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远舞曲
32611400000017

第17章 国家印象与个人

失业带给于羽的不仅是情感上的挫败感,更有家庭给她的种种压力。也难怪,在于羽父母的心中,女儿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又顺利的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女儿一向聪明能干,又处在一个很高平台上,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可是如今,虽说是出了国,可是一下子成了家庭主妇,而且是那种家徒四壁的家庭主妇。这种强烈的落差不仅让于羽不能接受,连于羽的父母瞅着心里都觉得难受。

老于和女儿通电话:“就在那里读个博士算了,干嘛要去欧美,现在哪里能读就在哪里读。”?于羽不说话,反正她已经打定了主意,暂时不考虑再读书。

老于老婆对女儿说:“不行就回来吧,周琦非要赖在那里不回来是吧?实在不行,你先回国算了,他要留在那里就让他一个人留在那里,大不了离婚。钱也没赚多少,还一年到头见不到面,我现在连我闺女是胖了是瘦了都不知道。“边说还边哽咽了起来。

于羽心里乱糟糟的,一想到自己这么大的人了还让父母操心,心便纠在了一起。父母的牵挂归牵挂,博士于羽暂时是不想读了,婚也不是说离就离的,那么工作还是得继续找。

房东小夫妻建议于羽去问问中介,毕竟他们门面广,路子多,大不了找到工作后出中介费得了。中介那边给出的反馈是他们手上基本上是像工厂工人、美容院美甲师、幼儿园老师、补习班托管这样的岗位,那都是本国人不愿意做而不得不依靠外来人口的职业。而像于羽这种有着较高学历的人,估计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合适岗位,确实是,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根据现有的政策,外国人或者是非PR(永久居民)拥有者就业面临着超级多的限制,要不就是你确实比人家技高一等,是不可替代之人才,要不你就捡别人不愿意做的岗位,高不成低不就的实在难办。

进退两难的情况让于羽几乎崩溃。周琦安慰于羽:“要不你就别找工作了,安心在家待着把孩子生了吧。”

一想到生孩子,于羽心里更是纠结的不知如何是好,于羽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孩,要不是因为出国,她肯定早就做妈妈了,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小孩生下来以后该怎么办?自己现在在这里没房子,就算坐月子的话父母来了也没地方住。而且父母能不能过来还不一定,按照新加坡法律,像周琦于羽这种情况,父母在这里最多只能待两三个月,那么两三个月以后怎么办呢?于羽全职在家带孩子吗?周琦一个人的收入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吗?话说回来,他们还想省点钱以后买房。现实的负担让于羽头痛不已。

于灏说:“你们也真是奇怪,去哪里不好偏跑去S国去。那里的环境好不假,可是像你们这样半路出国既无家底又无背景的人,到那里真是一点优势都没有。房价车价就不用说了,我刚看了新闻,说那里的物价都已经全球第一了。不仅如此,地方小限制多工作不好找。我认为只有两种人在那边可以生活的好,一种是大富翁,那里是税率极低的国家,多少富翁打着移民的口号定居在此,其实就是为了避税。二是底层人士,估计他们在那边打工赚的钱估计要比国内高很多。”?于羽说:“那倒不一定,我上次回国看望爸妈后回S国,飞机上遇见几位到这里务工的农民工,因为他们不懂英语,无法填写入境卡,我帮了他们便和他们多聊了几句。一个印刷工人告诉我,他在这边的工资基本上是1200—1800块当地货币一个月,折合人民币在6000—9000之间,看起来是不少,但是首先要交给中介35000块钱左右的中介费,也就是说差不多半年的工资没了。还要吃喝用住,这里的物价水平你已经说了,基本上是一斤饺子皮五六十块人民币的节奏。

住宿条件不用说了,十多个人住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情,虽然法律不允许,但是群租之类的也是偷偷进行,我家隔壁那户人家客厅里就住了一位小伙子,想想都可怜,家里人或许还觉得在国外好风光,实际上他就在人家的客厅里搭个单,晚上回来睡一觉,一大早就出门,这么热的天别说空调了,就连风扇都省着吹。可是这里一年四季都这么热,这就意味着他夜夜都得如此熬着。就这样,房租还要1000块钱一个月,这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了。你算下来,一年到头他们能攒几个钱?还要深受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和子女的痛苦。所以他们要想攒点钱只能靠两条路,一个是加班,死命的加班会有加班补助,另一个就是想法设法的省钱。我听一个老工人说,他有个朋友为了省钱,已经十多年都没回去过了,结果去年回了趟家,孙子都不知道他是谁。”?于灏听完后叹了口气:“穷人到哪里都受苦,不过好歹没有欠薪跑路、克扣着农民工工资不给的事情。”

于羽说:“这个具体有没有我还真不知道,但是前不久不是有条新闻说一对中国夫妻因劳资纠纷未能如愿,公然在马路上手持纸张跪地请愿而被捕。新闻出来后,我看国内论坛上一片骂声,说的最多的就是丢人丢到国外之类的。我们先不讨论这个举动是否合适,而仅仅从讨薪这个角度看,无论在哪里,肯定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很多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比之国内讨薪的不易,恐怕国外的法律更多保护的是本国人的利益吧。”

于灏说:“姐,听你这样一说,我怎么觉得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是如此艰难。不过人家社会比我们发达,肯定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吧?“

“对的。”于羽认同弟弟的观点:“首先这里的公务人员态度都非常好,几乎没有国内有些干部那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嚣张,无论是议员、基层代表都很平易近人,耐心亲切。而且这里有很多政策也非常实在贴心,甚至有些环节细致的让人感动,举个例子吧,我上次买了盆仙人球回来,就是那种摆在电脑前的植物,我新盖土以后就把它放在窗台上忘记收回来了,本来就是非常小一盆植物,不注意不一定能看见。结果过了两天房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我把这盆植物赶紧拿到房间里,因为在窗台上搁放重物万一掉下来会砸伤人,如果我限期不履行这个义务,政府可能会考虑收回屋主的房屋所有权。”

于灏听完不由感叹:“果真是法律严格的国家。”?于羽却说:“我倒是觉得这样的法律挺好的,这也确实是我的疏忽,而且是重大疏忽,如果万一真的不小心砸到人了,那该怎么办呀,所以政府的监管就非常重要。还有我在这边有几次问路,大家都是很热心的帮助我,有人拿手机帮我查路线,有人打电话问朋友,还有位印度大妈亲自给我带了很长一段路,特地把我送到目的地后再独自离去,感动得我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于灏说:“看来你是遇上好人了。”

于羽赞同:“确实是。我参加网球班认识的几位当地朋友还很热心的帮我介绍工作,虽然最后没成功,可是我心里还是非常感激。“?于灏笑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姐现在不仅靠朋友,还靠的是外国朋友。”

于羽也笑,不过她话锋一转:“但我是最反对一刀切的人,我和你说你能理解,我和有些人说,他们开始就叽里呱啦非说中国人素质差,外国人素质高。其实哪里都一样,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而且什么叫素质,我最反感这个词。我就和你说件事吧,也是我也是上次从国内回来坐飞机返回,有位大娘坐在我旁边,她磕着瓜子看看皮儿没有地方扔,于是就把瓜子壳扔在了飞机走道的地毯上,空姐马上跑过来进行了教育和清扫,旁边人也是一片指责声,大妈吓得闭紧嘴巴,再不敢说半句话。后来我和大娘聊天才知道,她来自西北农村大字都不识一个,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是到国外来给儿子带小孩的,她连城市都没怎么来过,所以家里人把她送到机场,让她一路上跟着别人才上了飞机。在她的概念里,农村里嗑瓜子不就是把瓜子壳扔在地上,大不了后面吃好了拿个扫帚一把扫干净不就得了。在这位农村大娘看来,吃瓜子吐地下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在我们这些早就受到文明教育的人心里,吃瓜子随地吐壳却是很失礼的行为。所以说,有时候你认为是道德问题是素质问题,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她连什么是文明的概念都没有。为什么人们说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文明是要被教化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于羽的话让于灏陷入了沉思,显然这是一个他从没有考虑过的看待问题的新视角。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世界,一个在大家看来不太合理的举动被人捕捉后往往会无限放大,受众通常会根据自己对于视频录像中人的行为观察作出自己的判断。有横加指责的,有破口大骂的,可是有时候大家能不能多一个角度去看待整个问题,或许那时得到的就会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结论。

经过几番尝试和努力,于羽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文化公司里做中华传统礼仪指导老师,这家公司和一般的语言培训机构不一样,它不做汉语教学,而主要做的是文化传播,承办一系列和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业务。比如有些跨国公司希望举办中式聚餐、中式年会或者是有些学校想策划与中国文化相关联的活动,甚至有些个人希望能完成传统的中式婚礼,这些单位和个人就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士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创意、策划和指导。于羽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不仅能够赚钱,还能够传播中国文化。

于羽对周琦说:“在我还没有出国之前,我想象中的外国人肯定和我们中国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一样,都是热情大方友好善良。可是出国后却发现不完全是那样。”

周琦奇怪地问:“你怎么会抱有那样的印象?”

于羽说:“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不就是那样吗?我们的课本里都是白求恩大夫、陈纳德将军这样心怀大爱,对中国友好的的国际主义主义者。可是和老外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其实对中国或者是中华文化并不了解,甚至还存有偏见。他们振振有词的批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制度以及民族宗教问题等等,但是你要问他有没有去过中国,他又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周琦说:“你说的这种现象不就跟很多没有去过美国的人拼命地捧美国臭脚,或者很多愤青和所谓的爱国青年不停地咒骂美帝国主义一样。人看待另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总会多多少少会带点偏见。”

于羽应到:“我也并不是一味的说哪里好,或者是不好,我只是把我的观察我的感悟我的理解告诉他们,至于究竟怎样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周琦笑着说:“你说的这点其实比你带有感情色彩的告诉他们你的判断更难做到。”

于羽点头:“老公,你知道吗?有个英国朋友曾经问我,中国女人是不是在情感上很奔放,很喜欢插足别人的家庭?”

周琦惊愕:“竟然还有这样的想法?那你怎么回答的。”

于羽无奈地说:“我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她会对中国女人怀有这样的看法,这种印象的来源是什么。后来我才得知,她原来工作过的一家公司里,已婚的大BOSS(老板)和一位中国女下属发生了婚外情,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所以她从此产生了对中国女人不好的看法。”

周琦说:“怪不得了,原来是近距离感受过,这种事情怎么说了。一群人中,就算大家都是好人,只要有一个人做了坏事,大家对这一堆人的看法就完全变了。就像我在加拿大的那个印度老板,可能印度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可是碰巧我就遇到过那么一个印度人而且给我留下了极其糟糕的印象,所以我对印度人这个整体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于羽笑着说:“那是你的偏见太深,你之前的印象先入为主了。你像我上次遇见的那个给我带路的印度大妈,那是个多善良多真诚的人呀。所以说你要努力摘下你的有色眼镜才行。”?周琦肯定的点头:“确实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因为一两个这样的人,就一棒子把其他人都打死了。”

于羽赞同丈夫的看法,她继续说:“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把同胞夸得再好,那人家毕竟亲身感受和接触过的。所以这件事我只能先做解释,告诉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和主流社会道德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判读,然后再和她一起分析产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和各种可能因素,最后再告诉她我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周琦强调:“其实你不用说那么多,一句话就够了。”?于羽好奇:“什么话?”?周琦一本正经地说:“这世界这么大,难保不出几个奇葩。”

于羽笑骂到:“你就是NO.1号的大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