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里面学问大
离开别人的关心,我们能独立存在,获得幸福吗?不能。因为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与爱护。同样,与我们自身相同的他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我们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在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得到满足,并且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打下真挚的人际基础。我们关心亲人能够让家庭更加和睦幸福,我们关心朋友可以让友谊更加根深蒂固,我们关心下属和同事可以让工作顺利,事业如意。关心,让我们没花费多大成本,就能收益良多,适时地对需要关心的人,送上我们的关心,何乐而不为呢?
关心他人,我们首先要出于真诚。此外,我们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先要弄清楚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是情感上受到伤害,需要心理安慰;还是事业上出现挫折,需要帮助?是身体有恙,需要慰问;还是倍感压力,需要鼓励?
有的人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可能不太愿意别人去打扰他,去询问事情的原委,这个时候不妨用比较婉转的方式,比如写一封信让他知道你的关心,或是引导他把怨气发泄出来,然后再安慰他,这样也许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在病榻上的病人不仅需要精神慰藉,如果他是你的家人,他还需要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如果是你的朋友,最好还是送上一束鲜花,说几句祝福的话,并给病人打气,让他有战胜病魔的信心,这就是最好的关心了。而如果他遇到了工作上或事业上的挫折,在可以伸出援手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如果不能,就要在精神上为他加油,帮助他重拾信心,排除困难。
下面以领导关心下属为例,具体来说明如何做到关心别人。
一是记住下属的生日,以适当的方式祝贺。现代人都习惯过生日,在生日这一天,一般都是和知心朋友一起祝贺。聪明细心的领导会抓住机会,见缝插针,加入庆祝的行列。也许下属当时并不太在意,但是当他换了生活环境或领导的时候,他就会回忆起曾得到的祝贺和赞美。
要给下属庆祝生日,可以发点儿奖金、买个蛋糕、请吃顿饭、送一束花等,效果都会很好。如果乘机再加上几句美言对下属的功绩表示激励,则更是锦上添花。
二是关心下属的身体健康,下属住院要亲自探望。一位普通的下属住院了,领导亲自去探望,说出了一句心里话:“平时你在的时候,没感觉你作了多少贡献,而今你病了,我就感觉工作无头绪,手忙脚乱的,你赶快把病养好吧,否则我这个头儿可不好当哟!”
一些领导不注意这个环节,其实下属在医院里已经翘首以待领导的探望,如果领导不去,下属心里可能就会这样嘀咕:“平时工作辛辛苦苦、任劳任怨经常得到领导表扬,现在病倒了,领导就把我给忘了。”他的心里会很难过。
你的探望很重要,这样做会使你在下属心中的地位得以保持,甚至提高,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其他下属对你平时的行为是有目共睹的,当他们看到你给同事送温暖时,心中自然会对你更加敬服。
三是关心下属的家庭和生活。幸福和睦的家庭、充实富足的生活是干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下属夫妻分居两地,闹离婚,或者生活拮据,领导却视而不见,那么再好的激励之语对下属也无异于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有个公司,职工和领导大部分都是单身汉或家在外地,然而就是这些人把公司的业务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原来,该公司的领导没有只限于嘴上夸夸其谈、唾沫横飞的空头赞美,而是注意到职工吃饭不方便,整天泡方便面或买快餐,胃口不好,就跟一个自助餐厅谈好合作,由公司出钱,员工可以免费去就餐。如此一来,谁不会开开心心尽心尽力地工作呢?
从这个小事例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作为领导,在激励的同时,应该急下属所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当下属们在餐厅里安心地吃饭时,心中肯定会感激领导的一番良苦用心。
四是注意抓住欢迎和送别的机会。调换下属是领导常常碰到的事情,不会做人的领导总是认为不就是换个人吗?来去自由,愿去就去,愿来就来,不必拘泥于礼节,搞那些虚假的仪式。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善于体贴关心下属的领导和那些语言“巨人”型的领导不同的。当一个新下属来到时,语言“巨人”型的领导会过来这样说:“小刘,你是北大的高才生,我们这儿亏待不了你的,赶快收拾一下办公桌,准备上班!”而会做人的领导则会预先让人把一切收拾好,而后才说:“小刘啊,大家都很欢迎你来与我们同甘共苦,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你看还有什么不够的东西,尽管提出来。”一样的欢迎,前者华而不实,空泛无物,没有一点儿体贴的味道;后者没有一个虚伪之词,但领导的激励早已落在无声的行动上。只在一言一行之间,就分出了高下。
下属调走也如此,彼此相处一段时间,自然会有某个好的合作成绩,也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隔阂。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几件让对方满意的事,以表达挽留和惜别之情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应该注重感情投资的重要价值。感情投资在交际中往往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其收效往往是最大的。在此,我们只以职场交际中的一个方面为例来说明表达关心的方法。而在生活和工作中,表达关心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在读后,能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交际中。
零成本也能得人心
人心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可是,却有人不花一分钱获得了别人的真心。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说几句体己话
有一段时间某单位的单身宿舍装修,小王就借住在朋友小花那里。小花在报社工作,特别忙,常常深夜才回来。小王住进来后小花裁了普通的稿纸在门后做了个简单的留言箱,她回来的话就留言给小王,有新的留言用下一张时将用过的纸放到最下层即可。“晚上有活动不回来!”“亲爱的,周末愉快!”……小王看后,总是感觉很温暖。
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留言条,但是它却流露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情感,它召唤出了人们内心渴望的声音。现代人忙碌的身影背后是最真切的渴求。所以,不要吝啬你的问候,它会让你们彼此感到真情无价。
送个好听的“头衔”
日本人似乎最懂得用这套方法来鼓励员工,什么“总监”“督察”“委员”“顾问”等,使得日本许多产品横扫世界,独霸全球。由此可见人性的欲望中,对那些表明自己非凡的“头衔”的渴求是多么的迫切。
聪明的主管,把“推销员”改为“业务代表”“业务专员”“业务企划专员”等,有的冠以主任、经理等头衔。工作内容事实上并没有改变,但是却具有提高他们社会地位的作用,使他们重视自己的工作,发挥更高的工作潜能。
不止在管理交际中,送员工一个好头衔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就是在生活往来中我们送别人一个美好的“头衔”,也能使我们的人际更愉快。比如送颇富才情的美女一个“才女”,送爱助人的朋友一个“爱心大使”,等等,这些“头衔”一旦被叫响,哪个“冠名者”不跟你这位赐名者友好相处呢?
给足别人脸面
从前,赵王得到一块美玉,便让人雕成玉盅,说:“以后就用这玉盅给有功的人喝庆功酒。”
后来,秦国派兵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邯郸。魏国的公子信陵君便领兵去攻打秦国,解救了邯郸之围。事后,赵王跪捧着玉盅敬酒,祝信陵君健康。魏公子施礼答谢,并赞赏这只玉盅是个宝物。后来,燕国也派兵来攻打赵国,赵将廉颇大破燕军,赵王没有别的赏赐,就用这只玉盅给将士们饮酒庆功。将士们用它饮酒,都非常高兴。从此以后,赵国人谁要能用这玉盅饮一盅酒,比得到几垧地作赏赐还觉得珍贵。
在普通的人际往来中,给别人脸面,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友人来访,你从家里特意找出一瓶保存多年的酒:“这是我那年出国在法国带回来的XO,你来了,我才拿出来。”这样一句话,朋友心里能不热乎乎的吗?
温情暖人
到小餐馆吃饭,是否听过老板娘用斥责的口气对客人说“不要再喝了,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哪”之类的话。乍听这实在不是店家的招呼之道,可是,这些被斥责的客人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天天来这个小店就餐,小餐馆的生意因此越来越红火。
类似这样的馆子,老板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她们温和斥责的态度,恰巧弥补了都市游子的思乡情怀,而这正是这种小餐馆生意兴隆的原因所在。这种类型的经营者看似属于性格直率,实则往往是利用了顾客的依赖心理。
小恩惠大成果
“无功不受禄,无劳不受惠”。所以,有些聪明的人很善于利用人们的这一处世原则,经常给别人施些小恩小惠,这样一来,对方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就很容易相处,即使求他办事也是很容易的事。
尤其在商场中,略施小惠往往会影响到重大的生意。有一次产品推广会上,主办人对所有来参加的客户均赠送价值20块钱的纪念品。对此,该公司的负责人说:“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贪小便宜,可是他们又绝不愿平白无故地接受别人的东西,因此他们就会以尽义务的态度来参加销售会,甚至会敞开胸怀来倾听对方的解说,唯有如此,他们才会觉得受之无愧。”