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大于成功 选择重于努力大全集(超值金版)
3259400000043

第43章 比肩成功楷模,升华成长境界(2)

在无数的拳击比赛中,阿里始终把自己看做是最强大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会胜利,那么,没有人会击败我。”这种信念在他12岁的时候已经形成。在阿里的自述中有这样一段:

“我在12岁的时候是个爱说大话的人,让父母感到很头痛。我穿着‘金手套’夹克乱逛,趾高气扬,说大话,进行拳击攻防练习。那时是20世纪50年代,我喜欢说大话,当时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人们认为年轻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是在我去摔跤场观看戈尔热·乔治表演前后。他当时是个大人物,一位白人摔跤手,更多的时间是在摔跤场上进行表演而不是真正进行摔跤比赛。他着盛装出场,不断地拿观众打趣。‘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我很可爱。’他一边说一边神气活现地在舞台上走过来走过去。他披着一件很大的红色斗篷,黄色的头发吹得高高的。‘不要弄乱我漂亮的头发。’他反复地嚷着,观众则发出一阵阵嘘声。我当时注意到摔跤场里座无虚席。观众嘘得越厉害,他卖出去的票就越多。

“我回家后更加趾高气扬,更加自吹自擂,更加爱说大话了。我可怜的父母感到更加不安了。我在对着假想的对手练习拳击的时候总爱说:‘我将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直到现在,我自己的公司就叫GOAT公司,意思是‘最出色的’公司。

“在我的每一场业余拳击比赛中,我总是机动防守,猛击对方并最后获胜。我拍着胸脯,吹嘘自己多么出色。我一直都知道,我比戈尔热·乔治可爱得多。我还知道,我能比那个摔跤手卖出更多的票。

“我并不孤独,很多同学都参加学校拳击训练,我们总是谈论谁将成为下届拳击冠军。有一位教师认为我是个说大话的人。她看不起我们,好像很讨厌我们这些自信心十足的拳击手。她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潜力。我一直认为她是那种没有头脑的人。有一天,我们正在走廊里比划着拳击姿势,她走过来,眼睛直盯着我说:‘你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17岁的时候,我在路易斯维尔戴上了金手套。第二年,我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击手。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那位教师上课的教室。我问她:‘还记得你说我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话吗?’

“她看着我,一副吃惊的样子。

“‘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我一边说一边抓着系金牌的绸带在她面前晃动。‘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说完,我就把金牌放进口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那间教室。”

阿里发掘了潜力,使自己成为了最出色的拳击手。

阿里曾经说:“我遇见一些强壮粗野的人,可我在他们面前缺少应变的技巧。他们认为已经打败了我,将此事公之于众,发表在杂志上。我就以这种方式被打败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败了。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决没有输给别人,甚至都未曾打过那场比赛。当我的时刻到来之时,我一定会奋起迎战,并且击败对手。”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的。通过学习,谁都能变得有胆有识,敢于竞争,敢于创新。

楷模不仅是你学习的榜样,他们还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在不断的生活斗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成功与失败的旋涡中,在不断挣扎与抗争中,你要学会不断成长,并且在打压下积蓄奋战的力量,从而反败为胜。

上司也可以成为你模仿的楷模

人生下来就有模仿的天性,有的大人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挤眉弄眼,抓耳挠腮”,可有时孩子怎么也做不来。于是,大人们就一遍又一遍地做给孩子看。几次之后,孩子便开始试着做。自己做了数十遍之后,也许就成了“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的行家。

这也许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模仿。其实,类似的这种模仿在个人成长中还会出现很多次。比如刚刚上学的时候,学写作文,就是从模仿做起的。由此可知,模仿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活动,模仿是人们学习和获得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白领都不难发现,在职场生涯中,模仿上司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捷径。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上司之所以成为上司,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如果一个人还不具备职业经理人所应该具备的眼光、经验和可掌控的知识,又怎样能作为灵魂去统领一个团队呢?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提升自己眼界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去观察你的老板,欣赏你的老板,不遗余力地把老板的技艺偷学过来,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完美的姿态完成职场蜕变。

高人一等的格局与视野是决定职场成败的关键。但掌控全局的能力要怎么学?跟在老板身边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

有一次,小梁跟随老板去谈生意,因为计划要保密,因此双方都只有两个人参加。四个人交谈了一整个晚上,彼此都开门见山地谈论,气氛非常融洽,相信所研究的合作能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协议。

会议之后,小梁问老板的意见,老板说:“对方的两个头头人物,我觉得很可以相处合作。”这句话说起来与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初步接触中已能判定对方是否可以长期相处得来,以及是否能够携手合作,是相当重要的。

老板后来告诉小梁:有些人没有给自己留下这种良好印象的话,建议还是将合作的计划稍缓。什么是所谓真诚合作呢?那个“真”字就是真心之意。一旦有心理障碍,对对方的好感有所折扣,就会产生甚多障碍性的副作用,使合作的进度受阻,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与精神。小梁觉得很有道理。

跟随在上司或老板身边,最大利益就是能在每一个商业活动中收集信息,增长见识。如果不晓得去把握,就浪费了宝贵的进步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从老板那里学到许多良好的工作方法。这些是老板长年工作经验的结晶,却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

某大型企业新招进一批大学毕业生,全部安排到车间里实习锻炼。可是该企业的老板和员工们就意外地发现一个问题,刚招进车间的一个小青年,从衣着打扮到说话时的神情语式,无不在刻意模仿老板。这还不算,在后来的几天里,小青年又夹起了与老板的一模一样的文件包,戴上了与老板的一模一样的眼镜……

企业内部的不少员工感到特别奇怪,于是,开始有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老板再也沉不住气了,为了少见这个小青年几眼,一纸调令把他调入了供销科,心想,让这个怪怪的家伙全国各地跑去吧!

谁知,这个小青年不但模仿能力特强,而且有一种超人的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在销售部里很快就出类拔萃、无人能比,不凡的业绩和高额的提成让他如鱼得水,更加自视不凡。当同事们向他讨教无往而不胜的业务技巧时,他直言不讳地相告:自强自信加上这身让人瞧得起的行头。

尽管他对企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成绩显著,老板的心里还是不平衡,甚至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压力,觉着他无论如何不该模仿自己。半年之后,老板想把这个小青年支开的机会终于来了,该企业要在海南建立分支机构。于是,又是一纸调令,把他派往遥远的海南。

在派往海南的首批人员中,尽管有几位包括分管经理在内的中层领导,可是,前来机场欢迎的人第一个握手的竟是那个小青年。他们没弄清这个小青年的真实身份,在招待宴会上,硬是拉他坐在显要的位置……

就这样,分支机构正式开张之时,这小青年就稳稳地坐上了这里的第二把交椅。半年之后,他成为海南分部的主管。

很多时候,事业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就是从全身心地效仿成功者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