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
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经验已经不能应对工作了。在工作中,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出现,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融入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共渡难关,很多时候团队的成功也就是个人的成功。
在生活中,在职场中,我们总是走到两个极端,要么太过于追求个体的价值实现而忽视整体的利益,要么注重整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体的利益,很难达到两者的平衡。在一个企业或者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走上面所说的两个极端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个体与整体之间并不一定是互相抑制、此消彼长的绝对对立;相反,优秀的员工不仅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还能让两者互相促进。
一个优秀的团队,会把各种人才聚合在一起,大家会在工作中对别人进行了解,在沟通中能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这时,聪明的员工总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同时,大家也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改变自己以前不好的工作习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在团队中因具体分工不同,工作上也还有轻重之分。有的人做的工作对于整个团队来说举足轻重,他们的收益比团队的其他人高一些,但他们的工作相对要复杂些、辛苦些,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总是成正比的。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个项目弄砸了,首先挨批受罚的是团队领导,然后是负责整个项目的核心技术人员,绝不会是搞测量的助理工程师。前两者的收益明显高于后者,但是他们承担的压力也会高于后者。
需要付出的努力多、承担的风险大的工作自然就会有较高的回报,这一点是大家都能理解的。所以就不要再对那些收益高的团队成员不满,更不能想方设法地在其工作中设置障碍,想通过这种方式博得领导重视是极不明智的。
在工作中,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成员应接受任务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职责抛在一边,而只想从团队中攫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整个团队不成了一盘散沙了吗?在一个团队中,也许很多人都厌倦了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支持者,希望像核心人物那样出尽风头,但是无论怎样,个人总要服从团队,孤掌难鸣,再大的水滴离开大海都会很快就消失的。
一个对自己团队负责的人,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负责,因为他的生存离不开团队,他的利益是和团队利益密切相关的,这就像鱼儿永远也不能离开水一样。只要我们在这个团队中一天,我们就应该对这个团队负一天的责任。你的团队需要你,而你自己更需要立足于你的本职工作,不懈地努力。
现今的工作多是程序化的工作,互相配合是每一个员工必备的素质。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把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团队协作不是一句空话,善于协作的团队生命力极强,无坚不摧。而在团队中工作能力强、具有协作精神的员工,则是公司高薪留用的对象。相反,一个不肯合作的“刺头”,势必会被公司排斥。人员流动情况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是因为喜欢独来独往而离开公司的,这一原因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原因。
一个精通业务的员工,如果他仗着自己比别人优秀而傲慢地拒绝合作,或者合作时不积极,总倾向于一个人孤军奋战,这是十分可惜的。多人的合力远比一人的力量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使自己更优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个团队给予一个人的帮助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体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激情,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位成员的创造力提供发挥的平台,一个协调一致、和睦融洽的团队能给每一位成员一份良好的体验。选择一个优秀团队,并且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吧,你将在团队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加强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威力
协作就是一种双赢的战略。有人给协作精神作过经典的解释:协作就是让别人受益,也让自己受益。
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当过“拆卸工”,拆卸各种电子器件,尤其是手表。你把手表拆开后,你是否发现里面的各种齿轮都“紧紧拥抱”,正是它们的这种“紧紧拥抱”,才使得手表为我们提供了分秒不差的时间,这就是相互配合。团队合作也一样,要想使团队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作为其中一个“齿轮”的员工也必须与其他员工“紧紧拥抱”,这就离不开合作精神,没有合作精神,整个团队就会像一堆散落的“零件”一样,无法有效运行。
作为公司员工,也许你刚出校门不懂与人合作,也许你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地完成团队正在做的项目,而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帮忙,但请时刻谨记:团队的智慧大于单个人!你要学会在团队中学习和工作,学会与你的队友们一起去完成任务,分享胜利果实,学会从团队运作中吸取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团队合作的观念。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所向披靡,但在进攻马木留克城的时候,却遭到了顽强抵抗。马木留克兵高大威猛,一个法国士兵根本就打不过一个马木留克兵。后来,法国人发现,两个法国士兵就可以打过两个马木留克兵,一群法国兵就可以打过一群马木留克兵。所以,法国士兵避免和他们进行单人战斗,靠着互相协作,最终击败了马可留克兵。
原来,马木留克兵虽然强悍无比,但他们不重视合作,自己打自己的,同伴遇到了危险,也不去接应;而法国士兵却重视合作,所以才获得了胜利。
合作产生的力量不是简单的加法,合作产生的合力要大于每一个人力量的总和。
对于一个卓越的团队来说,沟通理解是合作的基础,要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追求于团队成员都有利的结果,经由合作达到多赢。
现代企业讲求双赢战略,这不仅使自己获利,也使别人获利。团队内部的成员之间则应该讲求多赢战略,因为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自己损失一点儿往往会得到更多。可是,有些团队成员之间拉帮结派,自己没有机会也不让别人有机会,结果双双均以失败告终。这不仅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涣散团队的“军心”,还会给对手留下进攻的机会。
松下幸之助先生说:“松下不能缺少的精神就是协作,协作使松下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卡耐基先生说:“放弃协作,就等于自动向竞争对手认输。”朗讯前CEO鲁索先生说:“协作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就是生命。没有协作精神的员工会对企业极不负责任。”
协作才能发展,协作才能胜利,这是今天很多企业领导者的共识。缺乏协作精神的企业不可能获得前进,这就像几匹马拉一辆车行驶一样,当所有的马朝着一个方向步调协调地奔跑时,这辆车才能有速度。如果几匹马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这辆车根本就不会前进,如果步调不一致,还会导致马倒车翻。
在今天的商业时代里,协作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双赢战略,无论是员工之间的协作还是员工和领导者之间的协作,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都是如此。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果组织中的成员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而不去注意别人,就很可能因协调不善而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流水线生产,每一个环节的员工都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必须有着高度的协作精神,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流水线出现问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样的损失是巨大的。
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不去考虑别人或者根本就不注意和别人的合作,那么他将很难做好工作,也会影响到别人的工作,因为他本身就是整个环节中的一部分。一个有协作精神的员工,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责任,也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我们强调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其实质就在于强调一种互助协作的精神,当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地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自己有责任为了整个团队的利益而互相合作、相互支持时,团队才能成功,每一位成员才能成功。
重视合作积极融入团队
合作是一种双赢、多赢的战略。不过,合作有时也需要某个人作出一些牺牲,以保证团队的利益能够充分实现。但仔细想一想,团队的收益不也是个人的收益吗?如果没有人作出一点牺牲的话,那么整个团队最终将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受损失的不仅是整个团队,还有其所有成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队合作其实也是有各种规矩和技巧的,如果你想处理好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团队合作的技巧。
1. 遵守团队制度
团队各项制度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效率低下和个人惰性的滋生。在制度模式下,由于利益的潜在诱导,必然影响到人们的选择;而制度特有的对于权利义务的明确界定,使得制度具备了有效阻遏惰性的功能。
团队在运作过程中,如果采取散兵游勇式的模式,可以想象为了维护团队正常的工作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成本!但幸好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管理方法,即建立团队的制度来作为团队的指南。通过制度,团队的发展将变得有章可循,队员在进行行为选择时,也将拥有明确的理性预期,而团队的管理也将节省一大笔资金。
此外,员工只有了解团队的制度,熟悉团队的规划,才能使自己与团队的节奏保持一致,从而使整个团队发挥其最大效能。
2. 营造民主氛围
一个团队如果缺少民主氛围,那么这个团队就会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营造民主氛围,团队领导起着关键作用。但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你有权利也有义务就团队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设想一下你是否满意目前你所在团队的氛围,你是否觉得自己状态良好,而且潜能得到了发挥?
如果你对你的团队的氛围还比较满意,那么你一定要积极地投入到你的团队中去,主动地参与团队的各种活动,热情地帮助你的队友,但也要注意不要越俎代庖,干涉别人的事务。
如果你对你的团队的不民主的作风非常反感,建议你主动去找团队的领导就此进行沟通。此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本着促进团队发展的心态和合作的理念去沟通;否则,如果演变成团队的内讧,就事与愿违了。如果在试着跟团队的领导沟通时,你的意见被忽视或者被嗤之以鼻,那么,为了自己的发展,你最好还是离开该团队,否则你的才能发挥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你工作也不会顺心。
无障碍沟通打造优秀团队
我们知道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协作将会获得最好的成果。而团队能否真正地建设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决定每个成员能否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障碍交流的关键。沟通是理解、信任、合作的基础。
对于团队成员而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理解团队领导者的意图,一个目标下达之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沟通,就很难不出现分歧。同时,这种沟通要以理解、信任、合作为基础,这样沟通才会真正有效。否则,沟通不会有什么更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加强沟通训练呢?训练者请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人上台向大家传递一个图案信息,其中一个成员非常自信地向大家阐释了对图案的理解,但是大家对他传递的信息竟无一人能正确理解,沟通出现了严重障碍。另一个人对图案的信息又加以新的阐释,情况略有改善,但仍存在沟通障碍。几番反复之后,一名成员在前几位成员的基础上,对图案的信息进行了全面综合的阐释,最终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大家。
通过沟通游戏和训练者的理论讲解,团队成员对于沟通的理解便会豁然开朗——能说会道不等于会沟通;在工作中自以为是、自我防卫、个性差异等都可能造成沟通障碍;无论是单向沟通还是双向沟通,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减少误解,沟通到位。这样的沟通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次数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次沟通都应该是有效的,能够真正起到交流的作用。
作为一名员工,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口头交流,同时要求阅读信件、报告、备忘录、会议记录、通讯和公关信息。另外,大多数机构都要求员工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看法:思路有条理,词汇和语法正确,易于理解,老练成熟,说服力强。至于写,要有清晰而富有逻辑性的结构,能够正确使用字词以及标点符号。要想有好人缘,和同事打成一片,还需要有非正式的交流技巧,如交流感情、提出异议、有幽默感和保守秘密等。
要有自我表达的能力,告诉别人自己相信什么,立场是什么,需要是什么。这便构成了有别于他人的“个性”,也正是你吸引人的地方。一个合格的员工还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无法容忍的事以及内心的感受。同时,非语言交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在理解自己的态度和感受的前提下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善于隐藏自己消极态度和感受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上有麻烦。
任何工作都要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与管理者或老板进行清楚而有效的交流。如果老板不善与人打交道,或存在偏见,甚至正在生气的话,就比较麻烦。不幸的是,这种问题仍需员工设法解决,而一个合格的员工总是能设法弄明白老板的意图。
一位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些处理家中或工作中矛盾的建议:学会提出异议而不会令人不快。可以坚持己见,但不要好斗、骂人、态度粗暴。与人打招呼时进行目光接触是很重要的。对每个人都友好礼貌,礼貌教养是力量的标志,而非软弱。要柔声说话,大声说话容易让人气愤。顾全对手面子,给对手台阶下。你的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彼此尊重是避免矛盾的关键。
总之,良好的沟通是实现友好合作的关键,而在一个健康的、良性的、高效的团队中,个人的能力也会不断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