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制度 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
3241900000040

第40章 纪律到位,有令则行执行制度没有借口(3)

一位寿险推销员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对激情的认识:激情能够感染他人,一旦准客户感受到你的激情,说不定因此而成交一张保单。将产品说明会的情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分析你的肢体动作及各方面的表现。你看起来是否满心喜欢寿险产品,真的认为保险能帮助准客户,并迫不及待地与他们分享保险资讯。在介绍保单时,记着在声音、手势及面部表情上注入激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才能引起准客户的注意。寿险推销人员若能充分展露激情,准客户对你和寿险产品都会印象深刻。激情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也是成为一名卓越员工的必备品质。

拿破仑·希尔说过:“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就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精神和激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激情是一种动力,在你遇到逆境、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它会给你力量,指引你去行动,去奋斗,去迈向成功。凭借激情,我们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充满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激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激情,我们可以发掘出自身潜在的巨大能量,补充身体的潜力,发展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激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赏识、提拔和重用,赢得珍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充满激情是做成任何事情的必要条件。激情能使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激活起来,完成心中渴望的事情;激情是一种强劲的情绪,一种对人、事物和信仰的强烈情感。工作中需要注入巨大的激情,只有充满激情地工作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让制度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才能让企业和个人一起取得最大的成功。

全面实施制度化管理,仅仅具有服从的观念和意识是不够的。因为服从只能够保证制度是否落实,而敬业则能够让你在制度的既定范围内做得更好。如果说敬业可以让员工做得更好,那么激情则可以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遵守纪律,保证战斗力

一个善于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同样,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可以说,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要尽快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就要了解职场的规范,遵守职场纪律。而职场纪律的遵守,又不是强制性的,它需要每个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一种自觉的状态。

人在职场,就要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只有角色有了一定之规,才能保证自己不偏离公认和潜在的规则,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一位父亲以水只有放在杯子里,受到杯子的约束才可能被人喝到为例,告诉儿子:只有通过自我约束才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有着许多像杯子这样的例子,这其中有外加的,也有自觉的,这种自觉的就是“自我约束和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在很多时候,“自我管理”常常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有时,这些东西正是你渴望已久的。面对诱惑与欲望,能够“自我管理”的人知道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什么都不放弃往往会失去更多的珍贵的东西。

德谟克里特曾说:“和自己的心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这句话正是对“自我管理”者的一种肯定。

一个员工,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和管理,自觉遵守公司的纪律,那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拥有这样员工的团队,才能保证自己的战斗力。

有一位企业培训师经常问周围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每天早上起床是为了什么?”最常听到的答案总是一个样:“我必须起床,我得……”这是推卸责任的一种回答。它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谋生并照顾自己和家人,就必须要起床。事实上,大部分人早上并不是非起床不可。如果他们决定就这么躺下去,无论生活还是世界都不会因此翻天覆地。或许他或她的工作会有些耽搁,第二天必须加紧补上;会议可能错过,约会得重新安排,但依然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我必须”并非起床的强制理由。

第二个最普遍的回答很诙谐,然而饶有意味:“因为我要上厕所。”这个答案是否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同事?你问:“为什么你今天早上到办公室来?”同事:“嗯,我6:30起床上厕所,然后想反正也起来了,索性来公司瞧瞧。”看起来,很多人的驱动力来自压力,而不是真正的自律。

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像这样的遵守,怎么可能在工作上有更大的贡献和突破。我们所说的遵守纪律,不仅仅是在行动上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光做到这点远远不够,遵守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纪律的重视。

员工对纪律的遵守应该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不应该是来自外界的约束力。

对于自我管理的问题,诙谐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几分才华,而且工作量实在不少,却又看不见太多成果,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一位电器公司的销售主管,他一直保持着将文档做得很工整的习惯,无论当时他有多忙甚至在周末也不例外,这个习惯让他受益匪浅,他很清楚所要完成工作的时间表和要采取何种方式去做。在他的个人电脑里,他会跟踪每一件事,从而确保不仅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和落实各项细节,而且兼顾顾客和同事。如果他们没有承诺及时和他联系,他就会给他们发电子邮件。事实上,有一天,一个人告诉这位主管:“我还不如主动跟你联系,因为我知道你如果听不到我的消息,一定会在我的语音信箱里留言的。”

这位销售主管如此辛苦地跟踪每一件事,以确保工作质量,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把外在的约束力转化成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源于自我的力量才是长久的和可靠的,才能永远保持它的战斗力。

全球“IT代工之王”郭台铭曾说:“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意思是说,除了那些基础实验室的研发人员,其他像做主板和笔记本电脑的研发人员也要靠严格的纪律来管理。正是要求员工必须执行这些纪律,郭台铭才能把企业越做越大,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后来成为台湾的首富。

当你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绝不找任何借口,比如质量问题,比如对工作的态度等,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对企业和员工而言,遵守纪律、敬业、服从、协作等精神永远都比任何东西重要。这些品质不是员工与生俱来的,没有哪个员工从一开始就是严格遵守纪律的,也不会有谁是天生不找任何借口的好员工。

用纪律和制度说话

要管理,人们就需要依据一些原则,也就是说,需要依据一些被接受、被论证过的道理。法规代表了某个时期的这些道理的总和。

纪律和制度是组织成功的保障。任何没有制度的管人手段,可以说都是不起作用的。说话不灵,做事就无效。纪律和制度的制定是组织中全体成员行为一致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想让组织有统一的行为,组织的领导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章立制”,确定游戏规则。

纪律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胜利的保证。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员工抗命、联合起来对抗总裁或要挟领导、不愿与某同事协调合作、醉心于工作外的事项、纷纷请调或离职,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和人有关的,往往发生一两件,就使人感到头痛和焦虑。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明的纪律。

20世纪70年代,日本伊藤洋货行的董事长伊藤突然解雇了业绩赫赫的岸信一雄。这在日本商界引起了一次震动,就连舆论界都用轻蔑尖刻的口吻批评伊藤。

人们都为岸信一雄打抱不平,指责伊藤过河拆桥,将三顾茅庐请来的一雄给解雇了,是因为他的东西全部被榨光了,已没有利用价值。在舆论的攻击下,伊藤却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纪律和秩序是我的企业的生命,不守纪律的人一定要处以重罚,即使会因此降低战斗力也在所不惜。”

那么,事件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岸信一雄是由“东食公司”跳槽到伊藤洋货行的。伊藤洋货行是以衣料买卖起家的,所以,食品部门比较弱。因此,伊藤才会从“东食公司”挖来一雄。有能力、有干劲的一雄来到伊藤洋货行,宛如是为伊藤洋货行注入一剂强心剂。

事实上,一雄的表现也相当好,贡献很大,十年来将业绩提升数十倍,使得伊藤洋货行的食品部门呈现一片蓬勃的景象。

但从一开始,一雄和伊藤间的工作态度和对经营销售方面的观念就呈现出极大的不同,随着岁月的增加裂痕愈来愈深。一雄是属于开放型的,非常重视对外开拓,常支用交际费,对部下也放任自流,这和伊藤的管理方式迥然不同。

伊藤是走传统、保守型的路线,一切以顾客为先,不太与批发商、零售商们交际、应酬,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要他们彻底发挥自身的能力,以严密的组织作为经营的基础。这样的伊藤当然无法接受一雄豪迈粗犷的做法,伊藤因此要求一雄改善工作态度,按照伊藤洋货行的经营方法去做。

但一雄依然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做,而且业绩达到水准以上,甚至有飞跃性的成长。他说:“一切都这么好,证明这条路线没错,为什么要改?”如此,双方意见的分歧愈来愈严重,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伊藤只好下定决心将一雄解雇。这件事情虽然从人情方面说不过去,但是,却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对于最重视秩序、纪律的伊藤而言,食品部门的业绩固然持续上升,但是他却无法容忍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因为这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会毁掉伊藤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从企业纪律的角度来看,伊藤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企业必须把纪律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自我约束是最好的纪律,他们应清楚理解纪律本身的意义——即保护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领导者不必亲自出面严明纪律,当需要强制实施惩罚时既是领导者的错误,也是员工的错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名领导者应该在其他的努力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借助于纪律惩罚,尤其应该澄清的是,纪律不是领导者显示权威和权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