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18

第18章 吴三桂降清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山海关。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城高墙坚,外筑东西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

但李自成自关内而来,山海关建成之时,大多防御都是考虑关外情况,关内只有这三城保护山海关后路。盖因为无人会想到大明天下第一雄关的敌人会自关内而来。若是当年建山海关城时有人这么说,必会被人耻笑吧!?

所以三城虽然有一定的防护力,但并不像山海关外的防御一般会令人望而生畏。

若是敌军绕过山海关进入关内,那也绝不可能攻打山海关。除非敌人不怕被内外夹击!这也是关外清军虽然入寇多次,但却始终不敢在关内打山海关主意的原因所在。

吴三桂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哪怕李自成的使者拿着他老父的亲笔信。他还是把众将召来,当着部下的面拔刀亲手砍死了那个劝降的使者。并拿着还在滴血的刀怒气冲冲的对左右众人一字一顿的咬牙切齿道:“我吴三桂生是大明的臣子,死了!也是大明的臣子!绝不会向流贼投降,我们要为陛下报仇!”

说完这番表明心迹的话之后,吴三桂看着帐内站立的手下道:“你们想不想为陛下报仇?”

吴三桂的手下自然没有传说中的‘不识时务者’送人头来给吴三桂立威。只见吴三桂嘴巴刚说完,他的副将杨坤便立即跳了出来应和道:“伯爷说的没错,陛下被流贼逼死,为人臣子者岂能不报君父之仇?我杨士申与贼势不两立!”

“我等与贼势不两立!”众人自然都齐声应喝,谁也没有把自己的脑袋贡献出去当那个祭旗用的人头。

既然这些人这么不给面子,那祭旗用的脑袋最后只能落在躺在地上的那哥们身上了。

吴三桂立刻下令道:“来啊,把此獠脑袋割下来挂到旗杆上,传阅三军,告诫众将士,如有想从贼者,皆如此獠!”

亲兵离开道:“是!”

吴三桂还集结了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余人、乡勇约三万人。加上他自己的四万‘关宁军’,总计八万,也算是有了与李自成一战的资本。

为了拖延时间等清军来援,吴三桂立刻开始布置起任务来。他派出参将胡守亮驻守东罗城,参将方献廷驻守西罗城,游击郭云龙驻守北翼城,三城牢牢守在山海关之前,李自成想攻下山海关,必先攻下这三城。而三城与山海关本城互为犄角之势,李自成想短时间攻克,那必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既然吴三桂拒绝了投降,李自成自然没有理由再在路上多做拖延,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但大军行进并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辎重粮草拖慢了行军速度,紧赶慢赶,也才堪堪在四月二十一日才抵达山海关下,在石河西岸与吴三桂的军队成对峙之势。

同日,李自成不顾大顺军初来,便与吴三桂在一片石、西罗城等地进行了一场恶战,以便试探吴三桂军队的实力。

虽然吴三桂在西罗城略有小胜,但这改变不了李自成军队却拥有比他更强大实力的现实。

吴三桂的关宁军虽然有四万,但真正做为主力的只有他那三千‘家丁’而已!这也是明末的常例了,用朝廷的钱,养自己的兵。而朝廷之所以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都是看在白花花的银子的面子上。

见攻打西罗城失利,接着李自成便命大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丝毫没有顾忌大军初到,立足不稳的事实。因为李自成从之前的试探中发现,虽然吴三桂的明军比他以前碰到的明军强,但强的也有限。毕竟吴三桂虽然拥有重兵,但实在没有打过多少硬仗,甚至因为与满洲有了默契之后,连守城战都很少打了。基本上在袁崇焕死后,辽东兵马除了向朝廷要钱,要钱,再要钱,再倒卖倒卖物资给满洲,也就没啥仗打了。若不是李自成出来搅局,吴三桂真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够永远持续下去。毕竟坐着就能赚钱的活,哪里找去?

但山海关防线乃是崇祯倾举国之力所打造的,怎么可能被李自成随随便便的攻打下来,所以当天自然是无功而返。李自成马上收兵回营,准备明天一早与吴三桂大战。而且李自成并不气馁,哪怕他攻不下吴三桂,只要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也就越是有利,只要等河南山西平定下来,他就可以抽调更多的军队来对付吴三桂。但吴三桂困守孤城,败亡是迟早的事。不过李自成并不认为吴三桂能挡住自己的大军,就像吴三桂的主要战力是他的‘家丁’一样,李自成的主力便是这六万人!但李自成不知道的是,一支足以改变战场的力量在悄悄接近中,而他本该奠定的胜局,却会被这只力量掀的天翻地覆……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多尔衮带领的清军终于到了离山海关城仅仅二里地的威远堡,但却不再前进,而是在威远堡准备安营扎寨。

吴三桂见清军终于到了,先是一喜。但在发现清军竟然大喇喇的开始扎营之后,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但清军不受他指挥,他干着急也没办法!便派了副将杨坤前去打探消息,催促清军出兵。但杨坤马上就回来了,并没有带来什么消息,多尔衮不愿意见他。指明叫吴三桂亲自去!吴三桂自然不可能以身犯险,虽然有了默契,但还是敌人啊!万一清军拿自己威胁自己投降怎么办?……

而山海关的另一边,顺军也开始埋锅造饭,相信不久便会有一场大战。

李自成带着崇祯的太子朱慈烺登上附近的小土丘从高处视察敌情,李自成意气风发的对朱慈烺道:“宋王,看看朕的兵马是怎么踏平吴三桂的?哈哈!”

朱慈烺自是不发一言,亡国之人,有什么好说的?

李自成也没指望他回答,说到底朱慈烺也只是个他拿来装点他的‘赫赫武功’的门面罢了。毕竟在前朝太子面前秀优越,这可比在什么阿猫阿狗面前秀优越带来的满足感强多了。

李自成对身边的传令兵下令道:“传朕旨意,发兵攻城!”

“遵旨!”

慢慢的后世著名的山海关大战拉开了最血腥的一幕……

不得不说,李自成这个做派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成功了。看到朱慈烺那紧张的样子,他立刻感到了巨大的满足感。连前朝太子如今在他面前也只能慑慑发抖,只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

时间慢慢的过去,局势在慢慢向大顺军这边倾斜。直到北翼城最先支持不住,守将郭云龙再也顶不住大顺军的攻势,只好带着亲兵弃城而走。

这一下子便让局势变的清晰了起来。北翼城失守,东西罗城失去了北翼城这个犄角,立刻被分别孤立了出来。任何有经验的人都能进看得出来,这两座城被李自成攻破,也不会是太久之后的事了。同时李自成也派遣唐通等明朝降将带着他的那些士兵去从一片石口绕道,攻打吴三桂背面,以牵制吴三桂的兵力。

……

“末将丢了城池,请伯爷惩罚!”突围逃回来的郭云龙正跪在吴三桂的面前,以头触地表示请罪。

吴三桂心里恨不得生撕了这家伙,一座军事城堡,竟然半天就丢了,还有脸回来?若是战死,吴三桂还能夸他两句。城都丢了,人还回来干嘛?

但是话却不能做么说。现在李自成优势越来越大,只待李自成拿下东西罗城,那么自己的山海关城就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可以一鼓而下!

“哎,顺军势大,非战之过,郭将军请起!待会的恶战还需郭将军多多出力呢!”吴三桂言不由衷的说出了让郭云龙勉励的话,若是他现在杀了郭云龙,保不齐就有人要拿了他的人头向李自成邀功。

但顺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吴三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派了几波信使前往清军大营催多尔衮出兵,但一点儿回应都没有。

……

突然战场上传来巨大的欢呼声,吴三桂不明所以,向着传来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东罗城城墙上已经开始交战,原来是顺军士兵登上了城头!

“啊——”

一声惨叫,一个顺军士兵跌下了城头,但却有更多的顺军爬了上来。

吴三桂远远望着东罗城的情况,知道不能再拖了,心里立刻下定了决定。清军一直不回复自己,是时候亲自去见多尔衮了,否则自己的兵马都耗光了,自己以后拿什么立足?

吴三桂立刻从山海关东面出关,仅带了数个亲兵便立马往清军营垒所在的威远堡而去。

谁也不知道吴三桂与多尔衮到底说了什么,只知道吴三桂回来的时候已经剃了个‘金钱鼠尾’的发式。

吴三桂他……降清了!

……

多尔衮立刻命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与自己率劲旅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令吴三桂出城与李自成野战,以白布为号,到时两面夹击李自成,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当穿着白衣白甲的清军从李自成身后杀出的时候,李自成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后竟然有这么一支军队,还是骑兵!不过李自成很快便把攻城中没什么用处的骑兵顶了上去。

然而李自成的噩耗还不止这些。唐通所带的前明降军在一片石口也碰到了清军,被清军骑兵一个回合便冲破了,索性又投降了清军。做为明朝的宣化总兵,他可比李自成更清楚清军是有多么可怕的。

优势下的李自成大军便这么被两面夹击,而且发现清军战斗力简直不知道比明军高多少。

在面临两面夹击和前明降军降而复叛的局面下,李自成立刻决定撤退,让骑兵断后拖住清军。

但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李自成的轻甲骑兵完全不是清军重甲的对手,清军骑兵可是连马都着了甲的!清军立刻对李自成的骑兵来了个七进七出。

看着自己宝贵的骑兵就这么被清军屠杀,李自成别提多难受了。在这一刻,局势完全逆转。

李自成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局,骑兵不是对手,步兵如何跑得过四条腿?话是这么说,但该逃还是要逃的。

乱军之中,除了一直被李自成带在身边的太子,对于崇祯另外的两个儿子,李自成却是顾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