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公子记
32564200000035

第35章 虞国后人

十余日后,果然传来鲍叔牙风疾复发去世的消息。

葬礼上,易牙手捧齐桓公赐给鲍氏的衰絰到鲍府,假装用肃穆的面孔遮盖他洋洋得意的心情,丝毫不去理会众公卿对他的怒目而视。毕竟这一战,他赢了。

齐桓公召回易牙三人,齐国的乱事将要到来,这场夺位大战中,若无齐候或者宫中的强有力支持,公子昭即君位的路更加艰难。云霄感到一阵悲哀,他能做的,只有尽量保住公子昭的命,至于君位,就只有看他的造化了。

这日夜间,云霄刚洗漱毕躺下,突然听见房顶上有瓦片轻响的声音,他警觉地起身提剑出门,到院中一看,只见几个黑影从房顶上往后院中爬去,像是要刺杀重耳。

这时赵衰、明渊、魏犨等听见动静也都拿了武器出得房来,大家一块儿往后院追去。好在此院紧凑,大家赶到后院,有几个夜间伺候洗浴的寺人已被砍死。云霄等上前截住刺客便斗起来。喧闹中,其他从人狐偃、胥臣、先轸、介子推等都拿了武器赶来,众人很快将刺客们砍的砍、刺的刺,一并拿下,用麻绳缚了扔在地上。

宫女们赶紧点起油灯火把,照的晋馆灯火辉煌,人影憧憧。重耳和齐姜披衣出得门来,重耳怒道:“没想到入齐这么多年,还有人前来行刺!问问看是谁派来的!”

魏犨手持一柄青铜斧子,往刺客身上比划着,又朝他们踢了几脚道:“竖子!竟然来刺杀我家主公,看来是不想活了。”

赵衰上前一步问向为首的刺客:“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来刺杀主公?”

得到的回答是一阵沉默。

“他不说。”赵衰有些垂头丧气。

“不说?”云霄缓缓踱步至刺客身边看了半晌,蹲下身来:“是谁派你们来的?”

回答他的是刺客紧闭的嘴唇。

“是不是晋夷吾派来的?”重耳还心有余悸。

“不太像,他此刻正在韩原与秦国交战,位置也稳固,没有理由这个时候派人来行刺。”云霄摇头道。

“那会是谁?”重耳有些想不明白,除了晋夷吾,还会有谁想要他的命呢?

“搜搜看他们身上都有什么。”云霄对魏犨道。

魏犨一步跨上前,在刺客身上乱掏,不多时从一个大腿受伤的刺客身上掏出来一个晶莹的物件。他是粗人,不识得此物,奇道:“这是何物?”

云霄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半个和阗青玉握猪,另一半不知道哪里去了,而这一半原本应该有些锋利的断端已变得圆钝光滑,是佩戴者时常抚摸才有的样子。

云霄端详半天,又看向刺客,只见火光映照下,刺客嘴唇闭得更紧了,眼中似有泪光点点。

云霄暗自叹息一声,上前对重耳道:“叔父,请让人先把他们带下去。”

重耳点头。

刺客们很快被押走。

赵衰也道:“咦,这是什么?像是个玉握猪,但是另一半哪里去了?”

“你看这个。”云霄将手中半个和阗青玉握猪递给赵衰,赵衰接过拿在手上,翻看半天,念出上面的一段字:“孙孙永宝享用?”

“我看看。”狐偃伸手拿过去看了,又献给重耳道:“主公请看。”

重耳也看了,道:“可惜另一半不见了,不然立刻便可以知道这刺客是谁。”

“这段字的全文是:‘虞仲虢妃宝,子子孙孙永宝享用’。”云霄缓缓道;“这个玉握猪我曾见过的。”

“霄儿见过?虞仲?”重耳一下子恍然大悟。

“什么虞仲?”魏犨插了句嘴:“我怎么听不懂。”

赵衰道:“数年前,献公任晋候,欲伐临近两个小国:虢国、虞国。但这两国关系不错,若伐虢,虞会出兵救援,若攻虞,虢会出兵相助。时荀息任大夫,他向晋候(献公)献上一计,请晋候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送给虞公以借道伐虢。虞大臣宫之奇劝说虞公道:‘虞虢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但虞公没有听宫之奇的劝谏。后来晋候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取得胜利,班师回国时,顺道灭了虞国。”

“当时大将里克率军,回国路上称病不能带兵,将大军驻扎在虞国城附近,献公亲率大军前去。我那时年幼,得晋候命,随了父亲在军中。虞公见我这样的稚子同行,更是放心。献公趁此约虞公往郊外打猎,另派里克占了虞国城。这个玉握猪,当时就握在虞公手上,他曾给我把玩,我见过上面刻字。当时他一气之下,将握猪摔在地上,断成两半。”云霄缓缓说着,虞公那气急败坏、愤恨、绝望的神情似乎又浮现在他眼前:“这个刺客,应该是虞公后人。”

“这个玉握猪万一是刺客捡来的呢?”魏犨有些不信。

“这刺客皮肤锈红色而泛黑,是整日太阳晒才有的肤色,背微驼,双手掌布满茧子,一看就是常年做繁重的粗活;剑法明显生疏但下盘较稳,是早年习武后荒废的结果;被抓后不惊慌,说明他早有赴死的准备,一个生活安逸和满的人是不会轻易赴死的,这只能证明他平日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心中有未了之事却又无可奈何,此次行刺便是他的最后一搏;他不言,其余人不语,显然这几人曾经为主仆;这个玉握猪只有一半,并不值人一看,却被刺客贴身保存抚摸,说明它与他的过去有密切关系。

当时虞国被灭,恰逢秦、晋修好,秦求得晋伯姬为夫人,虞国中士大夫大部分被献公作为伯姬媵人一起送往秦国,但有一部分逃走了。比如先辗转各国,又逃往楚牧马,后为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回,拜为上卿的百里奚等等。这些逃走的人他们没有身份文牒,不能行商、务农,只能靠给他国卿大夫们为奴,整日劳作来换一碗藿羹度日。

齐国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但由于奴仆太多,逃跑的也太多,大夫们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往这些奴仆胳膊上刺墨,作为他们身份的标志。而他们谋划此次行刺,为了不牵连主人,特意削去了刺墨。霄适才已经检查过了。如此还不能说明他虞国后人的身份吗?”

“没想到虞国亡国这么多年了,竟还有后人为国复仇。”重耳心有余悸。

“若真是虞国后人,主公要如何处置他们?”狐偃问道。

重耳沉吟不语。

“逃亡多年仍不忘旧国,被捉了以后不吐露新主,堪称贤人。”赵衰最是宅心仁厚。

“也罢,这是义士,我以后小心躲开他就是了,霄儿,此事交给你处理最为恰当。”重耳联想到自己多年逃亡的经历,多这几个刺客心生同情,便决定放他们一马。

“好,霄儿这就去办。”云霄说完,拿了那半块玉握猪与明渊一道来到柴房,刺客们被五花大绑在这里。

云霄将手中玉握猪递给适才那个刺客,道:“你们的虞国后人身份我们已知道,只是在下有一问题不明白,重耳公子并不是当今晋候,你们来刺杀他,于国有何意义?”

刺客头领终于道:“晋国人灭我虞国,我聂盘身为虞公之后,不能重建宗庙,早已无颜苟活于世上,你要杀便杀,又来羞辱于我做什么!”

云霄没想到虞公糊涂亡国,其后倒有些气节,不由暗佩,对明渊道:“拿过来。”

明渊上前,将手中一个布袋递给云霄。云霄将布袋递给刺客,道:“虞国原大夫百里奚,现任秦国上卿,投靠与否,诸位自己权衡。”说完便起身离去。

刺客们原以为必死无疑,见云霄如此行事,大为不解,不由面面相觑。待小吏上前,将布袋往他们怀里一塞,就将他们扔到了大门外。

就着影绰的灯光,聂盘打开包袱一看,里面装了数十镒黄金,还有通关文牒五个,正好他们前来行刺的五人一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