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世文献《尚书》《诗经》中都有记载。近年来发现的青铜器豳公是大禹治水最早的文物例证,上的铭文记载了天命大禹“随山浚川”治水的功德。大禹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成为后世君主追逐和标榜的典范,大禹治水的盖天功绩也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和向往的目标。以大禹治水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艺术瑰宝不绝于世,《大禹治水图》就是其中的奇葩。
隋唐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展子虔、吴道子、顾恺之、周文矩,明代的宫廷画家李在等都曾经创作过大禹治水的相关画作,以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只可惜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佳作已经不存于世了。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图》为清宫旧藏,相传为宋代的一位画家创作,描绘了大禹率领民众凿石开山、刨沙筑渠、疏通河道、导流洪水的宏大场面。乾隆皇帝出于对禹王的崇敬,希望将大禹治水的福泽永传世间,于是下令以《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刻一件《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代乾隆中晚期,随着对新疆的平定,每年新疆可以进贡质地精良的玉材4000余斤,加之国力的强盛和乾隆皇帝对工艺的酷爱,使我国玉雕艺术达到历史的空前水平。乾隆时期的宫廷玉器,简称乾隆玉,是我国玉雕史的又一个高峰。宫廷玉器数量巨大,从成吨重的玉山子,到仿古的尊彝,烧香用的炉瓶三事,文房里的玉镇、玉砚、笔床、印盒以及插屏、如意、烟壶等等,渗透到宫廷生活的各个角落,应有尽有。陈设在北京故宫乐寿堂的著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000公斤,是用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旧称和阗)玉雕成。玉山被置于高60厘米的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山雕琢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整个玉山仿佛一座山峰,其上山石林立,山石间飞流直下,山石上人群聚集,挥锨舞镐,开山移石,疏洪导水,场面恢宏,气势非凡。玉师们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工艺之精美叹为观止,不但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壮丽史书,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该玉料取自海拔近5000米的山脉,那里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每年只有七、八、九三个月才能进山开采玉料。在当年极端原始的开采条件下,单是把这玉料从山上移至山下,最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不难想象,新疆和田县到北京有万里之遥,要运送一块上万斤的玉料到京城,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更是几倍于此,其中经历了多少艰辛不言而喻。
有了如此一件体量巨大、稀世难得的玉石原料,对它的攻琢更需要一流的良工巧匠。当时,扬州艺人以独有的山子雕而名闻天下。山子雕是一种把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雕刻方法,此种雕刻方式十分注意利用玉石自然优美的形态,因色设物,随形施艺,把人物山水、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雕刻在一个立体的多重画面上,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是雕刻中能使玉料获得最高利用率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也是制玉技艺的最高水平。因此,加工《大禹治水图》玉山的重任,非扬州艺人的山子雕莫属。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玉料运到京城后,先由清宫造办处画工根据稿本设计出图样,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共画四张,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十完成。随后又制成蜡样,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送乾隆皇帝阅示。乾隆帝于五月七批准后,玉料由水路历时三个月,运达扬州。九月,两淮盐政所管辖的扬州工匠正式开始雕琢。因当时扬州天气较热,怕日久蜡样熔化,经乾隆批准,又照蜡样刻成木样。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才正式在玉料上依照木样大小和纸样所贴深浅尺寸、数目打取钻心,雕刻光细。清朝时期制玉工艺还采用手拉脚踩、钻打沙琢的传统操作方法,即使一件小产品,也要少则数月、多则经年才能够完成。扬州的工匠们被分成几批,昼夜不停地加工。他们用了七年时间,终于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完成了这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玉雕作品。至于在没有电钻工具的当时,脚踩转轮是如何应用到巨大的玉石上面的,至今还是个谜。
雕好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于同年八月十六水运回北京。乾隆皇帝见到后心花怒放,这是他在耄耋之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二十五,乾隆又命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永泰刻字,将他亲笔题字的“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和御制诗刻在玉山的背面,又将他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徵耄念之宝”两方印篆刻在玉山前后适当的位置上,到该年年底才刻完。《大禹治水图》玉山,从开采到最后全部完工,历经十余年,所用的工时和造价,已无精确的资料可据,但粗略估算,至少数十万人工,耗白银更是不计其数。
200多年过去了,大清朝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紫禁城里无数的奇珍异宝也历尽劫波,或消失,或损毁。可这座《大禹治水图》玉山,却奇迹般地安放在乐寿堂,从未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