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41

第41章 江边

朱迪钟不安的在大殿之中走来走去,一边是害怕将来,一半是无奈。

朱慈烺这孙子竟然不赶紧跑路,还做皇帝的春秋大梦,可是气坏了朱迪钟。

“怎么好心都被当做驴肝肺呢?”

朱迪钟可没了之前的好脾气。朱由崧一跑,清军边顺势占了南京城。要说之前满清还有那么一丝丝后世猜测的划江而治的意思,那么在不费吹灰之力占了南京城之后,那就是不亡明誓不罢休了!

哪怕在之后李定国两厥名王时,依然没有过跟大明谈和的意思。南明的皇帝可不像正统大明那么有骨气,这也是后世很多人把崇祯当成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原因。

朱迪钟年纪实在太小,她虽然杀了朱由崧派来杀朱慈烺的太监,但依然不能让人忽略她的年龄。

有“二十万”京营禁军做后盾,再加上南京城城高池深,清军想攻下南京城简直是痴人说梦!

想来想去干着急也不是办法,朱迪钟觉得自己有必要出去看看,到时候真要跑也好找得到方向。至于到时候朱慈烺咋办?他要做皇帝是他的事,自己先保住小命才是硬道理。

有了目标,朱迪钟很快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带上自己的防身利器——燧发枪,径自出宫了……

……

“殿下,您可不能出宫啊,万一出了事,小的可担待不起啊!”

郑大牛“救驾”有功,被缺可信之人的朱慈烺调到自己身边了,现在守门的兵丁也跟着换了一茬。新来的可不安敢私自放公主出去,万一出点啥子事,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吗?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确是残酷的。连个宫门都出不去,还跑个毛啊?

“滚开!”

脾气本来就不好的朱迪钟自然不会跟这些人客气,早在她说要出宫看看的时候她身边的宫女就百般阻挠,苦口婆心的劝。可惜朱迪钟哪里会听,事关自家小命,哪里听的进别人的话。

所以,理所当然的,一个女人而已。朱迪钟虽然年纪小,但她有枪啊!而对方也不是啥硬气的宫女,只能要求多带点侍卫。

同样的,此时跪在地上左右为难的新上任的守门侍卫头领也只能哀求两句,希望朱迪钟自己回去,别难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守门小官。

朱迪钟稚嫩的童音自然没啥杀伤力,新任守门头领虽然也不是什么顶天立地的汉子,最少也不至于被个小女孩吓到。哪怕对方是公主,眼看着将来很可能成为大明朝唯一一个的公主!

俗话说得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朱迪钟这个大活人。

朱迪钟也不管眼前这个守门侍卫是什么想法,总之这种时候,拦着自己求生的人都死一边去!

“滚开!”

朱迪钟大声的叫着,希望面前的家伙识相点,不要不知好歹。啥时候了还墨迹,真当老娘不敢杀人啊?

朱迪钟一边叫人“让路”,一边抽出燧发枪瞄准拦路的侍卫。

她可是清楚的记得,宏光一跑,满清就顺势进了南京城,南京城也就顺势投降了。至于之间到底有多长时间?一个月?十天?一天?朱迪钟一点把握也没有。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南京城根本没有抵抗。

拦路的侍卫一看这架势,瞬间冷汗便流了下来!

尼玛这个公主可是前天亲手干掉“大太监”田成的人,他可不想试试朱迪钟会不会开枪。赢了啥也得不到,输了就没命了。并且对方是公主,难道还能给他偿命不成?

做为一个很有“前途”,在京营里也比较混得开的小军官,周二虎瞬间就怂了。

……

韩赞周自昨日与王铎商议之后,打算今天便开始好好将朱慈烺的“登基大典”好好布置一番。就在韩赞周准备出府亲自安排的时候,却见管家急急忙忙的带来了一个士卒。

……

卢九德自昨天来找赵之龙之后,便被变相的软禁了起来。起初,卢九德还以为赵之龙已经倒向了朱慈烺,准备支持朱慈烺做皇帝。一心忠于朱由崧的卢九德立刻要求看守他的人把赵之龙叫过来,他好劝劝赵之龙“回心转意”。

直到第二天,赵之龙才“姗姗来迟”。卢九德也不计较自己被赵之龙软禁了,见到赵之龙便问:“忻城伯,您真打算立先帝的太子为帝吗?皇上可待你不薄。”

赵之龙面色惭愧,不敢接话。

见赵之龙不接这茬,卢九德也是人情世故惯了的太监,察言观色哪能没有两把刷子。知道赵之龙必定是有其他要事,也不跟赵之龙扯皮了,直截了当的问道:“忻城伯是否有什么事要告诉咱?”

赵之龙本来可以不来见卢九德的,但毕竟也算同殿为臣,而且是同一个派系,都是靠拥立朱由崧得来的从龙之功。还是有那么几分香火情的。

赵之龙谨慎的斟酌着言辞,喏喏道:“大清王师已经在南京城外了!”

“啥?”

卢九德一惊,“怎么?”

昨天还没有半点消息,只说郑氏兄弟望风而逃,黄、杨二人部属自行溃散,怎么清兵来的这般快?

消息虽然惊人,但卢九德可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立刻回过神来并质问赵之龙道:“王师?大清王师?”

赵之龙沉默了!

“堂堂大明忻城伯,竟然打算投降鞑虏?难道你赵之龙就不怕祖先蒙羞吗?”卢九德一字一顿的质问着赵之龙,虽然他是个太监。

“大明气数已尽,这是天命!”赵之龙无力狡辩道。

他赵某人想投降吗?投降的对象还是鞑子!

可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啊!

就凭那账面上的“二十万”京营禁军,别说南京城,皇城都不一定守的住。

南京城这么多勋贵,大家都指望着吃点京营的空饷。京营早就空了!要不然,朝廷拖欠勋贵俸禄这么久,南京城这么多勋贵是靠吃土活下来的吗?

吃空饷吃到这份上,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虽然吃空饷的不是他赵之龙一家,但能不说,自然不会说。

卢九德可不管那么多,赵之龙想的再多,再为难,他卢某人也不想管。虽然清兵已经在城外了,可是,他卢某人却不会投降。

“赵大人,你真的不打算与国同休吗?咱卢某人虽然是个太监,但也知晓忠义二字!先祖自成祖封爵以来,已历十世。世代忠名,你忍心毁在自己手上吗?”

卢九德还想最后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让赵之龙改口。

“魏国公也是同意了的!”赵之龙强行给自己打了气。

虽然赵之龙老爹也做过南京京营总管,但京营其实还是魏国公府说的算。毕竟徐家两百多年的经营可不是他赵家区区二十年就能撼动的。

“若不降,徒累京城百姓!”

见卢九德还想继续说什么,赵之龙连忙给自己找了个“高大上”的借口堵住了卢九德的嘴。

最后问道:“卢公可愿归顺大清?”

……

五月中旬的南京,正是梅雨季节的尾巴,一大清早便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周二虎亦步亦趋的跟在朱迪钟身后,眼睛死死的盯着左右,生怕突然窜出一只猛虎把朱迪钟这娃娃叼了去。

至于守卫宫门的“重任”?宫门重要还是将来皇帝的妹妹重要?

谁要是敢说他周二虎的决定错了,他周二虎保证能糊那人一脸。

朱迪钟向身边的侍卫问了问南京城的情况,便打算去长江,明朝称之为大江的长江看看。看看能不能弄到船,做好走水路离开南京城的准备!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虽然天空飘着雨,朱迪钟有人帮着打伞,但是其他侍卫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雨虽然不大,但落在人身上毕竟让人心烦。特别是这古代,一个感冒都能要人命的年代。

幸好这些弄来守皇宫的兵虽然是吃空饷严重的京营中挑选来的,但还不至于身体病弱。区区一阵雨,他们还是扛得住的。当然,事后少不得一碗姜汤!

朱迪钟一行人一大群自然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天空雨不大,南京城里的人忙于生计自然不可能天空飘点雨就不出来了。街面上人虽然没有往常多,但也不少。周二虎一个颜色打过去,自然有手下先行开路。不过路人也不蠢,看到这么大一群人,又是锦衣卫又是皇城守卫制服的,自己就避让开了。至于之间的娃娃穿个普通衣服,也没啥奇怪的。

……

朱迪钟感觉自己换身衣服跟没换似的,旁边这群人一个个制服穿着,谁不知道是官府的人啊?自己穿个平民的衣服站他们中间反而另类了!

不过就算她早早想到这法子也没办法,哪找衣服去?

事态紧急,朱迪钟也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让人头前带路便往江边而去。反正到时候要带朱慈烺这个护身符一起跑路,也就不用掩饰了。只要找到船就好了。朱迪钟心里默默地想。

……

南京城城墙虽然不是紧靠长江,但也相距不远,而南京城水运最发达的莫过于秦淮水了。

虽然南京城内有一段男人们梦寐以求的“十里秦淮”,但那只是秦淮水的一条支流罢了。真正的秦淮水可不是那么一点,而是一条很长的河流。南京城设计的时候便把很长的一段秦淮水直接当护城河用了!

十里秦淮,一池春水胭脂色。虽然朱迪钟看到的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段秦淮河,但也能看到一些游离的船只在水面上飘荡。大清早在江上飘的船只,不用等朱迪钟想那是干嘛的,周二虎立刻猛打眼色,粗着嗓子道:“殿下,您要找的船在那边呢?咱们官府的船都停泊在那边!”

南京城说大,那是对古代标准来说。但按现代标准它也不小!

朱迪钟自然不可能凭自己一个人从南京城南边走到秦淮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来。早在刚搞明白朱迪钟要找“大船”的时候,周二虎就叫人去弄代步工具了。没啥子是比肩舆更好的代步工具了。马车还震的慌呢!

为了稳妥起见,周二虎强迫可怜的手下充当临时轿夫。好在朱迪钟只是个六岁大的娃娃,虽然临时轿夫不甚专业,但也毫无压力!

一行人总算是到了江边码头,不远便是秦淮水注入长江的交汇处。

“去,把这些船全征收了!”

朱迪钟看到码头船这么多,立刻准备指挥一行人来征收这些船只。这也亏她是公主,否则一群锦衣卫加侍卫也不能这样跟着胡闹。

“殿下,这……”周二虎有点儿为难,怕到时候啥责任都归他!把公主带到皇宫外面那是被公主“威胁”的!小娃娃可没轻没重,谁知道朱迪钟会不会一枪报销了他!可是现在都到南京城边上了!这要是被谁告个状,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也许现在大家都忙着“新皇登基”没空理他。可要是他动了这些官船,保证参他的人一大把!这些船虽然是官船,可都是有名有姓的,早特么被人当成私船了!

讲道理,左右是个死,周二虎还是希望没他啥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