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一屠户就曾当众羞辱韩信。俗话说得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世界,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人在人眼里,爱你没商量,恨你没道理……还真是无从解释。
这淮阴的屠户,也许那一天狗肉没有卖出去?脑筋没有搭对路?心烦意乱性子充血?远远瞧见韩同学摇摇摆摆游荡而来,就是看他不顺眼!于是,当街一站,叉腿挺胸蹬鼻子上眼:看你人模狗样,自命不凡。腰杆儿撇一把剑,就想冒充侠士?有气魄,拔出剑来,当胸一刺把我撂翻;没胆量,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陡然的发问,韩同学愣了片刻,认认真真将这屠户从头到脚打量一番,竟然二话不说,当真匍匐在地,从他胯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呵呵,胡宁就没有明白,那屠户疯疯癫癫,这韩同学也脑子进水?
我一直就没有弄懂,这古代的同志,有神经病?人家好好走路,不招你不惹你,为什么就要人家一剑刺他?或者钻他胯下?他如果是土匪强盗,倒也说得过去——此树为我栽此路为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土匪强盗挡道,目的就是抢劫嘛。
这位屠户,为了那般?
还有,韩同学也奇怪,就算不愿杀人斗殴,完全可以掉头而去,不走那条路,总可以嘛……解决如此事件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从人胯下钻过?
他不会大天白亮……梦游吧?
这一段记载,说明什么?
有人说,这是韩同学有涵养,因为自己有鸿鹄大志,不愿与贩夫走卒滋事斗殴,浪费青春。
纯属扯淡。
掉头而去,或者根本就不在大街市上游荡……难道就缺失涵养?
如果钻人胯下就有鸿鹄大志,这世界,鸿鹄大志之人,可就多了去矣。
古代同志的思维,有时候,真的让人不可理喻。
总之,从记载上看,这“胯下之辱”,并不是必须要受,但韩同学就是受了,而且,受之心安理得,好像他天生就该钻钻人胯。
“一市人皆笑信(《史记》语)”,他自己没事似的,拍拍灰,扬长而去。
呵呵,这韩同学倒还真是谈定。
瞧顺眼了
幸好韩同学适逢群雄并起的时代,不然他也多半会空有一身本事,却只能蹭饭度日。那个时侯,群雄并起战火纷飞,早已起事抗秦的项梁,正好渡过淮河,机会来矣,韩信仗剑从军。
实事求是说,他不仗剑从军,还真就没有办法维持生计。
我不认为此时的韩信,就真有鸿鹄大志,当兵吃粮,总比去左邻右舍蹭饭,要强上很多——至少不瞧人婆娘脸色嘛。如此吃饭,吞咽起来,也更会惬意舒心,有滋有味。
其实,这是他养活自己的唯一出路。
所谓穷则思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在没谱儿了:当兵。
至少,不会饿死自己嘛。
现在明白了,时势造英雄,原来就是颠覆传统的生计方式。
无论怎样,项梁抗秦,第一需要的,其实就是人,特别是青壮年同志,可以砍,也可以刺,那便是有用的好同志。尽管乡邻都感觉韩同学“其志与众异”,不过在项梁的眼里,也不足为奇,就是一可以打仗杀敌的战士——编充行武,给予薄秩。《史记》记载:无所知名。
没有滴滴儿的声誉名望。
也许,这项梁同志,连韩信的名字都不知道。不过就是一参加革命队伍的战士,他要人人都知道名字,还不累死?至项梁战死,项羽掌权,所以,韩同学又归项羽领导。那个时侯,韩同学已任郎中——应该说,在战火的洗礼中,它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为了获取项董事长的信任和重用,韩同学其实满含革命激情,屡次出某献策,无奈,项董事长就是不愿笑纳。
郁闷。
热脸总是去贴冷屁股。
想想不过味儿,至鸿门宴后,又见汉王无奈去了汉中,多少也听到一些儿小道消息,知道汉王去汉中,基本上就有120万个不情愿。还有,汉王的队伍,多半就是平原的哥们儿,那穷山恶水,跑之无数,应该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此时撞去,一个没有留神,被汉王任用,有一舞台施展拳脚,岂不撞了大运?
于是起早贪黑,溜出楚营,抱着撞大运的心思——奔汉中而来。却不曾想,栈道已被刘邦一把火,烧了一个光秃秃,就剩峭壁悬崖,啊,如何进去嘛?
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同志,准备的。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然看好汉王,竟然照准汉中那个方向,循着荆棘的山路,摸索地干活。他运气好,遇见砍柴的山人,居然还真就寻出一条通往汉中的山路。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暗度陈仓之路,就是韩同学此时此刻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寻出来的。
呵呵,我还当真没有明白,它究竟是时运太背,还是运气太好?
人们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也许,冥冥之中还真有神明指引?
不然,我中华古代伟大的军事案例——暗度陈仓,又如何养成?
只不过,好像老天偏偏要逗弄韩同学,到了汉中,刘董事长对他,并没有多少的待见,不过听说他来自楚营,给一小官了事。
晕哟,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就为这一连敖(官职)?
连敖这个官职,基本上就名不见经传,是个什么样的官位?如同孙悟空那御马温,说起来是天官一族,结果就是一养马滴。
韩同学狂喷鼻血。
对人才来说,不被领导待见,恐怕就是天下第一难受的事情。
对领导同志来说,第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且天天祈祷,人才快来。可当真人才到了眼前,他依然视而不见。刘邦也犯相同的错误。
给一“连敖”,在刘富翁的眼里,已经是天大的恩德。
其实,那个时侯韩同学的气量,也不敢恭维,他干了一件我们普天之下劳苦大众常常干的事情:大发牢骚。这一点,与我们上一集讲到的范雎相比,多少还是欠缺那么一滴滴儿的个人素质。只不过,这牢骚发大矣,竟然在一次酒后大放厥词要独立自尊!
古代那个时侯,谁能为“尊”?王为尊。
这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要干啥?谋反?
现如今,汉中就一个王,汉王。韩信要独立自尊,这不是谋反吗?我们中国这个地界儿,任何时候的劳苦大众,觉悟都高,一听到反动宣传,即刻就有人报告。
所以,我们中国人常说,祸从口出。哪怕你是多喝了几杯黄汤,脑袋晕了满嘴胡话,不好意思,反革命言论,举报、抓捕……等候公审并坚决镇压。
自古以来,处理这类反革命事件,就一个字:杀!
从古至今,因此胡说八道而掉脑袋者,真的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冤枉啊。
我不知道,那些胡说八道者,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悔恨?但是我知道,就算肠子悔青,也无济于事。不出意外的话,砍脑壳就是不争的事实。
草菅人命,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我中华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养成。
韩信被抓了起来,连同13位反革命同志,绑缚杀场。
他运气好,排在最后。
当前面13位同志的头颈分家之后,他被推到了刀前。就在刀斧手举刀即砍之时,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吼着说的。也许他当时已经吓傻矣,一句话脱口而出:老大不是要一统江湖吗?为何杀能人?
原话是:上不欲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语)?
这句话,救了他小命。
也就是说,在他生命的最后5秒之内,他抓住了机会。也许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拼得一声吼,却惊动了一个人。所以我说,还真不知道韩同学是不是运气太好。当时,这个人正从法场经过。
这个人,是夏侯婴。
夏侯婴当时的官职,是太仆。这太仆的官职,说大也大,说小也的确不大起眼。九卿之一,大吧?但具体干的事情,就是掌“王”的舆马和马政。有点类似孙悟空的御马温,至少也是天官一族。其实,夏侯婴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刘邦驾车,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董事长的专职司机。
但因夏侯婴与刘邦是发小,关系非常,而且也立有很多战功。所以,在当时的汉中,它多少有点儿位高权重。听到韩信临死的感慨,又瞧见韩信仪表堂堂,当即阻止刀斧手行刑。
韩同学竟然在死人堆里,被捞了出来。
运气好吧?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古代的刑法,说你反革命,杀你没商量,连认证的程序都没有。但只要你的感慨或者相貌打动了某位领导,捞你出来,也无需任何理由——就是看顺眼了,怎地?
谁有异议?
没有——回答基本上就是异口同声。
领导看顺眼了的,无可争议地,一定就是好同志。
这一法则,对我们后世的同志,是否有启示?有无能耐能力,其实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关键是,能让领导看顺眼。不然,别怪领导不用你。
韩同学的问题就是,无论项梁项羽,包括刘邦,通通没有看他顺眼。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从古至今,因为没有被领导瞧顺眼而被埋没的人才,究有几多?
想想,不寒而栗。
于是,后人们学到一招,无论“酒”有多好,玩命儿地包装。
非常非常的遗憾,人才们学会了包装,庸才同志更是包装在前,于是满大街的庸才,如同争奇斗艳的蝴蝶,花枝招展,翩翩飞舞招摇过市,一抓一大把。弄得我们伟大的董事长,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哀叹:谁是人才?
因为,今天这社会,早已经龙蛇混杂。
分不清矣。
其实,并不是今天的社会分不清,古代的时候,依然分不清人才庸才。我们这位以酒解愁的刘富翁,就没有分清嘛。
对人才来说,使出吃奶的劲儿,好不容易在人头攒动中挤到领导的眼前,而且还必须要让领导瞧顺眼儿,无疑就如同撞了大运一般。
这一次,韩同学倒是真真正正撞了大运。
所以我说,这位同学,他还真的运气好。
总的来说,刘富翁手下的牛人,的确很多,夏侯婴就是其中一个。至少,在“识人”这个令所有领导都困惑的问题上,他就特立独行。
当所有的同志都认为,韩同学不过就是一蹭饭的酒囊饭袋的时候,他就看出了这位貌似的酒囊饭袋,其实是百年不遇的伟大的——军事天才。
在往后的经历中,我们称韩信为军事天才,真的不会为过。在我整个中华军事史上,韩信,无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指挥的所有战役,基本上都是我中华军事史上熠熠生辉的经典战例。
国士无双,说的就是韩信。
他是我中华军事思想“谋战”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被我们后人尊奉为“兵仙”和“战神”。
呵呵,一代军事天才,竟然就因为酒后胡言乱语,差一滴滴儿即命奔黄泉。
月夜赛跑
因为史料有限,到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夏侯婴与韩信,究竟有怎样的交流碰撞,但我们知道的是,夏侯婴对韩信的第一感觉:不同凡响。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就是夏侯婴的这种感觉。所以,随后他即将韩信——这位自己从死人堆里捞出来的同志,推荐给当时任汉王丞相的萧何。
萧何见到韩信,就如同伯乐见到了千里马。
那个时侯,我们敬爱的刘富翁还在郁闷至极,并天天感慨:没有统兵御战的主帅。
甚至还在不停地呐喊:人才啊,你咋还不快快地来?
其实,人才早就来矣。
所以我说,人才就在领导眼前不停晃动,可领导就是认不出来。
刘邦也与这样的领导,没有多少差别。
唯一不同的是,他有萧何。
当然,萧何就天天向刘富翁推荐韩信,非常非常遗憾的是,这位天天感慨没有主帅人才的刘富翁,也就一次一次地否决。直至韩信失去等待的耐心——跑矣。
韩信这位同志,其实也有很多毛病。等得太久,自然牢骚满腹,说不准哪一天又将黄汤灌他个一塌糊涂,再来一次豪情壮志的乱语胡说……在那头颈分家的时刻,恐怕就没有这一次的好运气。
跑矣,免得祸从口出。
萧何听说韩信跑矣,翻马即追。
千里马跑矣,伯乐同志还不急慌慌追它回来?
所以,我中华历史上著名佳话:萧何月夜追韩信,即刻上演。
呵呵,这给刘邦造成误解,啊,老战友萧何跑矣。
伤心气愤,独自垂泪。
殊不知,他的转机随即出现。
他可不知道,萧何这一追,即为正郁闷透顶的自己,追来一个大汉基业,也追来一个延续两千多年至今天的伟大民族——汉族。
跑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兵士,包括将领,萧何不追。但跑了韩信,萧何必追,而且还倾力推荐与担保。道理其实很简单,韩信者,人才也。
一个人才,可抵十万兵。
一个军事天才,可抵多少兵?
无法计数。
随后,韩信同学便为天下众生演绎出古今中外至今无人能及的众多著名战例,诸如一万人,而且还是一万新兵,消灭对方二十多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大军,是N多将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韩信同学就经常干这样的事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之战”,便是这些著名战例中的经典之作。
如果,没有萧何同志的这一追,我中华文明的伟大史册,多半就少了很多趣味。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借此一角,认认真真表扬萧何。三国时候著名学者刘劭说,识人者“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後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这便是萧何同志的才能之一。
这也是识人者,自身修养的集大成之所然。
连自己都不具有如此修养,又如何认得人才?
项董事长就不具有,因为韩信就为项梁项羽两任领导打过工,但项梁也好,项羽也罢,就是不用其才……其实不怪项梁项羽,他俩根本就认为,韩同学不过酒囊饭袋。一钻人胯下的东东,会有什么能耐?
非常非常的遗憾,他俩的身边,没有萧何。
于是韩信跳槽。
跑到刘邦这里,本以纳贤任才著称的刘富翁,却因为被发配汉中,内心极度郁闷,竟然也没有认识到韩同学有才,而且,是他成就霸业不可或缺之将才。缺了韩信,其实就不会有大汉立国,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伟大的汉民族。
还好,刘富翁的哥们儿萧何识才,于是才有了月夜与韩信同学赛跑的浪漫故事。
不得不指出的是,夏侯婴也参与了赛跑的行业,而且会同萧何劝转韩信。
不然,韩同学很可能就老死马厩……刘邦也无法成就霸业。
后世的我们,也就无法领略中华文明史上天才军事家光辉灿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