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丘吉尔大传
3246200000058

第58章 毫不动摇(2)

6月4日上午,撤退完全结束时,一共有33.8万名英国和同盟国人员在英国上岸,若与最初的希望相比较,可以算是一种惊人的成就,对于英国海军来说,也是一种伟大的表现。下午,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认为:“敦刻尔克海滩的战斗经过,将彪炳在我们所有的史册中。”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随即,他又给予了肯定:“这次援救中却孕藏着胜利,这一点应当注意到。这个胜利是靠空军获得的……我们所有各种型号的飞机和我们所有的飞行人员都证明比他们现在面临的敌人要优越。”最后,他发表了最为精彩、最震撼人心也是流传最广的著名的战斗宣言:“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之下也将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是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轰炸巴黎,法国沦陷

敦刻尔克大撤退可以彪炳史册了,英国人在为此次胜利欢欣鼓舞,但是法国人却在担惊受怕地度日如年。希特勒重新集结部队,猛烈地向法国进攻,法国几乎招架不住。

6月3日,德军轰炸机首次飞临巴黎上空,在工业区一带投下1 000枚炸弹。尽管这样,巴黎人民仍然没有恐慌,依然照常生活。事实上,这场战争已经让法国处在了危急的时刻。6月5日,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为了挽救军事颓势,将改任外交部长的悲观派达拉第解职,同时任命主战派戴高乐为国防部副国务秘书,戴高乐向雷诺总理表达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尽可能在法国本土坚持战斗,一旦法国沦陷,转移到北非殖民地继续战斗。雷诺很欣赏他的坚定,并派他出使伦敦,向丘吉尔表明抗战决心和援助要求。

次日上午,戴高乐接到通知后立即出发了。6月9日,戴高乐在英国首相官邸第一次会见了丘吉尔。丘吉尔给戴高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写道:“大不列颠由这样一位勇士来领导,决不会屈服。我觉得丘吉尔是个足以担当最重大和最伟大任务的人。他对事物正确判断,他的高度文化素养,他对有关的事、国家和人的了解以及对战争的激情,在他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最突出的是,他是个坚决果断、无所顾忌,敢于去行动、冒险和承担责任的人。总之,我觉得他是一位合格的带路人和领导人。这就是我的最初印象。”但丘吉尔也很让戴高乐失望,因为丘吉尔不能确定撤下来的英国军队何时才能在重新装备后重返法国战场,也坚决拒绝了增派空军中队去法国的要求。

更糟糕的是,曾经在“一战”中名声大噪的法国陆军,现在总共只剩下了71个师,而且人员和装备都已经在战斗中遭到严重的削弱。入侵的德军则拥有140个师,并且针对法军的剩余力量进行了编组和部署,做好了迅速突入纵深、“歼灭盟军在法国的残余兵力”的准备。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失败主义情绪在法国政府和军队中迅速地蔓延。

6月5日发动攻势,最初是在拉昂与海岸之间的地区。头两天内法军顽强抵抗,但到6月7日,最西端的装甲军突破防线达到通向鲁昂的公路。混乱中,法军的防御完全崩溃,6月9日德军渡塞纳河时,并未受到任何严重的抵抗。在这里德军暂停不进,未作决定性打击。这对于布鲁克将军所指挥的一支小型英国部队而言,是侥幸——在法军投降时,他们大多数却能第二次撤退出来。

克莱斯特的钳形攻击并未能依照原定计划发展。从亚眠前进的右钳部队虽在6月8日终于达到了突破的目的,但从佩龙讷出发的左钳部队则在贡比涅以北遭到顽强的抵抗而进退不得。于是德国统帅部决定把克莱斯特兵团抽回,让它转向东面以支援贡比涅的突破。

对贡比涅的攻击直到6月9日才发动,法军崩溃得极快。当大批步兵都已纷纷强渡之时,古德里安的坦克就从空隙中扫过,直趋马恩河上的夏龙,然后再继续向东奔驰。到了6月11日,克莱斯特也拓宽了扫荡的范围,在提埃里堡渡过了马恩河。这种追逐以赛跑的速度前进,越过了朗格勒高原,直趋贝藏松和瑞士的国界——切断了所有一切在马其诺防线中的法军。

早在6月7日,魏刚即建议法国政府应立即要求休战而不可以再拖,次日他宣称“索姆河之战已经输了”。法国政府虽然意见分歧,但却仍不愿屈服于9日决定撤离巴黎。由于迁往何地争论不决,有人主张布列塔尼,又有人主张波尔多,于是折衷迁到了图尔。同时雷诺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出求救呼吁。他慷慨激昂地称:“我们将在巴黎的前面战斗,我们将在巴黎的后面战斗,我们将在某一省内闭关坚守,而假使我们被逐出了,我们将前往北非继续奋斗……”

6月10日意大利宣战。法国曾向墨索里尼表示愿意让出某些殖民地的利益,但已经太迟了。墨索里尼断然拒绝了这些条件。不过又过了10天,意大利才发动对法国的攻势,但却轻松地被法国守军击退。

6月11日,丘吉尔飞往图尔想替法国领袖们打气,结果是徒劳无功。次日魏刚又向内阁致词,告诉他们仗是已经打败了,而两次失败都应由英国人负责,然后宣称:“我有责任必须明白地说非停战不可。”魏刚并没有错,因为法国军队已经四分五裂,这些残部都已无斗志,根本就不想再打,而一心只想向南逃命。此时法国内阁意见仍不一致,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以北非为基地再继续打下去,最后决定政府迁往波尔多,并命令魏刚在卢瓦尔河上再建立一道防线。

于是,丘吉尔又被邀于6月13日前往现政府所在地图尔开会。这是他自5月15日以来在一个月内第五次飞往法国了。当丘吉尔一行到达时,没有人来迎接他们,他们只好自己借了一辆车找到法国政府的临时驻地。会议开始后,雷诺出人意料地提出,法国已经无法继续这场战争;他问英国能否解除法国在3月28日最高军事委员会上的承诺,即英法在未经相互磋商和一致同意以前,决不单独进行停战或媾和的谈判。丘吉尔则激动地表示:“我们必须战斗。我们将战斗下去。我们要求我们的朋友也继续战斗下去……不论怎样,英国政府准备继续抗战。我们相信我们定能粉碎希特勒和他的政权。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战争目的。我们要永远摧毁这个制度,我们决不接受任何来自它的和平建议。否则,这将是又一次的慕尼黑和布拉格被侵占。不,战争将继续下去。它只能以我们被消灭或我们胜利而告终。”他说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正视着雷诺,对他说:“这就是我对您的问题的回答。”双方无法谈拢,丘吉尔要求雷诺先向罗斯福总统去电说明当前的严重局势,在接到回电前暂不作其他考虑。会议草草收场,丘吉尔当晚飞返伦敦。在此后的4年中丘吉尔再也没有机会访问法国了。

德军于6月14日进入巴黎,而在侧面上的进展则更深入。16日他们达到罗讷河流域。在这期间,魏刚仍继续不断地压迫政府求和,所有主要的军事指挥官也都支持他。6月16日,英国内阁决定,只有当法国政府能将它的舰队在谈判期间立即驶往英国海港的前提下,英国才能同意法国政府去寻求停战的条件;但这一行动与英国政府无任何关系。这一天戴高乐又到了伦敦,他与英国外交部的范西塔特等人起草了一份成立英法联邦的方案,并在与丘吉尔共进午餐时向他提了出来。本来对此计划抱怀疑态度的丘吉尔,为了鼓励法国政府抗战到底,不仅表示赞同,甚至还打算再次亲赴法国与雷诺面商。但他未能成行,因为此时雷诺的政府已陷入危机,当天晚上雷诺就辞职了。以贝当元帅为首成立了新政府,投降成了迟早的事。17日,匆匆回国一天的戴高乐又来到伦敦,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

6月18日,丘吉尔在下院的演讲中说:“魏刚将军所说的‘法兰西之战’现已宣告结束。我预计‘不列颠之战’就要开始了……因此,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这样勇敢地承担,以便在英帝国和它的联邦存在1 000年之后,人们也可以这样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6月20日,在贡比涅森林中的同一辆火车厢内,即1918年德国代表签署休战协定的旧地,希特勒的休战条件送交给法国代表。德军仍继续前进,到22日法国才接受德国的条件。在与意大利也安排休战之后,在6月25日上午1点35分休战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