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丘吉尔大传
3246200000032

第32章 “二战”爆发(2)

或许是张伯伦的绥靖外交取得了表面的效果,英国国内在1939年春天充满了反常的乐观情绪。在一些保守党地方分部领导人的年度选举中,张伯伦派“大获全胜”。但是这种状态很快就被新发生的事件改变了。3月13日,希特勒入侵捷克的剩余地区,宣布对波希米亚实行保护。第二天,在德国的操纵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实行自治。这一事件反而使张伯伦感到甩掉了一个包袱。他在下院的发言中说,由于斯洛伐克的独立,原来那个英国政府对其负有条约义务的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因而英国政府再不受这个条约义务的约束了。张伯伦最后还说:“我对于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应该深以为憾,但是我们决不可因此而离开正轨。我们应该记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

但是由于这一事件,使国内民众的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张伯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原定于两天后,即3月17日在伯明翰发表关于国内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的演讲,但由于“他获得更充分的消息,他知道议会、公众和各自治领都表示了坚决的立场”,于是他把早就拟好的讲稿抛到一边,起而谴责希特勒的背信弃义。3月29日,张伯伦在下院宣布了把本土防卫队扩大一倍的计划。3月31日,他又在下院宣布,如果波兰遭到入侵,英国政府将保证给予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同时他还宣布,法国政府已授权让他明确表示,法国将与英国采取同样立场。

但是,正如丘吉尔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好心而能干的人作出了种种错误的判断而演成的悲剧故事,现在已达到高潮了。张伯伦突然一反五六年来一直推行的绥靖政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转变了立场,甘愿接受迫在眉睫的战争;而这个战争,规模可能会大到极点。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以沉重的语气通知下院:“如果一旦发生显然威胁到波兰的独立,而且波兰政府认为必须尽全力予以抵抗的话,英国政府将给予波兰政府全力的支持。”英国终于下定决心迎接战争。

但现在的条件却比过去恶劣多了。绥靖政策的恶果不胜枚举: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扩大征兵;英国失去了空军优势,连均势也未能保住;德国以武力重占莱茵兰,基本建成齐格菲防线;德、意勾结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使它获得了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美国的干预被拒绝了;苏联表达出援救捷克的计划而无人理睬;在英国无力增强法国边境防务时,却丢掉了可以对付尚欠完备的德军部队的35个捷克师。

英法等国等待与德国维持和平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张伯伦此刻终于明白,绥靖政策破产了。一场大战即将开始,而此刻社会主义苏联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信任”,虚假声明

由于匈牙利已投向德国,波兰不愿与罗马尼亚合作,而且两国都不愿意让抗德的苏联军队通过,因此东欧方面任何足以组织抵抗德国侵略的手段现在差不多都完了。“大联盟”的关键在于同苏联达成谅解,但是当苏联于3月19日提出召开六国会议共商抗德大计时,张伯伦却出于成见冷淡地拒绝了。

由于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放任,希特勒非常干脆地侵略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准备随时扑向下一个目标。4月3日,德国总参谋长凯特尔发出了针对波兰的秘密命令“1939~1940年武装部队指令”,代号“白色方案”。希特勒在上面批示要求:“准备的工作务须做到从9月1日起任何时间都可以发动军事行动。”

此刻和苏联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西方国家既不喜欢希特勒,也不喜欢斯大林,他们原本希望这两个国家开战,在战斗中两败俱伤,可是从现在的事情发展来看,他们必须和苏联达成某种共识。鉴于英国政府给波兰和罗马尼亚的保证,如果不纳入英国与苏联达成一个全面协议的体制之内就都不具有军事上的价值,英国政府指示驻苏联大使于4月15日在莫斯科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进行了会谈。4月16日,苏联提出正式建议,主张苏、英、法三国结成相互支援的联合阵线。英国和法国实际上仍然没有放弃“祸水东引”的想法,因此对苏联的建议十分冷淡,这场谈判竟然持续了将近4个月。7月,英法又派出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希望和苏联签订军事条约。但是,英、法的努力毫无意义。他们的代表团不仅级别很低,也没有一点决策权,英法只希望苏联对英法承担义务,而英法对苏联却不承担义务。这样的企图苏联自然一眼看穿,绝不会和英法签订这种不平等条约。

5月4日,丘吉尔敦促政府对苏联建议作出反应。他评论道:“最重要的是不要失掉时机……我们不仅必须接受同苏联的充分合作,而且必须使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参加这个大联盟……没有苏联的积极帮助,就无法维持一条反纳粹侵略的东战线。阻止希特勒对东欧的图谋,是同苏联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现在仍然有可能把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各个国家和民族联合成一个坚固的阵线,以反对新的暴行或侵略。”

先不说英法的态度,单从苏联本身的利益来考虑,在当时向德国妥协也是有利的。如何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是希特勒一直慎重对待的问题。在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苏联与捷克政府的武器生产合同仍然有效,捷克工厂仍然为苏联生产武器。这不仅为苏联提供武器装备,还给苏联带来了先进的反坦克炮。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将自己的海军造船技术和军用飞机技术参数转让给苏联,如此的“诚意”和“厚礼”怎能不打动苏联呢?这些有利条件都是英法等国无法提供的,所以从现实条件考虑,没有理由不和德国合作。

当然,希特勒之所以会为苏联提供这么丰厚的条件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气候原因,苏联的气候环境恶劣,对独立本身是一种天然屏障。第二,苏联地大物博,战略保护措施很好,如果要攻克苏联,是要消耗很大的兵力资源。如果苏联此刻和英法等国建立盟约的话,从各方面来说,对德国都是不利的。为了不让英法苏建立关系,希特勒暗中分化三国,对英表示自己“反共”“反苏”,诱使英国同意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的自由行动。另一方面,又一再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犯苏联,希望建立安定、正常、友好的关系。

在英国与苏联谈判的同时,德国与意大利两国外长在科莫会谈并于5月22日签订了所谓的《钢铁盟约》。5月30日,德国外交部打电报给其驻莫斯科大使说:“与我们过去计划的政策相反,现在我们已经决定和苏联进行明确的谈判。”就在同一天,莫洛托夫发表演说,指出英国与苏联的根本分歧。由于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对苏联心存疑虑甚至恐惧,波兰与罗马尼亚也不打算接受苏联给予直接的和有力的保证,谈判最终未取得任何结果而失败。

1939年,希特勒与斯大林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0日,希特勒致电斯大林,派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去苏联谈签约。里宾特洛甫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的全权证书,同时带着同苏联缔结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互不侵犯条约和“其他协定”的大权,也带着大批高级官员,显示出足够的诚意。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协定书与8月23日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第二次会谈的时候签订了。签约速度非常之快,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双方对未来的世界局势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共同畅饮。丘吉尔后来评论道:“这一事实标志着几年以来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顶失败。”

这些结果并不出乎丘吉尔意料之外。早在8月15日,丘吉尔再次来到法国,到莱茵河扇形战区前线进行了10天考察,与甘末林将军和乔治将军时常在一起研讨军事问题。回英国后,他就将考察中的札记整理出来送给了陆军大臣,其中写道:“德国在攻击波兰前,不必进行军队动员。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希特勒似应等到阿尔卑斯山地区降雪,使墨索里尼可以利用冬季的掩护时才会有所行动。在9月初的两星期中,甚至早些时候,这些条件就会具备。所以9月的上半月,看来是最危急的时期。”

德战波兰,轰炸华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以置身事外,但也仅仅是晚两年才开战,德国国力的膨胀速度远不是苏联所能想象的,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已经让世人看见了战争的信号弹,一场人类浩劫在所难免了。

在大战迫在眉睫的形势下,苏联利用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宝贵的时间来加强战备,进一步做好了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事实再一次证实了丘吉尔的准确预见。因为波兰政府拒不按照希特勒的要求派一名全权代表到柏林去讨论他提出的条件以解决问题,希特勒认为德波关系“最近几星期内已变得难以容忍了”。在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希特勒感到,“苏联的善意态度已有确定的保证。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如果发生冲突,就不再会有由罗马尼亚方面来的任何攻击的可能了”。于是,希特勒“决心用武力来解决问题”。9月1日拂晓4点45分,150多万德国军队大举越过波兰国境,分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国的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军队、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几分钟之后,这些飞机就要使波兰人不分军民第一次尝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9月27日,纳粹军队攻陷了华沙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

为了一举攻下波兰,德国在波兰投入60个师,计160万人。德国军队内有坦克1 800辆,火炮和迫击炮6 000门,战斗机2 000架。而波兰军队只有100万人,其中包括24个步兵师,12个旅,4 300门火炮,870辆坦克、超轻型坦克和装甲车,800多架陈旧的飞机。在这种军事力量和技术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波兰胜算的概率几乎为零。事实上,由于战争发生得突然,波军几乎是仓促应战,能战斗的不过只有20个师和12个旅。波兰政府的表现也是令人失望的。战争爆发当天,波兰总统就从首都华沙逃走了,波军总司令则向人散布波军必败的论调。

德军进攻波兰

9月1日凌晨,德国进攻波兰,轰炸华沙、克拉科夫及其他城市的消息传到伦敦和巴黎。

英法两国同波兰订有同盟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应当毫不迟疑地向波兰提供包括军援在内的一切援助。无论如何,英国总应主动对德宣战支援波兰。可是,实际上张伯伦政府在最后时刻背弃了自己的庄重承诺,逃避履行对波兰的义务而要同德国谈判和平解决波兰问题。这事实上是在安排新的“慕尼黑”,只不过这次涉及的是波兰问题。著名的工党活动家休·多尔顿在9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看来,绥靖政策又重新盛行,我们对波兰人的许诺遭到蓄意破坏。”

英国人民认为,后退是不应该的,已经遭到可耻失败的绥靖政策寿终正寝,而英国必须履行对波兰的义务,也就是首先向法西斯德国宣战。下院的绝大多数议员也支持这种意见。张伯伦不了解民众和下院的心情有多大变化,他竭力想赢得时间,同德国人举行谈判从而避免宣战。9月2日,下院爆发了一场危及政府的辩论。议员们要求英国履行对波兰的义务。

形势逼人。如今英国政府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9月3日中午12点6分,张伯伦这个曾经冒着丧失政治生命危险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对希特勒一味绥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宣布英国现在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他说:“今天是我们大家感到最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张伯伦未能看到这一天,在第二年的1940年11月9日,他怀着绝望的心情与世长辞了。

9月3日,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波互助条约,在人民的压力之下,被迫匆忙对德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张伯伦所推行的绥靖政策也因而彻底破产了。

时局的客观进程终于打通了丘吉尔通往政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