是埋了有怕被别人挖了,弄的我整天睡不好瞌睡,这下好了,既然钱庄给保管,也省得我操心。”第四个是熊兆玉,第五个又是老范进。正在负责登记的东方继道:“范老先生又要存银子?”老范进摇摇头道:“不是,我是来取银子。”东方继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老范进道:“刚才公子不是说随时存随时取吗,老朽试试这招好使不?”众人一阵哈哈大笑,这老范进果然是人老成精,他倒是没什么,儿子范二却极难为情,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东方继也是哭笑不得,无奈的摇摇,只好又给老范进办了手续。大家一看果然是随取随存,心中的忐忑平静了不少,毕竟这位朱公子虽然年少,但是办起事来也并非完全不靠谱。

最后一算,大伙儿也真是没钱。总共也就一千多两银子,其中熊兆玉和楚千钧是大头,他两是把所有的家当都存了进来。朱赝刚想对他们两说些什么,楚千钧一挥手道:“是兄弟就别说那么多.......”又让朱赝一阵感动。

有兄弟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