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金兰契
32447100000002

第2章 三年之约结金兰

江回是在三年前认识靖萧和清桓的,那一年他二十四岁,靖萧十五,清桓十六。历代朝代中,都会让长子在外修行游历一番,称为历练。清桓是夏瀛的皇长子,他活波好动,不服输。靖萧是靖州的皇长子,他时常比较冷酷,心肠却极善。他们的相遇,也是一种巧合。那日,江回在楚江上饮酒,清桓听闻楚天门壮丽异常,便来看看,而靖萧则是听自己宫中的习江老先生讲,楚江有一青年,名江回,他以扇为器,武功极高。靖萧也不知自己何时喜欢以扇为器,听说有以扇为器的高人,便慕名前来。

清桓来到楚天门,被眼前的壮丽所折服,不由叹道:“江斩天门是好剑,豪气英雄佩无人。”“后两个字不好,换做有心何如?”“你是何人,竟敢对我家公子所作评头论足。”清桓旁边的一个带刀壮汉上前怒视。“好战,不要这样!”“敢问先生,此二字又做何意?”“此剑斩山气磅礴,佩者须有大胸怀,佩剑所指是情怀,剑不在身,却秉一颗剑心慧胆,便若此楚江之剑一样,如何佩无人?”“先生所讲甚是,剑者在心。敢问先生名讳?”“在下江回,只对剑略有所闻,承蒙公子不怪。”“江兄,我叫清桓,今日特为这楚江之剑而来。不知先生可知清城,那里有很多名剑。”“削泉剑,剑如流水,骨韧如柳;浮云剑,剑轻如燕,舞速轻快;东山剑,剑指苍天,力出无穷;天慈剑,剑身厚慈,匡扶正义。清城四大名剑,自是古来有誉,岂敢不知?”“江兄,果然懂得多,不过你漏掉了一种剑,流剑,不知江兄可曾听过?”江回的心里猛地一顿,清桓看江兄没有反应,便洋洋得意道:“流剑本是清城剑首,不知为何,却已失传,我也是听几个老人闲聊谈起,不过再问及细处,他们又都闭口不谈,说只有四大名剑,甚是奇怪。”“恩,如是,倒是我才疏学浅了。”“谁?”好战准备提刀。“在下靖萧,幕江先生对扇的造诣而来,不成想江先生对剑也是有独到见解。不知可否请教先生扇风何成?”“扇,好笑,剑乃天下兵器之首,一扇何用?你若要扇,本公子多赐你几把,何来劳烦江先生。”说着便将腰间配扇扔向靖萧。靖萧只一个回转,便将扇子重新送回,清桓自然看得出回扇中所包含的劲力,便忙取佩剑斩之,扇骨碎落,佩剑久震不觉。好战看着,便要同自己的主子讨回公道,清桓举手示意退下。“江先生,我今日便是为扇来这楚江,慕江先生而来。”“承蒙小兄弟看得起,如此,坐下,饮一樽酒,细谈如何?”靖萧闻言坐了,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举杯而饮。清桓见了,无邀入座,捧起酒杯,倒也别致,青玉温润,只是中间含有一些血丝,倒感觉破了这情怀,是酒杯的败笔。想着,便举杯欲赏,还未入口,一股阔然清香便夺鼻而进,就像是把这楚江放在了心间。清酒入肚,颇是平稳,后劲却如江涛婉转。“江兄,这是何酒?”“此酒名剑涛殁。”“好名字,唉,面瘫脸,你觉得如何?”靖萧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清桓一见面瘫脸不理他,便猛拍桌面,三杯酒皆升空中,说时迟,那时快,清桓便伸手欲将三杯酒都拿下。江回指点杯底,飞身而出,一杯酒已然手上。靖萧也不落后,佩扇一出,酒随扇动,自是杯酒手中。再说清桓,急着争夺别人的酒杯,自己的酒杯却咣当掉在地上,清酒在舱间散开,别是一种清香。“那杯酒本就该给木头喝。”“你……”清桓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

“靖萧小兄弟,你来不是请教扇风的吗?”“正是,还请江先生赐教。”“扇,其心为骨也,骨乃力之来源,撑河山,扇面便是平四方。顺风而开,如刀如刃,合聚而为,如剑如矛。扇短精悍,却也失了一寸长一寸强。若是顺势顺风,变化万千,以速取胜,倒也是物尽其用。”“江先生说得有理。”“此处风大,不知两位小兄弟可愿随我草庐一游?在下贫寒,还望两位小兄弟不要介意。”“江先生说的什么话,愿意请我等草庐一叙,是我等荣幸。是不是,面瘫脸?”靖萧没有理他。“好战,你先回去。”“可是,公子,这……”,“这什么这,江先生人这么好,不会有事的,至于那个面瘫脸,无所谓,反正又不是受他邀请。”“公子,令尊说过……”“你走不走?哭笑难停阴阳指……”“好,我走,公子,早点回来。”

“江先生,走吧。总感觉叫江先生怪怪的,叫你江大哥吧。”“你刚才说的哭笑难停阴阳指是什么?”“江兄有所不知,好战及其怕痒,便是点了他的笑穴,他便苦笑不得了。”“小聪明!”“面瘫脸,你再说一遍。”江回也是被这两个小人逗乐了,“慢点走。”

“这里过去就是在下的草庐了”,话音未落,只见几个莽撞大汉正欲调戏园中的一个姑娘,“默儿……”江回赶紧冲过去护在妹妹面前。“几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小姑娘,不害臊啊!”说着便提剑上前,那些莽撞大汉空还有一身力气,哪是清桓的对手,三两下就撂倒了,便过去扶江回兄妹二人。“小心……”江回还没说出口,一把扇子已经打偏了直冲清桓来的那把刀,不过还是擦着清桓胳膊而过,伤着了些许。清桓恼羞成怒,拔剑就要杀死那几个人,江回拉住他说:“他们吸取教训了,就不敢再来了,放他们一条性命吧。”“滚……”“面瘫脸,你竟然也会说粗话,我以为你温润如玉呢。”“怎么伤的不是嘴?”说完这句话,靖萧便随着桌子坐下了。“默儿,快给两位公子道谢。”“江默谢过公子救命之恩。”靖萧看了,心下有点诧异,便多看了江默一眼,她眼神中的坚毅令靖萧惊讶,出于礼貌,便赶紧避开了自己审度的眼神。“不用谢,这点小忙不算什么。”“默儿,快去倒茶来,把这里收拾一下。”“是,哥哥。”“你们兄妹俩住在这里着实不好,荒郊野外的。”“其实,我自己也想出去游历,但又不想妹妹跟着受苦,思来想去,也只有这里安全稳定一些。”“其实有时候,真想找给默儿个人家,可她又不爱与人交流,不过她倒是很喜欢清城。”“清城,江兄,你若是信得过我,你们兄妹同我去清城去,我为你们置办一处宅院,倒也方便。”“当真可以?如若如此,我江氏兄妹倒是有点本领,舍妹琴抚的好,在下也识几个字,倒是可以独善其身,日后有了成就,必当回报公子大恩。”“当然,江兄,就不必这么客气了,江兄也是有智谋有胆识之人,去清城,也是清城百姓的福音。”“请喝茶,默儿,随哥哥去清城怎么样?”“哥哥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如此甚好。”清桓不禁的看了江默一眼,总觉得与常人不同。“花痴。”“你说谁呢,面瘫脸,江兄被我接走了,你就不高兴了。”“好了,多谢两位小兄弟今天帮忙啊。都说志同道合之人应该义结金兰,我觉得咱们三人倒也是志同道合,可否……”“谁和他志同道合,面瘫脸。”“江兄,不与虚竹论情义。”“面瘫脸,你说谁外干中空呢?”“好了,来喝了这杯酒,三年后我们相约楚江,那时我们再义结金兰。”“谁要和他义结金兰,我都是看在江兄的面子上。”三人又聊了些剑与扇,甚是投机,至晚方散。

且说到了清城,安排好江默的住处,让江默去一个知流水的音坊里去工作,有清桓照应着,江回一周后便游历天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