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李米莉毕业于某理工大学,当时有两个职位可供她选择:一个是到一家事业单位做秘书,一个是到一家起步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做销售。部分朋友都劝她到那家事业单位去,认为这样的工作比较具有稳定性,适合女孩子。但李米莉根据自己一向喜欢自我挑战的特点,认为销售更能够激发自己的斗志,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做销售。
经过几年的努力,原本“很有个性”的李米莉,在销售中逐渐掌握了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技巧和一些职场游戏规则。从卖软件,到卖系统和打包的解决方案,李米莉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和亲切的作风,凡事都站在客户的角度出发销售产品,在工作中对客户的承诺说到做到。
由此,李米莉使自己成为销售本公司产品的专家,也同时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回报。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也更认定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李米莉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包括销售额和个人收入,而这些计划常常带有挑战性,她强迫自己实现目标。她想证明自己还能做得更好,在这个目标下,她不但有了丰厚的收入,也在这个行业有了点名气。但当销售做到一定业绩后,她却发现在销售管理方面有些欠缺。
面对如此情况,李米莉又依照职业顾问的建议,勇敢地跨出了新的一步。在选择充电的同时,她跳槽到了一家准备大力开拓市场的公司做了销售经理。虽然这使她生活不太轻松,但她却很“沉迷”,有着如鱼得水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她从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一个销售团队,这正是她进入这家公司的主要原因。最后,她成为这家公司一名出色的销售经理。
李米莉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她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更体会到了挑战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挑战自己,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只要你善于发现自己潜力,把自己的目标设得远大一点,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并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够越来越接近目标,最终实现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加卓越。
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们可以制订一个计划,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包括在重新塑造自己方面。永不停止向前迈进的脚步,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许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都大变样了。
有一首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一个国家的灭亡,一开始居然是因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的战马的一只马蹄铁上的一颗小小的铁钉失掉了。
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的一点点变化,最终都会酿成一场灾难。
有这样一个“蝴蝶效应”。纽约的一场风暴,起始条件是因东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动波,正好每次都被外界不断放大,不断放大的振动波越过大洋,结果就引发了纽约的一场风暴。
每次进步一点点,最终会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说,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集合叠加,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点点;每天行动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效率比昨天高一点点;每天方法比昨天的多找一点点……正如数学中50%×50%×50%=12.5%,而60%×60%×60%=21.6%,每个乘项只增加了0.1,而结果却几乎成倍增长。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就是要你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最终到达成功?
日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向来以品质卓越著称,不论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还是汽车,其品质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日本人对于品质如此重视,主要归功于一位美国的品质大师戴明博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戴明博士应日本企业邀请,帮助重振日本经济。戴明博士到了日本之后,对日本企业界提出“品质第一”的倡议。他告诉日本企业界,要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全世界,在产品品质上一定要持续不断地进步。
戴明博士认为,产品品质不仅要符合标准,还要无止境地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时有不少美国人认为戴明博士的理论很可笑,但日本人却完全照做了。果然,今天日本企业的产品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福特汽车公司一年亏损数十亿美元时,他们请戴明博士回来演讲,戴明仍然强调企业要在品质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有通过不断进步,才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重振雄风。
结果,福特汽车照此法则贯彻三年之后,便转亏为盈,一年净赚60亿美金。
让自己每天进步1%,只要每天进步1%,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能快速成长。
在每晚临睡前,不妨自我分析: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做错的事?我有什么做对的事?假如明天要得到我要的结果,有哪些错不能再犯?
反问完这些问题,我们就比昨天进步了1%。无止境的进步,就是我们人生不断卓越的基础。
我们在人生中的各方面也应该照这个方法做,持续不断地每天进步1%,一年便进步了365%,长期下来,一定会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
不用一次大幅度地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每天小小地改变一点,会带来大大不同的结果。很多时候,人生的差别就在这一点点之间,如果我们每天比别人差一点点,几年下来,就会差一大截。而如果我们将“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个信念用于自我成长上,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成长路上不要为一点点小成功而自满,应该把做事的标准定得更高一些,你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写一页小说会花上一星期的时间,而一些现代的写作者,还在那里惊讶巴尔扎克的声誉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养成了做事务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人的一生必会感到无穷的满足。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达到最佳境界,丝毫不会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有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轻率这一点上。这些人似乎从来不会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大部分的青年,好像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踏实履行日常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而实际上,只有做好目前的工作,他们才能渐渐地获得价值的提升。
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说过,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毛病可以使一个百万富翁很快倾家荡产;相反,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
许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时间不够。其实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着充分的时间,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
在美国某个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车要到某个目的地。这位乘客上了车,发现这辆车不只是外观光鲜亮丽,司机着装得体,车内的布置也十分典雅。
车子一发动,司机很热心地问车内的温度是否适合,又问他要不要听音乐或是收音机。车上还有早报及当期的杂志,前面是一个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乐,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热咖啡,保温瓶内有热咖啡。这些特殊的服务,让这位上班族大吃一惊。不一会儿,司机对他说:“前面路段可能会塞车,这个时候高速公路反而不会塞车,我们走高速公路好吗?”
在他同意后,这位司机又体贴地说:“如果您想聊天,我可以陪您聊各种奇闻异事。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风景,那我就会静静地开车,不打扰您了。”从一上车到此刻,这位常搭出租车的乘客就充满了惊奇,他不禁问这位司机:“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服务的?”这位司机说:“从我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司机继续说他那段觉醒的过程。那段时间,他一如往常,经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没有意义。但在不经意里,他听到广播节目里正在谈有关人生态度的话题,大意是你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会让你觉得倒霉;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觉得是幸运的一天,那么今天你所碰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贵人。就从那一刻开始,他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目的地到了,司机下了车,绕到后面帮乘客开车门,并递上名片,说声:“希望下次有机会再为您服务。”结果,这位出租车司机的生意没有受到不景气的影响,他很少会空车在这个城市里兜转,他的客人总是会事先预定好他的车。他的改变,不只是创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从工作中找到了自尊。他真的从平庸走向了卓越。
这种竭尽全力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全心全意,追求完美,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生活的原则。
其实,才能、环境、幸运、遗传以及个性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打算凭借自己的所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以及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
成长路上我们不只追求成功,更追求卓越,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们要有突破传统、尝试新事物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还要有胆有识并能承受压力。而实际上,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应该学会淘汰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凡是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即使面临的困难再大,也一定要做得更好;凡是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们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继续拼搏直至取得成功;凡是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事,我们不仅应该想到,而且一定要敢为人先,迅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