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3242900000051

第51章 自信自强,求人不如求己(1)

自信是一种魔力

拿破仑在战争中曾命令手下的士兵送情报到前线,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拿破仑就把自己的战马拉了出来。

看到这匹威武雄壮的战马,士兵不禁说道:“元帅,您的坐骑太高贵了,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根本不配使用它。”

拿破仑回答说:“在法国士兵的眼中,没有一件东西可以称得上高贵。不要贬低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武士!”听了元帅的一席话,士兵这才心惊胆战地骑上战马,赶往前线报信。

士兵缺乏自信,连马都不敢骑,但幸亏拿破仑对自己的士兵有充分自信,不然可能耽误战机。连自己都信不过的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呢?

当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以后,法国军队受命捉拿他时,他不但没有跑掉或躲藏起来,相反地,他勇敢地出去迎接他们——一个人对付一支军队。而且,他掌握局势的极大信心奇迹般地生效了,因为他的行为似乎表明他期望军队服从他的指挥,所以,士兵们在他身后以整齐的步伐前进了。

哈佛人生智慧:

自信是态度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满怀自信,那么他就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屈服——仅仅这一种态度,就足以使人们觉得他身上充满了魅力。

任何成功者都离不开自信。没有人喜欢那种软弱的、不果断的人,这种人办事时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乎什么或要干什么。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就很少。你可以敬佩别人,但绝不可忽略了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别人,但绝不可以不相信自己。

激发自身的潜力

约翰,费尔德看到自己的儿子马歇尔在戴维斯的店里招待顾客,就问戴维斯:“戴维斯,近来马歇尔生意学得怎样?”

戴维斯一边从桶里拣出一只苹果递给约翰·费尔德,一边答道:“约翰,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不想让你日后懊悔,而我又是一个直爽的人,喜欢讲老实话。马歇尔肯定是个稳健的好孩子,这不用说,一看就知道了。但是,即使在我的店里学上1000年,也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生来就不是一个做商人的料。约翰,还是把他领回乡下去,教他学养牛吧!”

马歇尔随后到了芝加哥,亲眼看到了在他周围许多原来很贫穷的孩子做出了惊人的事业,他的志气突然被唤起,他在心中树起了一个要做大商人的决心。他问自己:“如果别人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为什么我不能呢?”

后来,马歇尔真的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哈佛人生智慧: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来源于他的天赋,而天赋又不大容易改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志气和才能都深藏潜伏着,必须要外界的东西予以激发。志气一旦被激发出来,如果又能加以继续的关注和教育,就能够发扬光大,否则终将萎缩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们的天赋与才能不被激发、不能保持、不能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固有的才能就要变得迟钝并失去它的力量。

前所未有的心理试验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德国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的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

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哈佛人生智慧:

萧伯纳说:“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可见,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充满自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一切困难。

告诉自己:我能行

珍妮生性胆怯,因为她有些口吃。其实并不严重,但她长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脑海时时浮现老师轻蔑的眼神和自己在课堂上的尴尬场面,耳畔时时响起同学们的嘲笑声,长此以往,她的缺陷愈发明显。虽然她的声音很好听,她的理想是当主持人或演讲家,在准备很充分的情况下,在不紧张时她的表现非常好,几乎听不出来她的缺陷。如果她主动告诉别人,别人会显出很惊讶的表情,说:“不会吧,我怎么没听出来呢?你演讲得很不错啊!你在重要场合是太怯场了吧!”事实上,每当她站在讲台上时,面对台下众多的听众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结结巴巴。

因此,她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她感到很痛苦,常常独自舔拭伤口。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她去拜访一位成功的长者。她把内心的苦恼倾诉给那位长者,然后恳求道:“您在我认识的人中,是最有才智的一位,您可以给我指条成功的路吗?”

长者微笑地听着,说道:“对自己说:我能行。”

珍妮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说:“我能行。”

长者说:“用心再说一遍。”

珍妮顿了顿,大声说着:“我能行。”

长者说:“再来一遍。”

突然,珍妮用劲大喊了一句:“我能行!”

那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道:“以后,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能’。”

此后,珍妮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屡屡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获奖,学习成绩扶摇直上,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播音学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哈佛人生智慧:

要想让别人肯定你,首先得自己肯定自己,自信一切都难不倒你,对横亘在你面前的所有障碍,你都能轻轻地拂去,如同弹掉一网蛛丝一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不要为自己的心灵设限,时常告诉自己:我能行!

一切皆有可能

在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拿破仑问随行的工程师:“通过这条路穿越过去,有没有可能?”

“可能行的。”他们吞吞吐吐地回答。

“那就前进吧。”身材不高的拿破仑坚定地说,丝毫没有把工程师的弦外之音听进去。

当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听到拿破仑想要跨过阿尔卑斯山时,他们都轻蔑地笑了,那可是一个从未有车轮碾过、也不可能有车轮能够从那儿碾过的地方。

然而,被困的马赛纳将军在******陷入饥饿境地时,认为胜利在望的奥地利人看到拿破仑的军队突然出现,他们不禁目瞪口呆,拿破仑没有像其他先行者一样被高山吓住,没有从阿尔卑斯山上退下来,他出人意料地“不可能”地成功了。

哈佛人生智慧: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表面上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却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用毅力和恒心去争取,就完全可以如愿以偿。成为伟人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有时,面对挫折恨自己不能成功,这种愤懑能化作力量,促使成功。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这样的人。”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哈佛人生智慧:

一个平庸的原地踏步的人总觉得自己不重要,成就不了什么大事,扮演的始终是不大不小的角色,因而忽略了自己。否定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走向失败之途。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不失望就会有转机

在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普拉格曼的颁奖典礼上,一位记者向他提问:“你毕生成功最关键的转折点在何时何地?”

普拉格曼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二次大战中,尚未读完高中的普拉格曼到海军服役。1944年8月,他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双腿无法站立。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舰长派一个海军下士驾小船将他送往战地医院。在黑暗中,小船漂流了4个多小时,不幸迷失了方向。掌舵的下士失去了信心,要拔枪自杀。正在流血的普拉格曼却很镇定地劝说他:“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即使失败也要有耐心,绝不要堕入绝望的深渊。”

话没说完,突然向敌机发射的高射炮火光冲天,他们发现小舟离码头不远了。

这一富于戏剧性的经历,铭刻在普拉格曼的心上。他确信,即使面对失败也要有耐心,坚忍不拔,绝不失望,或许在最后一刻会有转机,出现胜利的曙光。

哈佛人生智慧

每个人都应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毅力而获得的。

信念的力量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

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他们执着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真正救了他们的是他们自己,是他们的信念,又怎么可能是一壶沙子呢?

哈佛人生智慧: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心存信念,那么总有一天,他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心存信念的光芒,任何外来因素都扑不灭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熄灭了心中那有如火山一般沉寂的光。只要心中有光,在被打倒后就会再一次站起来,并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信念还在,希望就在。

一切从自信开始

有一个小学生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爸爸,我又是最后一名。”放学回来后孩子很自信地告诉父母。

“你似乎还挺高兴的?”父亲问。

“为什么不高兴?这个消息告诉我,我在全班有最多的选择。”

转眼间,孩子上初中了,父母找了好多人,没有重点学校愿意接受他,即使学校接受了,老师也不愿意接受。

“爸爸,正好给你们省钱,我就上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一个人想学习不一定要进好学校。”孩子很自信地说。

初三很快就到了。

“我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的压力就是动力。”孩子依然自信地说。

1999年,这个孩子考取了哈佛大学。

哈佛人生智慧:

如何改变命运?其实,保持自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信心是精神生活的舵,它把持我们生活的方向;信心是生活的存储器,它使我们强壮有力,无坚不摧;信心是左右我们一生成就的调温器。一个平庸的原地踏步的人,总觉得自己不重要,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因而他扮演的始终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而有信心的人,则常常会成功。一切从自信开始,那就是改变命运的一刻。

葡萄熟了

阿尔福雷德17岁那年在一次事故中双目失明了。此前,他是大学里的高才生,是校队里出色的棒球手,是女生们青睐的美少年。可是,这一切都随着突如其来的黑暗消失了。他无法面对这样的打击,他将自己封闭在屋子里,拒绝与外界往来。

阿尔福雷德住在格拉夫的教母知道他的近况后,立即邀请他到乡下来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