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03

第3章 忠贤祠

老牛头当了一辈子的雇农,这天早上,主家让他带几个人去把麦场边上的麦秆挑回来,一来是要烧火取暖,二来是喂牲口,老牛头做梦也没想到,一草叉,插下去,居然插出一窝人来,当场吓得一个趔趄,摔得滚地葫芦。

不用说草垛里面躲的正是范敬一家人,这家人睡的正酣,猛然间草垛一阵摇晃,突然间探进一只草叉,于是一家人狂叫起来,在搞清楚以后,老牛头也无可奈何,主人家的话不能不听,毕竟这年头谁也不容易,范敬一家也是知情达理的读书人,读书人的本质还在,自然做不出霸占草垛的荒唐事情来。而且这等武力值,也霸占不了,不过老牛头倒是指了个出路,进城后不远往左拐,有个忠贤祠,这是兖州知府给“九千岁”魏忠贤立的生祠,可以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暂居,躲避风雪。

范二对老牛头灿灿的道:“多谢老伯指点,但是守城的军卒刁难。”又把小卒勒索,殴打老父亲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老牛头哈哈一笑“读书人就是不知道变通,如今魏公公权倾天下,一会儿,你们一家人进城的时候,就说去九千岁的生祠拜祭,那些小卒除非狗胆生毛,又有哪个敢阻难你”范二一听,这个借口果然厉害。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当下谢过老牛头,一家人又朝城门口行来,此时,已经快到晌午,进城的人渐渐多了,城门守门的小卒估计是轮班,本来范二还想奚落一下那两个小卒,出出心里的恶气,没想到换人了,不过这两个小卒倒是继承了吃拿卡要的传统。一听说范家是去拜祭“九千岁”的生祠,眼睛瞪的差点从眼眶里掉出来。

要知道“九千岁”的生祠就是大明朝家喻户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自从建好了以后根本没人去,读书人爱惜名声,自然不会跟阉党搅合一起。升斗小民每日为生计奔波,自然也不会去,而且,真的要去拜祭,大明朝的神仙各司其职,分工明细,例如:求子拜观音,求雨拜龙王,求学拜孔圣人。林林总总,似乎三界已经没有任何执事可以供魏公公安排了。这也难怪,就连养马这种下三滥的执事,还要齐天大圣孙猴子大材小用的担当。民间养马拜“弼马温”谐音“避马瘟”由此看来,确实不需要魏公公管事了。

天上是事情魏公公插不上手,地上的事魏公公却是大权独揽。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明好太监的奋斗历程吧。首先我们来讲讲太监是个什么东东,太监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是用于犯了法的男人,战国末期,很多国君的宫廷比较庞大,人也比较多,但是婢女干不了重活,比喻说需要搬呀,扛呀,抬呀这些类的,女人体质天生要差很多。可是家里又少不了干活的男人。家里放一群青春萌动的男人,难免有一天不会色胆包天,和家里的女眷勾勾搭搭。毕竟那个时候一夫多妻,国君可以娶一堆大小老婆。总有一群大小老婆独守空房,既然有这么好的温床,那么出轨率高也就合情合理。于是乎,这些个国君就想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阉割”这样既解除了男人造孽的装备,又能让他们干重活。

我个人的理解是阉割就是把丁丁和两蛋蛋一起切掉。当然也有鱼目混珠的。最好的例子一个是秦朝的太监嫪毐,和清朝的小太监韦小宝,秦朝的嫪毐显然是阉割不成功的典型案例。秦始皇在纵横捭阖,统一六国的时候,嫪毐显然也没闲着,干净利索的拿下秦始皇的的娘亲太后赵姬,不但给秦始皇死去的老爹带上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还给秦始皇成功的添了两个弟弟。

就这样太监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群体一直到明朝,终于魏公公粉末登场了,这个魏公公本来不姓魏,他姓李,叫李进忠,爹妈是做小生意小买卖的,年轻时期的李进忠特别喜欢赌博,俗话说的好,小赌怡情,大赌伤人,赌到最后,家徒四壁,老婆跑了,没办法,就把女儿卖了还赌债。还是不行,欠的钱太多,于是就自阉,做了太监。看清楚哈,史书上说的是自阉,就是说自己切了自己的丁丁和蛋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看到这里我也很纳闷,这货不但狠,还不按规矩出牌,你赌博搞成这样,按道理来说,你该切手指头,剁手才对呀,赌博关你丁丁什么事,难得国粹上常说鸟事鸟事什么事情都可以撤上鸟吗?看来也只有这个解释能行的通。

李进忠经过一个叫王安的太监介绍,终于在太子府中成功的做了一名光荣的小太监。这个太子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明光宗干了29天的皇帝就挂了。史书上说是暴毙身亡,据说是吃了一枚红色的丹药。明光宗有好几个儿子,大儿子叫朱由校也就是天启帝。还有个儿子叫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那么这个朱由校跟魏忠贤有什么关系呢,朱由校同学估计小的时候比较缺奶,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配方奶粉哈,为了解决儿子的吃奶问题,明光宗是绞尽脑汁,毕竟朱由校是皇长孙,大明帝国的法定第三代接班人,吃奶问题一定要慎重,大明皇室抱着“认真”“务实”“严谨”的态度,终于从数位奶妈中挑选出一位“身材姣好”“貌**丰”“奶源优质”“量大味美”的超级奶妈。

这位从数千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超级奶妈姓客,叫客巴巴,又叫客印月,河北保定人,农妇。名副其实的草根阶层。然而草根也有逆袭的时候,这位奶妈不仅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且还把奶妈这个行业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们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校同学一生有两打癖好,第一做木工活,第二,喝奶,这奶就是客氏“放心奶”顺便补充一下,一般的孩子,一两岁就断奶了,可是朱由校同学直到23岁还没有断奶,朱由校童鞋享年23岁。

在朱由校童鞋疯狂补奶的时候呢,那个李进忠,也就是后来的魏忠贤也没有闲着。李进忠先认了一个干爹,这个干爹是个大太监,比较有地位,叫魏朝,而这个魏朝正是超级奶妈客氏的“对食”那么什么叫“对食”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相对而食”说白了就是天天一起吃饭。那些宫女,女官在宫里时间久了,又没个男人,很自然就会感到“寂寞”“空闲”“冷”就会找太监来籍慰空虚的身心,两人就跟夫妻一样吃住一起,而时间久了呢,宫廷内就顺其自然的默许了。

李进忠认了魏朝做干爹以后,为了表示忠心,就改了姓名,叫魏忠贤。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因为干爹魏朝的关系,魏忠贤成功的接近了干娘也就是这位超级奶妈客氏,这还不算,魏忠贤又成功的取代了干爹的位置,跟干娘做了“对食”为了这事,两人曾经拳脚相向。相互打的鼻青脸肿。并非儿子不是人,只因干娘太迷人。最终以魏忠贤获胜而告终。

然而魏忠贤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又通过超级奶妈客氏的关系,成功的获得了天启皇帝朱由校同学的信任,并成功的获得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这就不得了了。这位身残志坚的太监从此登上了帝国的权利中枢。司礼监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而秉笔太监,就是替皇帝写字的家伙。按说就是个代笔的太监,应该没有什么权利呀,其实不是这样的,明朝的制度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中最杰出的被选进内阁,处理大明帝国的日常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内阁进过讨论以后,在需要解决的奏章上贴张纸,上面写着处理方案,这就是票拟。但是很多政令必须要经过帝国的最高首领盖章批示才能生效。而皇帝的批示通常用红笔,所以又叫批红。可是有的皇帝很懒,也有的皇帝根本不喜欢处理政务,很不幸朱由校同学就是其中一位,于是本来该自己做的决定就落在魏忠贤手里。当内阁把堆积如山的奏章呈上来的时候,这位朱由校同学总是能找出各种奇葩理由罢工。

比喻说内阁呈上来一个奏疏:大致内容是陕西发了大水,或是山东干旱,河南流寇造反,内阁准备拿出多少多少钱来赈灾,抽调多少兵丁平叛,巴拉巴拉一堆,可怜的朱由校同学,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要面对各种奇葩的事件,各种枯燥无味的奏章,各种数字。而且这种折磨让你根本看不到尽头。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朱由校同学在当皇帝的期间,正处于后世****童鞋的高中和大学生涯,每当这些童鞋被枯燥的课程折磨的歇斯底里的时候,还可以请病假,逃课去网吧包夜打英雄联盟,撸的四肢瘫软,口吐白沫,鼻青眼肿也算是一种对学习的调剂吧。

然而朱由校同学却不行,稍微怠慢,就会有文官集团铺天盖地的劝荐把他淹没,一个唐僧的啰嗦,如同一万只苍蝇在你耳边嗡嗡,那么一群文官集团就如同一万个唐僧在你耳边嗡嗡,这种日子简直让人生无可恋。当朱由校同学正生不如死的抱着熊猫头对着一堆奏折发呆的时候,侍立在旁边的魏忠贤露出奸诈的微笑。他捧着一盅参茶挤出一脸关切的神情“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呀,老奴见皇上勤政爱民,呕心沥血,却不能为陛下分忧,老奴真是心痛啊!”说完挤下两行猫尿。

朱由校呆呆的看着魏忠贤,突然冒出一个灵感:“你过来,”说完把朱笔递过去,“剩下的奏折你来批!”魏忠贤“咕咚'一身跪地上“咣咣”磕头:“皇上,老奴就是粉身碎骨也愿意为陛下分忧,但是此举违制,奴才实在是不敢呀。”

朱由校笑咪咪的看着魏忠贤到:“朕不说,你不说又有谁能知道呢,再说了,你只是代个笔,这也是朕的意思,你是朕府里的老人,你的忠心难道朕还不明白么,好了,这里有几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内阁居然也呈上来,你先试着给办了。”魏忠贤还要推辞,朱由校摆摆手道:“朕意以决,你就不必推脱了,哦,顺便传朕的奶妈。”魏忠贤忙道:“方才奴才看见客巴巴正在花园赏花,老奴这就去传客巴巴见驾”

朱由校伸了个懒腰:“朕突然感到神清气爽,刚好也要去花园,就不要麻烦客巴巴来了,你把这两个奏折批了,朕去补个奶,片刻即会,不许偷懒哈!”说完朱由校如同脱笼的小鸟,飘然而去,留下惊喜交加的魏忠贤。魏忠贤当然知道此例一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掌握了帝国最高的裁决权。幸福来的太突然了,魏忠贤呆了半响,才发现一阵骚味扑鼻,裤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尿湿透了,这就是太监的悲哀呀,丁丁被割掉了,尿道变短,一遇到紧急状况就会括约肌失控。

魏忠贤一手提着裤带,一手握着朱笔暗暗发誓“我一要成为大明最有作为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