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封地后,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行各县到达绛县的时候,周勃就身披鉴甲,而且还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
他想干啥?
要与人干仗?
呵呵,这样的做法,其实就两个字即解释:心虚。
他老人家为何心虚?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他诛除诸吕的举动,就是谋反。而且,他也知道,汉文帝看出了他当时的心机。为了子子孙孙,也为了政权不再重蹈覆辙,汉文帝在逐渐削弱他的实力之后,拿他开刀,基本上就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实。
他怕死。
只不过,身披鉴甲、再命令家人手持兵器,就可以保护自己?岂不是痴心妄想?他其实是在向汉文帝透露一个强悍的威胁信号:本功臣,曾经统领千军万马,如果惹急了,俺是要拼命滴。
此时此刻,已经攥紧皇权军权的汉文帝,还会害怕你老人家拼命?
这不是小儿科吗?
他不这样,汉文帝还得处心积虑罗织罪名,如此举动,不是自己将罪名拱手相送?
愚蠢。
很快,就有人举报他谋反——当然,不排除汉文帝的安排。
欲加之罪嘛。
于是,他当然被逮捕归案,并长途跋涉押送京城——顺带游街。
所以披盔带甲,手拿兵器,其实无济于事。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你披一身甲,举一杆枪,有个什么鸟用?
在田间地头,还的确可以起到吓鸟的作用。
很可惜,这里不是田间,是国家政体;汉文帝也不是鸟,是鲲鹏。
不过,毕竟是周勃,他首先千金贿赂狱吏,再使重金恳请汉文帝舅舅薄昭说情,最后让公主向薄太后哭诉。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文帝登基之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也为了拉拢周勃,使公主下嫁周勃长子周胜。
政治背景的千丝万缕,救了周勃老命。薄太后就找到汉文帝: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军队,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
汉文帝嘴里并不反驳,心里却明镜似的:历史已经证明,那个时候他已经反矣,只是别被弄成众矢之的,慌忙忙推举一个不具任何实力的摆设。
这摆设,正好就是汉文帝本人。
呵呵,此时此刻,汉文帝早已实至名归,哪里是在意他老人家是否谋反?仅有一县之地,又如何谋反?他是在为了子孙后代真正意义的长治久安,进一步打压和削弱功臣集团的势力。
鲁迅先生就告诉过我们,要痛打落水狗。你不把它彻底干趴下,待它翻上岸来,就要咬人。
汉文帝显然无法学习鲁迅文选,但他却懂得如此道理。
这一打,就要打得周功臣无法翻身。
抓周勃,再游行示众,并暗使狱吏恣意玩弄,随意凌辱,不过敲山震虎——别乱来,更别蠢蠢欲动。
杀鸡的时候,当然要请猴子观瞻。
杀一儆百嘛。
消灭的不是周勃,消灭的是以周勃为代表的功臣集团的势力。
于是,借坡下驴,揣着明白装糊涂,赔笑曰:我的亲娘呢,请息怒。狱吏刚才已经查清楚了,周功臣没有谋反,他老人家就是弄刀弄枪玩儿……即刻就放他出狱。
这薄太后,更是百炼成钢,拿捏火候,准确到位,刚好到了那个地步,即刻出面说情。如果真把周勃长时间关在狱中,杀了,或者死翘翘,岂不有损“皇帝小儿”的宽厚仁爱?不杀,或者根本无法定罪,汉文帝刚刚树立的威信,岂不染上瑕疵?
实实在在,人家的确并未谋反。
如果真弄到杀不得放不能,如同烫手山芋,岂不麻烦?
正好,老太太出面。
目的达到,见好即收。
而且,还再次博得一个薄氏谨良的好声誉。
这母子的配合,天衣无缝。
《史记》记载: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这句话,是周功臣的感慨: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今日方知,狱吏为第一尊贵!
投降!
不玩矣。
这玩儿,如果再来一次牢狱旅游,岂不老命玩完?说不准,多半还会被顺带除族,殃及池鱼。
韩信就是前车之鉴。
呵呵,时来运转,斗转星移。此时此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者,已经不是那个被人拥立的代王刘恒,而恰恰换成了这位当初权倾朝野,并拥有拥立大权的不可一世的周功臣。
《史记》继续记载: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国除。绝一岁,文帝乃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
呵呵,连上帝都在兴高采烈。这汉文帝真的英明,这一头,痛打老爹;那一头,即奖赏该老爹小儿。而且,还让其感激涕零。
一打一拉,恩威并施。
呵呵,读史到此,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是否不禁要问:历史,真的忒不靠谱儿?
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就是在这一拉中,又一位豪情万丈的男人,登上历史的前台,谱写了一曲令人振奋也催人泪下的英雄末路的悲壮挽歌。
他就是周勃的小儿子:周亚夫。
那么,等待周亚夫的,是一种怎样的命运?
我们下篇分解。
又见许负
周亚夫是周勃的小儿子,按资格,他不具有继承侯爵的机会。要想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甚至还想要留名青史,不好意思,得靠自己的能力与本领。成人之后,毕竟高干子弟,有老爸那么一颗巨大老树,他得到一些儿福荫,当也水到渠成。
他捞到一个官职:河内郡守。
河内郡守与中央委员比较起来,就是一地方官员,当然就卑微很多。不过,在这一地方来讲,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把手。于是,在我们浩瀚的人文史册中,又见“许负”——号称无一不准的预测大师。
呵呵,这看相算命滴,阴魂不散。
那一天,许婆娘(古语中,负通妇)去了周亚夫官邸,自然就摇头晃脑——呵呵,100岁的老人,那脑袋还不晃晕?
当即口沫子横飞,子丑寅卯一大堆,装神弄鬼念念有词:大人命相尊贵,3年后封侯,8年后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任丞相。但是,再过9年,大人您会饿死。
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她老人家真就看见一般。
周亚夫不以为然:我哥哥周胜之已经承袭我父亲爵位,就算之后我哥哥去世,还有我哥哥的儿子承袭,哪有我的资格和机会?按你的说法,既然我已经位极人臣,又怎会饿死?
不合逻辑嘛。
许婆娘给出了理由: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
是这样吗?
还真是这样。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大汉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具出色者,来继承爵位。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所以周亚夫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呵呵,这其实就是我前面所讲,领导艺术,一打一拉,恩威并施。
呵呵,入爵一事,如同接住老天爷的馅饼一般,顺利达成。
这看相算命滴,还真有法眼?
借此一角,胡宁弱弱地告诉大家,这一记载,纯系胡说八道。不过是看相算命者,为拉生意,或者根本就是发扬光大所谓的易经学派,忽悠天下苍生。
前面,我们在说到魏王豹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许负”。从迹象表明,这许婆娘不可能年青。如果一年青的许负,其预测功能无一不准,如何检验?在没有电视、网络,甚至通信都不方便的古代,其准确无误的易学声誉,又如何快速传播?
也就是说,古代的某位可以号称什么学的大师,要传得声震屋瓦如雷贯耳,它需要的首要条件,就是时间。在汉文帝都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声名远播的许负,一定不会是50岁以下的年青妇人。因为不满50岁,她的声名,根本就不具有传播的机会,她那准确无误的预测功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证明。
毕竟是预测,就肯定是在某个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就被人指出了该事件的结果。
要证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它所需要的时间,一定不是一天两天,应该在N多个10年以上。而且,仅仅预测准确一两个人,死于何时何地何事,是没有人会口耳相传的。它必须是大量的准确的事例。不难想象,要达到可以进入王府那样的声誉,没有N多个10件准确无误的真实案例证明,这许婆娘是进不去的。
侯门深如海,就别说王府了。
已经都有N多个10人的生老病死,都被事实证明,让这许婆娘预测得准确无误了,她还能年青吗?就按她对周亚夫的说法3年加8年再加9年,要证实这件事情的准确无误,需要20年。在没有被证实之前,这一大堆说辞,通通都是痴人说梦。
那么,在她声名远扬之前,她需要多少个20年?
也就是说,在她进入魏王府邸是时候,按她久负盛名的大师名头推算,50岁的年龄,我们已经把她老人家估算得非常年青了,然而当时的薄姬,还是魏王豹的小妾。但是,当史书记载这许婆娘又出现在周亚夫官邸的时候,薄姬早已经历被俘、干织女,再遇刘邦临幸,直至儿子汉文帝都已经40大几了——这许婆娘居然还活着?
她老不死?
就算她老人家当真还活着,都差不多已经100岁的老人了,居然还能昂首阔步坦坦荡荡跨进周亚夫官邸,那头脑的思维还会清晰?吐词还会清楚?腿脚杆儿还会如同革命战士一般,活蹦乱跳?这许婆娘,是人精?
周亚夫毕竟高干子弟,而且本人也是一地方最高领导,一貌似的易学婆娘,就有胆量当面指他“饿死”?我曾经在N多个庙堂、道观,包括街边,都见到过N多的所谓“易学”大师,无论谁去相面,说到灾难,无一不是吞吞吐吐。N多的场合,就是婉言告知,有办法消灾避难——不过就是诓骗钱钱。因为每个人,这些所谓的大师们,永远都能在其面相中,找出灾难。
不拿钱钱,是无法消灾避难滴。
连一般百姓都不敢直言相告的灾难,在一高干子弟的官邸里,这老不死的许婆娘竟然就有胆量,敢于当面诅咒人家“饿死”?
借她10个胆子,看她敢否吐出真言?
也许,人家没有饿死,她老人家早就被揍死矣。
这一记载,我相信都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易学”大师杜撰。在周亚夫去世之后,洋洋自得地安排一位貌似的“许负”,根据周亚夫生平编造——以此抬高身价。
反正周同志已死,自不会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找她算账。
久而久之的口耳相传,传到一些个不大负责任的史官耳朵里,便记录下来。
2000多年来,以讹传讹。
呵呵,连张天师都在笑。在往后的章节中,亲爱的读者,我们还会与“许负”不期而遇。
这许婆娘还真是吃了五谷,不生百病?永远不死?
必须申明一点,我本人并不排斥易学。实事求是讲,我还非常崇敬易学,我从小就认为,易学就是我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光辉史册的艺术瑰宝。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老师,为我们百家讲坛讲解的易学,实实在在,就是博大精深。
但是,这样的大师,也只会在神圣的讲台上讲解易学的机理,一定不会举着一张小纸片:地下全知天上知一半。
如果,都是易学大师了,还会举着小纸片,在一庙堂、道观的青灯后面享受香蜡烟熏?更有甚者,坐一小板凳,在一尘土飞扬的路边欢欢吃灰?
一暴烟子老头,或者连裤子都没有穿利索的老婆娘,坐在街边,写一小纸片,再摆上几部易经、四柱预测什么的作品,就是易学大师?
真是易学大师,早坐在科学院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喝着清茶,吹着空调,安安静静地研究了。
还会熬更守夜坐在街边招揽生意?
所以,请相信胡宁的一句话,所有的算命预测大师,无一例外地通通都是骗钱滴。
由于科技知识的局限性,在我们浩瀚的人文历史记载中,也就会出现N多的准确无误的算命预测。胡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基本上99%以上,包括《史记》对刘邦、刘恒父子的预测记载,通通都是杜撰,亦或道听途说。
在上集中,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过伏羲造易。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的确有N多的自然现象,无法用常识性的方法认识和理解。易学易理,自有它一定的规律和道理。在N多无法窥破的事理中,我们古代的史官,也就将道听途说记录了下来。
这给了我们后人一个误解,好像所谓的大师,还真能窥破天机。其实,我们只需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在N多的算命预测记载中,自相矛盾。
连小学生都必须学会的自圆其说的能力都不具有,这一系列的预测记载,包括所谓的“许负”,又有哪一件是真实的?
从事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既然许负对薄姬的儿子,有必当皇帝一说,连司马迁都听说了,魏王豹更是如获至宝,为什么刘邦不知道?如果知道,为什么从不正眼瞧瞧这个必当皇帝的儿子?还有,吕后最怕自己地位不稳、儿子刘盈地位不保,为什么独独善待薄姬母子?以吕后阴狠毒辣的性格,会放过必将替代自己包括自己儿子的薄姬母子?
这一连串的问号,通通说明一个问题,所谓“许负”的记载,不合逻辑。
一句话,算命的,全是假的。
他都算准了,而且还有方法消灾避祸,可为什么还在庙堂、街边蝇营狗苟?
难不成,天生命贱?
老实说,我见过N多的算命预测大师,没有一个是说准了的——不是满嘴胡话,就是胡话满嘴。我曾经就在重庆北碚一著名风景胜地的道观,见到过一号称易学科班的道士。披一件鱼眼的阴阳大褂,戴一只金字塔帽子,两手舞动,小手指扭捏,兰花指造作,忸怩作态;八字胡下,上嘴皮搭下嘴皮,一嘴的念念有词。
那一口的易学知识,真还不如胡宁本人。
我长这么大,还真见过一只预测功能超级准确的动物,就是南非世界杯期间,那只名叫保罗的章鱼。莫非,这2000多年前的许婆娘,也是章鱼精变身?老不死不说,还在所有著名的预测事件中,抛头露面?
如此著名,为何不见任何史书中留有大名?没有身世,不见传承,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莫测。
这婆娘真的出现过?
我不是怀疑,我根本就是不相信。因为,根据理智包括常识的分析,她所有的出现,不是杜撰,就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呵呵,不好意思,啰啰嗦嗦一大段,只是想借此告诫我亲爱的读者们,擦亮眼睛,别被所谓的神秘莫测的大师——忽悠。忽悠这活儿,古亦有之。题外话,就此打住。
周亚夫最终的命运,是否真如许婆娘所说,入爵拜相,最后饿死?
别急,请让胡宁娓娓道来。
将军有令
将军有令,其实显示的是汉文帝的另一人格魅力。那一年,是公元前158年,因和亲而消停了很久的匈奴,又开始“翻筋”。那个时侯匈奴的董事长,是新立的军臣,史称:军臣单于。这哥们儿,估计在以往的和亲事例中,没有捞到太多的好处,或者就是手痒难忍,野性不改,喜欢纵马驰骋,恣意抢劫。
匈奴嘛,不种地,不种槡养蚕,在广袤的天地间放牧养身,尽管自由奔放,却也露宿风餐。没有喷香的稻谷果腹,不见美丽的丝织刺绣,而且老在日晒雨淋中风风火火。要放牧啊,就算是姑娘,也不得不在广阔的草原上,扬鞭跃马。当然也就没有细皮嫩肉的姑娘养眼。
于是,军臣单于的气,就不打一处出来。
蛮荒之地养育的野蛮之人,不见文化底蕴,气不打一处来,就得发泄。
头脑简单的同志,处理发泄的方法,自然非常简单,也极为粗暴,就一个字:抢。
抢的目标,当然就是汉地。
因为那里不仅有喷香的稻谷、美丽的刺绣,更有细皮嫩肉水灵灵的姑娘——这个,是令人不可抑止的春情高涨的动物。
当然就更是钩得军臣单于——垂涎欲滴的诱因。
于是,举6万铁骑进犯上郡、云中,如入无人之境,风卷残云。匈奴的优势,就是铁骑践踏,别说老百姓望风而逃,就是汉军也无法抵挡。旋即,干脆进军甘泉——这儿的东东好,靠近京城,物品丰富。花姑娘啊,个个纤柔,人人妩媚!哈哈,喜笑颜开大快朵颐。其声威,直接就威胁西汉都城长安。
汉文帝慌忙派兵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