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公子记
32564200000028

第28章 管仲

赵衰和魏犨等人都觉得,云霄最近几天有点怪怪的:自从那日出了一趟门后,这小子便闭门不出,整日抱着一堆书简啃,也不练剑,饭也在房间里吃,还仔细叮嘱门童:“如果有人找他,一定说他不在。”

最先忍不住的是性急的魏犨,他的父亲毕万曾是申生太子车右,若无当年太子的意外,魏犨此时便该是云霄身边辅臣,因此他对云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随重耳出亡的众大臣里,除了赵衰,他最听云霄的话。

只见魏犨对云霄道:“弟弟啊,你到底在躲着谁呀?齐国公主?美人你还要躲?”

“他显然不是在躲齐国公主。”赵衰跟进来道:“外面来的,是管(仲)府的人。”

“管仲?齐候的仲父?”魏犨跳起来:“公子,管仲找你干什么?你惹什么祸了?告诉哥哥,哥哥替你去挡。”他倒是仗义。

“也只有你这样爱惹事的人才会想到别人也惹事。”赵衰丝毫不给魏犨留情面:“管大人是云霄的同门师兄。”

“同门师兄?”魏犨更惊讶了,伸手去扯云霄:“那你还不赶快去见?躲起来干啥?以管大人在今日在齐国的地位,为弟弟你谋个一官半职,那还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快,我去把使者叫进来,我们一起去。”

云霄看了魏犨一眼:“要不你去?”

“人家是来请你的,我去算怎么回事?”魏犨倒是识相:“弟弟你快说,你为什么不去见管大人?听说他家宴席做得可好,你不去吃,岂不可惜了?”

“若只是吃宴席,那倒好了,可惜管师兄是有别的事找我。”云霄无奈道。

“别的事?什么事?”魏犨问。

“扶助齐国公子?”赵衰猜出来了。

“对。”

“管仲叫你去扶助齐国公子?那我们主公(重耳)怎么办?”魏犨担忧道:“再说齐国这么多公子都想争位,你该扶助哪一个呢?”

“有些时候我不得不佩服,粗人有粗人的见识,”赵衰淡淡道:“一句话就说出了齐国的症结所在,我猜管大人要云霄扶助的,是葵丘会上被立为世子的公子昭。”

云霄无奈地点头:“我在空桑谷时,管师兄曾致书简给师父,要我入齐助他,我知齐国之乱,便像一个巨大的痈疡,无论割哪里,都难以下手,以我一人之力,实难挽回,因此便谢绝了。这一次他听说我来了齐国,又把我叫去,说要把世子昭托付给我,我随叔父留齐,走不能走,只能躲着了。”

魏犨不解道:“什么大痈疡,管大人叫你扶助的是名正言顺的世子昭,有何不好的?等世子昭登上齐候位,你就是大功臣,主公说不上也可借此回晋,岂不是好?”

“事情若真的有你说的这般简单,我们家季公子小弟就不用躲在这个房间里了。”赵衰开始发挥他广博的见识:“齐候(桓公)初即位时,曾问于管仲:‘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管仲回答:‘无害’。因此齐候(桓公)一生,姬妾众多,子嗣也不少。他先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王姬、徐姬相继先卒,蔡姬因戏水荡齐候(桓公)被退回蔡国,蔡穆候一气之下将妹子蔡姬转嫁,从而引发了齐蔡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当然以蔡国投降为结局。那一次齐国顺便还联合八国挥师南下攻打楚国,引出楚国大夫屈完‘齐国与楚国风马牛不相及’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最后齐国无言以对退军。三位夫人皆无后,因此齐国没有嫡出的公子。

同时,齐候还有宠爱的如夫人六位。在葵丘会上立的世子昭出自如夫人郑姬,其他五位如夫人各有一子。

第一位公子无亏,年齿最长,母长卫姬。这母子俩和齐候嬖臣易牙、竖刁相好,易牙、竖刁找了时机请得齐候口头许诺,立无亏为嗣,他们这一派,离齐候身边最近,几乎把持了整个齐国后宫,势力最大,争位实力最强,是世子昭最强大的敌手。第二位公子潘,母葛嬴,这二位攀结上齐候另一嬖臣卫公子开方,也在积极谋嗣立。第三位公子商人,母密姬,擅长施予,广结大臣、国人,颇得民心,因母密姬有宠,也在暗地为自己谋立。第四位公子元,母少卫姬,与善施予的公子商人结为一党,互为倚仗。这几位公子各树党羽、互相猜忌,都在密谋君位。

而被立为世子的公子昭,自以为世子身份已定,便有些懈怠,其母亲郑姬为人清高,不屑于以财物收买人心,因此到了现在,后宫中竟孤立无援;前朝大臣中,宁戚、宾须无等相继过世,管仲、鲍叔牙等一干正直的大臣年老,只剩下高虎、右卿国懿仲勉力支持世子,但不免存观望之心。”赵衰最后总结:“此种复杂被动的状况,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头疼的。我也以为,此事云霄躲避为上。”

“啊,若无子余兄这样一说,我还真被管仲糊弄了。”粗人魏犨总算是明白点状况了。

“如今的齐国,早不是齐候和管师兄一力图伯的时候了。也是,父亲打下了这样大的一片江山,最后却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其他兄弟如何能够意平?这六位争位的公子,但凡有一位能真正为国为民,都是齐国的福气,只可惜坐享其成乃是人之本性,又怎能奢望其他?我看他这前朝后宫、国人乡邑,没有不牵连进来夺位一事的人。这一锅汤,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浑,我若是跳进去,那直接就会被人舀起来炖了喝了。”云霄道:“这样的结局,恐怕魏犫哥你也不想看到吧?”

“啊,那我还是去给使者说你不在好了。”魏犨赶快跑了出去。

接下来的许多日子,管仲都没有再派人前来,云霄渐渐放松下来。

可是命运往往不由自己,虽然云霄极力去避免被卷入齐国政事中,但——他已经注定了“多事”的命运,躲,又如何能躲得掉呢?

这一日,云霄正与大伙儿在前厅舞剑,忽见一个内宫寺人打扮的人跟了门童进来,要找云霄。

“齐候宫里的人来找云霄做什么?”魏犨开始奇怪,后来反应过来:“不会是我们前几日说的那件事吧?要真是那事,那可就糟糕了。”

“什么齐候宫里的人找云霄,是齐候请云霄前去相见。”狐偃在一边道。

“齐候出面了,那云霄弟这次可躲不掉了。”赵衰摇摇头,这件事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管仲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

云霄心中明白,也只得叹口气,跟在寺人身后出门。他原以为此行是往齐宫,但他们出门后,马车却并未往西边齐宫行驶,而是径直往南,来到一处高大的宅院前停下,宅门上悬两个大字:“管府”。

原来他还是来到了当今齐国国相:管仲的府中。管仲见他请云霄不动,便搬出齐候,一副势要云霄依从的架势,看来云霄今日真的是前途难料了。

管仲不愧是齐国实际上的“掌门人”,其府宅之大,除齐宫外,齐国无出其上。府门一里之外便无人迹,两排高大的槐树夹道而列,细密的树影将门口遮蔽得严严实实,令人无法窥探到府内的情形。此时管府影壁外停了几辆装饰华贵、围了紫色丝织帘幕的马车,一块厚重的织花地毯从门口直铺入中庭,再通到内庭。

管府回廊曲折,构筑精美,洞门漏窗,景中得景,整个建筑阔宽却不失幽寂淡雅的意趣。云霄随寺人在曲径中穿行,一直走到内庭。门口几个仆妇见云霄前来,避了开去,领云霄来的宫人将手中命圭交与一个头领模样的寺人道:“汪公公,空桑谷门下季云霄公子到。”

云霄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汪大人,只见他一副不屑的表情,正眼也不看云霄一眼,好似根本没把管仲这位座上佳客放在眼里:“季公子,主公与管大人已等候多时,有请。”

进门之前,云霄早早便闻到了弥漫在管府上空的一股浓重的药味,仔细分辨,有人参、黄芪、当归、地黄类补气行血类药物,他这才知道管仲病倒,不禁为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的避而不见心存愧疚。但——人就是这样,不管他此前如何地拿定主意要拒绝,一旦对某人心存愧疚,便会做出相反的举动来。这种愧疚催促着云霄赶快跟在汪大人身后跨进房中。

房中的中药味就更重了,卧榻上半躺着瘠瘦的齐国一代名相管仲,只见他身披柔软的白狐裘,将大半个身子倚在枕头上,看得出来他的身子十分虚弱。看到此种状况,云霄的愧疚心便又增加了。

此时诸侯的霸主齐桓公姜小白正坐在管仲身旁,执手而谈。见云霄进来,齐候转过身来道:“寡人久居宫中,竟不知管卿同门中出了这样一位少年英雄,季公子,你来。”说完朝云霄招手。

云霄移步上前,对二人拜道:“空桑门下季云霄见过齐君、管大人,霄不知师兄病重至此,未曾前来探望,请师兄恕罪。”说罢看向病中的管仲。

“病来如山倒,师弟不必介怀,我今日请你来,是要把你引荐给主公。”管仲仿佛忘了云霄此前拒绝过他,开门见山地说。

云霄仔细看去,只见管仲的脸色由于生病的关系显得有些苍白,但他的表情表现得异常清醒,他的整个面容平和而舒展,但十分的镇定。这是一种掌控全场的独特气质,他额头上的细纹看起来很柔软,不禁让人去想象那细纹如智慧一般在他的脸上无限地延伸。他领口灰色襦衣上的褶皱,细碎而致密,体现出一股纠缠的力量,使他看起来有一些寻常病人没有的活力。

云霄惊讶于这种活力的出现,不由得对他更产生敬佩之感: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智慧,这种智慧让他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能够娴熟地处理各种大小事务,评估齐国及各国局势等等,有了他异于常人、非同一般的眼光、魄力,千般谋算、决策,齐国才能稳坐诸侯之首的位置。

他有一双锐利的铁青色眼睛,却能表现出对人的重视,使人安心。他的眼神既没有抬高,也不放低,而是把人放在与他同样的水平上。从一开始,他就把云霄变成了与他谈话的人:“几月前师父曾派鸿雁传书告知你将护重耳公子来齐,我便一直在等着你,后来得知你黑石岭坠崖,以为天妒英才,谁知你吉人自有天相,能从那样地方逃出,还助邢候退了鲜虞军队,果然不愧出自我空桑门中,智勇双全,很好。”

管仲的声音略显低沉,但给人一种很安定的感觉,云霄不由拜道:“霄一路波折入齐,不想劳动师父,又得师兄病中如此关爱,实不敢当。”

“前几日昭儿(公子昭)与墨儿(舞墨)自邢国回来,谈起季公子助邢国打退鲜虞狄人,均十分欣赏,今日得见,果然少年英雄,不同凡响。”齐桓公生平,最是爱才,他此刻见云霄言谈举止,条理清晰、有礼有节,不由更加喜爱。

能得到管仲和齐桓公的赞赏,云霄自有他的特色:只见他虽处困境之中,但表情自有一种洒脱的自在感,正直、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他双眉偶尔轻蹙,那是曾经悲伤的过往留给他的印记。他眼睛细长、鼻梁高挺、嘴角轻合,眼神平和有力,好似能洞察一切且有决断。其身量高挑、匀称而又不显得过于魁梧,这是常年习武才有的一种状态: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骨骼都得到过锻炼,没有一寸闲置:一切都恰到好处。

只见他双唇轻翕:“齐候谬赞,云霄愧不敢当。”

管仲看着他:“师弟入空桑门便易姓言志,如今出谷多日,也颇多经历,可有想过他日重回晋国为君?”

齐桓公也看向他。

云霄思虑片刻,后退一步拱手道:“君在此,霄言语若有冒犯,请先恕罪。”

齐桓公点头道:“坐下来说。”又朝外道:“汪石,给季公子看座。”

适才门口的寺人小头领汪石小步跨入,在卧榻另一侧给云霄设好座,又往他面前雕刻漆绘木几上摆了几盘桃干、蜜渍梅肉等果脯后退下。

云霄后退几步坐下道:“霄幼时住在绛城,祖父献公初立,封父亲为太子,我那时小,并不理解太子的意义,只记得家里常有卿大夫、族中叔伯等来我家做客,父亲也经常带我拜访他们。每到客来或出门,就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那样就能和同龄的兄弟姐妹们玩耍一整天。我们比赛骑马、射箭,投壶、掷骰子,遇上秋狝,大伙儿还可以跟在大人们后头猎得些野兔什么的回家,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云霄说着,忧伤浮上他的眼底:“那时我家后院常常堆满了各种野兔、野鸡、斑鸠等等猎物,有时伙伴们约好了,便趁母亲不注意偷偷翻墙出去玩耍。我的伙伴很多,其中一个叫原倪的和我最要好,我们常常一起偷偷到河里摸鱼烤了吃——可是那样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有一天,父亲把我死死看在家里,不让我出门,又过了一年,我们举家搬到了曲沃。

后来我才知道,就在那一年,祖父献公听了士蒍的建议,用计杀了晋国所有的姬姓公族,包括我的伙伴们,一个不留。再后来,我的父母遇害,太傅杜原款被杀,我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而去却无能为力。

祖父认为晋国公族会夺他的晋君位置而杀了他们。但我始终不能理解,要知道,祖父杀掉的,都是同宗的兄弟子侄,他为什么不信大家呢?后来,我父亲也被杀了——祖父也不信他。

霄不入晋夺位,是霄身上流着献公的血液,我害怕我他日若即君位,会控制不住自己,也会想要杀掉所有对我位置有威胁的人,哪怕他曾经是我最好的兄弟、伙伴、甚至子女。这已经违背了云霄的做人原则,我已承受太多这样苦痛,不愿后人再来承受这样命运。我无法想象身边这些同生死、共进退的兄弟们有一天会死在我的手下,那样我又如何对得起他们。我叔父重耳能下士、胸襟广阔,有容人之量,可称得上是贤人,而我性好自由,不愿拘泥于一国君位之上,因此重耳叔父比我更适合入晋国为君。云霄此行,便是扶助叔父,待他入晋毕,霄将退入空桑谷,与师父、师兄妹为伴,研习学问,授二三子,琴棋书画伴终身。”这是云霄第一次向外人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辅佐重耳毕,功成身退,安稳度日。

静谧,房中深深的静谧,冬日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朱漆窗棂斜映进来,照在云霄的脸上、身上,给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金光,而他的影子投射到地上,仿佛一座安静的雕像,时空仿佛在此刻静止,只听得漏壶中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敲打在房中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