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40

第40章 准备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

朱迪钟看着两个下跪求饶的太监一阵无语,就这素质也来参与了解朱慈烺的任务,什么事啊这是?

田成的尸体,哦,他还没死,不过也差不多了。

被火统击伤的人,不及时处理,轻则截肢,重则毙命。而田成被击中的是背部,虽然不至于当场死亡,但铅丸入体,又没人帮他处理,离死也不远了。

惊魂未定的朱慈烺好不容易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两个太监已经丧胆,只知道磕头饶命。

“啊——”

唯一一个正常人酥橙见死了人,立马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总算把发愣的朱迪钟与惊慌的朱慈烺惊醒了过来。

“护驾——”

一个侍卫打扮的人首先冲了进来,见房间内的情况一愣,一时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才好。

“奴才护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另一个侍卫摸样的人冲到朱慈烺的面前,腿一弯便跪了下去。

一个侍卫不称卑职称奴才,直教朱迪钟觉的清宫戏既视感。不过待这个口称“奴才”的侍卫转过身来,朱迪钟却发现是李继周这孙子。

虽然对李继周把自己诓骗过去救朱慈烺耿耿于怀,不过事已成定局,而且自己也不算亏,倒是对李继周没什么怨言。不过一个太监能做到这份上,朱迪钟只觉的不可思议!

李继周倒是对这位小公主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殿下年纪轻轻就有这胆魄,可惜是个女儿身!

不知道李继周心里的腹诽,朱迪钟见事情都到这地步了,担心朱由崧丧心病狂来杀朱慈烺,连忙对李继周道:“李大伴,咱们快跑吧!”

“殿下无需担心,福王已经跑了,不在这皇城内了。”李继周低头一本正经道。

“嗯?”

朱迪钟抬头看着李继周,不确定的问道,“朱由崧跑了?”

朱迪钟彻底懵了。

朱由崧出逃可是南京城被满鞑子占据的时候,怎么这时候就跑了?

“他怎么就跑了呢?”

“扬州城已经失陷,福王怕是怕了吧!”李继周小心的解答着朱迪钟的问题,顺便小小的刺了一句朱由崧。谁叫朱由崧想要他的命呢?全然忘了是他先坏了人家朱由崧的好事!

“啥时候的事?”

朱迪钟迫切的问道,这可关系到自家小命,马虎不得。

“十余天了吧!”

李继周有点不确定,不过很快他便又补了一句,“上个月二十六号,扬州城陷了!”

“二十六号?”“扬州十日!”……

“咱们赶紧走,满清马上就要到南京城来了!”朱迪钟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冲过去对朱慈烺讲,希望时间还来得及……

……

“王老大人,殿下如今登基在即,以后还要阁老大人多多帮衬才是啊!”李继周一脸笑眯眯的跟王铎说着话,一点儿也没有之前不对付的情况。若不是他,人家王阁老也不至于被朱由崧罢了官。

不过世事奇妙多变,没想到他王某人最后还得这个太监来请他回去做“首辅”……

出于之前的不信任,朱慈烺本是对王铎不感冒的。谁知道如今朱由崧突然一跑,顷刻间他却找不到能担大任的人。而马士英那些拥护朱由崧的人,朱慈烺不想,也不敢用。最后还是得仰仗东林党人,没办法,只能请王铎出来主持大局了。这即是无奈,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然而,事情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转移。朱迪钟劝朱慈烺快跑,朱慈烺却并不这么认为。倒不是说朱慈烺无视了正在向南京城进发的清军,而是南京城虽然是易攻难守之地,但毕竟城高池深。当年太祖定都在这里,自然也知道这个地方易攻难守。所以特地花了大力气经营南京城,虽说现在大多数工事已经失去了作为南京城防的功能,但高大的城墙也不是区区远道而来的清兵轻易就能攻下的。

再说,南京城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都城,也是大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都城。虽然这年头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卵用,但大明天下的人心还真就指望南北两京了。如今北京城已经丢了,再丢了南京城,那在很多人眼里,大明就真的“气数已尽”了。

虽然朱慈烺未必想的有那么多,但占据南京城对他是有利的,这点不必多说。如果离开南京城,相对于朱由崧,他只靠着个崇祯太子的身份,并不能与朱由崧较个高下。朱由崧依旧是“君”,但现在朱由崧主动跑了,这便是天赐良机!

想法是美好的,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

以忻城伯赵之龙为首的原朱由崧提拔的重臣却反对朱慈烺登基。当然,他们也不是明着反对,而是以朱由崧仍在,只是“出狩”去了。你作为侄子,怎么能趁伯父不在就“僭越”呢?

话说这赵之龙也不容易,朱由崧跑的太匆忙,竟然连他都不曾知会。叫人去联系马士英,马士英也跑了,这让赵之龙顿时失了方寸。

可惜赵之龙并不是一个有大担当的人,既然不知道怎么办,那就拖呗……

南京京营“二十万”禁军都掌握在忻城伯赵之龙手里,他不点头,朱慈烺想登基就是一个笑话。

……

处处碰壁的朱慈烺只能打发李继周去找王铎,指望东林党能够发力帮自己一把,否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铎得了朱慈烺的“保证”,虽有心当当首辅,然而却也没有通天的手段。

虽然忻城伯赵之龙那“二十万”京营禁军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还是南京城几个实权人物的态度。

马士英已经跑了,赵之龙算个墙头草在观望,剩下的便是卢九德与韩赞周两个太监了。

王铎无奈,对着李继周叹气道,“老夫也只能去求说服韩卢二位公公了。”

姿态一定要做足,否则怎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王铎心里把握并不大,但既然敢这么说,自然心中已经有了一套说辞。在王铎看来,说服两个太监并不难。韩赞周与卢九德都是崇祯朝时期的太监,除了卢九德出身福王府之外,韩赞周可谓是根红苗正的崇祯朝太监。若说卢九德念旧对福王系可能有非同一般的忠心,那么韩赞周只是见风使舵罢了。而王铎的主要目的也只需说服韩赞周便行了,毕竟韩赞周已经做了多年的南京守备太监,相比只是朱由崧登基后而青云直上的卢九德,在这南京城里,还是韩赞周的能量更大。

“韩公公,别来无恙啊!”王铎笑眯眯的对着韩赞周道。

真是人越老越精,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情打哈哈。

韩赞周可不像王铎那么淡定,在这南京城,十几年的经营让他手眼通天,他得到的消息可比王铎多了去了。也不跟王铎打哈哈,直接奔入主题道。“是什么风把老大人吹到咱府上了,我就说嘛,早上喜鹊就一直在叫呢!如今陛下弃城而走,我等应该速速另立新君,以安人心才是!”

“额?”

“老大人有所不知,东虏已经过江了,再耽搁下去,人心不稳,如何御敌啊?”看出了王铎的迟疑,韩赞周立马将他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啊?东虏竟然来的这般快?大江天险……”

“嗤~,郑家兄弟未接战便率舟而逃,黄、杨二人,未见东虏便先自个儿溃散了!”韩赞周咬牙切齿的道。

大明天下乱成什么样都与他韩某人关系不大,他照样可以作威作福,大权在握。可如今清兵都快来这南京城了,他韩某人不能再淡定了。

经营十余年的南京城,一旦丢了,他韩赞周可没信心能继续保住这权势。毫不夸张的说,南京城就是他韩太监的命根子,是他与各方在权势中角逐的资本。失去了南京城,他韩赞周也只是个普通太监而已。

到时候墙倒众人推,指不定下场有多惨呢?

突然得知如此重大的消息,王铎也没了继续去找卢九德的心思,便与韩赞周就朱慈烺登基的事商议了起来……

计议已定,两人都觉得朱慈烺登基应该从速从简,先安定人心,把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却说卢九德得到消息之后,只能跟着其他人一样去找赵之龙。毕竟此时朱由崧的“重臣”里也只能以赵之龙这个手握兵权的人为首。而且南京城里多勋贵,当时史可法等文臣议立新君的时候可没勋贵什么事。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勋贵集团一蹶不振,只能仰文官鼻息,别提多郁闷了。而朱由崧能稳坐皇位,勋贵可是功不可没的。忻城伯自己便是勋贵的一员,而南京城的兵权本来便是魏国公府世代掌握的,如今却到了他忻城伯赵之龙手里,要说魏国公是被迫的,谁信啊?京营里徐氏族人可不少,没徐国公首肯,赵之龙哪里用的动京营。

不出所料,魏国公徐文爵也在场。在这风雨飘摇的王朝末世,每个家族都要为自己考虑,每个人也不例外……

王铎与韩赞周商议完之后便由韩赞周派人四下联络通知,同时王铎也亲自写信派人知会东林党人士……

然而虽说是从速从简,但皇帝登基,再快也快不到哪去。然而天色已经黑透了,要做什么也只能等天明了。

南京城的这个夜晚,无数人在为自己的前途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