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3261400000065

第65章 世界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8)

蒙哥马利的参谋长德甘冈将军从以前战斗中缴获来的一套德军作战地图中发现,隆美尔对阿拉曼防线南端的拉吉尔地区的地形几乎全不了解。在这个地区,沙漠很深,且流动性极大,变幻莫测,极不适合德军坦克部队行动。正为阻挡隆美尔的进攻而绞尽脑汁的蒙哥马利等人,猛然间找到了阻挡隆美尔进攻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阻止他发动攻势,而是鼓励他发动攻势,但要设法将他的攻势行动引诱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岭前的拉吉尔地区进行。

为了将隆美尔的进攻能够引诱到拉吉尔地区,英军决定利用不久前刚刚破获的隆美尔的情报网“康多尔”小组。“康多尔”小组,是一个德国情报机关派驻开罗的间谍组织,这个间谍组织曾多次成功获取了大量的英国情报,并将这些情报提供给隆美尔,为隆美尔在北非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情报机关在破获了这个间谍网后,立即模拟这个间谍组织继续向隆美尔提供“情报”,保持着与隆美尔的密切“联系”。而隆美尔此时也丝毫没有对“康多尔”小组产生怀疑。因此,利用“康多尔”小组,确实是使隆美尔上当的最好的手段。

就这样,在8月下旬,隆美尔接到了“康多尔”小组的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康多尔开始发报。据最可靠的消息来源证实,第8集团军准备在阿拉姆·哈勒法进行最后抵抗以保卫埃及。他们仍在等待援军,充其量只能勉强抵挡一阵。”

几天之后,隆美尔又收到了“康多尔”小组发来的另一份电报,此次电报的情报资料,竟是一份完整的英国沿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的作战命令。隆美尔接到这份报告,当时高兴得拍着他的大腿说:“我们在开罗的密探是最伟大的英雄,最高统帅部应奖给他们铁十字勋章。”

为了使隆美尔坚定他的进攻计划,英军情报机关又设计了另一个行动。德甘冈将军命令他的绘图员画了一张特殊的拉吉尔地区地图,并标明这个地区是“硬地”,是适于德国装甲、坦克部队行动的地形。然后,将已被逮捕关押的“康多尔”小组成员,英军驻开罗总部的史密斯少校从监狱中提出来,强迫他带着这张假地图,开着侦察车冲向德军防线。不知底细的史密斯还以为是逃跑的机会来到了,便拚命开车向德军防线冲击。然而就在他冲到德军防线附近时,侦察车爆炸了。但是德军派出的巡逻队找到了史密斯少校的尸体和他身上的地图。这一条条不同来源的情报,都印证着同一个事实,即拉吉尔地区适合装甲、坦克部队行动。隆美尔终于在他的作战地图上注明了拉吉尔地区“硬地”符号,并将此地区选定为主攻路线。

1942年9月1日,隆美尔的进攻开始了。这次,等待隆美尔的已经不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在德军进攻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新布设的地雷。当德国工兵进入雷区扫雷,为装甲部队扫清道路时,英国空军又飞来了。一颗接一颗的照明弹,将隆美尔的一长串的装甲部队照得通亮,紧接着,大批轰炸机向德军坦克部队投下了雨点般的高爆炸弹。

但是,倔强的隆美尔,还是决定不顾损失,继续向前推进。这样,他的庞大的非洲军团开始进入了蒙哥马利早就准备好的陷阱——拉吉尔地区。近百辆坦克及卡车在英国假地图上标明为“硬地”的沙漠中东倒西歪地挣扎着前进。当人们走下车来试图去推动车辆时,英国皇家空军再次光顾了他们。没有出路,也没有藏身之地,到了夜幕降临时,沙漠上到处都是被烧毁的德军车辆。精疲力尽的隆美尔只得下令,全军实施总撤退。

这次作战,英军只动用了一小部分装甲部队,而英国步兵则根本没有参加作战,尽管如此,却让德国非洲军团损失了4800人、50辆坦克和近百门大炮。对无法得到补充的非洲军团来讲,这样的损失是致命的。隆美尔试图夺取开罗、征服埃及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沙漠之狐”在这里遇到了比他更为聪明的猎手。从此,非洲军团开始在北非战场上走下坡路了。

德黑兰会议

在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又称“国际同盟”就形成了。

在苏联战场上,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伟大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迫切的问题。1943年11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共同商量对德作战的军事问题。这是三国领导人之间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晤。

1943年11月28日,下午3点钟,正式开会前1小时,斯大林身着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戴列宁勋章,从苏联人的住地,走到美国人住的别墅来拜会罗斯福总统。罗斯福穿了一套蓝色便服坐在轮椅上,对斯大林说:“见到你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也微笑着回答说:“我也很希望会见你。”下午4时,苏、美、英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他首先致词说:“苏联人、英国人和美人国第一次作为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惟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希望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丘吉尔接着说:“这次会议也许象征着人类有史以来整个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会,人类的幸福及命运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斯大林也说:“苏美英三大国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这个机会。”

在第二次会议举行以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这些言辞和举动都为会议创造了友好的气氛。但是,当会议讨论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当时,苏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为了减轻苏军的压力,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婉言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美英两国才制定了代号为“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面对丘吉尔的建议,斯大林反驳道:“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丘吉尔思索了一阵,又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

斯大林再也忍耐不住了。这位工人出身的领袖猛地敲了一下桌子,怒声道:“我们的人民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我们的孩子由于没有面包充饥而正在挨饿而有的人却在这时只顾抢夺中欧的地盘,置人民的牺牲于不顾我呆在这里,简直是浪费时间”说完,斯大林挪开椅子,就要离开会场。

罗斯福这时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经过反复磋商、争论,最后美英苏三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决定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答应在打败德军后,将对日本宣战。

不一会儿,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协议上签了字。德黑兰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达成协议以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互相祝贺。罗斯福在为庆贺丘吉尔69岁生日的宴会上说:“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每一个国家都按本国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来拟定我们处理各种事情的计划。可是我们在德黑兰会议上已经证明,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所以,当我们离开这次历史性的聚会时,我们能够在天空第一次看见传统的希望象征——彩虹。”

德黑兰会议,为国际联盟接下来对德宣战起了重大作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

德黑兰会议一个月后,即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南部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从而拉开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序幕。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炮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又出动了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的前半个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接着,盟军各种飞机同时出动,轰炸德军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5∶50,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又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地动山摇。

登陆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7至11英里(1英里≈1.6公里)的海面上,然后改乘大小登陆艇按时到达预定攻击的滩头。跟在登陆部队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和装备的大型登陆艇。

美英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共有5个滩头——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全长约50英里(1英里≈1.6公里)。登陆计划的第一批进攻部队是5个师,每个师占领一个滩头。

到6∶30,美军开始在奥马哈滩和犹他滩登陆。美军第七军第四师在犹他滩没费多大劲儿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断断续续的炮击。3个小时内,他们就肃清了守卫这个地区的德军,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猛烈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虽然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但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2英里(1英里≈1.6公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的第二军团第五十师于7∶20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时也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分,他们终于深入了内地5英里(1英里≈1.6公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德军激烈的抵抗。但到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伞兵师会合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装备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的长达2500英里(1英里≈1.6公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惯用手法,并不十分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对此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说:“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盟军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早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美英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国总司令。而且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俨然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销了沿岸的正常航道运输,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问题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非常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美英盟军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然丝毫不知。盟军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