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3247100000019

第19章 珍贵的砖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没有重视与民休息,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却凭借高度集中的人力与物力,大兴土木:秦始皇对东方六国的王室宫殿有着特殊的热衷和追求,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每兼并一国后,便将各国的宫室殿堂画下来,在都城咸阳北坂上模拟营造六国宫殿;他又发动刑徒70余万,开凿骊山,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秦始皇平定天下之后,又嫌咸阳旧皇宫局促,下令在西周故都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照天下美轮美奂的建筑,营造一座新朝宫。富丽奢华的新朝宫没等竣工,秦朝就被推翻了,只修建了前殿部分即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规模异常宏大,甚至把数十公里外的“南山之巅”也囊括其中,彰显秦皇的雄伟气魄。

秦统治者旷日持久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使广大农民无暇从事生产,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定了严刑酷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罪人、刑徒多至数十万、上百万。秦始皇去世不久,全国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也乘机进行反秦活动,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壮丽的阿房宫也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毁,只留下了残砖碎瓦。

西汉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后又建未央宫;汉惠帝时大规模地营建长安城;汉武帝时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对长安城进行扩建,并在西郊扩充了秦朝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修筑建章宫。繁华鼎盛的长安城在西汉末毁于战火,众多宫苑化为灰烬。东汉迁都洛阳,修建了“两宫向遥望,双阙百余尺”的皇宫——南北宫,其中的殿宇鳞次栉比,巍峨壮观,后毁于董卓的洗劫破坏。

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基本消失殆尽,只有少数几个残阙存世。我们仅能从《阿房宫赋》《两都赋》《鲁灵光殿赋》等篇章的华美文字,驰想秦汉帝国建筑的富丽堂皇。如今秦汉宫苑的遗址上,偶尔还散落着当时残垣断瓦的碎片,记录着昔日的光辉神韵。

常说的“秦砖汉瓦”就是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遗物,反映的是秦汉帝国建筑的辉煌壮丽之气势,留存后世亦为珍贵。秦汉时期的砖瓦不仅质地细腻坚硬,更重要的在于其以形式多样、古朴生动的图案装饰和美术文字闻名于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起着保护木制飞檐,防止雨水向内浸淋和美化轮廓的作用。在周原的凤雏、召陈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中就曾发现半圆形瓦当,说明早在西周时期,瓦当就普遍用于屋宇建筑。1977年,在秦始皇陵北面的二号建筑基址出土了一件高48厘米、直径61厘米、边轮宽2.5厘米的巨型瓦当。瓦当当面由造型奇异的夔纹组成,夔纹左右对称,身躯屈曲,回旋转折,极度夸张,线条遒劲,极富立体感。这件大瓦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积最大的瓦当,被文博界盛赞为“瓦当之王”。这件残存的巨大瓦当直观地反映出秦始皇陵园寝殿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风范。

汉代瓦当已由半圆发展为圆形,以文字装饰为主,美术体篆字字体优美,布局协调。装饰文字内容丰富,分为宫殿名、官署名和吉祥语几种,尤以“长乐未央”“长生无极”“万寿无疆”等吉祥语最受人们喜爱。采用动物纹样的不多,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最为著名而珍稀。四神姿态雄伟,气势磅礴,后来几乎成了汉代艺术的代表和时代精神的象征。

秦汉时期的砖为空心砖,一般用于台阶或壁面,多饰以菱形纹、回纹、卷云纹、米格纹、太阳纹等纹样。有的秦砖上刻有文字,字体瘦劲古朴,弥足珍贵。还有一种砖石被称作画像砖(画像石),具有很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画像砖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汉画像砖,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所产最佳,雕刻模印的图案画面内容极为丰富。有车骑出行、宴乐狩猎、乐舞杂技、斗鸡游戏等反映贵族生活的,也有播种、收割、舂米、弋射、收获、盐井、酿造、桑园等生产图景的,还有西王母、东王公、成仙得道的王子乔、知足常乐的荣启期等人物故事的。这些珍贵的画面不仅是古代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