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3242900000052

第52章 自信自强,求人不如求己(2)

格拉夫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阿尔福雷德的教母就住在一大片葡萄园边上。到格拉夫后,阿尔福雷德的心境并没有随着田园风情转好。他每天都独自闷闷不乐地窝在教母家门口的躺椅里。一个礼拜六的午后,正当阿尔福雷德昏昏欲睡时,一个稚气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嗨,你好,你就是那个新来的英国人吗?你真的什么也看不见吗?”阿尔福雷德没有吭声,每当有人向他问起这些,他的心里都会划过一种难言的刺痛,因为他能想到问话人那种无济于事的怜悯——哦,瞧他,真不幸。然而,这次有点出乎意料,他听到轻微的脚步声走近了。接着,一只小手抓住他,又是那个稚嫩的声音:“来,用手摸摸我的脸,这样就能知道我的模样了。”他的手被那只柔软的小手拉着轻轻按在了一张小脸上,能感觉出柔软的皮肤,圆圆的鼻子,还有,睫毛有点长,头发是蓬松的。阿尔福雷德不由问道:“告诉我,你是谁呢?”“我是黛尔。”那个声音回答说。

黛尔是教母邻居家的小女儿,刚满9岁,她父母经营着一个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庄园。大概村子附近没有跟黛尔年龄相仿的玩伴,所以孤单的小女孩就瞄上了阿尔福雷德。起初,阿尔福雷德并不想跟黛尔有什么来往,因为生活已经让他够心烦的了。可黛尔并不在意他的冷淡,她总是“一厢情愿”地缠着他。

一天,黛尔用带点讨好的口气对阿尔福雷德说:“我带你到我家的葡萄园里去玩好不好?”阿尔福雷德生硬地拒绝道:“不行。”“为什么呢?那里可漂亮了,葡萄已经熟了。”黛尔不解地问。阿尔福雷德才不管那里怎么样呢,他粗暴地打断她:“我是个瞎子,我又看不见什么鬼葡萄!”黛尔细声细气地说:“可是,可是我不是带你去看葡萄呀,你可以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还可以用耳朵……”“耳朵怎么啦?”“耳朵可以听见早晨的露水从葡萄叶子上落地的声音,很小的声音,用心才能听见。”

是啊,即便看不到美丽的景致,还有心可以去聆听,去感觉,阿尔福雷德慢慢伸出他的手,在黛尔的牵引下向葡萄园走去。

生活的滋味果真不是单凭眼睛去发现的,整个夏天,经常可以看到阿尔福雷德和黛尔在葡萄园的身影。漫山遍野种植着许多酿酒的优质葡萄,出身葡萄酒世家的黛尔引着阿尔福雷德尝遍了园子里的葡萄,娓娓地告诉他每一款葡萄的名字:梅乐、解百纳、品丽珠、赤霞珠、苏蔚浓、白麝香等等。有时,小女孩还调皮地跑来跑去,摘一些葡萄放在他嘴里,让他猜那些葡萄的名字,这似乎成了他们闲逛时的一件乐事。

收获葡萄的时节到来了,村里人按传统要开启陈年的葡萄酒庆贺。在这个热闹的宴会上,热情善良的葡萄园主把第一杯酒献给了阿尔福雷德,他小心地呷了一小口,咂了咂嘴,随兴说道:“我感觉大概有一半比例的赤霞珠葡萄、三成的梅乐葡萄和两成左右的品丽珠葡萄,还有点醋栗的味道。”听了他的话,葡萄园主愣住了,因为他竟然准确地说出了那种葡萄酒的配方。过了片刻,又有一位客人换上另外一种酒请阿尔福雷德品尝,他依然准确说出了酿酒葡萄的比例。客人们接二连三地递给阿尔福雷德不同的葡萄酒,他居然屡试不爽。

这真是个奇迹,连阿尔福雷德自己也惊奇不已,但坐在一旁的黛尔并不感到特别,她明白其中的奥秘。小女孩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面前的一小杯酒递给阿尔福雷德说:“你可不可以告诉我这杯酒里有些什么呢?”阿尔福雷德抿了一口,皱了皱眉头,又尝了一小口,然后笑着说道:“哦,由精选的苏蔚浓和白麝香葡萄合成的干白,这是你们庄园最好的酒,不过,恐怕有人刚才私下加了一点没有成熟的新鲜塞蜜容葡萄汁,百分之八的比例。”黛尔顽皮地笑出声,她凑到阿尔福雷德耳朵边嘀咕道:“这是我们的酒,是我们的秘密,只有你能尝出来。”

冬天来临的时候,阿尔福雷德离开了格拉夫,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因失明而变得阴郁乖戾的小伙子了,生活对于他有了新的目标,而这些全都依赖一个9岁的小女孩所赐。

回到英国后,阿尔福雷德很快在英国的品酒师圈里崭露头角。一个品酒师通常是用舌头判定味道,用鼻子品评芳香,用眼睛观察色泽,而阿尔福雷德却是用心,他不仅用心品出了酒的味道,而且用心品出了酒的色泽芳香,更重要的是,他用心品出了酒的质地,体会到了酒的境界和韵感。时光流转,他以出神入化的品酒技能逐渐成为声名远播的顶级品酒大师,许多新款葡萄酒一经他鉴定都销路大开。

十多年过去,阿尔福雷德步入中年,在伦敦拥有了自己的葡萄酒鉴定公司。一天,一位年轻的法国游客来到阿尔福雷德的公司,她还带着一杯酒坚持请阿尔福德本人鉴定。在二楼安静的品酒屋,阿尔福雷德将杯子里的酒放近鼻子旁嗅嗅,然后抿了一小口,说道:“来自我一个朋友的葡萄酒庄园,而且还私下加了一点新鲜的塞蜜容葡萄汁,百分之八的比例。这一次葡萄熟了,我想她也长大了。”来客爽朗大笑着,拉起阿尔福雷德的手,像好多年以前那样抚摸在她的脸上——葡萄熟了,带着年轻稳定的柔顺气息。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人了,脸上还泛着阿尔福雷德看不见的羞涩红润。

哈佛人生智慧:

人生在世数十载,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也许会很常见,但是,那些失去的东西不是我们人生全部。只要我们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总会有更宝贵的财富等我们去发现。自信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拥有自信,就能在人生路上步履如飞。

记住要做你自己

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长满了苹果树、橘子树、梨树、橡树和玫瑰花,这里真是一个幸福的天堂,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那么生机盎然,它们相依相伴,每天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生活的无穷乐趣,满足地生活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可是,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花园里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有一颗小橡树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伙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它不知道自己是谁。大家众说纷纭,更加让它困惑不已。苹果树认为它不够专心:“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一定会结出美丽的苹果,你看多容易。你还是需要更加努力。”小橡树听了它的话,心想,我已经很努力了,而且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努力,可就是不行。想着想着,它就愈发伤心。玫瑰说:“别听它的,开出玫瑰花来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失望的小橡树看着娇嫩欲滴的玫瑰花,也想和它一样,但是它越想和别人一样,就越觉得自己失败。

一天,鸟中的智者雕来到了花园,看到唯独可爱的小橡树在一旁闷闷不乐,便上前打听,听了小橡树的困惑后,它说:“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地球上许多精灵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来告诉你怎么办。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去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无法变成别人,更没有必要变成别人的样子,你要试着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要想知道这一点,就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完,雕就飞走了,留下小橡树独自思考。

小橡树自言自语道:“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突然,小橡树茅塞顿开,它闭上眼睛,敞开心扉,终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永远都结不出苹果,因为你不是苹果树;你也不会每年春天都开花,因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树,你的命运就是要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们栖息,给游人们遮荫,创造美丽的环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

小橡树顿时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它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很快它就长成了一颗大橡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时,才真正实现了花园里每一个生命都快乐。

哈佛人生智慧: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和属于自己的位置,不要让任何事和任何人阻止我们认识和享受我们存在的美的真谛。不要羡慕别人,别总是想要变成别人那样,其实,充满自信、做好自己最重要。

把斧子推销给总统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

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一开始就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哈佛人生智慧:

有时候,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在哈佛大学那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非常紧张,而一位眼睛看不见的女博士生却非常自在愉快。她叫杨佳,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2000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就读,成为该校有史以来唯一一位非本国的盲人学生。

杨佳出生于1963年,在29岁之前,她一直过得很顺利。她15岁考上郑州大学英语系,19岁开始教授大学二年级的英语精读课,23岁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院任教。1992年,正值人生最璀璨阶段的她,却患上了一种叫做“黄斑变性”的眼疾,医生诊断后告诉她这是一种会让她逐渐失明的疾病。

在她的眼前,原本五光十色的世界变得雾蒙蒙的,直到完全黑暗。这个过程是一段痛苦的日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边治疗眼疾,一边坚持教书。但她总是把看病的时间安排在周末假日,她不愿意请假,因为怕误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她几乎没有耽误过任何一堂课。她的视力越来越差,但她却拼命地使用眼睛,不放过一分一秒看书的时间。直到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了,她仍然说:“我离不开讲台,我要当老师。”

她请父母为她买各式各样的录音机,因为她想,既然眼睛看不见了,那就用耳朵听吧。她也随身携带一个袖珍型的小录音机,比如记个电话号码,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她笑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失明之后,她依然能写出漂亮的板书,但有谁知道她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估计字的大小,好配合写字的右手。为了这几行板书,她不知在家里练了多少遍:在房门上,在硬纸板上,让自己慢慢感觉以往所忽略的身体律动,来协调左右手之间的搭配。语音教室里,平面操作台上的各种按钮也被她悄悄地贴上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胶布,作为记号。

她在每学期刚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必定要点名,然后在心里默默记住每位学生不同的声音,并配上他们的名字。下一次,她就能准确地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了。在与人谈话时她也始终专注地注视着对方,事实上她是全凭听说话者的声音判断他们的位置的。

杨佳的学生都是博士生。他们喜欢上她的课,因为“杨老师发音很准,声音很好听,上课形式多样化”,她从不照本宣科,上课喜欢提问,准备了大量课外资料。她喜欢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播放当天或者昨天的英语新闻,并经常在课程告一段落时播放新的英文歌曲。

学生们私底下都十分佩服她为每一节课所做的精心准备。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围在讲台边和她聊天。她的知识面非常宽,知道很多最新的信息。无论是英美文学、音乐,还是国际时事,博士生们和她聊得十分开心,而她也感到非常快乐。

在中科院外语部教学品质评量表中,博土生们为她打了98分。在毕业班的毕业留言簿上,学生们深情地写道:“杨老师,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除了获取知识外,我们还获得了不少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杨佳说自己之所以始终站在讲台上靠的是一种自信,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从不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到讲台上我就是个老师,这时我和其他老师一样,学生要学东西,我们教他们知识。”

2000年,杨佳获得了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学习的机会时,她的事迹也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了整个哈佛。

在哈佛大学,面对上千门课程,面对那么多新的信息,杨佳非常兴奋。“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我每天一早就去听课,一直到下午五点半。中午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吃饭。晚上就在宿舍里读书、上网,往往要到十二点多才能就寝。我觉得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杨佳说,没想到自己在失明8年之后还能走进哈佛,因此她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这里条件很好,信息传递非常迅速,我要多听课,多读书,多学些新东西。我要努力充实自己,好丰富今后的教学内容。”

哈佛人生智慧:

有自信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有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就能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金子,我们就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我们把自己视为泥块,我们就将真的被人踩在脚下。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别人拥有的幸福是不属于自己的——不是不能,是不配拥有。他们自惭形秽,自认不能跟那些命好的人相提并论。缺乏自信的结果是,不但自己没有胆量做事,同事和朋友也不敢信任你。

他们在开口说话以前,总是先设法探听别人的意见——若与自己的意见相同,才敢说出来,其结果只能是人云亦云,丝毫没有创意。没有自信的人在机会到来时,总是犹豫不决,想抓住又怕没把握,想放弃又不甘心,结果坐等机会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