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3261400000061

第61章 世界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4)

小时候的斯大林仿佛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他自己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想办法得到,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一次,在宿舍阅读雨果的《九三年》,不料一个学监闯了进来,没收了这本书不说,还到校长那儿告了一状。他因此受到了警告。但是,斯大林压根儿没把校规和警告放在眼里,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读起更多犯禁的书籍。当斯大林第13次在教堂楼梯上被发现时,校长发火了,罚他长期禁闭,并给予严重警告。后来,斯大林参加了学校中一个秘密辩论团体和城里一个名叫“麦撤墨达西”的社会主义组织,学校因此以“欠缴学费”和“无故旷课”为借口,把他开除了。

失学后,靠着朋友的介绍,斯大林在梯比利斯地球物理观察站谋得了一个测量员的工作。工作之余,他一面埋头攻读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一面组织工人们学习,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1900年,为了声援欧洲的工人运动,斯大林负责筹备了高加索第一次五一节的示威游行。那天一清早,一群群工人向郊外的盐湖集中,人们手擎横幅,上面用俄文、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文书写着革命标语,两面旗帜上还贴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在《马赛曲》乐声中,斯大林向500多名工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最后他表示,为了让暴君知道工人阶级的力量,明年的游行要把红旗插向市中心。

56-斯大林

1901年五一节前夕,斯大林的秘密活动和行动计划被敌人侦破了,警察奉暗探局之命包围了观察站,他已经不能回去了。于是,他搞了一张假护照转入地下工作,过起职业革命家紧张而危险的生活。

位于黑海岸上的大港口巴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革命组织,以领导工人开展斗争。斯大林奉命来到那里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经过他的艰苦努力,巴统社会民主党几星期后在一位工人家里举行的“新年晚会”上宣告成立。

为了迅速发展革命组织,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斯大林用梯比利斯带来的设备,搞了一个简易的印刷所,亲自起草传单和宣言书,然后由工人把印刷品取走,散发到附近的炼油厂、货运码头和铁路。工潮很快掀起来了,在短短的5天之内,斯大林就亲自组织并指挥罢工工人进行了3次群众性的政治示威。面对沙皇军队的血腥镇压,他没有退缩过一步。工人们的奋起反抗,接踵而来的流血事件,使巴统的骚乱达到了沸点。斯大林面对这一局势感到欣慰。

沙皇政府为巴统这座城市的苏醒深感不安,派出密探四处寻找“祸首”。1902年4月,在一次巴统委员会的会议上,斯大林终于被沙皇政府被捕了。在高加索度过一年半的监狱生活以后,斯大林又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东部伊尔库茨克州的新乌达村3年。由于不能容忍与政治隔绝3年之久,斯大林一到目的地就开始筹划逃跑的路线。当时日俄战争迫近,满洲边界防范也处于混乱之中,他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坐上一辆农民的大车,横渡雪原,向乌拉尔西行,终于重新踏上了梯比利斯的土地。

1905年底,斯大林以南高加索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芬兰坦墨福斯召开的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那里,他与列宁首次见了面,并加入了俄国革命运动的主流。会后,他重新回到了高加索,按照列宁的建党的思想和斗争策略,出色地领导了这一地区的布尔什维克,使当地的布尔什维克组织成为列宁党的坚强堡垒。

后来列宁交给斯大林一个任务,在俄国革命运动中心首都彼得堡,直接领导《真理报》的创刊,斯大林欣然前往。

为了给报纸筹集经费,当时他们组织了一场音乐晚会。斯大林对他本人是否参加晚会拿不定主意,临行前,他向一位中央委员询问了那里的安全情况,不料那人是个内奸,他用花言巧语诱骗斯大林放心前去,暗地里却去密报暗探局。音乐会开幕不久,同志们就觉察到了危险的迹象,连忙让斯大林穿上女人的大衣逃出这个陷阱,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又一次陷入了沙皇政府的魔掌,被关进彼得堡监狱。5个月后,斯大林被押送到气候严寒、荒无人烟的莫纳斯蒂尔斯科耶流放地。沙皇政府为防止他再次逃跑,不久又把他押解到北极圈以北的库卡村流放地,将他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从1902-1913年11个年头中,斯大林前后被捕7次,流放6次,出逃5次,共争取10年的秘密工作时间。这一次,由于沙皇政府的严密防范,他不得不忍受4年之久流放生活的煎熬。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不久,斯大林终于得以回到彼得堡,担任了党的起义总部的成员,积极参加和协助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接到叛徒的密报,决定攻打起义司令部斯莫尔尼宫,查封《工人之路报》编辑部。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决定立刻集合部队向司令部靠拢。漆黑的夜晚,沙沙的脚步声和铮铮的武器撞击声,刺破了四周的宁静。没过多久,斯莫尔尼宫的大门口已经架起了4挺机关枪;由革命士兵组成的巡逻队正把守着附近的每个要塞和街道;武装的赤卫队员赶到了《工人之路报》编缉部,即刻撕去了临时政府的火漆封条……在列宁身边,在无产阶级大搏斗的风暴中,斯大林成了革命事业中一个坚定、沉着的指挥员。

1922年4月,鉴于列宁身患重病离开第一线工作,斯大林被选举担任**********的总书记。列宁曾经担心过斯大林能否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事实证明列宁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苏共中央总书记这个重要岗位上,他确实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

正当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继续迈进的时候,德国法西斯公然撕毁刚签署不久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妄图用“闪电战”在3个月内征服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一场更为严重的挑战。斯大林英勇地领导苏联人民投入了伟大的卫国战争。他向全国发表了广播演说,号召军队和人民为捍卫每一寸土地献出最后一滴血。几个月后,当德军先遣部队推进到离莫斯科20多英里(约32公里)、所有的人民委员部门和政府各部门都撤到古比雪夫时,斯大林仍坚持留在莫斯科,在大炮的隆隆轰鸣中检阅了红场上的军队。红场阅兵式向全世界宣告,体现在斯大林身上的胜利意志没有动摇

在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苏军挫败了德国法西斯35个师对莫斯科的进攻,粉碎了希特勒“闪电战”的计划。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中风,倒在沙发旁边的地毯上与世长辞了。斯大林的一生功勋卓著,虽然他的缺点和错误也很突出,但其功绩将永载史册。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从此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战争刚开始,德军来势凶猛,很快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苏联广大地区。但是在苏联军队的英勇反击下,他们进攻势头逐渐减弱了。希特勒妄图在3个月内消灭苏联的计划破产了。于是他又决定重点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莫斯科的军民经过40天的浴血奋战,歼灭了大批德军,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苏军开始了反攻,乘胜收复了大片土地。而德军却节节败退,只能实行防御了。

希特勒气急败坏,决心孤注一掷,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企图反败为胜。他哪里清楚,进攻斯大林格勒,他让自己走进了死亡的深渊。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战前城内居民约60万人。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是德国当时急着要得到重要的物资。对苏联来说,在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以后,斯大林格勒是中央地区通往南方经济区域惟一的交通咽喉,关系到莫斯科的安全。既然斯大林格勒对交战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场战役有多么残酷就可想而知了。

从1942年7月中旬开始,德军相继投入了150万大军,集中了将近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城市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但是,在斯大林“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一切力量消灭敌人”的号召下,苏联军民誓死抵抗,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和冲进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为了打败法西斯,他们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激烈残酷战斗的日日夜夜里,这里没有前线和后方的界线。在这里作战的部队中有16万多名党员和24万多名共青团员。在78名共青团区委书记中,有47名成为前线的战士。共青团培训了7.5万名姑娘,使她们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它的外围防御战,到近郊的防御战,到市区的争夺战,尽管德军以优势的兵力和陆空强大的攻势步步进逼,但是苏联军民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始终没有让德国法西斯逞强。相反德军久战不胜,已经士气低落。再加上严寒和饥饿的威胁,很多人被冻死,战斗力大大减弱。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11月19日,苏联红军经过殊死战斗,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们对德军开始了大反攻。

而就在此时此刻,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竟带着他的高级将领们到阿尔卑斯山观赏雪景去了。等他与随行人员于11月22日回到大本营时,这天已是苏联红军发动进攻的第四天,前方传来的消息很坏。南北两面的苏联红军已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40英里(约64公里)的顿河河曲上的卡拉赫会师。当晚,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将军发来一份无线电报,证实他的部队已被苏联红军包围。希特勒立即回电,指示保罗斯把他的司令部迁入城内,布置困守,部队解围前的给养将由空运解决。

但是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因为,现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被切断了退路的德军共达20个师,还有罗马尼亚2个师。按照保罗斯将军来电要求,每天空运的军需物资至少需750吨。然而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即使有足够运输机,在这样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空中优势的地区,也并不是全都能完成任务的。虽然如此,戈林仍对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担负这项工作,可是实际上始终没有开始做这项工作。

当然,为第六军团解围是比空投更为切实可行和有希望的办法。这一点,希特勒十分清楚。11月25日,希特勒把最有天才的战地指挥官冯·曼施坦因元帅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回来,委派他担任新建的顿河集团军司令。他的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南向前推进,为第六军团解围。但是现在对这位新任司令官的解围要求,简直是办不到的。曼施坦因竭力向他解释,惟一的成功机会在于第六军团从斯大林格勒向西突围,另一方面曼施坦因自己的部队以第四装甲军团为前锋,向东北进攻,夹击处于这两支德军之间的苏联红军。但是希特勒不同意这么做。正如曼施坦因跟希特勒争辩时所说,这种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俄国人的力量实在太强了。尽管如此,曼施坦因还是怀着无奈的心情,于12月12日发动了进攻。

这次进攻称作“冬风计划”。反攻起初颇为得手。霍特将军所率的第四装甲军团,沿科切耳尼科夫斯基到斯大林格勒的铁路线两旁,向东北推进到离斯大林格勒约有75英里(约123公里)的地方。到12月19日,该军离斯大林格勒南郊已不到40英里(约64公里)。到21日,该军离城已不到30英里(约48公里)。夜晚时分,被围的第六军团部队已能看到在大雪覆盖的草原的那一边援兵所发的信号弹了。

第六军团这时如果从斯大林格勒向第四装甲军团的前进阵地突围,可以说肯定会获得成功。可是希特勒又一次禁止第六军团突围,他在这个问题上一点也不肯让步。此时士兵们饥饿沮丧,对最高统帅部失去信心,伤员得不到适当照顾而危在旦夕,还有成千人在冻死。

霍特将军正面和两翼遭到苏联人日益坚强的抵抗,再也无力越过这最后30英里打到斯大林格勒。第二天,新命令发下来了,命令要求霍特立即停止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派遣他所率的3个装甲师中的一个师到北面的顿河前线,他自己则率其余部队就地死守。德军为斯大林格勒解围的努力失败了。

1943年1月8日早晨,3名红军青年军官带着一面白旗,进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德军防线,把苏军顿河前线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一份最后通牒送交保罗斯将军。最后通碟提醒保罗斯,他的部队已被切断,解围无望,连空中接济也不能保持了,最后通牒说道:“你军已陷入绝境,你们饥寒交迫、疾病丛生。俄罗斯的寒冬还只刚刚开始,严霜、寒流、暴风雪还在后头。你的士兵缺少冬衣,卫生条件又差到极点……你们的处境已一无希望,继续抵抗下去实在毫无意义。”通牒要求保罗斯于24小时之内答复。

保罗斯将军立即将最后通牒的全文以电报发给希特勒,并要求准予便宜行事,但最高统帅立即驳回了他的请求。在红军要求保罗斯将军投降的期满之后,又过了24小时,即1月10日早晨,苏军以5000门大炮狂轰猛炸,展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阶段。

这一仗打得激烈而残酷。在瓦砾成堆、遍地冰冻的城内废墟上,双方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英勇,不顾一切地进行战斗。但是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在6天之内,德军的袋形阵地已缩小了一半,只剩下15英里长、9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宽的一块地方。1月24日,德军阵地又给苏联红军一劈为二,最后一条小型的临时跑道也失去了。过去,飞机还运来些供应品(物别是治疗伤病员的药品),并运走了2.9万名伤病员,现在,飞机再也不能降落了。

苏联方面再给他们这些勇敢的敌人一次投降的机会。1月24日,苏联的使者带着一份新的建议来到德军阵地。保罗斯又一次感到左右为难:是向疯狂的元首尽服从的天责,还是尽责挽救残部使之免于灭亡,实在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又向希特勒请示。希特勒的答复仍然是: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他们的英勇坚持对建立一条防线和拯救西方将是永志难忘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