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忒不靠谱儿Ⅲ:大汉雄风
3243200000014

第14章 风卷残云(2)

我赞成一些学者的看法:大汉动用的精锐部队30万众,那么后勤供应补给呢?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个时候的交通,可不比现在,就是粮草的运送,也是一支庞大的民工队伍。如此众多的人员参加,人多嘴杂、要求各异,就算劳苦大众的思想已经高度统一,又如何做到天衣无缝的保密?

任何一个毫不起眼的疏漏,都会令这一兴师动众的伏击,胎死腹中。

果不其然,当军臣单于带着他的骑兵大军,冲至大汉边境一个叫武州塞(今山西省云左县南)的地界儿时,突然传令:停止前进。

按今天的航空距离计算,这地界离马邑大约70公里(地面距离大约150公里)。如果军臣单于要他的大军快马加鞭,估计也就半天的功夫。但是军臣单于叫停了。

因为,他怀疑了。

毕竟他是单于,毕竟,他一生下来就在马背上舔血,更毕竟,他到马邑,不是观光,是烧杀抢掠。他的脑神经不用任何人提醒,也保持着高度的紧张。“馅饼”对他有极大的诱惑,但他的脑神经,同样也能收到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的危险信号。

此时此刻,他就收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发现四周的山岗上、旷野间有成百上千的牛羊,在悠悠然惬意地吃草,甚至吃饱喝足还在闲庭信步。但是,却看不见一个人影。一个游牧民族的最高领导,这样的现象,让他立刻反应出来,不正常。这样的不正常,将意味着什么?

君臣单于不寒而栗。

这世界,无论古代现代,其实没人是傻瓜。军臣单于也不傻。王恢以为弄一些个羊,整一些个牛在山岗、在旷野悠闲漫步、惬意肯草,那就是一个平和放松不设防的地界儿。

不好意思,弄巧成拙。

无论古代现代,牛羊都是牧人的命根子,让它们欢欢吃草,没错;让它们闲庭信步,也没有错;但是,牧人肯定不会让自己的牛羊丢失,更不愿自己的牛羊变成他人的财富。军臣单于不谁都清楚,那个时代,离共产主义还实在太远,自己的牛羊一定得自己的人放牧。

不好意思,成片的牛羊,居然无人放牧。

人,都是自私的动物。可以扔下自己牛羊都不管的人,只有一种可能,他嗅到了危险。

自己的大军都还在路上,这些人的危险从何而来?

只有一种情况,这是圈套。他当即下令,直扑雁门郡的一个亭堡。这个亭堡,显然没有什么防范力,因为它只做瞭望之用,而且,也的确没有任何征兆……因为亭堡的防守卫士得到的通知,是军臣单于将袭击马邑,而不是亭堡。

但是,军臣单于没有按规矩出牌。

亭尉供出了一切。

军臣单于闭眼,大呼:侥幸。

王恢眼瞅着军臣单于大军撤退,但是,他却没有阻拦。

他不敢,因为他只有3万人,而且不全是骑兵。他的选择是,通知其他参与伏击的队伍,快快赶来。

其他的队伍,的确赶来了,但是军臣单于包括他的大军,早已经无踪无影。

人家是来去如风的骑兵呢,等你的辎重、大车加两条腿奔路的士兵气喘吁吁地赶来,他还会在这里等你吗?而且还老老实实等着你的大刀长矛,任意砍杀。那人家就不是匈奴、更不是单于,是傻帽。

马邑之谋功亏一篑。

汉武帝怒火中烧。很多时候,愿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马邑之谋,是经过N多次论证,得到的结果是万无一失才决定实施的,对此,汉武帝给予厚望。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冲击,却眼睁睁礼送军臣单于绝尘而去。不仅仅打了草,肯定也惊了蛇。往后,还会有这样关门打狗的好事吗?

不仅仅如此,这一战,也标志着汉匈“和亲”,就此破裂。

这事,得有人埋单。

这个埋单人,落到了王恢的头上。因为他在断后,他已经挡住了匈奴大军的退路,却没有出击,连阻拦一下下的举动都没有。这不是贪生怕死贻误战机吗?

如果王恢阻击,其他伏击的军队迅疾跟进,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刘彻扼腕痛惜。

王恢给出的理由是,3万对10万,而且,更多的是步兵加战车抗击匈奴彪悍的骑兵,无疑以卵击石。

刘彻不这么想,兴师动众30万大军齐聚一地,却无功而返,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

呵呵,我们N多的时候,政治家考虑的问题,其实与军事无关。

无奈,王恢得垫这个“背”。

结局:王恢自杀。

在这里,我以今天人的眼光,帮王恢说一句话,就算他的3万人的确阻拦了,也确实就是以卵击石。因为他与匈奴骑兵对砍并坚持到汉军主力从马邑赶来,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著名的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这句诗是讴歌我英勇的红军,在15天里走了700里地——这基本上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红军完成了。所以毛主席要讴歌歌颂。

那么,汉军主力从马邑赶到王恢的阻击地,有多少里路呢,不多,肯定没有700里,但是,却有300里。当汉军主力的两条腿紧赶慢赶300里,也就大约6天左右。6天的时间,王恢的3万人在与10万匈奴骑兵的对砍下,还会有活口吗?

这可是打仗,一定不是过家家。三个骑兵砍一个步兵,无论这步兵武功多高,其结局,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血腥?

同时,在砍杀完王恢3万人之后,匈奴的同志,还会在当地等着汉军的主力吗?

只有一种可能,还是会等的。

军臣单于的脑袋,进水了。

马邑之谋的失败,让汉武帝认识到一个常识性的基本道理:步兵干骑兵,基本上就没有胜算的可能性。要与匈奴的骑兵对决,自己就必须拥有一支坚不可摧的奇兵队伍,并可以深入匈奴境内实施主动的持续的秋风扫落叶的,甚至是摧枯拉朽的强劲的打击。同时,以韩安国、李广为代表的老将,已经不适应以骑兵为主要兵种新的作战模式,必须培养出全新一代的擅长使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的将领。

只有这样的将领,才可能领导一支全新的队伍,让大汉的雄风,横扫匈奴。

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马邑之谋的意义不在是否功亏一篑,也不在是否吃掉了多少匈奴骑兵。因为以引诱的方法诱使匈奴骑兵入瓮,早在战国时期的赵国李牧就干过,而且干成功了,但这仅仅就是一个局部战斗的胜利。之后的匈奴骑兵,仍然汹涌而强悍,不可一世。

马邑之谋的意义在后者,在包含大汉最高领导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意识里,那就是,要战胜匈奴,我们必须得拥有一支自己的坚不可摧的骑兵队伍;同时,还必须打破因循守旧的战争模式,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在运动中战胜敌人。

这一次,汉武帝的眼睛,瞄准了卫青。

成功的妈妈

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匈奴的同志,欺负汉朝的兄弟,要钱要粮要美女,从来都是唯唯诺诺。不曾想,匈奴的老大,居然被汉人忽悠,而且,还慌忙忙如丧家之犬,连亘连夜奔回老窝。这样的窝囊气,匈奴的同志还第一次尝到。

军臣单于更是恼羞成怒。

如此被汉人当猴儿一般戏耍,他又如何向跟班们交代?

这口恶气,他当然要出。很快,这老几就向大汉的边境发动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想来也是这个道理,就算一般老百姓被人忽悠,也会处心积虑实施报复。何况不可一世的军臣单于,而且,还差点儿断送一支大军,其疯狂的报复可想而知。东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西到雁门、河西,绵延数千公里的大汉边境线,皆是战火纷飞,几十万匈奴骑兵,声东击西,纵横驰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寸土不生。4年来,雁门两任太守相继阵亡,河西两任太守前后殉国。

这一时期,大汉军队基本上还是采取了以往防御方法,哪里有敌人,大军便向那里集结。但基本上每一次队伍还没有集结完毕,匈奴的骑兵已经到了边境的另一个方向,耀武扬威。

大汉军队永远都在疲于奔命。总是看见断垣残壁、一片焦土,可就是找不到匈奴人。

如此的境况,令汉武帝非常的不爽,他得改变这一状态。

经过4年的整军备战,汉军的整个装备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当时生产力的条件下,已经是超一流的先进。同时,又经过各种艰苦卓越的军事训练,汉军的气势,也初现气吞山河之态。但是,实际的战斗力怎么样?刘彻没有底,各路将军也没有底。

马邑之谋以来,面对匈奴的疯狂报复,也面对汉军的疲于奔命。这让刘彻如同吞进一只苍蝇,心理的窝火,别提有多么的难受了。他当然会处心积虑地把那一口难咽的气,恶狠狠地吐出来。公元前129年,匈奴的同志,不知哪根筋又犯痒了,居然再次突袭上谷郡。

正在找你,你居然自动送了上来。

刘彻再次莫名兴奋。

他要吐出那口咽下苍蝇的气来。

N多年来,他组织训练的骑兵队伍,能否与匈奴人真正对敌?这只能在战场上检验。当匈奴军大举进犯上谷郡之后,刘彻知道,检验汉军战斗力的机会来了。

刘彻迅疾组织了四路大军迎头截击。

大汉皇朝对匈奴的反击,拉开序幕。

这一次,对汉武帝刘彻来说,依然憋了一口恶气,长久以来,他最最希望的一件事,就是扬眉吐气,战胜不可一世的强大匈奴,他当然可以扬眉吐气。所以,他衷心希望这四路将军可以为他带来扬眉吐气的契机,实事求是说,他寄予厚望。

我们常说,愿望永远都是美好的,就是离现实太远。但是,这一次,刘彻的愿望,离现实不是太远,只是有一滴滴儿远。因为他只差一滴滴儿就接近了现实。

这四位将军中,最有名气的就是老将李广。因为李广在很早的时候,匈奴人就送给他一个闻风丧胆的名号:飞将军。在开战前,匈奴的领导就要求他的部下:活着李广。

我在想,那个时侯的匈奴,也就只知道汉军有李广,也只有李广才可以率领与他们强悍的匈奴骑兵匹敌的军队,活捉了李广,显然就直接摧毁了汉军的灵魂。

灵魂都没有了,这汉军还会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吗?

所以,对匈奴来说,活捉李广,无论是振奋人心还是鼓舞士气,都具有空前的意义。

飞将军李广从雁门关出发,一路摧枯拉朽,直接就深入到敌后。现在想来,这肯定就是匈奴的圈套,一小股一小股匈奴骑兵的不断引诱,李广也仗着自己艺高胆大,咬住匈奴骑兵,紧追不放。不曾想,匈奴的大股部队正在等他。当李广发现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匈奴骑兵的时候,已经无法脱身了。

毛主席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李广的失误,就在这里,一开始,匈奴人为了打击汉军灵魂,就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法,然后以优势骑兵全歼李广。

出师不利,李广被俘。

李广的失误,除了轻敌冒进之外,还有一个心理作祟的原因,那就是,他老人家宝刀未老,他显然不能让自己输与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因为,这次带兵出征的将军,除他与匈奴人干过仗外,其他的都是第一次出征匈奴。从心理上,他就告诫自己,不见大功,但至少也得见奇功。只是,不好意思,事与愿违。

好在,他是李广,飞将军也不是浪得虚名。

因为他装受伤,也许他的确就是受伤,只不过假装奄奄一息,到后来他干脆装死。就是这样匈奴士兵也没有打算放过他,因为他是李广,尽管受伤之后死翘翘了,但死翘翘之前,他的确还是被“活捉”的嘛。也就是说,匈奴士兵坚定不移地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使命,这个使命完成了当然就要奖赏。

于是,匈奴士兵拖着已经“死翘翘”的李广,继续赶路。

机会,就在那一瞬间显现。

李广睁眼了,他不仅仅睁眼了,他还飞起来了。一个倒霉的匈奴骑兵,他居然骑着一匹良马,而且还身背好弓,刚好从已经“死翘翘”的李广身旁走过。

唉,这士兵也是,自己怂,何苦还骑良马背好弓嘛。骑一匹衰马背一副烂弓,李广一定不会找他的麻烦。呵呵,也活该他倒霉,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李广“飞”到了他的马背上,而且,不仅把他打下马去,还顺势夺走他的好弓,包括他的N多支好箭。

一击得手,李广策马狂奔,几百个匈奴骑兵蜂拥而至,迅疾狂追……奖赏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到手的鸭子怎能就这样给“飞呱”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追多远,因为李广的箭来了。说来还真得感谢那位倒霉的匈奴兵,马快、弓好、箭急……追到前面的匈奴兵,通通应箭落马。

后面的……后面的,落荒而逃。

奖赏再高也没有生命重要。

在逃跑的路上,李广居然还顺便收拾了一下他的残军败将,然后打道回府。

尽管李广有飞将军的辉煌的表演,但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是,他的这一队人马的出击,以失败画上了句号。这样的句号,与刘彻的愿望比起来,就差了太远。

刘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把李广:拿下。

这四路人马中,最为接近刘彻愿望的那位将军,就是卫青。好在还有卫青,不然这一次的战斗,刘彻依然还会暴跳如雷。卫青为他挽回了颜面,也为大汉皇朝挽回了颜面,更重要的是,让大汉子民鼓足了信心。因为,就算强大彪悍如匈奴者,也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我个人认为,卫青的一战成名,功不可没的,其实是李广。“飞将军”的名头,拖累了李广,却成就了卫青。那个时侯的匈奴人,应该对卫青没有概念,如果有的话,也不过就是“骑奴”的名头,同时,还是汉武帝妻妾的弟弟。在匈奴人的眼里心中,这位“骑奴”能够当上将军,不过就是因为裙带关系的一只菜鸟。

所以,在战略战术上,通通没有把这位“骑奴”放在眼里。殊不知,这位“骑奴”因为自身的低调与好学,在上林苑陪同刘彻涉猎骑射的时候,就打下了运动战争的坚实基础。刘彻在上林苑培养的这一支羽林军,也是这一场汉匈战争的中坚力量。

卫青的这一支队伍,从上谷出发,利用匈奴重兵合围李广军队的机会,大胆穿插,长途奔袭800里,直接就打到了匈奴著名的龙城。因为,这里是匈奴人祭天也是祭祀龙神的圣地。匈奴的精锐都被李广给吸走了,对付卫青的匈奴兵,显然就老弱病残了N多。再加上卫青的这一支队伍,通通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主儿,那一路上的砍瓜切菜,别说有多么的惬意顺畅了。

这一路砍杀下来,整个就打出了汉军士气。

原来,匈奴人的脖子也是肉做的嘛,大刀一挥,那脑袋依然也会“飞呱”滴。

砍得那个酣畅淋漓。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总结了,对敌作战,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卫青,不愧为行家里手。

匈奴人祭祀龙神的城堡,被卫青砍了一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它同时也预示着,匈奴的灵魂被卫青砍出了七窍。这一仗,卫青和他的队伍,背了700个匈奴人的人头回来。

看见黑压压一大片血淋淋的匈奴人头,汉武帝还真有一丝丝儿扬眉吐气的畅快劲儿。

但是,另一路从代郡出发的公孙敖,就有点不敢恭维了。与李广一样,他同样遇到一支匈奴劲旅,一阵互砍,他带领的7000余骑兵,包括他在内,仅仅10多骑回到长安。除了“背”到家了之外,整个就是一狼狈不堪。

他的命运与李广一样:拿下。

在一路从云中出发的公孙贺,到了匈奴的地界儿,如同鬼子进村,寻寻觅觅,小心翼翼搜索的干活,却连一个匈奴的鬼影子都没有见着,倒传来公孙敖、李广的败绩……腿脚杆儿顿时发软,心血管儿顿时发颤,匈奴的同志依然强悍,回吧,这地儿不好玩。

无功,但是也没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