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阙门之韶华尽
32616100000004

第4章 04.步余马于兰皋兮

数月。

逢上元。

花满市,寒衣合身。

锦城依日车水马龙、马蹄声吆喝声,讥笑声,声声嘈杂。

东二道街是一出名的闹市。

大街小巷均挂花灯。

下了场寒雨,潮气重,露水尚未凝干。

放河灯,赏花灯,佳人才子姻缘好团圆。

捉明月,猜灯谜,鸳鸯戏水成对颂良夜。

楚从嘉摇着一柄沉香木做的合扇,这把合扇可值些个钱。沉香千年不腐带着一种离奇的香气,物以稀为贵,上等沉木少有。

说起这合扇,是从书阁里寻了出来,当今圣上亲自题字,题的是个什么字只看懂了后半句:盛世扭乾坤。这后半句倒是熟悉的很。

今夜云消散了些,一层薄雾掩住了明月,能在一个时辰内完全见得光,也是个好兆头。

恰逢腊梅欢落开了骨朵的梅曾经傲然在风雪中,此时在枝头摇摇欲坠,过了上元便是回春。

刮了阵清风,卷起地上的残瓣,在半空中盘旋,掀起铺面的花铃,楞楞作响,掀起布衣书生的衣袖,带走一片清香。

有的趁着来往的马车绕过集市朝城门飞去。

有的随着微风,散落在河面上。

此番景象,楚从喜想起一句诗来,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刚从嘴里轻声吟出,让二德子听了去,拍手叫好。

达官贵人驾车巡游,布衣书生拂袖坐于船头,饮酒赏日,时不时心中间发出一两句诗来。

桂花酿汪的香气阵陈袭来,顺着下游走,登了船,掀起珠帘。

“大老远就闻见桂子酒的香味,这时节,怕是上等酒楼都不曾酿了,也就先生这儿少不了这酒”

“哟嘉爷”撑杆的渔翁上了岁数,胡子花白,倒是面色红润,年过花甲,精神的很。

老翁一见来人,眉目稍展,放下杆子,从板下取了一酝子酒,那酒封了口,放了有些时候,酒最多也就半斤。

“酒都给爷备好了,前几日还念叨着。这桂子酒就当个爷赔个不是,人老了,有眼无珠,不识得爷就是太子殿下,老朽慌恐”说

罢,老翁稽首。

楚从嘉双手扶起老翁,拂袖而坐,直言:“厌烦了太子殿下这个称号,不过图个虚名,宫内便罢。在这儿,先生还是唤小子,听着

顺耳。”

老翁听罢连连摆手:“岂敢岂敢”

说起与这位老者相识,是几个月前的事儿。自从做了太子爷的位子,入了东宫再难出游,白天有未央宫那位主子的眼线盯着,到了夜里,还有守夜的值班卫。

关了大半个月,可把廖风生闷坏了。隔天,趁着值班卫换班的空闲,就让二德子带自己出了宫。

闻见酒香,寻到老翁这里,身上也未带些银两,单穿了件太监的服饰,偷喝了老翁的桂子酒,一坛下去就被老翁抓住,要钱没有。

老翁抄起竿子,一口一个臭小子追的他满街跑。

时逢半月,摩风生得空再次回宫,因未夹宫那位主子生辰,大张旗鼓,后宫那些人忙得很少了对廖风生盯着的人。

在东二道街玩闹了一天,到夜里从酒馆子里出来,喝的有些不省人事,折回去的路上,竟遭到三四个蒙面人的刺杀。

逼的他走头无路,一横心往河里跳,那几个蒙面人还往河里胡乱放了几箭就走了。

醒来的时候,随躺在船上,是老翁救了他。

回过神儿,老翁起了封口,香味立马就溢了出来。

老翁向外一张望,哆了哆嘴,问道:“没个佳人作陪?”

老翁小酌一杯,又言:“嘉爷今夜你中上桃花了,怕是要巧遇佳人,摘得织女星,算是大晦”

楚从喜放下酒轴,类言:“摘得织女星如何?”

“可喜可悲”

“何意?”

老翁长长的舒了口气拂了拂白须,言:“喜东方苍龙临世;悲,慧星袭月,民不聊生。”

楚从嘉冷哼一声,用天象变化来占人间吉凶祸福,他是不信的,若不是慈禧那婆子坚持什么顽固分子,康先生也不会白白丢了性命,都是封建旧思想。

古人是如何用天象夜观,楚从嘉不由好奇,又饮一轴,脸上开始泛了红,趁着酒意神志不清地咕哝了句:“先生可知,我与那织女星结果,如何?”

老翁收了酒坛子,撑起竿子把船靠了岸。

楚从嘉自觉无趣,朝着老翁作了辑,挥挥衣袖转身别过。

刚蹬岸,耳边传来老翁幽幽叹惜声。

老翁歌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歌声悲凉,听者不由纷纷落泪。

一步踉跄若不是二德子眼拙上前扶了一把,怕是又落湖了。

这么一惊,酒醒了些,楚从喜扶着二德子摇摇晃晃上了桥,一抬眼便望见雀台悬空挂的花灯,灯心红焰。

楚从嘉指着那灯,问二德子:“一般贵人家的花灯不过是用上等的琓纱裹的,这街上的灯为何是用琉璃瓦黏的?”

“爷有所不知东二道街是谁的主场,严将军。”

二德子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让旁人听了去。

楚从嘉扶额不悦地说了个名字:“你说是严昭崇?”

路过雀台,这才发现每盏琉璃灯上刻画的都不同的图案,色泽不一,有社日祭祀的土地神,有花神图,嫦娥仙子,飞升图。

“这上面挂了多少盏琉璃灯”

二德子连头也不曾抬,便答:”七七四十九盏”

楚从嘉用合扇个一个数着,又言“为何本王看着有九九八十一盏”

二德子愣了一拍后脑勺,再看怎么数也是四十九盏,太子爷怎

数的八十一盏,莫不是酒还没醒。

摇了摇头太子爷摇摇晃晃走了很远,连忙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