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失守,德国占领
张伯伦曾认为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会得到一个“和平年代”,但事实上,这份充满阴谋与屈辱的协定带来的是一场劫难。希特勒的野心使他不会满足于《慕尼黑协定》,他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捷克战争,这充分验证了丘吉尔的预言:“不要以为这件事会就此结束。这不过是惩罚的一个开端。”
在德国军队侵占苏台德地区不到10天,英法等国还在为签订《慕尼黑协定》兴奋时,希特勒已经开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了。1 000多年来,这个地区一直是斯拉夫人占着的。因此张伯伦相信希特勒侵占苏台德地区是对西方领土的最后要求,这种天真的想法让人费解。
慕尼黑会议结束不久,希特勒迅速在残余的捷克境内扶植了一个亲德政权。新任的捷克斯洛伐克外长弗朗吉席克·契瓦尔科夫斯基实在无法放心希特勒的野心,于10月14日在慕尼黑拜见了希特勒,他想知道德国是否准备履行他的只占领苏台德地区的承诺。希特勒的回答是:“不用相信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担保,只有德国的担保才有用。”
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慕尼黑协定》划定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边界,是无法让这个国家维持生存的,对希特勒而言,仅仅吞并苏台德地区也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希特勒决定继续以武力为后盾,策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的分裂,然后再组织入侵。
出于恐惧和自保的考虑,捷克斯洛伐克亲德的新政府竭力地讨好希特勒。凡是让希特勒感到不快的因素,他们都尽量清除掉。1938年圣诞节前,共产党被新内阁解散了,为了顺应希特勒的反犹主义,他们解除了在日耳曼人学校里工作的犹太人教员。然而这种费力的讨好于事无补。
希特勒侵占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1939年1月12日,捷克外交部长契瓦尔科夫斯基为了了解希特勒的真实想法,再次赶赴柏林请求希特勒的接见。结果他充分领教了希特勒这个独裁者的盛气凌人。希特勒露出他本来的真面目,说捷克斯洛伐克是由于德国的克制才免遭浩劫。虽然如此,如果捷克人顺从他的命令,他还是要“消灭”他们。捷克人必须抛弃过去,一切听从德国的指挥,这是捷克唯一的求生之道。
他对外交部长契瓦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捷克斯洛伐克必须退出国际联盟,大大缩减它的军队,参加反共公约;第二,在外交政策方面接受德国的指导,同德国订立优惠的贸易协定;第三,解雇一切对德国不友好的政府官员和报刊编辑。除此之外,捷克政府还必须像德国人那样,剥夺捷克境内犹太人及其他非“优等民族”的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宣布犹太人不再受法律保护。带着这些严苛的条件,契瓦尔科夫斯基羞辱地离开了柏林,一场悲剧即将来到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政府已经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保全成为了一种奢望。由纳粹德国全力煽动起来的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分裂运动,已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如果放任事态发展下去,捷克斯洛伐克就会土崩瓦解,希特勒就会趁虚而入占领布拉格。镇压分裂势力同样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分裂主义者被中央政府压下去,那么希特勒就会以此为借口进军布拉格。
1939年3月6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博士迫于无奈解散了卢西尼亚的自治政府。3月9日夜间,哈查博士又下令解散了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并逮捕了斯洛伐克总理提索神甫、都卡博士和杜尔坎斯基等人,捷克斯洛伐克实行戒严。但是所有这一切措施都是于事无补的,1939年3月,斯洛伐克地区分裂主义者蒂索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宣布斯洛伐克“独立”,并要求德国“保护”。希特勒一手炮制的“独立的”斯洛伐克就这样在1939年3月14日诞生了。倍感震惊的英国的外交代表迅速地向伦敦报告了这件事的详细过程,但是一心想化解“危局”的张伯伦政府不是去想怎样制止希特勒越来越贪婪的侵略野心,而是很快地抓住斯洛伐克的“独立”,来作为英国之所以没有履行它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担保的借口。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已经走投无路,不知所措的哈查总统只得请求希特勒接见,希望在会谈中解决问题,虽然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3月14日,希特勒已经做好了迎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准备,在他的巧妙布局之下,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都已宣布独立,布拉格政府名存实亡,他们的手里现在只剩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这两块捷克人的土地,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希特勒之所以会见哈查总统只是为了求得名正言顺,用和谈而非武力的办法可以使人感到那确实是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正式请求他这样做的,就像他吞并奥地利所证明了的一样,灭亡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做到兵不血刃。
1939年3月15日,哈查总统和他的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惶恐不安地走进了希特勒总理府一个暗沉的房间里,他们收到消息,德国军队刚刚占领了重要的捷克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而且沿着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边境摆好了进攻阵势。希特勒的军队已从三面包围了这个已缩小得可怜的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希望能够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牺牲保全国家,他们在为国家作最后一搏,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希特勒威胁他们说:“德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命令已经下达,现在离出兵不过只有几个小时了,如果你们不签字,我就要进攻了。”说完,他气愤地走出房间。希特勒的两个亲信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则“一次又一次地把放在桌上要他们投降的文件扔到他们面前,把笔塞到他们手里,不断地重复说,要是他们继续拒绝的话,两小时之内,布拉格就有一半会被炸成废墟……成百架轰炸机正在等待起飞的命令”。最后,总统在上面签字了。清晨6点,希特勒的军队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从此捷克被德国占领。
绥靖政策,濒临破产
捷克斯洛伐克的覆灭,多少给英法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他们渐渐从“和平”的幻梦里走出,欧洲的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
张伯伦向民众宣扬和平
在英国国内,这一时期绥靖主义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意见分歧。对于绥靖是“收到绥靖的效果,还是刺激了对方更为凶狠的野心”,双方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丘吉尔在1938年11月17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张伯伦先生深信,所有这一切将导致达成广泛的协定,抚慰不满意的国家,从而取得长治久安的和平。但所有这些都纯属希望和推测,我们还得想到有一连串与此相反的可能性。他也许会要求我们承受无法忍受的事情……这个代价也许还包括使不列颠帝国受到重大的损害和屈辱,却不能使欧洲大陆事态发展的进程有所停止或转移方向。”
丘吉尔认为,只有广泛联合欧洲乃至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建立维护国际安全秩序的“大联盟”组织,以强硬的手段甚至打一场“防御性的战争”,才能制止法西斯独裁者的侵略野心。他始终认为,如果做到了这些,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直到“二战”期间他也仍持这一看法。有一次,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交谈时对他说,自己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对这次战争应该起个什么名字。丘吉尔立即说应该叫做“非必然的战争”。丘吉尔以为,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只是由于英语民族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才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这一思想,被丘吉尔明确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风云紧急》的主题,标识在该书的扉页上。
从战后出版的回忆录和对战犯审讯的记录中,丘吉尔的观点得到了确切证实。在奥地利前总理许施尼格的《奥地利安魂弥撒》中,记载了希特勒威逼奥地利屈服的谈话。希特勒狂妄地说:“你不要相信世界上有什么人能阻止我的决定!意大利吗?我和墨索里尼说得明明白白:我和意大利保持最亲密的关系。英国吗?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个手指头……法国吗?算了吧,两年以前,我们以少数部队开入莱茵兰——那时我冒了很大的风险。如果那时法国军队开入莱茵兰,我们或者早已被迫撤退了……但到现在,对法国来说,这样做已经太迟了。”
在法国前总理保罗·雷诺的《法国拯救欧洲》中,引述了德国元帅凯特尔在纽伦堡受审时对捷克代表提问的答复:“艾格上校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向凯特尔元帅问道:“在1938年的时候,如果西方各国肯帮助布拉格,第三帝国会不会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呢?”凯特尔元帅回答:“肯定不会。那时我们在军事上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慕尼黑(指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目的,就是把俄国赶出欧洲,争取时间,完成德国的武装。”
当时的德国军备虽然发展迅速,但与英、法比较并不占优势,在有些方面还差得较远。由于“法国内部的腐败和英国的缺乏坚决意志”,使希特勒敢于进行战争冒险。“他的天才告诉他,胜利不是通过绝对有把握的道路来取得的,风险是必须冒的,突然的跃进是必须的。过去的成功,第一次是重整军备,第二次是恢复征兵,第三次是重占莱茵兰,第四次是同墨索里尼意大利的接近,这都使他大获成功,得意扬扬。如果要等到万事俱备,也许就会贻误时机,为时过晚了。”
根据多次的经验,希特勒对英、法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是深信不疑的。但德国的将军们从军事实力的对比出发却感到信心不足,因而准备阻止希特勒的计划。当时,“有30~40个师的捷克军队部署在德国东部边境,而法国军队约以8∶1的优势开始沉重地压在‘西墙’。敌意的俄国可能利用捷克的飞机场采取军事行动,苏俄军队可能通过波兰或罗马尼亚向前推进。最后,据说英国海军在最后阶段已在动员”。这些情况使德军总参谋长贝克因要求停止战争冒险而与希特勒决裂。贝克辞职后,新任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出于对祖国以及德军的责任和荣誉的考虑,据信与贝克将军、施蒂普纳格尔将军、维茨累本将军、布罗克多尔夫将军以及柏林警察局局长赫尔多夫将军等人,策划了一个拘捕希特勒及其主要亲信的阴谋计划。正当他们定于9月14日晚8时开始行动的4个小时前,维茨累本得知张伯伦将飞往贝希特斯加登与希特勒会晤的消息。阴谋者们马上开会商议对策。在会上,哈尔德对维茨累本说:“如果希特勒虚张声势的恐吓又获得成功,那么,我作为参谋总长是不宜把它拆穿的。”于是停止了计划的执行。
丘吉尔曾经对此事评论道,关于这一事件“后来米勒·希勒布兰特将军也加以证实,有些调查过此事的权威人士也认为确实可靠……这又是另一个因极小的偶然事件而改变人类命运的例子”。丘吉尔还说:“现在我们得知,当时英法两国如果在国际联盟领导下采取坚决的立场,就会立刻迫使他们从莱茵兰撤退,而无须流一滴血;影响所及,可能使德国军队中较为慎重的人恢复他们应有的地位。而德国那位政治领袖也不会取得这么巨大的威望,使他得寸进尺了。”丘吉尔认为,捷克事件也是英法各国对希特勒采取行动的好时机,但这一机会又让张伯伦断送了,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希特勒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