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
3244300000005

第5章 山地之王高仙芝

在两个大帝国的打击下,突骑施的败亡显而易见,而继突骑施之后,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再也没有了如突骑施那样的缓冲地带,唐帝国也少了一个西部的屏障,不过这对于唐帝国来说似乎无关紧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在之前提过,唐帝国之所以让阿拉伯人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统治着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其原因是在青海甘肃地区唐帝国与吐蕃帝国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曾于700年被唐将唐休璟打败的吐蕃人,于702年求和,但几乎同时,战争又爆发。737年中国人在青海以西打败他们,赢得辉煌胜利。由于在青海战场上面的节节获胜,唐帝国终于可以将注意力从这个战场上面移开,专注到西域方面,腾出手来的唐帝国终于开始直面强大对手的挑战。于是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终于在此时登场了,在天宝年间,他对于唐朝西域的维护是居功至伟的。

高仙芝(?-755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灵察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在这里对高仙芝的身份作一下说明“朝鲜”这个名称含义很复杂,若表示古地名、古国名如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氏朝鲜等,则其境皆大部位于今日中国之域内,且其时代与唐相距甚远;若表示近现代的地名、国名,则与唐代更扯不到一块去。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朝鲜一词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高句丽则一直是中原王朝属下的一个地方政权,在它被唐朝收复之前,其地位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许许多多割据政权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它偏居一隅,残存较久而已,隋之所以要征伐高丽,正是要将南北的大一统进行到底,而并非对外扩张。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的古国,其来源是夫余之一部及东北夷中之几支,除了在地域上稍有重叠外,它与古代的朝鲜并没有什么继承关系,与现代的朝鲜在关系上就相离更远了。据通鉴记载,唐灭高句丽后,其国民大部被迁入内地,只有极少数留在或进入今朝鲜境内,因此从人民的继承上来说,今天朝鲜与古代高句丽的关系也是微乎其微的。仅仅因为英文“Korea”来自“高丽”之名,就轻易地在朝鲜和高丽之间划上等号,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至于新罗、后高丽之后的朝鲜已逐渐走上独立于中原王朝之外的道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作详论。总之,把唐朝大将高仙芝称作朝鲜人无论如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外国人,他们写书或读书时容易受到“Korean”一词的迷惑,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朝鲜人和中国的朝鲜族人,出于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的真实,则是不能抹杀的。)

这个时候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地处西域要冲,小勃律的转向使得西域诸国向唐朝进贡的通道被堵死,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次讨伐均未成功(“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前任上司讨伐的失败却给了高仙芝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吐蕃兵万余人防守,高仙芝令军队夜渡婆勒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连云堡,左陌刀将李嗣业亲冒矢石,当先登山,占领制高点后唐军居高临下,奋勇突击。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此时监军宦官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刚刚占据的连云堡,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着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长度都在10千米在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军路线后,评论曰:“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最后高仙芝终于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史载“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这个皆震慑降服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帕米尔诸国又重新臣属于唐朝这是不争的事实。

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梵文SriMan-gala)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