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大于成功 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超值金版)
3259400000047

第47章 自己淘汰自己,成长没有止境(1)

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出色

成长就是每天你都应该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活得更出色。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就是我们每日的微小的成长,它就像零星散落着的一颗颗珍珠;而质变却是一根绳子,它能把这些珠子串在一起,把它变成夺目亮丽的项链。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这个积累,就是“每刻都去努力,每天进步一点”,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五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土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点流逝。

卓越者与平庸者之间的距离,并非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时候,就差在一些不眨眼的小习惯方面。比如,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多一个表示、工作上多费一点心思、学习上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做一次实验……在实践目标时,你必须与自己作比较,看看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

只要再多敏捷一点;

只要再多准备一点;

只要再多注意一点;

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

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通常只有遇到实际的状况后,才能分辨你的能力是否足以胜任那份工作。如果你是一名外科医生,动手术时却手脚笨拙,就说明你医术不佳;如果你是一位厨师,人们无法知道你厨艺好不好,除非你准备了一顿让人馋涎欲滴的餐点,人们才会晓得你是一位好厨师。

评断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师、消费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在行动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胜任这一个任务。你可以想尽办法掩饰你的无能,并祈祷没有人会发现你所知甚少,或是你的动作多么不娴熟。但终究你还是得面对自己的无能,也必须自己想办法修正。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做了很长时间仍然无法胜任一项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你应该懂点什么。第一次尝试一份工作,你可能没办法表现得很完美,但经过一两天的练习,你应该要比刚开始时做得更好。

别人可能也无法真正断言你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在你有实际表现之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动机或企图;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诚不诚实、值不值得信赖;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提供的交易公平不公平……人们通常能够了解他们自己是不是欺骗了他人,如果自己连这点都不知道,就已经成为病态的骗子,行为上也会有严重的偏差。

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这就需要你钻研自己的领域,认真地研读、仔细地观看、专心地聆听这行中顶尖的人的言行举止,并效法他们的行为。

成长永无止境,成长大于成功。只要每天勤于学习,稳步成长,每一天都有所收获,你就会越来越出色。

成长路上不要自我设限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相对来说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上面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反复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跳起的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因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它的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人很容易自我设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期,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

魔术大师胡迪尼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表演,就是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开非常复杂的锁,而且从来没有失手过。

他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60分钟之内,一定要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不过,条件是必须让他穿着自己特制的衣服进去,而且绝对不能有任何人在旁边观看。

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胡迪尼挑战。他们制造了一个特别坚固的铁牢,还配上一把非常复杂的锁,然后请胡迪尼来接受考验,看看他能不能顺利地从这个铁箱中脱身。

胡迪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了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箱,所有的居民都遵守规定,不去看他如何开锁。

胡迪尼从衣服里拿出工具开锁,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却打不开铁牢,头上开始冒汗。终于,一个小时过去了,胡迪尼还是听不到期待中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筋疲力尽地靠着门坐下来,结果箱门竟然顺势而开。

原来,这个箱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复杂的锁原来只是个模型,而一向有“逃生专家”美誉的胡迪尼,竟然被一把根本不是“锁”的锁弄得动弹不得。

所以,也许本来很简单的事,都因为先在心中设置了障碍,才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成长是没有止境的,许多的限制或障碍,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在遇到事情时,我们首先想的往往不是该怎么面对,而是如何才能绕过;当问题发生时,直觉反应一定是先找借口,而不是如何解决,等到真的逼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动脑筋思考解决的方法。

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有句格言说得好:“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被自己蔑视。”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勇于挑战自我、淘汰自我,用远大的目标激发昂扬的斗志,用不懈的努力征服艰难困苦。

挑战自己须见贤思齐,知耻后勇。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劣长短,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短处,自觉与别人的优点对照,深入剖析自身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才能发现差距何在,才能知耻后勇,努力剔除自身消极的东西,在自省中自励,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战胜自己。

挑战自己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勇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是生活的强者;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只能步人后尘。战胜自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任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能体味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和幸福。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到头来真正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却很少,为什么?人的智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去挑战自己,能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敢于挑战自己的人,往往能够激发自己无穷的潜力,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在花甲之年发出了这样豪言壮语,面对“三国鼎立”的复杂形式,面对年轻力壮的政敌,他仍想统一天下,实现富国安民的理想;虽然年老体衰,但是仍然有挑战自己的决心。

成功的人都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他们都是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辉煌的。敢于向自己挑战的人,一定是非常自信的人,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比现在做得更好,所以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敢于挑战自己人一定很有斗志,因为他喜欢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要变得更好,必须保持斗志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