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仇经歌
32414000000006

第6章 泪洒白衣承父业

这风无痕纤薄瘦长,轻盈无比,只见庄主夫人左右腾挪,忽上忽下,灵动至极。

一招寻花问柳使得分外娴熟,之后又是一招花前月下,紧接着使出杏雨梨云、雾里看花,挥洒自如。

白逸看得呆了,竟不知母亲还有如此身手。

庄主夫人使了几招之后收剑回到白逸身边,摸着白逸的耳垂,低声细语的说道:

“我使出的这几招都是白家剑法,切不可告诉他人我会这些招数,知道吗?这莲华剑谱之中的功夫却要比这厉害的多,你可要好好学。”

庄主夫人说得没错,这莲华剑谱之中的剑法确实精妙至极,正是靠着莲华剑谱中的剑法,白家的先辈才为自己赢得了地位,建了这繁花山庄,引来这么多剑客投到门下。

只不过这些剑客大多是慕其名而来却留下来吃闲饭的家伙,养着这么一堆闲人,加上这后面的几任庄主不思进取,繁花山庄也渐渐在江湖中没落了。

*****

谢恕太守府,大堂上一个道士正在做法事超度亡魂,棺材前跪着谢恕的发妻王氏,儿子谢盛,还有小妾奴仆等人,正堂门外的士兵们也个个披麻戴孝,一脸哀相。

突然,太守府门外一阵骚动,路上的行人被赶得四处奔逃。

一队高头大马穿街奔来,马蹄翻飞,马上的人威风凛凛,盔甲在阳光下耀眼不已。躲在旁边去的的老百姓又忍不住抬头看,被马上的人那神气的样子吸引住。为首的一个人头戴银甲白翎盔,威猛高大,一看就是一个将军的样子。

还不及他的马在太守府门前站稳,这个威武的将军就轻身一跃,跳下马来,震得地上的灰尘飞舞起来。

抬头望了望太守府门上的牌匾,眼睛一甩,口中“哼哼”了两声,大步往里面走。

在门前站岗的府军忙上前拦住:“所来何人?这是太守府,怎么这般无理的往里面冲,报上名来。”

那人大手一挥,道:“你是什么东西?叫你们的范都尉来见我,有谕旨要宣,叫他带上谢太守的儿子来就行了!”

听到这个人说话的气势,又说是有谕旨要宣,两个府军吓得赶紧赔罪,其中一个一面说着一面弓着腰往里退去,嘴里大声喊着:“范都尉,范都尉……朝廷来人宣谕旨了……”

里面谢家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上下人等赶紧来到大门前候旨,范都尉是谢太守手下专管府军和地方军队的人。

范都尉出来见到宣旨的人,吓得赶紧低头一拜,带头大声的说道:“恭迎振威将军王虎将军!”

“谢家接旨!今牂柯郡太守谢恕不幸蒙难,当今圣上念谢太守镇守边疆,联结苗疆,保边疆安定有大功,特任命谢恕之子谢盛接任牂柯郡太守之职位,望谢盛承继父德,继续守好我晋朝疆土,保一方民安!”

王虎声如洪钟,气势逼人。

这个王虎将军在院子当中念完圣旨,瞟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人,扭头便走,也没有进去拜见谢恕遗体的意思。

众人叩首谢恩,谢家大小却是一下哭得更加厉害了。接到这份旨意却不知是恩还是祸。

…………

谢恕原本乃是北方平阳人士,西晋旧臣,西晋末年,从北方调到南境苗疆之地牂柯郡任太守。谢家自有官爵起便效忠于司马氏,对司马朝忠贞不二。

在谢恕调任南方后不久,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愈演愈烈,各王争权夺利,把天下搅得混乱不堪。

北方各族见晋朝内乱不止,纷纷趁机虐夺晋朝北方的土地。同时晋朝原来的疆土之内各路人士也试图拥兵自立,纷纷拉帮结派,招揽江湖人士。

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些江湖中人似乎也不甘于埋身江湖。

却说这谢恕心中一直藏着一桩天大的秘密。

在晋朝廷南迁建康途中,谢恕曾主动带府中亲兵千里驰援,晋元帝司马睿聪慧贤德,知道谢恕根底,明白谢家向来对司马朝廷忠心耿耿。

于是暗中交待谢恕,命他将从洛阳秘密运走的一个车队的金银珠宝带走,藏到隐秘之处,以备将来司马睿真正长大,握有实权之后再取来用之。

元帝自知朝廷南迁,南方各望族和官员虽然表面都万分欣喜,急切盼望,整日喊着恭迎圣驾,但其中险恶实在难料。

司马睿遂将皇家钱财一分为二,一份交由大将军送往建康,一份交由忠君死士暗中往西南方向运送。

谢恕感念元帝对其如此信任,又是临危受命,自知责任重大,所以精心策划,把这堆财宝藏在了一个极难寻觅的险境。

世事的艰险常常超出人的预料。晋元帝虽有先见,但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毕竟势单力孤,更多的时候却是无能为力。

南迁建康不久,就有传言司马睿被夺位谋害,但是就连朝堂上的那些群臣也没有哪个敢提这件事,朝堂之外的百姓又有哪个能知道真相呢?

现在的建康朝廷全由王氏,顾氏,谢氏,陆氏四大家把控,坊间笑称“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王氏一族权倾天下,特别是王岛,表面对皇帝恭恭敬敬,实则却是有着太上皇一般的权力。

更有传言,现在的元帝已不是司马睿,乃是司马睿的侄子,体弱多病柔弱不堪的司马明。

司马睿究竟是否被谋害,江湖传言众说纷纭。朝廷也并未明告天下,澄清或证实传言,只是有些晋朝老臣,有时候会觉得皇位上的那个皇帝变得柔弱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喜欢向大臣们说出自己的主张。

谢恕听到司马睿遇害的传闻后,就绝口不敢提宝藏的事,皇帝不召见他,他就也没有机会亲眼见见现在这个晋元帝的样子。如此一来,谢恕只得安心镇守晋朝西南边境,境内正好管辖着苗族大片族地。

…………

谢恕虽也姓谢,却与江南谢家毫无关系,其夫人王氏乃是后来再续的,倒是与当朝大将军王敦有些远亲。

这前来宣旨的振威将军王虎正是王敦门下之人,现在已经是王敦的干儿子了。

振威将军是三品军职,太守是三品地方官职,不过这谢恕深处西南偏远之地,更是缺少了一点分量。

王虎仗着自己是王敦身旁的红人,便一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模样,丝毫没有把太守府放在眼里。

谢盛接过御旨,心中之前还是悲哀不已,现在又变得惶恐不安。

谢夫人王氏见到谢盛失魂落魄的样子,赶紧把他扶到了内室,命丫鬟去拿热水热毛巾。

“盛儿,你父亲新亡,我和你一样伤心,况且你父亲死得不明不白,我们还要全力查清真相,抓到凶手才好。你虽年纪尚轻,但是既然圣恩加至你身,你定要担负起这太守之责啊!”

王氏说完忍不住又抽泣起来。

谢盛心中思绪万千:

“这圣恩加身,是有帝王恩宠之意,可是如今的晋朝廷是谁把控朝政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安排自然不是晋元帝做的了主的。

当年父亲对晋元帝忠心不二,可是自晋元帝安居建康不久,父亲突然心意大变,不再每日心念晋元帝之事了,这其中必有我不知道的原因。

四大家族把控朝政,王家独大,父亲却并不攀附与他们,在他身亡之后,四大家族不争着安排亲信来任太守职位,反而恩泽于我,实在蹊跷……”

“母亲说的是,待我任太守后,必当遵照父亲之法治理郡县,安定乡民。父亲之死,登到父亲下葬之后,我也将联合独山苗寨的蒙当寨主一起查清真相。”

谢盛的回答在平静之中又透出一股决心。

这谢盛虽然才二十出头,但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忠义之心倒多与其父相似。谢夫人王氏虽与谢恕生有一子,但平日对谢家长子谢盛也还是关爱不减,母子二人并无什么嫌隙,只是不是亲生的,两人还是少了心意相通。

谢盛自知自己人微言轻,连面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也没办法将苗寨发生的事呈报给晋元帝,而且他也明白现在晋朝廷已经是一片混乱,也不指望以后能够升官进爵。

他告诉自己:

“现在就是把自己治下的这片土地管好,不负父亲的太守声名。一定要让士兵们勤加练习,练得身强体壮刀法熟练才能真正做到上战场杀敌而不惧,要抓到杀父仇人可不那么简单……”

*****

滚滚长江浩浩荡荡向东而去,江水已经把岸边的石头打磨的圆润光滑。

岸边的江州城依水而建,屹立在长江边已有几百年了。

由村到城,长江见证了江州的成长与变迁,虽然不及荆州首府襄阳城那般繁荣与宏大,却也是荆州的一方重镇。

城中人来人往,商贩店铺密集,朝廷驻扎的军队却不像襄阳城那样多,因此很多江湖人士偏爱江州城更胜襄阳城。

江州城中,最大的酒楼便是那座伫立长江边的景阳楼。

这景阳楼装饰的玲珑精致,高大的前门又显出轩昂壮丽之感,前方是喝酒吃菜的酒楼,后方还有三进宽大的院子可供客人住宿。

此时,在后院最深的一间正房里,气氛显得有些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