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彼岸阑珊
32448000000003

第3章 与书为驴

我爱东野圭吾,他让我走进了悬疑推理的世界;我爱路遥,他让我看见了一些平凡人身上发生不平凡的事;我爱胡赛尼,他让我感受到了兄弟之间的情与恨;我爱……

一:

书籍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小部分的伴侣。

洪水无情的冲洗了我的家乡,带来的只有灾难。父母选择坚守留在家中,让我上宣城避开与之俱来的灾难。

独自一人漂泊在宣城,不知去何方,得寻找我爱的安定休闲的场所。我爱钓鱼,那是我最好的休闲方式,宛陵湖、东门大桥提供了我休闲的场所。天气太热,人长时间在太阳下钓鱼是承受不住它的压力的。好在复读生涯里让自己对阅读有了重新的认识,使自己爱上了阅读。

独自一人漂泊在宣城,每天奔跑在新华书店和图书馆之间,大部分时间还是停留在新华书店的。

二:

回过头想想自己是如何走上看课外书这条路的呢?就是被谷天宇、张敏两人带上这条不归之路的。如果问我后不后悔,当然是不后悔的,还得好好感谢他俩,是他俩的帮助让自己又多了个爱好。

那时因为自己参加高等职业招生考试,结束了无事可做。于是两人在我的耳旁一直唠叨哪本书哪本书好看,使尽全力的推荐我看什么什么书。像《追风筝的人》、《24个比利》、《解忧杂货店》、《白夜行》……这些书看了看了就看上了瘾。在此之前,我个人也在网上搜了一些评价比较高的书买了,像《平凡的世界》、《人生》、《我们仨》、《皮囊》……

说起《解忧杂货店》、《白夜行》的作者东野圭吾我也算对他有所了解吧!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的作品是在初一的暑假,因为上海书城离南京路很近舅舅带我们进去逛了逛,让我和妹妹买两本书看看,可我偏不。我是不爱看书的,但在舅舅的劝说下,我让妹随便推荐两本给我,于是王灿推荐了东野圭吾的《美丽的凶器》这本书给我。

三:

过去的一年里自己买了一些不属于自己风格的书也都浪费了,放在书架上纯粹是摆设。

我买的书,都是看网上对它的评价有多高;又有多少人关注它;媒体或名人对它的点评;还有一本书的简介和选读的内容我会通通列入其中。可是当自己把想买的书买回来品读时,有时会发现其中的一两本是自己不爱看的,这些书也就浪费在了我的手中。

四:

我一直赞成看纸质书比看电子书带感些,纸质书可以让读者体会到电子书无法给读者带来的享受,享受品读书的那个过程。或许就是太过于享受纸质书所能带给我的而忽略了书的质量(我对它是否感兴趣)。

过去的很长时间,我一直在寻找免费能看许多小说的app,这样我就可以避免买了自己看了一小半而不想要的书。先在小说app上先试读,在做决定买不买。(自己觉得太好的书会将它买下来,一般的书就在小说app上阅读了,看了一半不感兴趣的书就不阅读了。)然而我寻找了一大圈,那些小说app太有名气的小说不是试读后要钱就是图书量太少搜不到。

几天前我从章浩那得知了他自己前几天发现的不错小说app——《京东阅读》,京东上所卖的图书它上面几乎都有。想看那些图书唯有畅读卡是通行证,拥有畅读卡图书随你看。但是,有个别几本书还是要钱才能看的。

现在我拥有了《京东阅读》畅读卡的通行证,里面的书我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了。我会筛选出自己爱的书买下来看,而不是局限于电子书。

五:

纸质书给我带来的享受往往是电子书所不能及的,我爱看纸质书。奔跑在宣城的角落,赶往图书馆或新华书店。如果自己想看名著、有点历史的书便会去图书馆;如果自己想看现代出炉的新书便会去新华书店。

一幢幢图书架上摆满了图书,我来回的在图书之间穿梭不知选那一本才好。

……

捧一本书在手中,轻轻地翻阅,它透出淡淡的气息使我深陷其中。

201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